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世界地理歷史

希臘文民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07-broadcast.htm

 

 

 

 

99282

 

99278

99281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07-broadcast.htm

 

埃及

埃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F%8A
關於與「埃及」名稱相近的條目,詳見「埃及 (消歧義)」。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阿拉伯語)
通稱:埃及
Flag of Egypt.svg Coat of arms of Egypt.svg
國旗 國徽

國歌:《祖國,祖國,祖國》(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

Egypt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 國土面積:1,001,449平方公里(世界第29名
  • 水域率:0.6%

首都 開羅
中央政府
所在地
開羅
最大行政區 新河谷省
最大城市 開羅
地理最高點 凱瑟琳山海拔2,629公尺)
最長河流 尼羅河
最大湖泊 納賽爾水庫
海岸線 2,450公里
時區 UTC+2
(夏時制:UTC+3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14年估計


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官方文字 阿拉伯字母
民族 埃及人(包括埃及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柏柏爾人努比亞人貝都因人英國人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

家用電源

政治文化
國家結構形式 單一制
政治體制 半總統制
法律體系 歐陸法系

國家領袖


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以下資訊是以2011年估計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以下資訊是以2010年估計


人類發展指數 以下資訊是以2014年估計

  • 0.682(第110名)-

中央銀行 埃及中央銀行
貨幣單位 埃及鎊(EGP)
其他資料
國家象徵 國花睡蓮
國家代碼 EGY
國際域名縮寫 EG
國際電話區號 +20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阿拉伯語: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Jumhūriyyat Miṣr al-ʿArabiyyah 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發音說明·資訊),簡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20,00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8000萬。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

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

伊斯蘭教國教

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數派為科普特正教

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蘭教什葉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

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國名

全名埃及阿拉伯共和國中國大陸稱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埃及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對埃及的稱呼Αἴγυπτος(Aigyptos),英文作Egypt,法文作Égypte,拉丁文作Aegyptu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Hekaptah的誤稱,意思為普塔神靈之家。

阿拉伯語稱為邁斯爾(مِصر‎ Miṣr埃及阿拉伯語作مَصر‎ Maṣr),意為「遼闊的國家」,來源於亞述的楔形文字,《諸蕃志》譯作蜜徐籬,《瀛涯勝覽》譯作米息,《回回館譯語》中稱密思兒[1][2]

古埃及語言中稱為Kemet(音[kuːmat])[3]

歷史

埃及的歷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

公元前3100年出現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11世紀至前7世紀,斷斷續續被亞述波斯馬其頓羅馬帝國征服。

公元4—7世紀併入東羅馬帝國。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國

1249年開始由馬木魯克軍團指揮官統治。

1517年土耳其人征服。成為奧斯曼帝國行省

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侖佔領。

1882年英國軍隊佔領。

1914年埃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22年2月28日,英國被迫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對埃國防、外交、少數民族等權,埃及當局仍然是英國控制下的傀儡王朝,按英埃政府間協議英國可以隨時為了保護英國在埃及利益對埃及出兵。

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法魯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握國家政權,獲得真正獨立。

1953年6月18日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

1954年,英國被迫同意分批從埃及撤軍,直到1956年英軍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對蘇伊士運河區的事實治權。1956年,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收為國有,引發第二次中東戰爭,英國與法國、以色列組成聯軍,突擊控制了西奈半島與蘇伊士運河區,圍殲了多支埃及軍隊,並對埃及的多座大城市展開戰略轟炸以震懾埃及軍民。埃及被炸毀民房1萬多棟,炸死1000多人,受傷20 000多人。英國保守黨首相安東尼·艾登在發起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前並未徵得美國同意,艾登首相對於英國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大臣安東尼·納丁提交的建議以外交手段解決與埃及問題的備忘錄做出的反應是:「你那份備忘錄上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孤立納賽爾,還有這個『中立』納賽爾,這都是些什麼胡話?我要打倒他,你明白嗎?我要除掉他……我才不管埃及會不會出現混亂。」[4]戰後埃及奠定它在中東的領導地位中心;英國上下也認清了現實國力,宣布「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放棄對新加坡、馬來亞、科威特、巴林、肯亞、坦尚尼亞等地的殖民統治。

1958年2月,埃及與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敘利亞脫離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失去西奈半島1970年,納賽爾去世,由沙達特繼任總統。1971年9月,改國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1978年,埃及與以色列簽訂和平條約。1981年,沙達特遭刺殺身亡,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繼任總統。1982年取回西奈半島的主權。

2011年發生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世界多國發生社會動盪,「爭民主、反獨裁、反腐敗」的反政府示威風起雲湧。埃及成為這台大戲中重要一幕,運動導致執政三十年的穆巴拉克總統黯然下台,並由軍方掌握國家過渡政權。2012年6月,伊斯蘭主義的民選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上台,引起世俗派不滿,一年後他被軍方罷職,後引發穆兄會支持者的持續示威抗議和嚴重流血衝突事件,埃及社會也面臨著嚴重的分裂和對立局面[5]

地理[編輯]

埃及地圖

埃及面積有1,001,450平方公里,疆域橫跨亞、非兩洲,當中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另外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埃及有著獨特的地緣位置:在陸路上,它連接亞、非兩洲;在海路上,透過蘇伊士運河及紅海亦連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歷史紀錄以來,埃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現時埃及的西面與利比亞為鄰,南與蘇丹交界,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臨地中海

埃及全境有95%為沙漠。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29米。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從南到北流貫全境,境內長1350公里,兩岸形成寬約3—16公里的狹長河谷,並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這兩岸的河谷及三角洲地帶,雖然只佔埃及全國總面積的4%,但卻是埃及99%的人口聚居所在。蘇伊士運河是連接亞、非、歐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薩赫湖,以及亞斯文高壩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5000平方公里)。

氣候[編輯]

全境乾燥少雨。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型氣候,1月平均氣溫12℃,7月26℃;年平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餘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沙漠地區氣溫可達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每年4—5月間常有「五旬風」,飛沙走石,使農作物受害。

四大地理區[編輯]

埃及地形圖

埃及按自然環境而言,大致上可分為四大地理區[6]

尼羅河谷

尼羅河一景

埃及的面積雖有一百萬方公里,但境內絕大部分均為黃沙無垠的沙漠,只寬約十六公里的尼羅河谷及開羅以下的三角洲 ,才是一條綠帶,其面積約為33700平方公里。僅為其總面積的三十分之一,但在此狹窄的綠帶上,卻居住了埃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諺所說:「尼羅河上午乾涸,埃及下午死亡」,確系實情。綠帶上每方哩有人口二千人以上,十分稠密。所有埃及的重要城市,均沿尼羅河分布。只有蘇伊士運河區為一例外。開羅以北,稱為下埃及(Lower Egypt),沿海有不少鹹水潟湖,如馬加特湖(Lake Maritt)、艾德庫湖(Lake Edku)、布如勒斯湖(Lake Burullus)及曼沙來湖(Lake Manzala)等,目前僅為沮洳湖泊之區,如仿荷蘭辦法,亦可能變為海埔地。英國著名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渲染了尼羅河一帶的綺麗風光。

西部沙漠

尼羅河谷以西稱為西部沙漠約占全埃面積的四分之三,西南角有阿亨基岩出露形成的吉夫基比爾(Gilf Kebir)高原,高約二千公尺,此再徑沙積的高原周圍僅有少數綠洲。沙漠北部有西瓦(Siwa)及卡塔拉(Qattara)石灰岩窪地,卡塔拉窪地低於海平面132公尺,內有鹹湖及沼澤,不能人居;由西瓦綠洲向南到吉夫基比爾高原間,有一大片沙礫及沙丘,稱為大沙海(Great Sand Sea),荒漠寂寂,不易通過。本區只有極少數的牧人居住在少數綠洲,以牲畜、穀物、菜蔬過自給自足式的主活,僅以少數的棗子橄欖油向外交換日用工業品。埃及政府正在本區試鑽地下深水井,增加水源,以便容納大量人口,由尼羅河谷現已建有鐵路以通西瓦及卡爾加(Kharga)綠洲。

東部沙漠

尼羅河谷以東的沙漠區,稱為東部沙漠,本區地形複雜,有由阿亨基岩出露所成的紅海高地,也有切割的石灰岩高原,本區一般高度約600~700公尺,但少數山峰可達2100公尺。如沙葉布山(Gebel Shayeb)高達2380公尺。臨時性的河流自山區分向紅海及尼羅河谷入注,將山區切割成峽谷。本區因有山嶺關係,故水源情況較西沙漠區為佳,埃及牧人亦樂於在本區放牧。由於磷石石油的開發,近年本區又形成一些礦鎮。

西奈半島

蘇伊士運河以東的一塊半島稱為西奈半島。西奈半島是一片多山的高原,北部為石灰岩高原,中南部為艾格馬(Egma)高原,高一千六百餘公尺,最高的凱瑟琳山高2629公尺,亦為全埃及的最高山。此山由火成岩變質岩組成,呈現紅色。西奈半島西為蘇伊士海,東為阿卡巴灣,兩灣皆由斷層陷落所形成,阿卡巴灣曾於1967年被埃及短期封鎖,為當年六月以阿第二次戰爭的導火線,六天戰役結束,西奈半島全境被以色列軍攻佔。1982年埃及取回主權。

西奈半島亦為乾燥的沙漠區,北部年雨量約百餘公厘,南部尖端只有六十公厘左右。除牧人外,半島西部的烏木包格馬(Um Bogma)有礦,蘇爾、阿爾等地有油田,為埃及利源所在。

行政區劃[編輯]

主條目:埃及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人口分布

1960-2010石油出口狀況

尼羅河漁業

埃及一級行政區劃包括27個省(阿拉伯語:محافظة‎),後面是首府:

