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口試5 景點演練:太魯閣國家公園 ===旅遊安全常識:帶團中旅客問導遊與未成年人性交易的罰則為何?

導遊口試5

景點演練:太魯閣國家公園

===旅遊安全常識:帶團中旅客問導遊與未成年人性交易的罰則為何?

導遊口試5

景點演練:太魯閣國家公園

東西橫貫太魯閣

國際景觀在寶島

峽谷斷崕峭壁險

長春閣前拜遺老

景點演練:太魯閣國家公園

在二億三千萬年前,海底生長著如多孔蟲與珊瑚等含有碳酸鈣的生物,這些生物死後逐漸沉積在海底,受壓力的影響慢慢凝結成石灰岩。

這些石灰岩後來受到地殼與造山運動熱與壓力的雙重影響,開始變質為大理石,在板塊運動的擠壓下,大理石因此隆起。

隨著板塊繼續不斷的擠壓、推移,距今約七萬年前,這些岩層開始露出海面,直到距今約二百萬到三百萬年前的蓬萊造山運動,大理石岩層都處在持續升高的狀態,這些隆起的大理石,雖表面覆蓋其他岩層,但隨著河水侵蝕、沖刷大理石岩層即露出表面,這些堅硬的大理石,因為不易受看到河水的侵蝕,因此河流不像之前開闊,反切割成既窄又深的河谷,形成今我們所見之太魯閣峽谷。

 

太魯閣國家公園
刊登日期:2009-07-07
電話:(03)8621100-5
傳真:(03)8621083
地址:97253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號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92,000公頃,是一座三面環山,一面緊鄰太平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由立霧溪貫穿其間,連接了山海。峰壑相連、山高谷深是地形上最大的特色,區內90%以上都是山地,中央山脈北段的山峰綿延橫亙,合歡群峰、黑色奇萊、三尖之首的中央尖山、五嶽之一的南湖大山,共同構成獨特而完整的地理景觀,另外的特殊地形還有圈谷、峽谷、斷崖、高位河階以及環流丘等等。

跟臺灣其他山岳型國家公園相比,太魯閣是一座很容易親近的國家公園,沿著中橫公路爬升,一天之內便可歷經亞熱帶到亞寒帶、春夏秋冬四季的多變氣候,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闊葉林、針葉林與高山寒原等植物景觀也跟著變化,臺灣藍鵲、臺灣彌猴等動物也讓此區的生態面貌更加豐富。

此外,這裡還有史前遺跡、(太魯閣族)部落遺跡及古今道路系統等人文史蹟,人文色彩頗為濃厚。由於可及性高,而且人文資產豐富、地景變化十足,沿途景點多、步道便利,是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的理想場所。

太魯閣峽谷有世界級的美

立霧溪切鑿形成的太魯閣峽谷,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地質史,太魯閣峽谷的前身是海底沉積物,經過多次高溫、擠壓變質,以及400萬年前造山運動抬升、河水下切,才逐漸形成。由於大理岩,有著緊緻、不易崩落的特性,經河水下切侵蝕,遂逐漸形成幾近垂直的峽谷,造就了世界級的峽谷景觀。

區內山巒交錯,超過2,000公尺的山區面積更佔全區一半,列入臺灣百岳的就有27座,境內以南湖大山、奇萊連峰、合歡群峰、中央尖山等最著名。

海拔落差大 氣候垂直分布

山清水秀的太魯閣,區內多高山峽谷,容易產生雲海、霧氣、彩霞、雪景等天象景觀,這大自然所賦予的特殊景觀資源,使太魯閣充滿靈氣與神秘感。另外,由於高山孤立,每座高山都受到生殖隔離的作用,成為生態獨立的高山島嶼。高落差地勢造成亞熱帶到亞寒帶氣候垂直分布,滋養種類繁多的動植物,高山島嶼特性造就許多珍貴的特有物種。

石灰岩區植物最是特別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森林茂密原始,園區涵蓋海濱到高山的變化,落差3,742公尺,複雜多變的氣候、地形及植群,超過1,500種植物分布其間,成為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臺灣80%的留鳥、半數的陸生哺乳動物、250種蝴蝶,數以萬計的昆蟲種類,都可以在這裡發現。

