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測第二次模擬考國寫知性題佳作

Posted By on 12 月 26, 2019 | 0 comments


108學測第二次模擬考

第一大題知性題第1小題

【作品一】首先,6號易被霸淩是因為班上有6個人不喜歡他,人數較其他人多。且討厭他的人有各自有自己的朋友,易造成6號被霸淩會沒有人出面阻止。21號易被霸淩也是因為他是唯一一名沒有任何箭頭的人,代表沒有討厭他的人,也沒有朋友。他是落單的人,若受霸淩容易被漠視,使霸淩者易脫罪。(三書 21 陳奕方)

【作品二】

6號同學並沒有人認定他是朋友,而他有六個同班同學不喜歡他,因此當一個人發起排擠行動他很容易就孤立無援,進而被全班霸凌;21號沒有被人討厭也沒有被誰認定是朋友,他也沒有認定哪個同學是自己的朋友,平常應就會落單,若得罪某人而被排擠,也不太有人會幫助他,容易淪為被霸凌的對象。(三書 34 歐芷希)

【作品三】

圖中六號為被最多人不喜歡的學生,討厭他的人由於價值觀或看法相似而可能有聚集的趨勢,當這股趨勢逐漸強大時,原本沉默的人可能也會隨波逐流以免成為下一個六號。二十一號則因落單顯得弱小,就似生物鏈一般,弱小往往是被掠食的第一首選。因此甲生推論六號與二十一號最容易被霸凌。(三書 26 游嘉文)

【作品四】

根據圖中有六人不喜歡6號,為最多,不喜歡容易造成內心自然而然產生敵意,進而刻意遠離或做出排斥對方的行為;而21號因為無人認為是朋友,也無人不喜歡他,易成為大家遺忘的對象,漠視和忽略也是一種霸凌。因此甲生主張6號和21號最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三義 23 黃靖媛)

透過觀察圖中的實線與虛線關係,可以清楚得知6號擁有最多的虛線,意謂在班上樹敵眾多。若再將線條延伸,便會發現討厭他的人中有幾位朋友很多,在交互作用下,6號極容易被霸凌。21號的狀況則是獨自邊緣於一隅,雖然不被討厭,但也沒有朋友,因此容易因落單而被霸凌。(三義 39 黃玟甄)

第一大題知性題第2小題

【作品一】

若一人做事不愧屋漏,平時亦不會因鋒芒畢露而招致的酸言酸語給左右,我想大概都會想成為班上最受歡迎的人,因此我想成為一號同學。

首先,雖說儒家以中庸為佳,道家以謙卑爲妙,我個人以為在這爾虞我詐的天擇世界中,如果不稍有勢力,難以讓別人折服,以霸凌為例,若我能成為班上最受歡迎者,我必會去幫助所謂的「弱勢」同學,這麼一來,霸凌的發生機率必會降低,相反地,若我只是個成天默默不語的孩子,就算想憑一己之力幫助被網路霸凌的同學也只是螳臂擋車。

再者,擁有廣大的人脈表示自己是個內涵與實力兼備的領導者,否則以同類相聚的觀點而論,其他人大可唾棄我,不與我交友。況且與各式各樣的同儕來往,能帶給我看寰宇的不同視野,讓我每天都能對這個世界多些相異之感觸。

人生本如無字天書,內容的多寡,繽紛與否,全憑個人下註解,若能成為一號同學,不妨抓住機緣,探索不同的人生景致。(三書 14 林筠雅)

【作品二】

1號同學是班級裡人際網絡的核心,但我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

1號同學就好比一朵豔麗的牡丹,任何人都無法忽視她的丰采,於是紛紛向她聚集。這樣的人又常常是「才不外飾」的,外炫的處事風格固易吸引人們的目光,但往往是譭譽參半的,如19、 20兩位同學就不欣賞1號同學。我寧願做一株顏色恬淡的花,不需奪去全世界的注目與喝彩,只要有一縷淡香,足夠吸引那些在城市裡迷路的蜂兒蝶兒,來此處歇腳即可,如此默默與人為善,不輕易和人齟齬,在屬於我的目光中好好綻放,即是我最嚮往的人際風格。

再者,就算沒有19 20的討厭,我也不願意時刻受群眾包圍,活在他人的目光下是辛苦的,我得用很大力氣去扮演好自己,交心的卻往往只是那一二人,頻繁活在人群裡只會讓我感覺寂寞,因此我不願成為人群的中心。