埃及各省[7]
名稱 人口
(2006-11-11)
人口
(2012-01-01)
首府
1 亞歷山大省 4,123,869 4,509,000 亞歷山大
2 亞斯文省 1,186,482 1,323,000 亞斯文
3 艾斯尤特省 3,444,967 3,888,000 艾斯尤特
4 布海拉省 4,747,283 5,327,000 達曼胡爾
5 貝尼蘇韋夫省 2,291,618 2,597,000 貝尼蘇韋夫
6 開羅省 8,471,859 8,762,000 開羅
7 代蓋赫利耶省 4,989,997 5,559,000 曼蘇拉
8 杜姆亞特省 1,097,339 1,240,000 杜姆亞特
9 法尤姆省 2,511,027 2,882,000 法尤姆
10 西部省 4,011,320 4,439,000 坦塔
11 吉薩省 5,724,545 6,979,000 吉薩
12 伊斯梅利亞省 953,006 1,077,000 伊斯梅利亞
13 謝赫村省 2,620,208 2,940,000 謝赫村
14 馬特魯省 323,381 389,000 馬特魯港
15 明亞省 4,166,299 4,701,000 明亞
16 米努夫省 3,270,431 3,657,000 希賓庫姆
17 新河谷省 187,263 208,000 哈里傑
18 北西奈省 343,681 395,000 阿里什
19 塞得港省 570,603 628,000 塞得港
20 蓋盧比尤省 4,251,672 4,754,000 本哈
21 基納省 3,001,681 2,801,000 基納
22 紅海省 288,661 321,000 古爾代蓋
23 東部省 5,354,041 6,010,000 宰加濟格
24 索哈傑省 3,747,289 4,211,000 索哈傑
25 南西奈省 150,088 159,000 圖爾
26 蘇伊士省 512,135 576,000 蘇伊士
27 盧克索省 457,286 1,064,000 盧克索
總計 72,798,031 81,396,247

27個分別由上埃及10省、下埃及7省、中部和運河各3省、西奈半島2省、以及其他4省組成(非官方分區)。其中十月六日省赫勒萬省是2008年4月17日分別由吉薩省開羅省分出去的。2009年12月7日盧克索省基納省分出。但是上述行政區劃在2011年後多數被取消,重新劃歸原先省份。

  • 中部
  • 西奈半島:
  • 東部
    • 紅海省(محافظة البحر الأحمر)

政治[編輯]

主條目:埃及政治

納賽爾,1954-1970年擔任埃及總統

穆巴拉克擔任了30年的埃及總統(1981年-2011年)

埃軍步兵

埃軍F-16、幻象2000、F-4

永久憲法於1971年9月11日經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規定埃及是「以勞動人民力量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經濟上有「國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種形式。

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任期4年(2011年前總統任期為6年),可以連任一次,擁有任命副總統、總理及內閣部長,以及解散人民議會,在特殊時期可採取緊急措施;在人民議會(立法機關)閉會期間,還可通過頒布法令進行統治。1980年5月22日經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黨制基礎上」;「總統可多次連選連任」,並增加了「建立協商會議」的條文。

人民議會(國會下議院)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提名總統候選人;主持制定和修改憲法;決定國家總政策;批准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決算,並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

協商會議(國會上議院)是薩達特總統於1979年提出建立並寫入憲法的。1980年11月1日,協商會議正式成立。委員共210名,其中三分之二由各階層、機構和派別選舉產生,其中一半應是工人和農民;三分之一由總統任命。根據憲法規定,協商會議是與人民議會並立存在但無立法權和監督權的咨詢機構。每屆任期六年,三年改選一半委員,可連選連任,亦可再次任命。協商會議設主席、副主席。

1981年10月14日,薩達特總統於閱兵大典遭同情伊斯蘭份子的士兵槍殺,旁邊的副總統穆巴拉克僥倖躲過一劫,八天後在軍隊擁戴下繼任總統,從此埃及一直處在戒嚴緊急狀態直到埃及革命迫使穆巴拉克下台,軍方接管政權之後才解除。

自2011年1月24日開始,埃及發生了舉世矚目的埃及革命,人民普遍對時任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現行制度及生活表示不滿,遂漸漸開始示威遊行,要求穆巴拉克總統下台並對埃及現行不民主的政治體系制度進行改革;期間穆巴拉克總統表示將不退任總統一職,但不參加2011年9月總統選舉競選六連任,由於總統堅持留任並不為人民接受以及期間發生槍戰人民遭槍殺,導致示威遊行範圍自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擴大到埃及多個省份並進行抗議、示威及靜坐。

2011年2月11日,副總統奧馬爾·蘇萊曼宣布穆巴拉克辭職,政權由軍方領導的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接管。穆巴拉克及其近親已搭直升機飛到距離首都開羅400公里,位於紅海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

2011年11月21日,根據外電報導,執政軍方最高委員會因政權移交速度慢,不滿的民眾再度走上街頭,要求軍方將政權移交給文人政府。衝突中有多名民眾死亡及受傷,新衝突逐漸蔓延到全國各地,軍方面臨強大壓力。11月24日,軍方出乎預料的表達歉意,表示軍方不會戀棧權位,之後的國會大選及總統選舉都會如期舉行。軍方表示現在交出政權「違背」民眾的託付,另一方面示威民眾則表示,若軍方不立刻下臺,他們決不會離開解放廣場。目前衝突雖暫時平息,但隨時有可能再度發生抗爭行動。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1日,埃及分成三個階段進行了人民議會選舉工作,結果伊斯蘭自由與正義黨領導的埃及民主聯盟獲得498席中的235席,成為議會的第一大黨派,極端保守的Al-Nour Party獲得107席為第二大黨,獲得38席的New Wafd Party是第三大黨。伊斯蘭政黨獲得超過三分之二的席位。

2012年6月14日,埃及最高憲法法院裁定人民議會選舉依據的選舉法違憲,因此下令解散新國會。6月17日,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公布了修正後的《憲法宣言》,此次修改共涉及8個條款,修正案限制了總統職權[8]

2012年6月24日,埃及最高總統選舉委員會公布,穆斯林兄弟會下屬自由與正義黨主席穆罕默德·穆爾西擊敗前總理艾哈邁德·沙菲克,贏得穆巴拉克下台後的首次埃及民主總統大選。8月2日,總理希沙姆·甘迪勒組建的新內閣正式上任[9]。8月12日,總統穆爾西對軍隊高層做出重大人事調整,國防部長穆罕默德·海珊·坦塔維和軍隊總參謀長薩米·阿南分別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西德基·蘇卜希繼任;同時宣布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於6月17日通過的限制總統權力的憲法修正案無效,公布的新憲法聲明從當天起生效;這項決定得到了軍隊的支持,此舉被認為是民選政府鞏固執政基礎的重要一步,軍官將逐漸退出埃及權力的核心,文官執政將成為埃及改革的方向[10]。2013年總統穆爾西發動修憲,以使埃及轉型為文官政府,威脅了軍方的既得利益。

2013年埃及爆發多輪示威,要求穆爾西下台。7月3日,穆爾西遭到以國防部長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為首的軍方罷黜和軟禁,由阿德里·曼蘇爾擔任臨時總統,軍方宣稱將會提早舉行國會和總統選舉,並修改憲法,目的是讓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成為總統[11]。此後穆兄會的支持者一直堅持示威抗議活動以聲援穆爾西,抗議者與軍隊發生的衝突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12]埃及社會和局勢正面臨嚴重的挑戰。8月14日,埃及安全部隊在開羅兩處穆爾西支持者的營地展開清場行動,據報導行動已造成525人死亡和3717人受傷。[13]

2014年6月,塞西正式當選總統。

人口[編輯]

主條目:埃及人

截止2010年1月,埃及人口數約為8155萬人(含220萬海外工作人員),人口增長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達到1.97%。

主要人種:東方哈姆族(埃及阿拉伯人科普特人貝都因人柏柏爾人)占99%,努比亞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義大利人後裔和法國人後裔占1%。

埃及約有6成人口為30歲以下。穆巴拉克執政時期,埃及政府加強推動抑制人口增長的措施。穆巴拉克在2011年下台,穆斯林兄弟會其後上台執政,不再把控制人口增長視為重點工作,2012年埃及的出生率增至每千人32人,創下1991年以來的新高。[14][15]

宗教[編輯]

埃及約90%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約1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科普特正教、科普特天主教和希臘正教等教派。科普特正教為東方禮基督教中的一個獨立教派,埃及科普特人多屬於此教派。

語言[編輯]

埃及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大多數國民亦視作母語;科普特語(由古埃及語演變而來)僅在埃及的科普特人基督教堂的儀式中使用。另外,英語法語在大城市及旅遊區通用。

古埃及油畫(Edward Poynter 1867)

哈夫拉金字塔第四王朝)和獅身人面像(約前2500年)

古埃及皇家陪葬品

原始的埃及語(象形文字)在公元3-4世紀完全被科普特語(希臘字母變體)取代。公元7世紀後期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埃及後,阿拉伯語開始逐漸成為通用語言,而科普特語仍被廣泛使用。但科普特語在15世紀便已不再被使用於日常生活了,而後科普特語使用者全都改用阿拉伯語

十大城市[編輯]

主條目:埃及城市列表

根據2008年的人口數據,埃及人口最多的10個城市如下:

  1. 開羅 – 7,947,121
  2. 亞歷山大城 – 4,247,414
  3. 吉薩 – 3,258,540
  4. 舒卜拉海邁 – 1,045,370
  5. 塞德港 – 588,935
  6. 蘇伊士 – 529,055
  7. 盧克索 – 469,440
  8. 曼蘇拉 – 465,375
  9. 大邁哈萊 – 450,833
  10. 坦塔 – 429,632

體育成績[編輯]

埃及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7金9銀10銅26枚(非洲第4,世界前50)

夏季大運會:1金4銀7銅12枚(非洲第7,世界前70)

世界運動會:5金8銀14銅27枚(非洲第2,世界第33)

夏季青奧會:2金2銀2銅6枚(非洲第3,世界第24)

世界武搏運動會:2金5銅7枚(非洲第1,世界第20)

經濟[編輯]

埃及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石油出口、旅遊業,以及勞務出口。在2010年全國就業人囗方面,從事農業的占13.5%,工業占37.9%,服務業占48.6%。另外,有300萬埃及人工作在沙烏地阿拉伯、海灣國家和歐洲等地。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產地和出口國。1970年建成的亞斯文大壩改變了尼羅河的生態,並影響了埃及的農業。