植物中又以生長在石灰岩環境的植物最為特別,像是太魯閣繡線菊、太魯閣小米草、太魯閣小蘗、清水圓柏等等,都是太魯閣僅見的特有種類。另外,南湖大山群峰也是臺灣高山生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每年的雪季有4個多月,高冷的環境很適合高山動植物生存,因此保留了許多特有及罕見的種類,石灰岩植被和高山植物,可說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資源。

立霧溪流域面積佔園區2/3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河川以脊樑山脈為主要的分水嶺向東西奔流。東側是立霧溪流域,面積約佔整個國家公園的三分之二,源於合歡山與奇萊北峰之間,主流貫穿公園中部,支流則由西方及北方來會,是境內最主要的河川。脊樑山脈西側是大甲溪和濁水溪上游,包括南湖溪、耳無溪、碧綠溪等等。

太魯閣族遷入超過200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蘊藏著史前遺址、太魯閣族文化及古道系統等豐富人文史蹟。目前園內及周邊發現8處史前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富世遺址」,位於立霧溪溪口,屬國家第三級古蹟,在此發現直立於地表的單石,為距今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本區原住民太魯閣族,兩百多年前從濁水溪上游遷居至此,他們選擇立霧溪流域靠近山腹的小台地聚居,目前發現的部落遺址有79處,比鄰山水,太魯閣人過著狩獵、捕魚、採集與山田焚墾的生活。

古道方面,從仁和至太魯閣間沿清水斷崖的道路,早期名為北路,於清領時期修築,為蘇花公路的前身;合歡越嶺古道是日治時代修建,以「錐麓大斷崖古道」保存較完整;園內最著名的中部橫貫公路,開鑿過程艱辛,一斧一鑿的血汗拓建,成就這條風景優美的國家景觀道路。

山有山的堅毅,水有水的韌性,千萬年的機緣巧合,讓聳入天際的高山、陡直屹立的絕壁、穿流綠水的深豁才能奇蹟般融合,太魯閣的每一處美景,都是時間和空間展延交錯的傑作,自然的精采總讓人驚訝得措手不及。

紋面的太魯閣族女子有著善織布的好手藝,太魯閣男人優異的狩獵技巧早流在血液裡,漢人百年來修築的道路,留著篳路藍縷的斧鑿痕跡,因為他們的努力,寫下了一頁頁關於立霧溪的故事,也讓擁有世界級地質景觀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多了人文世界的溫情,更顯深度與珍貴。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導覽解說

 

走遍全台的勝景,如果沒到花蓮的太魯閣,那可是一大憾事了。由花蓮沿九號省道,經新城至太魯閣,從東西橫貫公路的牌樓進入,處處是美景,花東縱谷的地形,在此展露無遺!驚豔之餘,不僅要讚嘆與感恩:那些開發這條道路的前人,應該更能領會太魯閣的美麗與原始吧!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5年11月,整座公園包含了花蓮、南投、台中三個縣,全區以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流域及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為主體,並涵蓋南湖中央尖連峰、奇萊連峰、歡山群、太魯閣大山、清水斷崖、三棧流域,範圍東起清水斷崖,西迄合歡西峰,南及奇萊山主峰,北至南湖大山,面積達九萬二千公頃,

其雄偉壯觀的景色,可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景點。

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垂直的大理岩景觀,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

更特別的是,國家公園中,更擁有台灣百嶽中的羊頭山、畢祿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合歡群峰、奇萊連峰等27座,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

 

為什麼,小小台灣島,有這麼豐富壯麗的高山地貌?

四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成臺灣,慢慢降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

這些大理岩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峽谷。

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3,742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

這裡是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的傳統領域,景觀壯麗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但要在這樣險峻的地形生存,也辛苦萬分。

 

瀑布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從太魯閣口到文山間,瀑布相當多,最著名的要屬白楊瀑布、銀帶瀑布、長春瀑布、綠水瀑布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流瀑。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魯閣峽谷最讓人心動的自然奇觀,也是峽谷最窄的兩段,臨溪側闢有人行步道供遊客漫步欣賞。

燕子口對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見到許多小洞穴,每當春夏之際,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間穿梭鳴唱,或在洞穴內築巢,故而得名燕子口。