綜上所述,喜歡低調過活和偶爾自處的我並不希望成為1號同學。(三書 18 許予鳳)

【作品三】

從小到大,我身邊有非常多受歡迎的人,我妹妹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她個性豪爽、外向,無時無刻都有人圍繞著她,而我並不想成為像她那樣的中心人物。

首先,我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但當一群人聚在一起時就容易產生複雜的愛恨情仇,這時核心者常需要在中間調停。再者,分組也常出現問題,舉國中畢業旅行為例,四人一間房間,一旦這是個超過四人的小團體,必然會因此爭吵,所有人都搶著和核心者同一間房。

最後,也是我不想成為一個那麼受歡迎的人的主要原因,我認為擁有很多朋友的同時,將犧牲了寶貴的獨處時間,特別是來自同個班級的朋友,無論是課間、上廁所、裝水、買便當,甚至是放學,幾乎所有時間都會被佔據。獨處對我而言很重要,因為許多需要思考的事和道理,只有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待著,才能領悟並沉澱心情,畢竟現在的社會確實過於浮躁了。

一個人緣好的人容易讓旁人羨慕,但單有吸引人的個性和氣質是遠遠不足的,如何能帶領身旁的同伴一起進步、成長,方才是位優秀的中心人物所應該具備的。(三書 29 黃思嫣)

【作品四】

常常看見人緣好的同學在上臺時,許多人為其尖叫歡呼的畫面。看起來雖令人羨慕,可是我不願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我是一個文靜內向的人,不喜歡群起呼嘯的場面,也很討厭在選舉幹部時,眾人的慫恿、強迫推薦和提名,最後被硬拱上臺,做自己並不擅長或喜歡的職務。其次,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常常需要處事圓滑,擔當和事佬;也常常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以迎合眾人。我認同人要學會團隊合作、不能太自我中心,可是每天都要迎合不同人的意見真的很累人,有時太長久壓抑自己,情緒爆發反而一發不可收拾;且眾人的意見未必良善。比如有人慫恿大家翹課出去玩,你想上課卻必須保持沉默才不得罪人,豈不太過分?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朋友,但我不傾向成為最受歡迎的人。我還是想保有自己對某些事的堅持。(三書 34 歐芷希)

【作品五】

我並不願意成為一號同學。誠然,擁有高人氣實有諸多好處,既可以結交性格與專長多樣的朋友,主導班級事務時也能順利推行,一旦遭受他人誤會,更是有許多人願意並肩支持。但我不認為自己適合這樣的交友狀態。

首先,以性格方面而言,我較易怕生,在與人對談時也多屬傾聽的一方,因此比起廣泛結交朋友,我更偏好和少而相知相惜的知己來往。其次,獨處對我而言至關重要,透過與自我單獨對話,我總能因此激發創作靈感,若是身邊有太多喧鬧,反而使我靜不下心。最後,儘管看似光鮮亮麗,太過複雜的交友圈,常有厚此薄彼的困擾,為了吸引人群中心者的注目,易出現諸多糾紛和心機,使得眾人在社交遊戲中疲於奔命,反而失去最初交友的美好與意義,得不償失。

綜觀而論,在考慮過個性、創作、實務三種方面後,我認為比起受到廣大人群的喜愛,我更偏好小而美的友誼關係。畢竟縱有數千人樂於與你宴飲,能長伴一生的,終究還是為你拭淚的少數人。(三義 04 李樺 )

【作品六】

在班級中,我會想成為最受歡迎的人。不過,我並不是想成為「單方面」受歡迎的人,我希望自己跟每個同學都是在互相了解、包容的前提下成為朋友,而不只是被當成班級偶像在仰慕。「偶像」當然受歡迎,但這意味著只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不能讓人失望也無人聽你說心裡話。朋友則不同,雙方的關係是對等的,而唯有如此,人與人的交情才可能真正深厚。

圖1中1號被最多人認為是朋友,而我很嚮往。我一向樂於交朋友,我喜歡隨時有人可以依靠、可以玩耍。而我認為1號同學能做到如此受歡迎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有朋友,但當一個人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我相信1號同學一定在待人處世上有過人之處。也許他很幽默,也許他很體貼,或者兩者都有,而這些特質更讓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像1號同學一樣的人。