有專家認為,人口的急劇膨脹或惡性膨脹的人口與國家能提供的資源之間的矛盾,或者說是埃及社會的基本生存總需求與可分配社會財富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有限的社會生產能力和埃及不斷擴張的人口之間的矛盾,是促使民眾參與街頭抗議的更主要、更本質的原因: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萬,到2011年人口達到了8100萬(由於近1000萬人口出生後未登記,很多學者估計實際人口達9100萬),全國實際耕地5000萬畝占國土總面積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畝只相當於中國人均耕地1.37畝的40%,本國出產的糧食只能勉強養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糧食只能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埃及每年需進口小麥900萬噸,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進口國之一。大量貧困人口與大量失業青年成為埃及民眾不斷抗議和社會動盪的基礎,因此穆巴拉克政府儘管下台了,「1.25革命」的四項要求(革命「四兄弟」)——麵包、自由、社會正義和人的尊嚴——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沒有實質性進展[16]

生活[編輯]

埃及國內現代化程度頗高,有大量的外國企業投資,每年平均以4.5%至6%增長,但2010-2011年度只得2.6%增長,2010年人均GDP(購買力平價)為6539[17] 美元,但貧富懸殊問題十分嚴重,很多的經濟活動對國民的生活改善不足,所以國民的生活仍然很差。全國有40%(2007年埃及總人口約8290萬)的國民,每月的收入只有約六十至六十五美元的水平,部分人更依賴食物補助,情況大大影響埃及經濟,亦是2011年埃及革命的導火線之一。

農業[編輯]

埃及的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2.92%,[18] 在氣溫的條件下,埃及農田可以一年兩穫。但是由於灌溉水源及地力(化學肥料少)的不足,主要施行二年三穫制。並採行輪種方式。一般的情形為前一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五月為乾季,種植耐旱的小麥大麥,埃及品種苜蓿(Bersim)、豆類洋蔥;六月至七月休耕,七月至十一月種植玉米,十二月至三月或使農田休耕或種苜蓿;第二年的四月至十月種植棉花為主,上埃及區亦種甘蔗者,三角洲區或種稻米。故在二十四個月中,農田僅休息4~6個月。埃及對於農田的利用,可說已甚充分。另一種的輪種方式:首年四月到十月種棉花,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種小麥,五月到十一月種玉米,十一月到第三年的三月種苜蓿,在這種情況下,必需施用大量的化學肥料。才能維持高產量。[19]

採礦業[編輯]

主條目:埃及採礦業

石油為埃及礦產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石油產地原在紅海西岸,有蓋里布(Ras Gharib)、洪加達(Hurghada)兩油田,但此區產量逐漸減少,新油田在西奈半島,有蘇爾、阿爾、貝蘭(BalaeenI)等地。西奈石油中多硫質,故須作去硫處埋,再行裂煉。

磷石主產於紅海西岸,以奎沙爾(Quseir)為中心;礦產於西奈半島西部;砂主產在巴哈里亞(Bahariya)綠洲,為含鐵成分50%的赤鐵礦

文化[編輯]

主條目:古埃及文化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附近吉薩埃及金字塔

埃及目前共有七項世界遺產,包括六項文化遺產,一項自然遺產:

旅遊[編輯]

埃及旅遊資源豐富,原因是擁有長久的歷史,和神秘的文化,在2009年和2010年,埃及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東地區(不含以色列)最多旅客到訪的國家,旅遊業為國家帶來巨額收入,成為國家經濟支柱之一。

開羅[編輯]

首都開羅

開羅市中心

由地中海遠眺埃及

開羅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埃及博物館(又稱開羅國家博物館)是了解埃及歷史的地方。館內設50多個陳列室,館藏文物共30萬件,卻只夠陳列出6.3萬件。埃及政府正在籌劃在吉薩大金字塔地區建立大埃及博物館,以便更好地方便遊客參觀瀏覽。

伊斯蘭開羅完好保存了中世紀開羅的城市和街道,因此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哈利利市場是非常受歡迎的旅遊集市。 這裡保存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清真寺,最著名的有:

首都開羅也被稱為「老開羅」,歷史可以追溯到希臘羅馬時期,是開羅最古老的城區。

亞歷山大[編輯]

著名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托拉的宮殿據信就在該市旁邊的海底。[20]

西奈半島[編輯]

亞斯文[編輯]

沙姆沙伊赫[編輯]

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是蘇伊士灣亞喀巴灣兩條黃金海岸的交匯點,碧海、藍天、陽光、海灘,以及引人入勝的紅海珊瑚礁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為著名的渡假勝地。

古爾代蓋[編輯]

古爾代蓋可以享受紅海的陽光與海灘。從洪加達可以乘坐渡輪去往西奈半島上的沙姆沙伊赫

盧克索[編輯]

南部古城盧克索帝王谷盧克索神廟孟農巨像是必到勝地之一。

運動[編輯]

埃及在全非運動會上常常有傑出的表現,往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非洲體壇的領導地位突出。

在所有的非洲國家中,埃及國家籃球隊保持著最佳成績紀錄在世界盃籃球賽夏季奧運[21][22]

古埃及

古埃及

古埃及油畫(Edward Poynter 1867)

哈夫拉金字塔第四王朝)和獅身人面像(約公元前2500年)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的一段時間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千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公元前343年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後王朝9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參見「歷史」一節)。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時(公元前15世紀)達到鼎盛,南部尼羅河河谷地帶的上埃及的領域有現在的蘇丹衣索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亞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1]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完善的政治體系和多神信仰宗教系統,其統治者稱為法老,因此又稱為法老時代法老埃及[2]。古埃及的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是典型的水力帝國[來源請求]。對古埃及的研究在學術界已經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稱為「埃及學」。

古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同尼羅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時,尼羅河幾乎每年都泛濫,淹沒農田,但同時也使被淹沒的土地成為肥沃的耕地。尼羅河還為古埃及人提供了交通的便利,使人們比較容易的來往於河畔的各個城市之間。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綿延數千年而不間斷,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對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地理環境,古埃及北面和東面分別是地中海紅海,而西面則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東北部有一個通道通過西奈半島通往西亞。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進入埃及,從而保證了古埃及文明的延續。相比較起來,周圍相對開放的同時代的兩河流域文明則經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1]

古埃及地圖

 

 

歷史[編輯]

古埃及歷史
埃及法老塑像
時期 王朝
前王朝 阿姆拉特時期
格爾塞時期
早王朝 第一
第二
古王國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一
中間





中王國 十一(全埃及
十二
十三
十四
第二
中間
十五 十六 十七
新王國 十八
十九
二十
第三
中間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四 二五
後期 二六
二七(波斯)
二八 二九 三十
三一(波斯)
外族
統治
古希臘
馬其頓
托勒密王朝
古羅馬
波斯

概述

埃及學家一般將古埃及歷史和歷代法老王朝分為前王朝時期(公元前31世紀之前)、早王朝時期(約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686年),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81年),第一中間期(約公元前2181年—公元前2040年),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40年—公元前1786年),第二中間期(約公元前1786年—公元前1567年),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67年—公元前1085年),第三中間期(約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667年),後王朝時期(約公元前667年—公元前332年),其中年代均有爭議。[3]

距今9000多年前,人們在尼羅河河谷定居,開始在岸邊建立房屋,並進行農業畜牧業生產活動。

在尼羅河上游河谷地區和尼羅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區分別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文明地區,象形文字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並沿用了3500餘年。[4]公元前3188年左右,傳說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吉薩省拜德爾舍因(Al Badrashin)拉希納村(Mit Rahina),孟菲斯並不位於開羅,開羅應位於另一個古城赫利奧波利斯),成為古埃及第一個法老,古埃及從此開始了王朝時期。此時的埃及已經具備了文明的幾個基本特徵,比如有行政官員、士兵、宗教文字等。[5]

古埃及統一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穩定的,這段時間經歷了從第一王朝第六王朝共六個王朝,時間大約為公元前3188年到公元前2270年。古埃及歷史學家曼涅托將其稱為「古王國時期」。這是古埃及史上農業、手工業商業建築業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第一個偉大時代。確立了以官僚體制為基礎的、君主獨裁的專制統治,並且出現了金字塔第六王朝以後,王權衰落,法老失去了對國家各地區的控制,國家開始分裂,史稱「第一中間時期」(公元前2270年-公元前2060年)。這種分裂形式到十一王朝重新統一。[5]

之後埃及進入第二個政治穩定期即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60年-公元前1785年)。埃及在十二王朝時遷都底比斯(今埃及路克索),開始使用青銅器。此時期埃及與敘利亞克里特的交往擴大。

十四王朝時政權又開始瓦解,「第二中間期」開始,此時期埃及第一次遭到外族的侵略,侵略者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斯人,他們占領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長達100多年的「太陽神不在的統治」(公元前1720年到公元前1570年)。埃及人在這期間學習了喜克索人的戰術和武器,十七王朝阿赫摩斯一世於公元前1570年將喜克索人逐出國境,重新統一埃及,開始了十八王朝,這之後被稱為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070年)。

十八王朝國力強盛,對外頻繁發動戰爭。十九王朝時埃及與西臺帝國發生了卡疊石戰役,經過16年之久的戰爭,最後以拉美西斯二世與西臺王哈圖西里三世簽訂和約告終。此時的埃及成為了一個大帝國,極盛時的統治範圍:北起敘利亞,南到尼羅河第六瀑布,橫跨北非西亞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後,一系列的奴隸起義導致國力衰竭,其間經歷了被利比亞人、努比亞人和亞述人的統治;這是跨越5個王朝的第三中間時期(公元前1070年-公元前664年),期間的王朝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進入古埃及後期,最終在公元前525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所滅,古埃及時代結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後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內戰,建立了短暫的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王朝。公元前332年埃及又被亞歷山大大帝所統治,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托勒密占領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稱為法老,但當時的埃及已經是徹底在外族人的統治下了。隨後,古羅馬崛起,成為地中海世界大國,埃及也被其占領。之後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再次入侵埃及,古埃及原有的文明在這一過程中被阿拉伯文明所取代,而逐漸消失。[6]

前王朝時期[編輯]

主條目:前王朝時期

舊石器時代晚期,北非的氣候變得愈加乾熱,迫使這一地區的人們集中居住在尼羅河流域,尼羅河成為了埃及的生命線,游牧民族在約180萬年前的更新世開始生活在這一地區。[7]尼羅河每年的定期泛濫帶來肥沃的土壤,為穩定的農業經濟和完善的中央集權社會創造了條件,構成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塊基石。[8]