而九曲洞「如腸之迴、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觀,遊客可沿迴轉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線欣賞峽谷風光。

 

此外,太魯閣牌樓是一中國味十足的小型牌樓,為留影紀念的熱門景點;

長春祠則為紀念開築中橫時所殉職人員,靜立蒼翠山谷中,飛瀑流泉穿瀉而下,構成色調諧和的風景畫。開路英雄永伴青山綠水,英靈堪慰。

 

太魯閣遊客中心

太魯閣台地位於台九線(蘇花公路)與台八線(中橫公路)交會點一側,總面積約三公頃,台地上設置了遊客中心、國家公園管理處行政中心及國家公園警察隊。

遊客中心展示館內有「生態遊憩館」、「兒童環境教育館」、「人與自然館」、「特展室(不定期更新)」,建議遊客在進入中橫欣賞峽谷美景之前,先到此獲得詳細旅遊資訊再上路。

布洛灣管理站

布洛灣管理站成立於民國80年11月28日(1991/11/28),位於中橫公路180k處,溪畔隧道東口沿聯外道路2公里蜿延而上,為一海拔370m、總面積約9公頃的雙層河階地。

距離太魯閣閣口約10公里、天祥約13公里,提供遊客行政、諮詢及服務、簡易餐飲等多元化服務。

 

布洛灣台地過去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也曾有新石器時代末期的族群在此生活,如今規劃為遊憩區,多年來也在此培育廣植台灣百合、台東火刺木、雙花金絲桃、金花石蒜及台灣山櫻等原生植物,不同季節展現不同的風貌,兼具地形、生態與人文價值。

 

天祥管理站

本處於民國81年原成立「綠水管理站」,後於民國98年3月底辦公室遷移至新建天祥遊客中心,更名為「天祥管理站」,負責自中橫公路慈母橋起至新白楊沿線各項遊憩設施、環境維護與管理,以及解說諮詢服務等各項業務。

主要管轄區域包括有:合流露營區、綠水地質館、綠水下台地中橫開拓史展示館、天祥遊憩區等遊憩據點,及綠水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綠水文山步道、文山步道、梅園竹村產業道路等步道。

 

合歡山管理站

合歡山區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側,屬於中央山脈北段,整個山區包括了合歡主峰、合歡北峰、合歡西峰、合歡東峰及石門山等多座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

冰河時期歐亞大陸生物向南遷徙避居,再加上島嶼的隔離作用,讓台灣島成為北回歸線上一個生物多樣性極高的特殊地區;而在雲霧上方3000公尺的高山,如同島嶼中的島嶼演化出高比例的特有生物,合歡山區正是一個擁有許多台灣特有動植物綻放繽紛生命的區域。

 

這裡是立霧溪、大甲溪、濁水溪的發源地,在地質上,可以看到河流向源侵蝕的景觀,此區地質上多為鬆散的板岩,受到風化以及冰雪的影響,岩層較破碎;氣候受海拔高度的影響,日夜溫差大、風勢強勁、四季分明,平均氣溫較低海拔地區低18-20度左右,由於冬季常會降雪且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台14甲)穿越其間,成為台灣最知名的賞雪地區。

 

四季奇花奇景的最佳觀賞季節:

★春季:水蜜桃花季、櫻花季,

★夏季季節:高山杜鵑花季、百合花季

★秋季:楓紅與霜白,

★ 冬季:雪季

太魯閣國家公園
IUCN分類II(國家公園
Taroko National Park Headquarters oblique.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置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置示意圖

位置 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
坐標 24°10′00″N 121°20′00″E座標24°10′00″N 121°20′00″E
面積 92,000公頃(920平方公里)
建立時間 1986年11月12日
參觀人數 6,329,970人次(2014年)[1]
主管團體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官網

石牌標示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

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2]。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太魯閣閣口

太魯閣」或「大魯閣」一詞

原為三個太魯閣族(原歸類為泰雅族之一支賽德克亞族)部落名的合稱,

分別為

太魯閣(德路固)部落(Truku)、

道澤部落(Toda)和

德奇塔部落(Tgdaya),

後來皆認同Truku Truwan為三個部落的共同居住地、祖居地,遂自稱為「太魯閣族人」(Seejiq Truku),其原音為德路固「Truku」,爾後在日治時期時轉為太魯閣「Taroko」,兩者皆同音[3]