有人說交友貴在知心不貴多,但我認為只要是真心的朋友,永遠不嫌多。我相信友情的價值,也相信與不同個性的人交友會帶給我更寬廣的世界。(三義 27 劉又瑜21)

【作品七】

我並不想成為如一號同學一般受歡迎的人,基於以下兩個理由。

第一,古人有云:「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性格、喜好各異,能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歡著實不易,或多或少都需要討好,表態也往往不能太有主見,一味折衷的結果,也不乏是「鄉愿」。孔子曾說:「未若鄉人之好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才是我心中理想的交友情況。

第二,就個人觀察,較受歡迎的同學交友網絡較複雜,面對諸多朋友的請求,往往必須配合行事, 如此便缺乏與自己對話、從事個人要事的時間,對我而言,圖一中的十一最為理想,因為小而巧的交友圈中,彼此同質性高,大家一起做的事易符合各自的生活目標,相處也較輕鬆自在,真心的成分相較於廣淺交友更多。

綜合上述,我認為維持個人主見和友誼的深度是最重要的,小卻溫暖、符合自己的歸宿較吸引我,故受最多人歡迎的一號同學並非我想成為的人。(三義 37 龔郁雯20)

【作品八】

我不想成為一號同學。

首先,受歡迎的同學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想必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拿來放大檢視。倘若犯了錯,不僅會遭受眾人的公審,更會因此減損自我形象。享受鎂光燈的同時,還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得宜,這無非是一股莫大的壓力,也容易形成患得患失的心理。

其次,高人氣的同學擁有廣大朋友圈,但假如個個都只是點頭之交抑或酒肉朋友,知心者寥寥無幾,在深陷危難時鮮少人願意出手相助,而真正想找人聊天談心時,卻無對象可分享。如此表面上受歡迎,心靈上空虛孤寂的人,在社會上仍不少。

此外,他們為維持交情、顧及情面,常一口答應他人的請求,或在各方面的表現被賦予較高的標準,於是為了不辜負他人的期待,往往將自己推入壓力的無底深淵,甚至隱藏真實的自我,害怕不完美的那一面被公諸於世。

綜上所述,我不想成為如同一號同學一樣受歡迎的人。(三義 16 陳品妤)

【作品九】

我並不想成為一號同學。雖然當一個受歡迎的人不用害怕孤獨,也能收到許多關愛,然而有時我更想靜靜地與自己獨處。

我喜歡交朋友,喜歡和朋友訴說心事,分享再平凡不過的快樂,然而太受歡迎有時卻會讓人失去自己的時間。也許五分鐘前才陪一位同學去了熱食部,這時又有一位同學請我陪他去搬作業,而那時刻也許我只想在吃飽飯的午後舒服地睡個午覺,卻因人情不好意思推卻。有時回家後可能還得聽他人訴苦、幫忙解決問題,私人的時間將少去大半。再者人紅是非多,如果我不小心做了某事引起他人的反感,更容易被放大檢視,那麼做任何事都必須加倍小心翼翼,就像一切是因為他人而完美,需承受太大的壓力。

人是群居動物,我固然喜歡我的朋友們,也樂意為他們付出,但我並不渴望成為那唯一的一朵紅花,只甘願當片偶爾在風起時,能和一旁的夥伴一起搖擺,或是交頭私語的綠葉。(三義 20 黃品瑜)

【作品十】

我不想成為1號同學。由於1號同學是班級中的交際花,在下課或放學後便會有許多同學來邀約,那麼他便會失去自己獨處或休息的時間;在人際方面,他同時要和大量的人保持友誼,就必須再額外投資心力與他人互動。以上兩部分既耗費時間又造成疲勞,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1號同學就無法再有閱讀或培養興趣的閑暇,也無法充實自己。

再者,1號同學由於和大家關係都不錯,他其中幾位朋友若互看不順眼,1號同學就成了和事佬。若他處理不當,就容易使自己陷入「兩邊不是人」的困境,即使原本的衝突預期無關最終他還是會被捲入其中、影響頗大。最後,我認為人不需要那麼多朋友,朋友的本質是彼此扶持幫忙,並對對方有一定的信任。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一位談得來、雙方都願意經營這段友情的機會實屬不易,但也要在這樣難得的情況下,這段感情才有可能深刻長久,所以與其結交一大群的「泛泛之交」,不如將經歷保留,留與真正和自己一拍即合的好朋友。(三義 33 鄭毓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