一個典型的涅伽達文化的陶罐,上面的塗飾是瞪羚。(前王朝時期)

約在公元前5500年,一些小部落開始生活在尼羅河流域,發展成一系列牢固控制了農業和畜牧業的文化。最早的文明開始於下埃及奧瑪里(el-Omari)、莫林達(Merimda),和法尤姆(Faiyum)。由於處在撒哈拉沙漠、尼羅河流域和近東的十字路口上,法尤姆的新石器文化顯示出各自的特徵,因先進的石器而聞名,發展成為埃及史前的石器工藝(Lithic Technology)。[9][10]莫林達(Merimda)是北方最大的部落之一,擁有獨一無二的精巧的花瓶、陶環架、勺子,以及古王國時期流行的石制權杖。[11]

埃及南方最早的文明,拜達里文化(Badari)的出現比北方晚了幾個世紀。與北方的馬底(Maadi)、布陀(Buto)、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文明同時代。[12]巴達里文化以它高超的制陶業、石器和銅的使用而聞名於世。[13]巴達里墓葬,帶有社會階級痕跡的簡易墓坑,顯示出文明已經在有權勢的首領的控制下。[14]

在北方,馬底人的陶器有時裝飾有鳥和標記法老荷魯斯名serekh(意為「王宮門面」,為古埃及方形王徽),這是文化融合的標誌。[15]馬底也是黑陶器皿的主要來源,當北方落入上埃及統治者之手後它在南方的分布更加廣泛。[16]

在南方,約公元前4000年,奈加代文化(Naqada culture)逐漸發展成尼羅河沿岸的文明。它的政治中心有希拉孔波利斯(Nekhen)和阿拜多斯(Abydos),並開始擴張它在埃及北方的勢力。[17]當時的人懂得製造彩陶,精美的裝飾的石制花瓶,化妝用調色板,以及金子、青金石、象牙製成的珠寶。他們也從事與努比亞黎凡特的貿易。[18]涅伽達人製造了一種被稱為埃及彩陶(Egyptian faience)的彩色釉制陶器,被廣泛用於飾杯、護身符和小雕像,直至羅馬時代。[19]前王朝時期最後一位法老的統治時期,涅伽達文化開始使用符號進行書寫,後來發展成為一套完善的埃及象形文字系統,以記錄埃及語言。

早王朝時期[編輯]

主條目:早王朝時期

那爾邁調色板見證了上下埃及的統一。[21]

古埃及人以名為「米尼」(希臘語為米尼斯)的國王作為他們歷史的正式開始,他們認為是這位國王統一了上埃及下埃及[22]向統一王朝的過渡實際上比古代埃及作家讓我們認為的更加漸進。而且也沒有與米尼斯同時代的記錄。儘管如此,學者們現在認為,這位傳說中的米尼斯也許是那爾邁。在那爾邁調色板(Narmer Palette)上,描繪他在儀式上身著皇家盛裝,成為埃及統一的象徵。[23]公元前3世紀埃及牧師曼涅托將米尼斯到曼涅托自身所處時代的埃及法老分組,將其分為30個王朝,這一體系沿用至今。[24]

在早王國時期的約公元前3150年,第一位法老鞏固了他在下埃及的統治,定都孟斐斯。在那裡他們可以控制富庶的三角洲地區的農業和勞動力,以及利益豐厚的通往黎凡特的商路。法老們不斷膨脹的權力和財富反映在他們精心製作的石室墳墓和考究的埋葬儀式,這些用於歌頌死後被神化了的法老。[25]法老們建立了強大的王權以使他們對國家土地、勞動力、資源的控制合法化,而這些對古代埃及文明的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26]

古王國時期[編輯]

主條目:古王國時期

孟卡拉和他的共治女王卡蒙羅內比蒂二世

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是古王國時期建築、藝術、科技取得驚人進步的基礎,而完善的中央政府使這些成為可能。[27]在「維齊爾」(Vizier)的指導下,國家官員徵稅、協調水利工程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徵用農夫進行建築工程,建立司法系統維護和平與秩序。[28]富裕和穩定的經濟保證了財政的盈餘,使國家有能力主持建設紀念性質的巨型工程和讓皇家工場委託製作傑出的藝術品。喬塞爾胡夫和他的子孫們修建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和法老們的權力)令人難忘的象徵。

中央政府重要性的上升隨之而來的是被法老承認土地擁有權並供養的官吏和書吏階層。法老也會將土地用於修建陵寢或贈與地方神廟以保證死後對自己的崇拜。這樣的五個世紀的封建統治逐漸削弱了法老的經濟實力,到古王國後期,法老已經無力維持龐大的中央機構。[29]法老的權力下降了,地方統治者隨即開始挑戰法老的權威。再加上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150年的嚴重乾旱,[30]最終導致國家陷入被稱為「第一中間期」的長達140多年的飢餓和動盪之中。[31]

第一中間期[編輯]

主條目:第一中間時期

古王國後期中央政府崩潰後,政府已經無法維護經濟穩定。地方統治者無法依靠國王幫助及時化解危機,接著發生的食品短缺和政治辯論升級為饑荒和小規模內戰。儘管存在難題,但地方統治者不再對法老進貢,而利用新獲的獨立維護各省的繁榮。

一旦掌握了自己的資源,各省經濟上變得更加富足- 社會各階層的更大更好的墓葬證明了這個事實。[32]在這次創作力爆發之際,各省的藝術家繼承和調整了古王國時期服務於王權的文化主旨,書吏們發展和豐富了文學的風格,表現出這一時期的創造力和樂觀。[33]

從對法老的效忠中解脫後,地方統治者開始互相爭奪領土和權力。到公元前2160年,耶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的統治者統一了下埃及,而底比斯因提夫家族統一了上埃及。因提夫家族不斷在北方擴張勢力,南北朝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約公元前2055年,底比斯軍在門圖荷太普二世率領下擊敗了耶拉孔波利斯統治者。埃及的再次統一,開創了經濟和文化復興的新時期。

中王國時期

主條目:中王國時期

曼圖霍特普二世, 中王國的建立者。

中王國的法老們恢復了國家的繁榮和穩定,刺激了藝術、文學和紀念性建築工程的復甦。第十一王朝的門圖荷太普二世和他的繼承者們從底比斯統治全國。約公元前1985年,維齊爾出生的第十二王朝建立者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將首都遷往法尤姆綠洲伊塔威(Itjtawy)。[36]在那裡,第十二王朝的法老們實行了富有遠見的墾荒和灌溉計劃以增加這一地區的農業產量。此外,對努比亞的再征服獲取的領土中富產石料和黃金,人民被驅使在三角洲東部修建防禦建築,稱為「大公牆」(Walls-of-the-Ruler),用於抵禦外族入侵。[37]

擁有可靠的軍隊、政治穩定和豐富的農礦業財富,國家的人口、藝術和宗教繁榮起來。與大力推崇神靈的古王國形成鮮明對比,中王國時期經歷了一種被稱為「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個人的虔誠」的增長,依據這種信仰據說所有人都能支配一個靈魂並能在死後陪伴神靈。[38]

中王國文學的特點是詭辯的主題和自信而雄辯的人物風格。[33]浮雕和肖像雕塑藝術精湛,細節上盡善盡美,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39]

中王國的最後一位有為之主,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允許亞洲移民進入三角洲地區以為他的採礦業和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勞動力。但這些充滿雄心的水利工程和採礦活動,與他統治後期尼羅河泛濫不足聯繫起來,透支了經濟,加速了國家衰落,最終在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3世紀進入「第二中間期」。這次衰落期間,外來的亞洲移民開始控制三角洲地區,甚至建立了喜克索斯王朝[40]

第二中間期和喜克索斯王朝[編輯]

約公元前1650年,中王國衰落,居住於三角洲東部城市阿瓦里斯(Avaris)的亞洲移民隨之奪取了這一地區並逼迫中央政府遷往底比斯。在那裡,法老們成了附庸,稱臣納貢。[41]喜克索斯人(即「外來統治者」)效仿埃及統治模式,也將自己描繪為法老,把埃及要素融入到他們的青銅時代文明中。[42]

南遷後,底比斯的國王們發現自己被夾在北方的喜克索斯王朝和它的努比亞盟友-南方的古什之間,100多年在沉悶和不作為中度過。到公元前1555年,底比斯的軍隊終於強大到可以挑戰喜克索斯王朝。衝突持續了30多年,[41]法老陶二世卡摩斯最終打敗了努比亞人。卡摩斯的繼任,雅赫摩斯一世成功地在一系列戰役中讓喜克索斯王朝永久地退出埃及的歷史舞台。之後的新王國時期,軍隊成了優先考慮的核心問題,法老們籍此擴張埃及的疆界,維護他們在近東的優勢。[43]

古代埃及的最大疆域範圍(公元前15世紀)

新王國時期和阿馬爾那時代[編輯]

主條目:新王國時期

新王國的法老們通過維護邊境安全和加強與鄰國的外交確立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圖特摩斯一世和他的孫子圖特摩斯三世時的軍事征服讓埃及的勢力擴張到敘利亞努比亞,鞏固了人民的忠誠,打通了急需的銅和木材的進口通道。在公元前1400年人口達到420萬人;在公元前1300年人口達到430萬人,在公元前1250年人口達到440萬人。[44]新王國的法老們推崇太陽神阿蒙,開始大興土木,對它的崇拜的基點是卡奈克神廟。法老們還修建了一些紀念碑為自己的(現實的或虛幻的)成就增色。兩位法老之間上台的是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她通過宣傳使自己的權力訴求合法化,[45]她統治時期的特點是停止對外戰爭,派遣商業探險隊聯絡龐特(Punt),開展與鄰國的貿易;以及修建了位於卡奈克的典雅的停靈廟,一對巨型方尖石塔,一個小禮拜堂。儘管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在她死後,她的過繼外甥圖特摩斯三世大量毀掉刻有她名字和形象的塑像,希望抹去這位篡位的母后的統治痕跡。[46]

