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 BUY是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零售店,而電子商務的崛起,對消費電子業者帶來了一些衝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在網路上購買電子產品,消費者也越來越仰賴網路上的評價,而不一定是要實體,加上網路上的價格透明好比較,產業也陷入價格戰。BEST BUY為了因應這個情形,也提出了買貴退差價的政策,也因此,他們需要想辦法降低成本,包括縮減分店以及減少僱員。同時,BEST BUY也想盡辦法創造差異化,包括透過專業的員工訓練,提供更好的解說以外,也打造體驗環境,讓消費者有在網路上完全無法體驗到的實體感受,以吸引消費者光顧。

 

本章探討如何持續改變其事業層級,以維持競爭優勢

 

分散型產業

分散型產業(Fragmentation)中沒有一家廠商能主導市場,由多家中小型廠商所組成,主要的成因可能是1.缺乏規模經濟2.品牌忠誠主要在小地區3.低進入成本。此時,廠商應透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之凝聚策(Consolidation),與現存的企業用不同的方式定義價值。例如:麥當勞提供快速、方便的食物,透過標準化以及規模經濟達到凝聚策略。

快速建立品牌名聲、創造規模經濟,三個可用策略:連鎖、加盟、併購

連鎖策略(chaining),用連結的方式建立如大企業般的網絡,以達到成本領導。加盟策略(franchising),加盟策略是以提供加盟者商譽、商業模式等,以抽成與授權金的方式獲利。此外,同業水平合併也是一方法。

胚胎產業與成長產業之策略

大部分的胚胎產業發生於新科技的誕生,消費者需求還很有限,因為1.品質2.消費者不熟悉3.通路不通4.互補品少5.高生產成本

當大量市場出現(mass market),也就是很多客人進入市場時,進入成長期,這時候1.技術進步產品方便使用了(更好的汽車)2.互補品出現(道路、汽油供給)3.生產成本降低(福特生產線)。

市場發展與消費者

創新者innovator:最早使用的一批人

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了解技術在未來運用的重要性

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大眾市場的帶頭者,實用主義,利大於弊採用

晚期多數late majority:市場達關鍵多數,約30滲透以後

落後者laggard:最慢的一群

競爭的鴻溝(chasm):創新者、早期採用者這兩者,與早期大眾的需求是非常不一樣的,如果領導廠商沒有改變策略,很可能會喪失競爭優勢。

不同市場有不同的成長率(速度),因為產品的1.相對優勢2.相容性3.複雜性4.可試用性5.可觀察性。

成熟產業的之策略

阻止新進者Deter Entry

產品增值(product proliferation):填滿利基市場

限制性定價(limited price):短期用低價嚇跑競爭者

技術升級(technology upgrade):提升技術,提高門檻

策略性承若(strategic commitments):維持超額產能,告訴競爭者進入很難

管理產業內競爭Manage Rivalry

價格訊號(price signaling):有點類似聯合價格的感覺。例如買貴退差價。

價格領導(price leadership):像是汽車產業的定價就是互相模仿的。

非價格競爭(non-price competition):差異化、行銷活動。

市場滲透(market penetration):廣告行銷等增加市佔率。

產品開發(product development):推出新產品。

市場開發(market development):就有產品進入新市場。

產品增值(product proliferation):舊有市場推出新產品。

產量控制(capacity control)

若生產過多,超額產能,會造成價格下降,並且進入價格戰,控制的兩個辦法:1.有廠商先有主導權2.有辦法先講好共同生產多少。

衰退期產業之策略

領導策略:成為衰退產業中的老大。

利基策略:專注於某個小市場賺取利潤。

豐收策略:將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賺一波。

撤資策略:將事業賣出。

各階段適用的策略

胚胎階段:佔有率建立策略(share-building),外部投資人、VC肯投資最好

成長階段:成長策略(growth strategy),技術成長、互補品、低價刺激需求

震盪期:強勢公司、佔有率提升

成熟期:掌握維持策略(hold-and-maintain)

Strategic Management – Business-Level Strategy and the Industry Environment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