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個體差異

10-1個體的心理差異

人的內在的心裡的差異,如能力、性格、價值觀等,穩定的、具有個人特性的差別。心理學對個體差異的研究,強調的是其可觀測性、可預測性、系統性以及科學性。人在行為、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對與其心理與行為有很大的影響,有獨特、穩定、以及複雜性等特點。而個體的差異研究最多的是在智力上的差異,心理學家Galton最早研究人類的智力差異,他認為人類的智力之差異,受到遺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設計出許多智力測量方法,包括肌肉的能力、反應速度、大腦的物理測量等簡單的生理、物理指標,目前也有研究發現,反應速度的確和智力呈正相關。

有的學者認為人類的智力可以分為兩類,一般因素(G因素),指我們在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表現出的一般性的能力差異,另一個是特殊因素(S因素)指的是人在特殊領域表現的不同,這種雙因素理論,由心理學家C.Spearman所提出。

還有一種分法為James Cetell提出,認為智力分為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流體智力是我們解決問題、加工信息等的個體能力的差異,受年齡影響很大,而晶體智力,是我們文化智力的高低,對語文等社會知識掌握能力的差異。

心理學家斯坦伯格提出三元智力理論的差異,認為人的智力大小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情境智力(解決事情、待人接物的能力),二是分析智力(分析問題、邏輯分析、邏輯)以及經驗智力(體會社會、社會關係創造的能力)。Gardner認為,智利跟大腦的加工很有關聯,如果大腦某些區域受到影響,相對的就會有一些智力的缺失。我們有六種重要的自然智力包括言語智力、空間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身體運動智力、音樂智力、人際智力等。

 

10-2智力的測量

    法國醫生Binet發明第一個智力測量方法,提出心理年齡的概念,如果一個兒童或青年在解決某種問題上的解決能力不如同年齡的其他人,這就是心理年齡滯後,可以用測量方法測量。另外,史丹佛心理學家Terman也發展出一種史丹佛-比納測驗,提出智商(IQ的概念,用以衡量人類的智力差異,用人類心理年齡高低除以其自然年齡,而後來還加入標準差的概念。而中國最早測量智力的先驅,是燕京大學的陸志偉以及其學生吳天敏,他們根據中國特色修改史丹佛-比納測驗。

    而現代心理學最常使用的智力測驗應是韋氏智力測驗,包括言語智力測驗、領悟能力測驗、倍數能力測驗、算術的能力等。

    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有沒有不受文化影響的智力測驗(文化公平的測驗),而著名的瑞文漸進測驗就不依類人類的常識、知識、詞彙,而用各種圖案側人類對其的分析與判斷,不過東方人與西方人對圖片的處理,還是有很大的差異。許多智力的差異可能是背景、教育、社會等的差異,而不是人的本質的差異。

 

10-3人格的差異

    人格是指人在行為、感情和體驗方面穩定、有獨特性的風格。我們常常把人格說成是人的尊嚴和權力、或是品格,其實是誤用。心理學家Allport認為,人格是一種心理的動力的結構,強調是特質本身而不是環境因素決定著行為,認為特質是人格的構造單位,是個別行為的習慣整合的結果,而一系列的特質交織組合成人格,有共同的特徵個人的頃向

 

10-4價值觀的差異

價值觀是指,我們對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評價和看法,有預測作用,所以叫做價值系統。核心價值的判斷:當價值理念被侵犯時,是否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和動機。伯克利的Kluckhohn和Strodtbeck提出人類價值傾向理論,人類由於共同的進化歷史,我們必須回答一些共同的問題,包括人性的本質是如何、人與自然該有什麼關係、人與他人的關係是如何等。

第十一章、學習與記憶

11-1學習是什麼

    人類是可以間接、積累、有選擇地學習,而中華民族特別喜愛學習,強調勤奮、刻苦、學以致用,而西方多強調辯論是、評價式與追求真理的學習。

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習是通過經驗和訓練所產生的,行為和心理的相對持久的變化。有幾個核心的概念,其一、有變化(行為與心理),其二、相對持久的變化。

    心理學家有關學習的理論也因此主要關注兩種,一種是行為變化的學習理論,一種是心理變化的學習理論。心理學家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聯想學說,試誤連結學說,他把一隻餓貓放在箱子裡,看他能否找到方法獲得箱子外的食品,若貓無意地發現某些機關而知道出去的方法,第一次成功通常逃脫通常是不小心,當這個情境帶來滿意的結果,下次他遇到這個情境時,就更容易想到之前的動作,也解釋動物如何產生新習慣,也就是刺激與反應連結理論。桑代克提出學習的三大定律準備率:學習開始時的動機、練習率:連結的應用會增強連結的力量,不練習則會減弱、效果率:決定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行為的後果,若帶來效果好的則會加強。

