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記憶與新生舊屋——紀州庵之旅 / 一射 01 丁友淳

Posted By on 6 月 22, 2023 | 0 comments


失落記憶與新生舊屋——紀州庵之旅 / 一射 01 丁友淳

 

沈舊,卻又有著時代更迭的嶄新氣息。乾淨平滑的木材打造的牆壁,被裱框起來的舊痕跡、曾被使用的器具,擺著石燈籠的日式庭院,就像是體內住著一位老靈魂的少年似的,紀州庵給我這樣的第一印象。

我很喜歡舊房子獨有的味道。舊式建築的色彩、空間感以及一磚一瓦,都有種難以化作語言描述的氛圍,彷彿房屋本身是用有生命的活體,訴說著陳舊卻從不褪色的故事,將不同時空的人們緊密締結。在現代的建築裡是無法感受到溫度的,當今的房屋不會像其主人一樣展現個性,只是活過,活得一板一眼且過於迅速的衰老,未曾知道牆壁可以漆上多少種顏色,或者屋頂的形狀可以多麽千奇百怪,更遑論知曉並記載時間與故事。

若以故事來形容,我想,紀州庵紀錄的是日治時代的鄉野小品,是料理屋裡那樣繁忙而平凡的日常——挽起髮髻的和服少女奔走在矮桌間,為緣廊品酒的熟客端上精緻小巧的和菓子,味噌與芥末的香氣從窗口溢散,留住了陌生人們的步伐。而陌生終將變得再熟悉不過,嶄新的事物終將會漸漸陳舊,就像長廊下釀著的醬油。

在踏進年近百歲的、鋪滿榻榻米的房間時我赫然發覺,這些想像裡的舊時代人,和我們走過的是同一幢建築,生活的是同一塊土地。是紀州庵的存在,向我敘述了過去,將此刻與曾經聯繫在一起。我不禁好奇,是建築的完整性使它的故事被留存,又也許,是世人判斷它的故事足夠重要,決定費心去保存故事的載體本身?

然而,在紀州庵座落的這片土地上活過的,不只是這些吧?

與它相比,在前往紀州庵的路途上,存在著另一座小小的遺跡,倚著高大的樹木苟延殘喘。那扇破舊的門扉攀滿了藤蔓,遭遇風吹雨淋的紅漆剝落,露出底下原木的紋路。我湊近端詳,發現底下的木材也沒能逃過蟲蛀的蠶食。支撐著門框的房屋僅剩斷垣殘壁,亮黃色的封鎖線纏上了又掉、纏上了又掉,隱約能看出踩過的鞋印。周遭破碎的屋瓦化作煙塵,隨著踏過的步伐微微揚起,有些引起我的過敏反應。這裡被命名為「施洛德文學花園」,本來是政府所屬的廢棄場地重新利用,現在卻諷刺的再度「失落」……此地究竟發生了什麼?我翻過各個社群媒體、試過無數種關鍵詞組合,卻遍尋不著近期的相關資料——在所有紀錄中,施洛德文學花園的故事停止在了光鮮亮麗的時刻。沒有人知曉曾是花園的地方如何淪為廢墟,更遑論未來將何去何從。

我曾在電影裡看過,「廢墟、舊建築等等的地方承載了人的思念與情感,你要去聆聽在這裡活過的人們的聲音,去聆聽這塊土地的聲音。」然而,我在此地看見的事實是,只有那些特定的建築能夠冠冕堂皇的存活,其餘本地的舊建築無法獲得關注,只是隨著都市更新漸漸地消失,喪失在記憶中。

被忘記的、被記住的,本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卻受到殘酷的分門別類。紀州庵有其專屬的網站、工作人員、歷史傳記,從各種面相切入,試圖留著它的所有;其餘的舊東西只是被唾棄、被面無表情的無視,被當作理所當然而不受重視。期許幾十年後,或者稍微貪心一些的幾百年後,與我們走過相同路徑的人們想起的,希望不只是那些被挑選過的過去,而是再平凡不過的每一個小日子。

我很喜歡舊房子。也喜歡自己曾活過的痕跡,刻印在土地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