四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拱衛著阿布辛貝神廟的入口。

約公元前1350年,阿蒙霍特普四世出人意料地登上王位,開始了一系列激進且無秩序的改革,威脅到新王國的穩定。他改名阿肯納頓(字面意思為「阿頓的僕人」或「阿頓光輝的靈魂」),將以前不起眼的太陽神阿頓(Aten)捧為最高的神,禁止對其他神的崇拜,打擊了僧侶集團的權勢,[47]還將首都遷往新城埃赫塔頓(Akhetaten,意為阿頓的視線,即今天的阿馬爾那(Amarna))。他對外國事務置若罔聞,全神貫注於他的新型宗教和藝術風格。在他死後,對阿頓的崇拜很快被禁止,首都遷回了底比斯。後來的法老圖坦卡門伊特努特·阿伊哈倫海布迅速抹去了阿蒙霍特普四世的所有記載,這段短暫的時期被稱為阿馬爾那時代[48]

第十八王朝結束於最後三位法老- 圖坦卡門伊特努特·阿伊哈倫海布,他們死後都沒有後裔。18歲的拉美西斯二世,或稱拉美西斯大帝,於公元前1279年繼承王位,他是埃及歷史上修建神廟、樹立方尖石塔、生育子女最多的法老。[49]

大膽的軍事領袖,拉美西斯二世率軍抵抗西臺的入侵,雙方在卡迭石戰役中死傷慘重,最終在約公元前1258年締結了有史以來第一份被記載的和約。[50]埃及的財富讓它成為侵略者,尤其是利比亞人和「海洋民族」(Sea People)垂涎的目標。起初軍隊還能抵禦這些侵略,但埃及最終失去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外患在腐敗、盜墓賊、動亂等內部問題輔助作用下急劇惡化。底比斯的阿蒙神廟(Precinct of Amun)大祭司們聚斂了大量土地和財富,他們勢力的膨脹在第三中間期分裂了國家。[51]

約公元前730年利比亞人從西面的入侵破壞了埃及的統一。

第三中間期[編輯]

主條目:第三中間時期

前1150年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統治下的人口只有360萬人了;公元前1078年,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斯蒙迪斯一世取得埃及北方的統治權。而到了前1000年左右的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人口只有150萬人。南方則在底比斯阿蒙神廟的大祭司的有效統治下,後者僅在名義上承認斯蒙迪斯的權威。[52]這一時期,利比亞人已經在三角洲西部地區定居,移民的首領們開始逐步取得自治權。公元前945年,利比亞王子舍順克一世控制了三角洲地區,建立了所謂「利比亞王朝」或「布巴斯提斯王朝」(布巴斯提斯是首都),即第二十一王朝,持續200多年,前930年的的古埃及第二十二王朝人口達到350萬人。舍順克也通過將自己的家族成員安置在重要僧侶位置上控制了埃及南方。利比亞統治腐朽的同時,它在三角洲地區的對手開始在利安托波力斯(Leontopolis)興起,庫施威脅於南。約公元前727年,庫施國王皮耶侵入北方,占領了底比斯,並最終占領了三角洲地區。[53]

到第三中間期結束時,埃及原本深遠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它的外國盟友淪為亞述的勢力範圍,到公元前700年兩國間的戰爭終於不可避免,但是此年的人口恢復到400萬人。公元前671年到公元前667年,亞述人開始攻擊埃及,遭遇塔哈爾卡和他的繼任坦沃塔瑪尼堅決抵抗,埃及贏得了幾次勝利。但最終,亞述人將庫施人趕回努比亞,占領孟斐斯,洗劫了底比斯神廟[54]

晚期[編輯]

亞述人沒有長期占領埃及的打算,統治權落入二十六王朝一系列稱為「賽特王」(Saite kings)的諸侯手中。到公元前653年,賽特王普薩美提克一世藉助唯利是圖的希臘僱傭軍驅逐了亞述人,並在希臘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埃及的第一支海軍。希臘在埃及的影響急劇膨脹,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納奧克拉提斯(Naucratis)成了希臘人的家園。建都塞易斯的賽特王們見證了這次短暫而充滿生氣的經濟文化復興。公元前600年的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人口只有300萬人;到公元前550年人口達到360萬人。然而好景不長,公元前525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岡比西斯二世率領下開始了對埃及的征服,最終在貝魯西亞(Pelusium)之戰中抓獲了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岡比西斯二世於是採用法老稱號,但卻在遠在蘇薩的家中統治,將埃及劃為總督區。公元前5世紀有幾次較成功的反抗波斯的起義,但埃及從未能永久地驅逐波斯人。[55]

在波斯的統治下,埃及與賽普勒斯腓尼基被一同劃入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下的第六總督區。波斯第一次統治時期也被稱為第二十七王朝,結束於公元前402年。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43年,最後的本土王朝、第三十王朝統治埃及,結束於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公元前343年,波斯人短暫地恢復了對埃及的統治,也被稱為第三十一王朝。但不久後,在公元前332年,波斯統治者馬查西斯(Mazaces)將埃及拱手讓給了亞歷山大大帝[56]

托勒密王朝[編輯]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接受了埃及的語言和古代傳統。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在幾乎沒有遇到波斯人抵抗的情況下,被埃及人當成解放者占領了這片土地。亞歷山大的繼業者托勒密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機構,定都亞歷山卓。這座城市試圖展現希臘統治者的權威,並以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為核心,成為了文化和學術的中心。[57] 亞歷山大燈塔照亮了許多船隻的航程,保證了城市間貿易的暢通。托勒密統治者將商業和創收行業作為發展首選,例如紙莎草紙的製造業。[58]

希臘文明並沒有取代埃及的傳統文明,托勒密王朝的統治者扶持埃及歷史悠久的傳統以保證人民的忠誠。他們建立了埃及風格的神廟,維護傳統的宗教儀式,把自己描繪成法老。兩種文明的許多傳統融合了,希臘和埃及的諸神融合為兼具多重神性,如塞拉皮斯(Serapis)。古典希臘風格的雕塑也影響了傳統埃及的藝術題材。儘管希臘統治者試圖緩和埃及人的情緒,托勒密王朝還是面臨叛亂、家族權力鬥爭,以及伴隨托勒密四世之死而來的於亞歷山卓發生的暴亂。[59]此外,由於羅馬嚴重依賴埃及的糧食進口,羅馬人對埃及的政治狀況也大有興趣。持續不斷的叛亂、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強大的敘利亞對手動搖了王朝統治,以至埃及淪為羅馬的保護國,並最終成了一個行省。[60]

法尤姆畫像是埃及文明和羅馬文明交匯的縮影。

羅馬統治時期[編輯]

屋大維亞克提姆海戰中打敗了馬克·安東尼托勒密王朝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後,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羅馬人嚴重依賴埃及海運輸出的糧食,羅馬軍隊在皇帝任命的長官的控制下,鎮壓叛亂、強征重稅、打擊強盜,而後者此時已經成為嚴重的問題。[61] 亞歷山卓逐漸發展成為東方重要的商業中心,充滿異國風情的埃及奢侈品在羅馬銷量旺盛。[62]

雖然羅馬人比希臘人更加敵視埃及人,但很多傳統如木乃伊和對傳統神靈的崇拜保留了下來。[63]法尤姆畫像(Faiyum mummy portraits)藝術繁榮,一些羅馬皇帝也將自己描繪為法老,雖然不及托勒密統治者的程度。羅馬統治者遠離埃及,無法履行國王的職責。地方政府機構風格上羅馬化,更加接近本土埃及王朝。[63]

公元1世紀中期,基督教在亞歷山卓紮根並傳播。與其他宗教不同,基督教試圖使異教徒皈依,威脅到當時流行的傳統宗教,引來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在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的大清洗中達到頂峰,但基督教最終獲勝[64]因此,埃及的傳統宗教逐漸沒落。儘管埃及人仍然說他們的語言,但隨著神廟祭司的減少,能讀懂象形文字的人越來越少。而神廟有時也會改建為教堂或遺棄於沙漠。[65]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被分成東西兩部分,埃及屬東羅馬帝國,繼續歸「新羅馬」的皇帝管轄。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領,隨之開始阿拉伯化。至12世紀,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語,皈依伊斯蘭教,延綿數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1517年,埃及開始受鄂圖曼帝國統治,1798年-1801年受法國統治,1869年後英國勢力侵入。埃及最終在1922年取得獨立,1953年建立共和國,但它已經是一個阿拉伯國家了。

埃及學[編輯]

主條目:埃及學

由於長達兩千多年的外族統治,埃及失去了原有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歷史記錄、政府和風俗等都被徹底遺棄了,以至於後來的人們在看到古埃及文明遺蹟(如金字塔)時不知道當時的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建造,現代人也讀不懂用古埃及文字寫成的碑文。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人們希望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和歷史,於是一門專門研究古埃及的學科逐漸形成了,這就是「埃及學」。

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對於古埃及的研究就已經開始了,例如在希羅多德所著的《歷史》中就多次提及古埃及。但埃及學真正的大發展是從1822年法國人商博良對於古埃及文字破譯開始的。18世紀,拿破崙帶領法國軍隊打敗埃及的英國殖民者並占領埃及,他帶來了167名學者,包括歷史學家、天文學家、畫家、工程師、礦物學家等等,並成立了「埃及協會」專門研究古埃及文明。在進駐埃及其間,法國學者對古埃及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並搜集了許多文物帶回法國,其中包括於1799年8月被發現的刻有三種文字的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成為破譯古埃及文字的直接線索。不久之後,英國打敗了法國,重新奪回了對埃及的占領,但法國研究者得以保留古埃及文物的記錄,並一直在埃及學方面保持主導地位。

羅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五世頒布的一條政令,由於當時是外族(馬其頓王國)統治埃及,官方文字是希臘文,而當地埃及人則習慣使用埃及文字(包括聖書體世俗體),於是這塊石碑就使用兩種埃及文字和希臘文共三種文字記錄同樣的內容。法國學者商博良就利用這種對照關係,通過希臘文的含義將古埃及的文字成功破譯出來,於1822年9月29日寫成通信報告,宣布古埃及文字破譯成功。自此,古埃及的文字和文明被現代人重新理解,埃及學進入大發展時期。[6][66]本條目介紹的內容基本都是埃及學的研究成果。

社會[編輯]