歷史沿革

為紀念修築中橫公路殉職人員而建的長春祠

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1937年12月27日,臺灣總督府國立公園委員會公告「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成立,包括現今雪山及太魯閣等地,面積達27萬公頃,但因日治時期結束而廢止。

至1979年,行政院核定「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指定太魯閣地區、中橫公路大禹嶺合歡山一帶及蘇花公路為國家公園及國家道路公園,最終於1984年完成界定國家公園範圍。

1986年11月12日,太魯閣國家公園計畫正式公告實施,國家公園範圍南北長約38公里,東西寬約41公里,面積共計92,000公頃,涵蓋行政區包括花蓮縣秀林鄉74,800公頃、臺中市和平區9,500公頃以及南投縣仁愛鄉7,700公頃[5]

自然環境

地形、水文

立霧溪流經太魯閣峽谷

國家公園東臨太平洋中央山脈北段通過園區,園區最高點為海拔3,742公尺的南湖大山[5]

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寒帶地區面積約占國家公園範圍的7.2%,列名台灣百岳的山峰共27座。

一千公尺至三千公尺之溫帶山地地區約占全區78.4%,坡度55%以上地區約占園區面積44.7%。

水系大致以中央山脈為分水嶺,東側主要屬於立霧溪集水區,占國家公園面積的65.7%,

少部分屬於木瓜溪三棧溪流域;

西側則分屬大甲溪濁水溪上游,兩集水區占國家公園面積的20%。

 

全區南、北地勢均高,中央地帶因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板塊的碰撞交界以及太平洋西岸亞熱帶颱風豪雨區,產生複雜的地質現象。

持續進行的極速造山運動,以及立霧溪的極速下切作用,形成奇特之高山、峽谷地形。

太魯閣狹窄呈U字型的大理岩峽谷,深度超過1,000公尺,大理岩岩層厚度達千餘公尺以上,分布範圍廣達十餘公里[7]

氣候

園區東部由海平面到500公尺以下地區,屬於亞熱帶夏季濕潤炎熱氣候區;南、北、西側位於海拔3,000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區,屬於高山寒帶氣候區;其餘在海拔1,000公尺至3,000公尺山區,則為山地亞熱帶濕潤炎熱氣候區[5]

溯立霧溪而上,年平均氣溫由海拔100公尺處的23℃逐步遞減,至海拔3,000公尺的合歡山一帶,年均溫為7℃。

南湖大山奇萊山一帶3,500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區,年均溫則降為4℃,其中冬季12至2月間月均溫都在0℃以下,最低溫更會低至-10℃以下。

國家公園範圍內年雨量幾乎都在2,000mm以上,無明顯旱季,夏季易受颱風影響,2,500公尺以上山區,冬季已有降雪。

生態

園區內的淡紋青斑蝶

根據調查,園區內已發現動物物種1,517種。

園區至少有46種哺乳類,約占臺灣陸域哺乳動物的一半。

有15種屬於臺灣特有種,以臺灣森鼠分布面積最廣。

園區鳥類至少有173種,並包含了臺灣所有的特有種鳥類24種,其分布以中橫公路大禹嶺至慈恩一帶鳥類最多。

兩棲類至少有15種,占臺灣兩棲類之半。

其中除盤谷蟾蜍莫氏樹蛙梭德氏蛙山椒魚之外,大部分都分布在1,000公尺以下之潮濕地區。

爬蟲類至少34種,約佔台灣爬蟲類之三分之一,其中特有種至少包含菊池氏龜殼花標蛇斯文豪氏遊蛇雪山草蜥斯文豪氏攀蜥台灣蜓蜥等6種。

立霧溪主流及其支流發現有21種溪流魚類,其中包括臺灣纓口鰍臺灣石賓 、大吻鰕虎粗首鱲等特有種4種。

園區昆蟲至少有1,150種,其中蝶類就至少有239種,且有寬尾鳳蝶曙鳳蝶等28種屬臺灣特有種;蛾類據初步調查,已發現至少有340種。

甲殼類至少發現有22種,其中蝦類至少有2科13種,其中以長臂蝦科的12種所佔比例最高。

蟹類至少有2科6種,分屬於方蟹科的台灣絨螯蟹字紋弓蟹,以及溪蟹科的扁足澤蟹灰甲澤蟹細足澤蟹太魯閣澤蟹

貝類方面,根據調查資料,共記錄陸生軟體動物計 15科43種,佔台灣約220種陸生軟體動物物種數之五分之一,其中 29種為台灣特有種,再併計文獻紀錄共至少有55種,包括高山豌豆蜆以及分布於立霧溪的壁蜑螺

