樂讀寫作天地

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

二讓 吳冠儀 跨領域結合的世界 / 112寒假加分作業

二讓 〈吳冠儀 跨領域結合的世界/ 112寒假加分作業

 

踏進台大博雅館,是熟悉的地方,過去我的社團科學研習社有不只一個活動在這裡舉辦。台大之大,走進來多少還是有點心慌慌的,全仰賴手上Google Map,唯有博雅館是我能直接單憑印象就能走到,還有點自豪。館內陳設跟半年前一模一樣,但這次踏進館中,多了「AI醫療專題實作營」的路線指引,看著立牌,心情也多了一份忐忑和期待,而在發現上課的地方恰好跟科研暑期營借的是同一間階梯教室時,好像突然又心安了一些,心情就這樣起起伏伏的,開始了我的營隊之旅。

上營前有稍微閱讀了一下課表,除了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理論解說,還有醫生會來分享,並且每天都有實作課程,滿滿當當地塞滿四天,全是課程,本來其實有點擔心會聽不懂、會睡著、會步調很快,課程其實比我想像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有趣!第一天從AI基礎的觀念學習開始入門: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深入學習的關係,機器學習的過程、方法,細分到監督式、非監督式的學習,並且實際進入程式碼操作,製作熱力圖、修改訓練和測驗資料集的比例,看著電腦分辨的誤差值越來越低,其實還滿有成就感的。

滿特別的是,老師強烈推薦我們善用ChatGPT,他灌輸給我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之前我會覺得ChatGPT就是一個錯誤率很高的機器人,所以並沒有使用的經驗,但老師卻說,在程式領域的人都是ChatGPT的愛用者!所以當我不懂函式的意義時,我開始試著讓ChatGPT解釋給我聽,對我來說真的是以個滿嶄新的體驗,好像跨過了心裡的某道檻,回家之後我也情不自禁得邊複習當天所學,邊問ChatGPT問題,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只是過去的我不願意嘗試。

第二天從深度學習的理論拉開序幕,關於神經網絡的傳輸邏輯,原本我是一竅不通的,但秉持著一定要在營隊學些什麼的心態,我主動問了輔導員,還真的懂了不少,求知慾的力量其實是大的。後來我也在TensorFlow playground這個模擬神經網絡傳導的網站中快速抓到圖形分類特徵的選取技巧,還滿開心的,這真的是靠我的努力和勇氣得來的。今天實作課程比較多,包括讓電腦用卷積層的方式去辨識圖片,並按照指令製作馬賽克、臉部截圖、確定數字等等,難度跟第一天相比高了不少。也是在這天,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不需要拘泥於了解每一個函式庫、函數的用途,善用ChatGPT,用查的都查得到,反而專注在目的上對於課程學習更有效果,我之前的學習總喜歡在基本、原理上鑽牛角尖,這個心態轉變連我自己都有點嚇到。

第三天的早上是由醫生來分享AI在醫學上的應用,包括放射科醫生所提到的切片辨認,以及急診科醫師接到病人時的臨床解方。「克卜勒+牛頓+演算法,跨領域的結合能超乎想像。」這是其中一位講師當時所說的話,「如果克卜勒形式超乎常人的數據驅動、牛頓形式鞭辟入裡的原理理解,與現代所發展的演算法能結合,能迸出的火花、能推動的進步絕對超乎想像,但唯有在跨領域合作時才能發生。」這是讓我覺得很驚艷的概念,跨領域的重要性一下子被推的好高,跨領域確實就是AI和醫療能合作的主要想法。講師也說,「這個世界最不可被理解的地方就是這世界居然可以被理解。」乍聽之下還真是矛盾,但是前人努力的耕耘推論、現代科學的進步,確實就是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啊,不知道跨領域的合作又能開闢多少未理解的世界,我不禁想著。