古埃及皇家陪葬品

古埃及石碑

古埃及人稱他們的君主為法老,這個詞語解作宮殿。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君主擁有如一樣的權力,因此他們不會直稱君主的名字,只稱他為法老。君主之下有貴族祭司和官員,他們是古埃及的特權階級,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及擁有田地和奴隸,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而農民工匠商人則屬於古埃及的平民階級,生活平穩,卻不艱苦。奴隸(即戰俘罪犯)屬於古埃及的最底層階級,沒有任何權利,生活極之困苦。

國家和政府[編輯]

古埃及一直是專制中央集權國家,一切的權力都歸屬於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權還被神化,稱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機構,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對全國各地進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員是維西爾,相當於宰相,其權力僅次於法老,但也是全方位的,對各個政府部門都進行監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築國防國家資源調查和分配、徵兵祭祀等等。維西爾職位重要,古王國時期一般由王子擔任,老國王去世後則可以由王子繼位。古王國衰敗後,維西爾職務開始被非王族控制,並開始威脅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國時期,首個維西爾政變的情況發生了,阿蒙涅姆赫特取代了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圖霍特普四世登基,開創了埃及第十二王朝。後來一些法老曾試圖削弱和分散維西爾的權力,如設置兩個維西爾等,但維西爾成為法老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中央政府在維西爾之下設有司法部、財務部和軍事部等部門。司法部分為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諾姆法院),高等法院設一名院長,受維西爾領導,並由一些將領和祭司組成,主要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的重要案件,例如叛國盜墓政變等。埃及地方40個諾姆各設有地方法院,對本諾姆的案件進行審理,國家的法律在地方是適用的。財務部設有財務大臣,負責國家財務相關事務,如稅收國庫土地丈量、外國貢品等,但後來在新王國時期財務大臣的權利逐漸轉移給內宮總管,使王宮的權力凌駕於政府權力之上。地方諾姆的財務權則由市長(諾姆長)擔任,他們負責收集運送穀物和稅收,並直接向維西爾負責。古埃及的軍事部門也是不斷演變的,但在埃及統一的古王國時期中王國時期和新王國時期,國家軍事是中央集權的,使法老可以有效的統全國之力進行軍事行動。另外,早在古王國時期,埃及就出現了管理武器、部隊補給和防禦工事的後勤部門——「軍械院」。在軍事發達的新王國時期,軍隊則發展分化為步兵海軍戰車部隊。全國步兵分幾個軍區(稱「梅沙」),以埃及神祇的名字命名,一般擁有幾千人,之下設等,層層組織。新兵一般從埃及和埃及的殖民地徵集,進行統一的訓練,退伍的老兵則受到政府的厚待,例如發放土地、奴隸牲畜等。埃及還設有常備軍,主要負責法老和王宮的安全,相當於王宮衛隊[67]

經濟[編輯]

大部份古埃及人是農民。埃及位處沙漠地帶,而尼羅河每年7月都會氾濫,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築水庫儲起泛濫的河水,並在曾受河水泛濫的土地上耕種,讓水患變成為水利。他們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農作物,並發明了用牛拉動的犁耙,翻鬆泥土來種植農作物。此外,他們還發明了抽河水灌溉農田的汲水器(shaduf)。

部份古埃及人是商人。雖然埃及大部份的地區都是沙漠,但尼羅河沿岸卻盛產一種稱為蘆葦的植物。蘆葦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蘆葦作材料造船,並乘坐這些蘆葦船在尼羅河、地中海紅海一帶航行,與當地居民進行以物換物的貿易。通過這些貿易往來,古埃及人把他們的文明及生活方式傳播至其他地方。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亞洲和非洲的樞紐,另外其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對其他手工業產品有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貿易中轉和加工國家。古王國時期,古埃及經濟發達,出現了很多剩餘的產品,以物易物的商業模式產生。當時埃及對外的貿易對象主要有努比亞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時伴隨有軍事掠奪,不完全是平等交易。

中王國時期,埃及造船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埃及人還在尼羅河紅海之間開鑿運河,埃及對外貿易的範圍擴大了很多,到達亞洲敘利亞中南部。此時,開始出現官方貿易,即國家之間互贈禮物,埃及周圍的一些國家通過這種「進貢」的方式成為埃及的屬國。

新王國時期,埃及國家統一,霸權形成,伴隨著軍事征服,埃及的商業也有了很大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奢侈品,顯示人民生活的富裕。國際貿易則為國家壟斷,還出現了一些掠奪性的「進貢」。另外,政府開始發行類似於貨幣的金屬圓環,並將其價值同掛鈎。為了保持軍事實力,埃及很大的貿易比重與武器製造有關,從其他地方進口原料(比如木材),然後製造武器和戰車出口,埃及製造的戰車甚至出口到戰車發明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後來埃及帝國分裂,是貿易不再受國家控制,此時走私行為普遍,人們更多的利用政府發行的金屬圓環,埃及步入貨幣時代。波斯統治時期,埃及對外貿易幾乎停滯,後來馬其頓統治,貿易逐漸恢復並達到巔峰,亞歷山卓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商業城市。托勒密時代埃及經濟則被國家完全壟斷,各種商品的價格都由國家制定。羅馬統治時期,羅馬帝國對埃及收受重稅,古埃及貿易隨著古埃及文明一起趨於消亡。

生活[編輯]

古埃及人曾使用含的眼妝。鉛會導致血液循環系統和腦的疾病,但古埃及人可能為了抵抗眼疾而特別加入鉛。鉛的入侵會使細胞排出一氧化氮,進而殺死周圍的細菌。[68] 古埃及人酷愛光腳走路,因為在炎熱的沙漠氣候根本不需要穿鞋。他們的一種涼鞋[草鞋]使用紙莎草和蘆葦等天然材料製成的。當時的涼鞋在古埃及社會是同一水準的。涼鞋只在偶爾時候使用。

古埃及人會玩的棋類塞尼特盤蛇圖

阿蒙霍特普三世墳墓的塞尼特,收藏於布魯克林博物館

宗教信仰[編輯]

古代埃及人信仰崇拜,神有多種形象,有的具有的形象,其他形象還有動物植物星辰自然現象等。另外,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神祇,也有幾個地區共同崇拜一個神,同時一個地區還可能崇拜多個神,至今考證的古埃及的神多達上千個。這種多神崇拜起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在埃及統一之前的各個小國家里,人們都崇拜各自不同的神。隨著美尼斯統一埃及全境,法老開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稱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國時期主神是鷹神荷魯斯,後來改為太陽神中王國時期則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國時期拉和阿蒙相結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國家統一崇拜主神的同時,各個地方(諾姆,相當於)仍然崇拜原來地方的神。參見埃及神話人物列表

另外,神祇也有不同的屬性,有的是農業的神,有的是陰間之神,還有的是工匠技師的神(比如孟菲斯卜塔)。而法老則是神的化身,或者是代言人,具有神的特性和神的名字,比如阿蒙霍特普圖坦卡門都是用阿蒙神的名字作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的。因此,法老被稱為神王,擁有行政司法軍隊的最高權力,同時也是其主神的大祭司。法老手執生命之符,表示對埃及人有生殺大權。[69]

由於古埃及人極重視宗教信仰,所以他們建造巨大的神廟來崇拜天神。在新王國時期,埃及通過武力擴張積累了空前的財富(參見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但在幾代法老在位期間都被用來修建神殿,比如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興建了最大的神廟——位於尼羅河中游的亞斯旺(Aswan)的阿布辛貝神廟。重視宗教的另一個影響就是神職人員的權力過大,一般除法老之外,管理主神祭祀的祭司(稱為「維西爾」,相當於宰相)擁有國家第二大權力,有的時候甚至超過法老的權力,使得一些維西爾可以成功篡權稱為新法老,如拉美西斯一世。鑒於這種情況,在埃及第十八王朝中後期,阿蒙霍特普四世進行了宗教改革,修改主神阿蒙為阿頓(太陽神),關閉所有崇拜舊神的神殿,還遷都修建新神阿頓的神殿,他自己也改名為埃赫那頓,意為阿頓神的光芒。但由於祭司們權力過大,以及整個社會的習俗形成已久,這次宗教改革失敗了,在埃赫那頓死後不久舊阿蒙神又重新成為主神,祭司們的權力也被恢復了。

文化與文明[編輯]

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五大發源地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等建築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文字[編輯]

主條目:古埃及文字

古埃及文字創於公元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70]

1799年,法軍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維耶·布夏賀(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尼羅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羅塞塔(Rosetta,今日稱為el-Rashid)發現了「羅塞塔石碑」。石上刻有三種文字,分別是聖書體、世俗體和古希臘文歷史學家一直不明白石刻上「聖書體」的意思,直至1822年,法國學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第一個理解到,一直被認為是用形表義的埃及象形文,原來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這重大發現之後成為解讀所有埃及象形文的關鍵線索。

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編輯]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築物,是法老的墓穴。由於古埃及人在尼羅河兩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區興建。從公元前2700 -公元前1800年這900年裡,估計古埃及人共建築了超過80座金字塔。而建於公元前2589 -公元前2566年間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為法老胡夫而興建的。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獅身人面像」。獅身人面像位於哈夫拉金字塔祭廟的西北方,坐東向西,古希臘人把它叫作「斯芬克斯」,它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由整塊天然岩石雕鑿。至今仍然沒有人知道建造這座由「獅身」與「人面」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他代表著法老的智慧與勇猛。一些人相信「獅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護神,另一些則認為它是古埃及偉大文明的象徵。

數學[編輯]

主條目:古埃及數學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來量度距離的人群之一。古埃及的書吏所使用的數學風格和方法,主要從稀有的古代紙草的發現而推斷出來:特別是,蘭德紙草書,大約作於第二中間期(雖然它是已經失傳的中王國時期的紙草的一份複本),以及莫斯科紙草書,二者都似乎是數學教科書。最初,他們利用手指來計算數目,其後又創造了一種數字。

古埃及數字[71]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Z1
V20
V1
M12
D50
I8
C11

