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比較中美,其實是不需要數據的,一個屬於發展中國家,一個已經是先進國家,不大需要比較,而到了現在,沒有數據進行比較已經不夠了。在數據探討後,才有一個框架能夠探討中美貿易戰。經濟與政策已經進入量化的時代,沒有量化的分析與模型,只有概念,是難有說服力的。中美數據的比較,教授強調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總量,一個是結構,而結構要怎麼分析,結構有什麼不同、變化的趨勢,是值得分析的。

 

2.1 中美兩國數據比較

中美兩國經貿數據的比較。麥地遜數據圖,中國一直是最大的經濟體,直到約於一八八四年被美國超過,中國在全球貿易位置變化,中國在全球貿易總量來看,一直是在底部的,兩千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世界貿易有大變化。

 

主要經濟指標比較,1700年人口中國是美國的一百多倍,2008年時,僅是四倍。高中以後學歷人口比例,中國約是百分之二十九,美國約是百分之六十八,而人口的變化,四十年以後約是美國的三倍,但百年後就不清楚了。人均耕地低很多。

購買力平價之比較

中美三大產業,服務業、製造業、農業

有形資產都屬於製造業,無形的屬於服務業。中國的農業早已超過美國,美國的服務業一直是大大高於中國,而中國的製造業,約在2010年超過美國。

產值的世界佔比,中國農業產值全球第一大,美國的服務業很強大,中國的製造業超過美國。

 

中美的前五大產業比較,(ISIC產業分類)

高科技、金融、全球治理體系。有些數據不是特別清楚,例如中國得大豆很強大,但種子是美國給的,養雞產業很好,但第一代種雞是美國給的。

高科技雨中高科技的佔比,從2004年到2014年佔全球之比例,中國製造追上甚至超過美國。把製造分成高科技與一般製造業來分,如何區分,是一個問題。

中國的城鄉差距一直增加,非常清楚,而美國沒有這個問題。由於中國是有清楚的人口分布安排的。

2.2 中國的經濟、貿易增長與結構變化

 

中美兩國貿易的比較,出口比上生產毛額之比

美國出口占總毛額之比一直在五左右,而中國在2000年後有很多上升,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到了幾乎百分之三十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的產業結構有很大的衝擊。

貨物進口之比較,中國之進口一直低於美國,但出口,中國遠超美國。而增長速度,中國一直是順差的。而服務貿易(金融與旅遊為最大)之比較,進口與美國差不多,出口則遠少。

不論是ODI\FDI,規模上都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直得注意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2010年開始瘋狂上升。到這幾年,流出流入大概平衡了,而美國也大概平衡,但大約一倍。

 

基礎實力之對比

軍事美國的要求是要能同時打贏兩場大戰。人均壽命,中國美國的生活節奏都是特別快的。

科技直得討論,中國的研發費用超過美國,PCT全球專利組織佔比,中國在二十年前是全球的不到百分之一,十年前不到百分之時,而前年中國與美國已經沒什麼差距了。

大政府與小政府在財政上有很大的區別?

金融上面差別巨大,美國的金融、軍事成有壓倒性的優勢,經濟的結構,有巨大的差異。而有一點非常清楚,過去二十年,中國成長非常快速。

 

中美兩國區域之比較。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加墨),中國的東南亞與東亞。

在東亞東南亞,中國都是屬於主導的,沒有國家可以沒有中國(澳洲的例子)。

中國進出口區域偏向性,現在更趨於亞洲與周邊國家。

 

中美全球影響力之比較。

中國突然冒出來,中國的全球實體經濟的變化,已經以原本全球的結構互相衝突。

經濟貿易增長

 

中國產業就業,農業一直向下,

 

中美經貿之關聯:

中美之間經濟貿易高度的關係。

 

 

2.3 深圳的故事

深圳生產毛額的增長,

用深圳與香港的比較,來看深圳的發展。

深圳發展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國發展的三個原因深圳都用上,1.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工業的轉移,人類史上最大的要素稟賦的變化,2.深圳生產力的學習(經驗曲線、學習效果)3.改革。

第二階段:模仿性創意,也就是抄襲,山寨的現象,但也是一種學習,在這階段若要保護智慧財產,就難發展了。

第三階段:裝配轉向製造加快。

第四階段:深圳創新,高技術。

出口的計算,不是附加值而是總值。2007年後快速下降

 

騰籠換鳥,把製造業轉為科技業的轉型。數據表明深圳的高科技製造是北京的三倍,成功實現高科技產業轉型,實際原因不知道?

中國是否能夠像深圳一樣快速的產業結構轉型?

 

高科技發展的動力

  1. 政府服務下的“市場套利”例如很多公司登記在深圳因為其稅較低

人工智慧的比較優勢

15-18年深圳的增長都很明顯,但接下來還會成長與否,值得思考,

 

 

2.4 美國的增長與收入結構不平等變化

美國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過去三十年,收入不均,符合二八法則,美國百分之八十的人過去三十五年薪水沒漲,中位數是三萬五千美金左右。

 

 

2.5 鐵鏽地帶的故事

美國鐵鏽地帶剛好對應中國的廣東、江西、浙江。美國鐵鏽地帶下降時,剛好是中國的上升階段。

教授要表達的是,隨著之後的發展,中國的製造業也會被取代,會不會發生一樣的問題?

清華-中美貿易爭端與全球化重構-中美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數據比較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