但第三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輔導員用短短10分鐘左右的時間跟我們講解他們所開發出的模型——判斷腦部腫瘤的人工智慧,這10分種是我覺得「原來AI運用在醫療上是這樣運作的啊!是真的!」這種感覺最深、也感到最驚豔的時候,可以透過紅色和綠色的標記點去評估AI訓練的狀況和醫生的實際判斷情形,電腦就在我的眼前實際跑出了模型,這比早上聽醫生分享都還要來的真實。我只剩下驚嘆。

第四天則是緊張刺激的黑客松競賽,我們要發揮前三天所學,做出目標成果,並實驗不同的變數來趨近更好的訓練結果。我們這組拿到的主題是AI辨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我主動提出要製作簡報,原本是擔心我對於程式不夠熟悉才選擇做簡報,但我發現做簡報能學到的東西比我預期中還要多很多,除了排版設計的觀念、審美觀要好,簡報組其實有點算是統整的角色吧!我在做簡報的過程中,除了接收其他人給我的資訊,也要思考怎麼處理這些長長的文獻資料才能讓簡報看起來簡潔美觀,抑或是能夠用什麼方法可以讓報告看起來更專業,其中我還滿開心當時有想到用SWOT分析來講述,在製作的過程中自己也順便查了一些文獻;而程式的部分,我也跟程式組反覆確認改變的參數、評估得到的圖形,可以算是另類參與了實驗過程吧!意外發現我完全可以了解程式組做了什麼事,其實好像有點低估了自己的程式能力。總而言之,我覺得做簡報讓我能完整知道整個小隊的進度運作狀況,並且也能清楚各組的工作內容,加上自己的想法去把得到的訊息梳理好,輸出為觀眾容易理解的樣子,又可以成為報告人報告時的得力助手,感覺很大的責任操之在我。雖然最終我們這組並沒有得到名次,但我真的很滿意自己當天的表現,好久沒有這麼肯定自己了。

這四天還有一件有趣的事,這真的是我沒想到的,我不知不覺成了我們小隊的副隊長。正式來講其實只有隊長一職,但或許是我上課時的專注感染到別人了吧,在各組派代表進行課程複習Kahoot競賽時,我的隊員們主動把控制權交給我,而我也不負眾望拿了兩次第一名,這讓我慢慢有了自信,一改最初想保持的高冷低調,和隊員們一下子就熟絡了起來,而他們也開始喊我一聲副隊長。最後一天的黑克松,我覺得自己有種核心的感覺,也感受到隊員對我的依賴,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我在這個營隊中同時得到了自己和別人給我的肯定,很幸福。事後想想,感謝那麼認真學習的自己、願意敞開心扉的自己,一切的回饋都出自於我的改變,營隊結束後才能有這麼好的記憶可以回味。

四天的營隊,結束得猝不及防,三天的夜晚加加總總也不知道有沒有睡到12小時,腦袋休息夠了嗎?不確定,只知道好多我不知道的事物衝撞著我的頭腦,震耳欲聾,但充滿著滿足,我一心一意只想把這些新東西都裝進腦袋裡,巴不得腦袋表面的紋路再多一些、再多塞一點。說得發狂一些,我就像是溫水裡的青蛙,這四天的新知識多得讓人近乎窒息,我正在被淹沒著,但我卻泰然自若。原來我能坦然甚至有點期待的進入這片不熟悉的學海?我是非常驚訝的,如果是過去的我,對於挫折和困難可能早已退避三舍、逃之夭夭,但這四天的我完全不是,好像從來沒有這麼勇敢,正面面對了自己的不懂和不會,不再自我欺騙,不懂就問,充滿了寧可犧牲睡眠時間也想搞懂的幹勁;知道答案就舉手回答,會主動在組內發話……我好像越過了我心裡很多本來不願跨過的檻,我好像認識了另外一個自己,這是我嗎?

畢竟亞特蘭提斯也得沉到海底才能發現,那不如就心一橫的潛下去吧。就算四天的知識量足以滅我的頂,但拉遠鏡頭,這片AI醫療的學海我大概才漂浮在最淺的表面吧,有多深,不知道,但我相信慢慢下潛終會有新的發現。

二讓 吳冠儀 跨領域結合的世界 / 112寒假加分作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