天文學和曆法[編輯]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索卜烏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運行制定曆法,即科普特歷。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每年12個,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曆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為3個季節,每季4個月,他們還發明了水鐘日晷(即以太陽的倒影來計時)這兩種計時器,把每天分為24小時。考古學發現古埃及人了解許多星座,如天鵝座牧夫座仙后座獵戶座天蠍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團等。另外,古埃及人還把黃道恆星和星座分為36組,在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為10天,這與中國農曆的概念類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時就已經出現了。[72]

由於古埃及文化有顯著的星神崇拜[2],天文學觀測和記錄由祭司負責。每年夏天,當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時,尼羅河就開始泛濫,因此古埃及人認為天狼星是掌管聖河尼羅河的神祇,因此他們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認為金字塔是用來觀測天狼星而建造的。通過對天狼星準確的觀測,埃及人確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種恆星年)的長度為365.25天,與現在的計算長度相當接近。[72]古埃及人賦予太陽濃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陽的神祇就有數種,其中最重要的有阿頓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頓的代表來統治埃及。

木乃伊[編輯]

主條目:木乃伊

它是指長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屍體,這些屍體能保存數千年是因為它們經過特別的處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屍體的內臟,然後用特製的藥物浸製這些內臟,再把香料塗在屍首上,以吸乾屍體上的水份;最後用長布條把屍體包裹起來,屍體便不會腐爛。製造木乃伊的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屍體製成木乃伊外,還需祭祀神明及為法老在墓穴、紀念碑和廟宇的牆上刻上「神碑體」。古埃及人喜歡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內,而這個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學家在現今的埃及各地發掘出很多木乃伊。這些發現有助我們認識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幫助我們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屍體的方法。

新王國時期木乃伊製法:

  1. 去世至下葬為期70天,成為以後之規範。
  2. 將屍體送至製木乃伊之屋(per-nefer)。
  3. 敲碎篩骨,用金屬勾將腦部由鼻孔取出。
  4. 將腹部肝、肺、胃、腸四器官取出。
  5. 用椰酒及香料清理體腔,用臨時材料填滿。
  6. 將手指腳趾用繩繫緊,再用泡鹼將屍體乾貯。
  7. 將屍體送至純淨之屋,用尼羅河水洗淨。
  8. 用樹脂浸泡過的亞麻布將腦部填滿。
  9. 將腹部臨時充填物取出,用裝滿木屑的亞麻布或泡過樹脂的沒藥填滿,再縫合。
  10. 擦上杉樹油、蠟、泡鹼及樹膠的混合物。
  11. 灑上香料、塞住鼻孔。
  12. 眼皮下方放上洋蔥或亞麻布的墊子。
  13. 用熔化的樹脂將屍體塗滿,收斂毛細孔保護皮層。
  14. 用亞麻布將屍體四肢先包起,再包身體,再套上完整壽衣。
  15. 繼續包裹,每包一個部位都要唸一段咒語,不能間斷,直到第52天結束。
  16. 第68天至70天則入棺。

紙草[編輯]

主條目:紙草

古埃及人除了發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還於約公元前2600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張由蘆葦製成的紙[來源請求]。古埃及人製紙的過程非常簡單,他們首先會在尼羅河邊割下蘆葦,跟著把切成一片片的蘆葦放進水裡,然後將濕透的蘆葦片橫直重疊壓平成一塊塊,風乾後便成紙。古埃及人除發現紙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蘆葦的莖來造寫字的筆和用水混合黑菸灰及膠漿來製成墨水的民族。

 

關於和平協議的國際思維

關於和平協議的國際思維

http://www.wetalk.tw/thread-14276-1-1.html

世界摄影大赛获奖精品!

世界摄影大赛获奖精品!

網路分享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M0NzQ0Mg==&mid=201299724&idx=3&sn=e7c1a71e26467d31465f6bc66bacdff3&scene=2#rd

 

 

克钦 果敢 佤邦 起底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克钦 果敢 佤邦 起底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26/13/38416_450946007.shtml

收藏人:西窗听雨
2015-02-26 | 阅:291  转:9
 |   来源
  |  分享
文 | 郭晔旻

2015年1月中旬,缅甸北部战事突然升级。“突如其来的战火造成1000多村民、老师、学生逃到教堂避难。如果战事不停,受影响民众数量未来几天会迅速增加。”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KIA)之间的战火甚至逼近中国边境,而在缅北的华人更是备受战火困扰……

克钦 果敢 佤邦起底 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2013年3月15日,缅甸克钦独立武装分子在一位战友的葬礼上喝酒欢呼,他们的队友前一天刚刚去世

沦为废纸的“彬龙协议”

实际上,缅甸北部的战火波及中国边境已非一次。2012年12月30日,在与克钦独立军交火中,三发炮弹损毁了云南省的一幢民居。更早的2009年8月,在果敢的战事中,炮弹造成云南境内中国边民1死多伤。缅甸政府军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间的战事,断断续续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

这一切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缅甸是亚洲最富民族多样性的国家之一。缅甸民族问题专家埃里克斯曾说过:“缅甸居住着如此之多的种族,事实上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种,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们从何处来。”按照官方的统计,缅甸共有135个民族,其中缅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在众多的民族中,历史上只有缅族多次建立统一全缅甸的王朝国家,如蒲甘王朝(1044-1287年)及贡榜王朝前期(1752-1823年),这种历史的底蕴,使得缅族自然就成为众多民族中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民族。

克钦 果敢 佤邦起底 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2009年9月1日,在与缅甸接壤的中国边境地区南伞等待返回缅甸的边民。当日,南伞口岸恢复开放,前来我国逃避战火的边民开始陆续返回缅甸果敢老街。

1885年,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为维护殖民统治实行的“分而治之”政策给缅甸的族际矛盾和冲突埋下了导火索,加深了作为主体民族的缅族和少数民族的隔阂。英国殖民者“在缅族居住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并先后实行一系列行政、司法制度的改革……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基本上保留各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英国政府为了维护缅甸国内治安的稳定,组建了缅甸军队,但故意不从缅族中招收殖民地军队的士兵,而从少数民族中征兵,比如缅甸步枪队就主要由克钦人组成。

英国人的统治在二战结束时走到了尽头。艾德礼首相在1946年12月20日宣布新的对缅政策,“我们不想勉强留住那些不愿留在大英联邦和帝国以内的民族”,决定在一年内给予缅甸独立。在野的丘吉尔哀叹这是“把许多代人挣得的一切东西无耻地、接二连三放弃的过程”,却也无可奈何。

克钦 果敢 佤邦起底 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吴努

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由缅族发起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民族主义者提出的反殖民主义的格言“Amyo,Batha,Thatana”(意即“缅甸族、缅甸语、缅甸佛教”)中浓厚的“大缅族主义”引起了人口占缅甸三分之一、居住地占全部国土60%的各少数民族的强烈不安,“克钦族与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的冲突造成了1800名克伦人的死亡”。这促使作为缅甸独立运动领袖的昂山将军改变了立场,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联盟大会上,昂山问道:“现在我们要创建新缅甸,我们是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还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他自言自语答道,“我认为建立单一制国家行不通”。他强烈主张,“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制定适当条款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

1947年2月12日昂山与各少数民族代表在掸邦境内的一个小镇签订了著名的《彬龙协议》,允诺“通过与缅甸过渡政府密切合作,掸族、克钦族以及钦族地区将会更快实现自由”,也就是说,“各民族有权在各自的民族自治区内拥有政治意义上的行政、司法、立法权,保护它们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以换取这些民族以加入政治联盟及效忠新国家的形式而自愿加入缅甸”。

不幸的是,劝说非缅族民族以平等伙伴身份加入独立缅甸的昂山将军在1947年7月19日被暗杀。他的继承人吴努彻底颠覆了昂山的政策。在新制定的《缅甸联邦宪法》中,一个民族即缅族控制了联邦的主权,其他各民族建立的民族邦就几乎变成了缅族的“附庸邦”,而这些民族加入独立缅甸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加快自由的步伐”——在名义上,《缅甸联邦宪法》规定:宪法运作十年后,掸邦、克伦尼邦有权决定自己是否还愿意保留在缅甸联邦内——当然,允诺的民族自决从未得到履行。所有的非缅族被强迫接受一个二选一的选择:要么接受强制同化,要么采取一切方式进行抵抗,包括武装抵抗。幸运或不幸的是,它们都选择了第二种答案,结果导致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内战。

克钦:缅北基督徒

刚刚获得独立的缅甸,“政府在仰光面临着共产党和众多少数民族的叛乱,这既是对这个新兴国家认同的挑战,也是对联邦宪法的挑战”。1948年3月,缅甸共产党转入地下进行反政府武装斗争,不久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集于缅甸从东部到西南部的整个周边区域——与主体民族缅族的矛盾已经被激化了,也纷纷掀起武装反政府活动。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竟然形成了“缅甸有多少少数民族,就有多少支反政府武装”的局面。这些反政府武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擅长以传统战和游击战从外围打击政府军”,同时,“如果需要,每个组织都可以投入上百人作战,还可撤退回到安全的山区据点”;“在日益增长的黑市与反政府情绪的支持下,许多少数民族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武装反对派实际上控制了缅甸的整个东部边界。

在为数众多的反政府武装中,目前以克钦独立军(KIA)的实力最为强大。克钦人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系同一民族,相传,克钦人的祖先大约在7世纪时开始由西藏东部青藏高原沿横断山脉南迁。8世纪时已定居于高黎贡山一带。11世纪,他们沿恩梅开江,迈立开江逐渐迁入今缅甸境内。如今,克钦族主要以缅北克钦邦(面积8911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聚居中心,分布于钦敦江上游和伊洛瓦江上游。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1893年,传教士汉森和库森用拉丁字母创制出克钦文字,并开始推广普及。基督教传教人员教克钦文字,使克钦人摆脱了原始的鬼神信仰,促进了克钦族的文化发展,也培养了第一代克钦知识分子。但与此同时,基督教在克钦族影响的扩大(1947年已有10%的克钦人信仰基督教),加深了克钦族与信仰佛教的缅族的矛盾。