園區森林覆蓋區域約占75%,其中天然林占絕大部分,依其優勢種區劃,以2,000公尺以下,300公尺以上之常綠闊葉樹林所占面積最廣;人工林占6%;草生地及疏生林地約占13%,分布於高山積線或土壤發育不良之岩壁;其餘為地質脆弱造成之裸露地達10%左右。

已紀錄植物共2,093種,包括單子葉植物355種、雙子葉植物1,166種、裸子植物17種、蕨類370種、苔蘚類185種。

人文景觀

當地至今已發現多處遺址,於立霧溪河口右岸,太魯閣大門牌坊前100餘公尺處之上方河階地上,為鄰近國家公園計畫區的富世遺址所在地,屬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已有2,000年之歷史[6]

國家公園區內原為太魯閣族部落分布地區,除少數部落外,其餘部落舊址多已無人居住。

清同治13年至光緒2年間,沈葆楨來台時所修築之三條連繫東、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為當地文獻記載中最早由官府維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時期又經重行改建,是現今蘇花公路前身。

日治時期另由官方開闢的合歡越道路與之後由中華民國政府動員修築的中橫公路,則成為園區主要聯外要道及景觀公路。

園內景點

體育休閒活動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於2000年首度舉辦太魯閣峽谷馬拉松,現已成為臺灣知名的馬拉松賽事,每年於11月舉行,可吸引萬人以上報名參加[8][9][10]

同樣於11月左右舉行的太魯閣峽谷音樂節,自2002年創辦後也成為臺灣東部地區的年度重要音樂活動[11]

另為了推動登山教育,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籌備的國家公園登山學校於2010年掛牌成立,訓練與活動基地分布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

另外,在西寶部落附近有一所西寶國民小學,是全臺唯一位於國家公園內的國小國立東華大學亦在太魯閣國家公園不遠處。

姊妹國家公園

照片集

  • 錐麓斷崖

  • 天祥祥德寺與立霧溪谷

  • 綠水瀑布

  • 白沙瀑布

  • 太魯閣峽谷

  • 砂卡礑步道

  • 明隧道

  • 立霧溪曲流

  • 砂卡礑步道

  • 太魯閣峽谷

  • 太魯閣峽谷

  • 布洛灣

  • 流芳橋

  • 2014年拆除的舊長春橋

  • 長春橋上

  • 禪光寺

  • 禪光寺

  • 立霧溪大曲流

  • 寧安吊橋

  • 流芳橋新舊雙橋並峙跨越峽谷

  • 寧安舊橋(吊橋)與寧安新橋

  • Taroko p1100299.jpg
  • 立霧溪峽谷

  • 橫跨過立霧溪通往祥德寺的普渡橋

  • 錐麓吊橋

  • 神秘谷橋

  • 文天祥公園

  • right|武嶺雪季景色

 

 

===旅遊安全常識:帶團中旅客問導遊與未成年人性交易的罰則為何?

性交易關係中支付對價者(嫖客)

 

1.與未滿十六歲人為性交易-兒少條例第22條第1項

兒少條例第22條第1項:「未滿十六歲之人為性交易者,依刑法規定處罰之。」

 

2.與十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為性交易-兒少條例第22條第2項

兒少條例第22條第2項:「十八歲以上之人與十六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為性交易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3.利用宣傳品等引誘或暗示使人為性交易-兒少條例第29條

兒少條例第29條:「以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體,散布、播送或刊登足以引誘、媒介、暗示或其他促使人為性交易之訊息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依中華民國刑法第227條:「對於未滿14歲之男女為性交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對 於未滿14歲之男女為猥褻之行為者,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14歲以上未滿16歲之男女為性交者, 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於14歲以上未滿16歲之男女為猥褻之行為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項、第3項之未 遂犯罰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