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對於社會的定義有所不同,心理學的社會是指“人的集合”,而社會心理學談的是一群人的互相影響、互相認識與互相相處,三大問題包括社會認知(如何認識社會與認識他人)、 社會關係(如何與他人相處)、社會影響(如何去影響他人),中國很早就認識到人的社會的意義,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念。

社會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認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如何與現實中的他人相處、相知與相識,如何聯繫、思考、對待與影響其他人的一種科學。人之所以與其他人相處、互相影響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人是社會的動物,需要與他人交流與溝通,是流傳下來的天性。我們與世界上的任何人,其實都比我們想像的要接近,心理學家Milgram提出“六度分離理論”,我們世界上的任何人與其他任何五個人,中間最多只隔著五個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巨大與遙不可及,因為人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牛津人類學家Dunbar就提出150概念,根據大腦皮質推算,動物需要的夥伴數目與人需要的夥伴數目有一種對應關係,認為人大概需要一百五十個夥伴。

社會心理學家重要的奠基人是著名的Kurt Lewin,他第一次將試驗心理學的方法與社會心理學理論結合,創立了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學派,他的弟子Leon Festinger著名的研究認知失調研究讓他在社會心理學研究,奠定他在社會心理學領軍地位,而Festinger的弟子Schachter的是沙赫特情緒理論奠基者,而Schachter的學生Richard Nisbett就是彭凱平老師的老師。老師這一派強調“情境的決定作用”,人的行為受到環境與情境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對人類行為最佳的預測,就是他的社會情境與環境。

著名心理學家Daniel Batson做過一個研究,讓一人躺在教室門口,看多少人會來幫助他,心理學家發現,在很多情況下,個人的特性不能預測他們的行為,而是環境、情境影響更大,這個人穿著與情況更影響,都是外在的情境與變量影響較大,而內在的特性如不同學系的人經過影響是有限的,所以社會心理學派認為環境影響是比特質來得大的。人類的行為是其特質與環境交互的產物。

8-2社會認知

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和意志做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心理學家Fritz Heider是第一個系統的研究人士如何去分析、理解與判斷自己和他人行為,也就是歸因的研究,他發現人類對於自己和他人行為的歸因,主要是在三個維度進行,個人內在原因或外在原因、穩定的原因(長期、持久)或是不穩定的原因、是可控的還是不可控的。海德認為人有一種分析理解自己和他人行為原因的傾向,因為我們有控制外在世界的動機與需求,特別希望外在的世界和我們的理解一致,人是愛分析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原因的動作。心理學家Edward E. Jones和Keith Davis 提出對應推理理論,認為人們在分析他人行為時,往往根據行為的特點進行對應的推理,實驗上就是讓一些學生念支持卡斯楚的文章,另一群念反對的文章,結果實證後發現,大家會認為唸支持文章的人支持他,即便他都知道是隨機分發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這樣,像是我們看了一個演員演壞人,我們就會有對他們有負面印象。另一個理論是Harold Kelley提出之三維歸因理論,他認為我們真的要分析一個人行為的原因,一定要討論三個原因,共同性(和其他人行為一樣否)、獨特性(獨特的情境、行為造成的反應一樣?)、一致性(是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表現同樣行為?)。

另外,人有一種傾向,容易忽視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我們通常過多誇大個人原因而忽視環境的原因,也就是Lee. D. Ross提出的基本歸因誤差理論,他發現很多情況下,我們容易忽視環境因素影響,當一個人要遲到時,我們容易把它歸因成他個人的原因,而基本歸因誤差的主要原因來自幾個,一是觀察角度的不同,自己遲到容易看到外在歸因,但別人遲到則多看到這個人的內在特性。

心理學上存在著知覺顯著性的觀念,那些成為人注意的焦點信息,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訊息,也就是你關心的最重要,Shelly Taylor就做過相關研究,要求兩名男生對話,其他人進行觀察,對話內容其實是安排好的,其他人有些坐在兩名對話者的中間,有些坐在兩名對話者的後面,對話結束後,研究者要求他們說出誰最具影響力,雖然他們看到的是同一場對話,但答案不同,而是他們看見的人最有影響力。

二是時間長短的影響,時間太短更會歸因於個人,三是對象差異的影響,內部的人與外部的人就有所不同,其四則是文化的不同,東方人更會談外在環境的影響,舉例來說,東西方的背景對於一個槍殺的報導就不大一樣(盧剛事件),例如東方更回說其環境影響,而西方多報導他個人情緒,而這些差異常造成刻板印象。

