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年(試辦)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試題
人們行事往往有其原因或目的,例如積極援助國際難民的行為,政治人物有可能是迫 於民意與輿論壓力不得不然;企業家有可能是為了博取好名聲而慷慨解囊、捐助大筆經 費;教徒有可能是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因此主動救援。一件表面上看來是單純援助難民的 行為,背後卻有各式各樣的緣由。 請仔細閱讀以下四則事例,一一分析馮諼、朱家、士紳、廠商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或 目的,然後分別加以評論。
注意:請以條列方式分別作答,四則事例每一則皆需分析、評論。
1.《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馮諼為孟嘗君收責(債)於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假稱奉孟嘗君之命)以責(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後齊王廢孟嘗君,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2.《史記》〈游俠列傳〉與〈季布欒布列傳〉記載漢高祖劉邦滅項羽後,懸賞千金捉拿項羽舊屬季布,並下令窩藏者將誅滅三族。魯人朱家為游俠,與季布並不熟 識,冒死藏匿季布,並透過夏侯嬰(漢代開國功臣,與劉邦交情甚深)說服劉邦赦免季布的罪。但後來季布做了官,朱家反而終身都不與他相見。
3.1912年,搭載三千多人的巨型郵輪鐵達尼號撞上冰山,在沉船的危急時刻,儘管救生艇數量有限,士紳仍協助婦孺優先搭乘逃生,並未爭先恐後自顧逃命。
4.某品牌鞋子廠商以「賣一捐一」的方式銷售產品:廠商每賣出一雙鞋,就捐一雙 給需要的人
106 年(試辦)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試題(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