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是指在兩個以上國家從事生產與銷售的企業。

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分公司:遵守母公司的法規

子公司:遵守子公司所在地的法規。

 

跨國企業的形成:

1.設立海外生產、銷售據點2.併購(依據風險承擔能力與資源)à

1.擴大規模2.降低成本3.取得關鍵技術

(透過FDI)

台灣屬於海島型經濟,較鼓勵開放FDI(可以和印度比較)。

 

企業國際化的方式

1.出口:

2.授權:(麥當勞),較能因地制宜

3.加盟:(星巴克\KFC),有些需要符合母公司規範。

4.合資:與國外企業合資設立新公司,國內提供技術,國外提供土地與廠房,雙方共同承擔風險並共享利潤。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05000335-260210?chdtv

印度對於海外企業比較排斥,宜家在印度佈局超過十年但印度法規較嚴,後來採取合資的方式進入印度市場,可以協助企業快速進入當地市場,但其風險在於可能有利益衝突且當地政府可能傾向支持當地企業。

5.併購:購買現存外國企業股權取得經營權以進入當地市場

攜程併購Skyscanner以滿足其業務不足、增強其國際化程度(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124-dailynews-Ctrip-Skyscanner)。

6.獨資設立海外分支機構

涉入程度高,分險也較大。

跨國企業的財務管理:

目標:股東權益價值極大化,包含母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

主要透過海外佈局增加利潤,使保留盈餘增加。

財務策略vs企業價值之關係

企業價值的提升是來自於高風險,因為高風險高報酬。

 

構成財務策略的五個思考:

  • (流動性指標)營運資金: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管理–>流動比率CA/CL大於一

(營運目標)

  • 融資策略:舉債(包括銀行借貸、發行債券-公司債)2.權益證券

發新股與舉債的抉擇:

負債:比率太高會有財務風險(付利息的支出),但可以節稅(稅盾)

發新股:彈性的股利政策、發新股的資金成本較高

通常優先考慮舉債,如果舉債壓力太大再改發新股政策。

  • 股利政策
  • 企業投資政策:企業資金如何運用

 

審視企業財務策略:

1.企業商業力:如產品力、品牌價值、全球佈局與競爭優勢等。

2.B/S之戰略:資產負債表的策略,資金的籌措與運用

給股東資本利得與股利收入?資本結構(L/E的比例)

3.內生\外在增長:內生增長是透過自己的資源與條件來做運用來增長,而外生增長是指透過併購貨FDI來增長。

4.公司治理:代理人問題,跨國夜的地理位置與文化整合可能造成代理問題,可以結合績效與報酬。

 

跨國企業面臨的環境

1.反全球化:強調經濟自主,減少貿易往來,而建立自己國內強大的供應鏈。有些反全球化則是強調保護自身文化等。如台商遇到美國製造政策,就要思考在美國設立基地的可能性,或是朝多元貿易與投資的模式發展。

2.大陸經濟實力提升:經濟實力提升,但人口紅利也隨之降低,低工資不再具吸引力,大陸需要慢慢調整其地位,由世界工廠轉成世界市場。

3.貨幣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利率(i)的下降低,可以刺激消費與投資(較慢)。財政政策是政府支出(G)的提升,也會刺激經濟(較快)。2016年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利率降到負利率以後已經沒辦法刺激消費與投資。

4.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匯率管制、利率、股票波動的自由化,波動幅度會比較劇烈,跨國企業籌資的困難度可能比較高,才能取得風險比較低的資金。

5.產業與科技的持續創新:企業需要跟得腳步,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挑戰。

6.氣候變遷與環保問題受到重視:企業生產過程更被關注,企業形象如何保護。

7.全球人口老化問題

 

跨國企業的風險來源:

單國籍企業多是來自於國內的市場風險(不能透過多角化消除了)、通膨風險(通膨:造成購買力下降,適度的通膨是經濟成長,過度則造成民生問題

)、利率風險(企業籌資的不確定性)、本身財務風險(長期週轉)與營運風險(短期週轉)。多國籍企業還需考慮匯率風險、國家風險、海外市場風險與政治風險等。

 

匯率風險

交易風險:

出口商:外匯應收帳款

進口商:外匯應付帳款

一千塊美元的應收帳款,下個月美元貶值而出口商受到損失。

經濟風險:

人民幣貶值,跨國企業

生產據點:有利(工資降低)

銷售據點:不利(賣得便宜)

換算風險:不影響現金流,而是報表上面呈現的差異(會計風險)

個別國家的市場風險可以隨著跨國企業增加設立的國家數以降低風險。但國際系統風險則無法被分散。

跨國企業的財務策略

  1. 國際投資決策(非流動資產的部分)

國際資本預算的過程,評估方案可能性與帶來茲價值與風險是否符合股東權益價值極大化。

  1. 國際融資決策(非流動資產與權益的部分):

跟銀行借或是發新股的選擇,國際企業面臨:融資工具選擇(建立最佳資本結構,資本結構:負債與股東權益的比例,企業要想辦法降低WACC)、融資地點(1.評估取得資金的即時性2.資金成本考量3.國家信用風險高低)、融資幣別的選擇(投資標的幣別、強勢或弱勢貨幣,借一個強勢的貨幣會越還越多錢)。

  1. 國際營運資金管理(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

跨國企業的現金管理、應收帳款臉、存貨管理等流動資產與短期融資等課題。

國際財務管理-國際企業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