11-2刺激與反應

    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對刺激與反應做出一系列有趣的實驗,發現動物人人類學習的基本的定力,其中一個就是狗與食物的實驗,他認為很多情況下人和動物都有一些先天的自動的反應,就是無條件反應。如果把一些中性的刺激與無條件刺激連接起來所產生的自發反應,就叫做條件反應。把中性刺激通過學習使其產生條件性反應,學習就是對中性刺激形成條件反應的努力過程。巴夫洛夫在每次餵狗前打開燈,後來他只要打開燈,狗就流口水了。要能夠形成這種條件反應,巴夫洛夫發現,中行刺激與無條件刺激要一、有一定足夠的理想間隔,半秒到五秒之內、二、條件刺激一定要在無條件刺激之前、三、條件刺激一定要產生一種預示的作用。但這些刺激反應常常沒有考慮有意識的行動(操作性的),所以很難用經典的條件反應來解釋,有很多是操作性的條件反應。

11-3懲罰與強化

    斯金那提出促進人類學習的強化理論和懲罰理論,強化是增強反應頻率的方法,要提高反應的頻率,斯金納提出正強化與負強化,增加正面結果(給獎勵)或是排斥負面(減少懲罰)結果,負強化則包括正懲罰(懲罰)與負懲罰(移除獎勵)。斯金納發現,即時強化的效果比延遲效果好,無序的強化效果好於規律的強化,規律的強化容易厭倦。

    史丹佛的Bandura提出,觀察其實也是學習的有效途徑,因為人類有廣闊的鏡像神經元,可以模仿,也是人類的天性,也就是觀察式學習,他做了一個娃娃實驗,讓小孩觀察大人怎麼對待娃娃,發現約九成的小孩會模仿暴力行為。替代強化,是指觀察者看到被觀察者受到的強化而跟著被強化。自我強化則是透過設定某種目標,來體會目標實現帶來的快樂。

    科勒(W. Kohler)的頓悟學說發現,觀察猩猩解決問題的過程,就可以發現他們常常是透過頓悟來學習的,對頓悟學說來說,學習就是對於知覺的重新組織,Tolman觀察老鼠學習迷宮時,發現老鼠透過不斷的學習形成對迷宮的認知與判斷,也是圖式學說的起源。

    習得性無助:由於先前經驗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

 

11-4什麼是記憶

    學習中很重要的心理過程就是記憶,我們人的自我意識常是記憶的產物,記憶就是創建、維持、提取與自身過去有關的信息的心理操作工具。心理學家認為人從一出生就有記憶的過程,但應該只記得住二到四歲以後的記憶,而七歲以後才會有有邏輯、故事的記憶。記憶的過程包括編碼(意義編碼、形象編碼、組塊編碼等)、儲存(腦袋的海馬區)、信息的提取。

 

11-5記憶增強的辦法

    記憶系統包括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實記憶。感覺記憶是感官系統的記憶,最有名的就是雞尾酒會效應,如果在酒會上,有人喊你的名字,你會很直覺地作出反應,因為感官記住了與你有關的訊息。感官記憶是否存在一直有爭議,直到1960年代Sperling發現我們人是存在感官記憶的,對過去閱讀過的字句全面的回憶是很難的,但如果是部分的回憶,就有辦法。短期記憶如,打電話時快速記一個號碼,是暫時、有限的,其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容量不超過7+-2。而大量的記憶是存在大腦的長期記憶,他是有組織性的,所以的信息都是按照某種規律形成的。

    艾賓浩斯發現,人類的遺忘其實是有規律的,我們學的知識如果格一天不複習,就剩下百分之三十,複習越多次則記得越好。也有人認為,新的信息的進入會產生干擾作用而產生對舊信息的遺忘(前攝抑制)。

    提升記憶的方法,練習時間對於記憶有很大的幫助,越長記憶效果越好,另外語意加工的能力也能幫助我們記憶,位置也能幫助我們記憶,將需要的東西與熟悉的位置連結起來是有幫助的,再來,減少刺激以及情緒和行動也是很好的方式。

清華學堂在線-心理學概論-個體差異-學習與記憶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