8-3態度

態度是指我們對人和事物的信念、感受和行動的傾向。而態度對行為的影響,主要透過兩種路徑,中央路徑(我們自己的證據、判斷等)以及邊緣路徑(我們的感覺感受),我們的態度不一定完全透過行為表現,我們的行為可能改變我們的態度,例如登門檻效應,研究發現,如果推銷員走進顧客家裡的門檻,這種行動本身就會下意識地改變顧客自己的身心反應,意外的覺得我們有買這個東西的傾向,同樣的,扮演不同的角色,也會影響我們的態度,Philip Zimbardo就做了史丹佛監獄測驗,讓史丹佛學生扮演囚犯和看守,使兩組人表出巨大的差異,也就是著名的路西法效應,當時的實驗六天就喊停了,許多正義的學生變成喜歡暴力的獄警。

行為對態度的影響,還有另外一個著名的實驗,認知失調試驗,Festinger讓史丹佛大學的學生,去做一件很沒有意思的事情,然後去說服人家讓人家來參加這個試驗,邀請三組學生來做這件事,有些得一塊錢,有些得三塊錢,拿了一塊錢的同學做了無聊的事之後,會覺得很痛苦,但拿十元的同學就比較能接受。以上要說的是,人類的行為,會影響態度。

8-4群體

社會影響是指我們如何透過各種方式來達到別人行為改變的效果,這種影響可以來自個人,或是來自群體,社會心理學則更關注群體對我們的影響,群體是只有共同目的的一個集合,一群人聚再一起未必就是群體,例如都在一起等車,但要去的地方不同,目的不同,很難形成一種群體的意識。而群體對我們的意義,主要在兩個方面的體現,一個是確認我們的身份,也是我們社會的認同,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

群體的影響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呈現出來,例如讓我們更積極等,心理學家,Tripplet觀察,其他人的存在會不會對我們工作有影響,他發現有人時,我們會比較積極主動,這就是所謂的社會促進效果。不過有時候也會有社會懈怠的情況,如三個和尚沒水喝,而群體的懈怠與促進,其實就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如果有評價,我們容易變得促進。

他人在場問題,是社會心理學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心理學家Robert Zajonc提出了喚起能促進優勢反應,觀察者或共事者在場,會提高簡單任務的作業成績,但會降低複雜任務的作業成績。

風險遷移實現由MIT的Stoner發現,團體間有很多交流,就會出現風險遷移的現象,如果我們討論的越多、越激烈,往往會往更加冒險的地方前進,或是往更謹慎的發展,關鍵在於起始的平均頃向是在哪裡,最後會往兩個極端前進,也就是團體極化效應

群體思維有幾個特點,不可戰勝的錯覺(認為自己團體是無敵的),對外團體的刻板觀點(過分簡單而刻板的方式看待敵對群體),自我檢查(決定自己不要提反對意見以防破獲團體合作),集體一致的錯覺(不徵求異議者的觀點),群體思維往往會妨礙我們的決策與思考,如何群體思維是社會心理學很重要關注的問題。

 

8-5從眾

群體對我們的影響會讓我們做一些我們不大想做的行為,就是從眾行為,例如在綠燈時大家都不走,你也不走。從眾主要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信息性從眾,當我們對外界的了解不夠或信心不夠時,會透過他人來了解,Muzafer Sherif的謝里夫實驗,就指出通常人在很多情況下,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確定自己的認識和判斷。另一個原因是規範性從眾,由於另外一些人的行為,形成一種壓力,讓我們不得不做,著名實驗就是阿希實驗,而影響叢中的原因,可能有幾個,如團體大小(越大越從眾)、團體的重要性(重要性高越容易從眾)、有沒有盟友(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和大家不一樣)、文化背景的影響(東方集體主義,所以從眾壓力較大)。

服從的心理效應,心理學家Milgram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學試驗,表明服從對人類的行為有多大的影響,他將中產階級的美國人教別人一些單字,採用懲罰的方法,學生如果答錯就會被電擊,他想看看這種電擊會傷害別人時,人會不會盲從主試的要求,結果發現大多會服從權威的要求,而這些行為規範可能是錯誤的,而讓我們盲從權威。

 

8-6社會關係

我們如何看待別人、與別人相處就是社會關係。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有善意與惡意的,例如中國人的區域刻板印象,我們自視社會地位高就會歧視其他特定的人群和社會階層,還有一些是體制的作用,有些人會受到重視而有些人會受到輕視。

挫折理論是指,人類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指向目標的行為受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其動機不能實現,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

利他行為可能的原因:親緣性(與自己關係近)、在意他人眼光、心情。旁觀者效應是在說,當越多人在看時,反而會造成人家更不去幫助別人。

挫折攻擊假說,由John Dollard、Maier和Neal Miller等人提出,認為攻擊行為的發生,必先有挫折,攻擊的強度與攻擊的強度有關,挫折大的攻擊行為也多。Maier的挫折固執理論認為,犯罪有兩種原因引起,其一心理欲求所引起,其二是挫折引起的,前者是會考慮得失的,而後者則不會。

清華學堂在線-心理學概論-第八章-社會心理學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