当1956年缅甸政府强行宣布佛教为国教后,“克钦族基督徒认为将佛教定为国教是国家缅族化的又一个证据,他们必须用包括武装反抗在内一切手段阻止其发生”。1961年2月 5日,克钦人昭赛在腊戍附近的克钦山村成立克钦独立军,并提出建立“克钦共和国”的政治要求。克钦人曾以骁勇善战在二战中闻名,他们有超强的密林生存能力,能够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在5年多的缅甸丛林作战中,克钦人消灭了五千多名日军,并造成一万多名日军受伤或失踪,而他们自己才损失了一百多人。因此,克钦独立军从一支211 人的小规模游击队很快发展成为一支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武装,每年都新增加一个营的兵力,广泛活动在腊戍、八莫等城镇周边的山区。1966年,该组织的势力已经渗透到密支那、那加山区,以及具有重大意义的加迈玉石产区。至20世纪80年代初,克钦独立军发展到 7000 多人,编为 4个旅、21个营、辖 4专区、12个县。

在大规模进攻仍然无法消灭克钦独立军的有生力量后,1994年2月24日,缅甸政府与克钦反叛者正式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停战协议”。缅甸政府承认克钦独立军的合法地位,决定在密支那东北部设立“克钦邦自治区”(克钦邦第二特区),而克钦独立军同意放弃武装反叛路线,进入政府主导的法律范围。当这个协议期满时,双方既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根据停战协议,维持现状,双方武装人员未经对方同意,不得进入对方实际控制区。但是,缅甸政府对“拥兵自立、占地自管”的民地武仍有如鲠在喉之感。2009年开始,缅甸政府军开始对各民族地方武装施压,要求其加入缅甸边防警卫部队,接受整编和政府监管,而克钦独立军坚决拒绝接受整编。克钦领导人称,“只有拿着武器才能换和平”,他们不会交出军队。事实上,克钦独立军无意放弃武装力量亦是路人皆知。2001年,由于不赞成维持和扩张军队,当初与缅甸军政府达成停战协议的原克钦独立军司令、克钦第二特区主席早迈被认为奉行“投降主义”,而被军队推翻。到了2010年9月1日,过了缅甸政府给“民地武”的最后改编期限之后,缅甸政府执行了先期发布的警告,宣布停火协议“无效作废”,官方媒体15年来第一次开始(再度)称这些组织为“叛军”。在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之下,2011年 6月7日,因克钦独立军拒绝释放涉嫌间谍活动进入克钦独立军辖区的2名缅军官兵,缅甸政府军与克钦方面的大规模战事再度爆发,并延宕至今。

割地成侨的果敢

很大程度上,缅甸政府军敢于对克钦独立军重启战端是因为在果敢得手,同时,克钦独立军对内比都政府伸出的任何橄榄枝都保持高度警惕也是源于果敢的前车之鉴。

果敢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面积约为2700平方公里。其与我国云南省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龙陵县接壤,国境线达250公里。人口约20万,其中80%以上为汉人(缅甸官方称为果敢族)。果敢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明末以前,果敢为不毛之地,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兽出没。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穷途末路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出逃缅甸。1662年,吴三桂率10万清兵进入缅甸,迫使缅人交出朱由榔。之后,朱由榔的数千随从,有的降清,有的逃往内地,但绝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缅北。果敢地区的汉人便是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果敢土司也延承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官僚体系。随永历帝逃难的明朝将领杨高学家族统治果敢,果敢由此进入杨氏土司政权时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杨国华袭职期间,云南总督念其捍卫边防有功,“奏封杨国华为世袭果敢县令”并颁发封印。1885年第三次英缅战争后,缅甸沦为英殖民地,此时中缅边界尚未明确界定,边界纠纷也时有发生。为减少纷争,1894年中英在伦敦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明确规定果敢地区为中国领土。但随后在1897年,在英国的威逼下,中英双方在北京重议边界问题,英国强迫中国与其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划入英属缅甸。果敢的汉人从此成为异国华人。

克钦 果敢 佤邦起底 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被称为“果敢王”的彭家声

缅甸独立后,于1965年废除土司制。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果敢土司统治宣告结束。政府军接管果敢后,与当地民众矛盾重重,果敢进入动荡年代。果敢族最初的武装主要是在土司武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2年果敢土司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把土司武装组织为果敢抗日自卫队。战后果敢地区出现的武装虽然打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来阻止缅甸政府军进入果敢,但更多的是举着民族主义的大旗进行个人权力和利益之争。缅甸政府对果敢的直接统治并不持久,不甘被废除领导权的杨氏土司地方民族武装,受缅甸政府扶持的罗星汉“自卫队”武装先后统治果敢地区。1968年缅共开辟缅北根据地,杨氏土司武装和罗星汉曾一度与缅甸政府合作共同对付缅共人民军。但好景不长,罗星汉自卫队在吃掉杨氏土司势力后不久被缅、泰两国军队击溃。从此果敢进入了新时期,成为缅共东北军区果敢县。人称“果敢王”的彭家声的部队也成为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的主力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特别是东欧剧变的影响下,缅共及其所领导的武装斗争也走到了尽头。1989年3月11日,时任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的彭家声率部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简称果敢同盟军)。彭家声出任同盟军司令。3月31日,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和解,成为1988年以来第一支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其辖区被中央政府划为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兼任特区政府主席。果敢保留自己的武装,缅甸中央政府仅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20年来,特区与中央政府之间基本相安无事。

2009年,缅甸军政府要求“民地武”接受整编和政府监管的要求同样被果敢方面直接拒绝。7月29日,缅甸东北军区司令昂丹突少将再次试图说服果敢同盟军遭到拒绝后,政府和果敢同盟军在改编和反改编上的矛盾,终于酿成8月的“果敢事件”,政府军动用武力将彭家声逐出果敢,实质性自治的果敢同盟军政权宣告瓦解。缅甸官方宣布果敢战事共造成15名警察和11名军人死亡,13名警察和34名军人受伤,以及8名少数民族武装人员死亡。由白所成领导的原果敢同盟军余部在2009年12月改编为边防部队,编制为1个营,番号为1006边防营,员额296人,另有缅军官兵30人。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 “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

就当外界认为在果敢纵横阖闾多年的彭家声的政治生命已经宣告结束的时候,2014年年终时,5年前被缅甸政府军击溃逃散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奇迹般地东山再起,多次与政府军交火,打死打伤包括营级指挥官在内的数百缅军官兵,年已84岁的“果敢王”彭家声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了媒体之上,近现代果敢的传奇历史,仍在继续。

佤邦:缅共余绪

与果敢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一样,“佤邦联合军”也是缅共瓦解后留存下来的一支“民地武”。某种意义上说,存在至今的这股力量是已经消亡二十多年的缅甸共产党的最后余绪。

“佤族”(自称“巴饶克”、“阿佤”等) 源于古代的“百濮”,是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民族,跨居中、缅、泰三个国家。佤族是缅甸最原始的民族之一,很早就居住在以公明山 (又称为 “阿佤山”,今缅甸佤邦勐冒县内)为中心的地区。今天的佤邦位于世人所称的“金三角”地区,由南、北两个地区组成。佤邦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约为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佤族占人口总数的 70%以上;其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接壤,这段边界线长近500公里。佤邦南部地区位于缅甸的东南部,与泰国、老挝接壤。南部地区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

1968年缅甸共产党由于作战需要在缅甸北部与东北部建立了根据地,创建了四大军区,中部军区即现今佤邦地区。1973年4月和1978年7 月,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司令部与缅甸共产党中央总部相继迁到佤邦首府邦康。缅甸共产党在佤山地区为了贯彻落实 “赢得战争,夺取政权”的方针路线,先后三次挥师“西伐”,渡过萨尔温江到缅甸中部与缅甸政府军作战,前后历时18 年,战果均不显著,萨尔温江也因此被称为缅甸共产党的 “断魂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8年。

克钦 果敢 佤邦起底 缅北民族地方武装

2013年1月2日,缅甸佤邦由未成年人组成的童子军

1989年3月,彭家声率部脱离缅共后迅速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佤邦领导人赵尼来、鲍有祥在4月17日正式脱离缅甸共产党的领导,成立“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军“和“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后改名“佤邦联合党”)。赵尼来任联合党总书记,鲍有祥任联合军总司令。随后效仿果敢与政府签订了和平协议,被编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自认为佤邦与掸邦是同级政府。

作为脱胎于缅共的政治实体,佤邦的各方面仍然留有母体的痕迹。佤邦联合党党章是: 佤邦联合党是由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组成的先锋队组织,是领导缅甸第二特区(佤邦)革命运动、人民团体、武装部队、人民政权的核心力量、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佤邦拥有邦徽,它是公明山在金色麦穗的环绕下伴着一颗光芒四射的红色五角星。佤邦联合军也沿袭了缅共人民军的建军方法,在部队设有政委、指导员一职,也有党委和党支部。政委、指导员、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均由佤邦联合党党员担任。

1996年,经过6年苦战,佤邦联合军给予臭名昭著的大毒枭坤沙集团毁灭性打击,获得南佤地区,使佤邦联合军实际控制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显示了自己强大的战斗力。2009年4月17日,号称拥兵4万的佤邦联合军更是举行了 “庆祝佤邦和平建设二十周年庆典”, 展示了他们所配备的部分重型武器,包括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小口径榴弹炮、重型运兵装甲车、警用装甲车等。所谓唯自助者天助之,缅甸政府对佤邦的军事实力颇为忌惮,至今未对佤邦大动干戈。

不过,和谐之中仍有隐忧。最突出的问题是,佤邦联合军上层领导多数身体状况都不乐观,年老去世也相继发生。2009 年9月8 日,原佤邦联合党总书记、佤邦政府名誉主席赵尼来病逝。现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鲍有祥66 岁,由于吃生猪肉导致猪囊虫侵入大脑,已经处于清醒与糊涂交替出现的状态。内忧之外尚有外患,缅政府针对佤邦的小动作不断,大力扶持佤民主党,支持该党在属于佤邦自治州的霍班镇区成立亲政府的佤族地方政府,并支持该党组建民兵,把佤族自治州的首府从邦康改为霍班,以达到造成在邦康的佤联军属于非法组织,逐渐让亲政府的佤族民兵取代佤联军的目的。

实际上,1989年以后上台的缅甸军政府从未放弃“大缅族主义”的立场,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动作就是将国名从Burma改为Myamnar。自从缅甸第一个王朝蒲甘王朝由阿奴律陀国王于1044年建立以来,Myamnar一直代表缅族,并与佛教交织在一起。如谚语所说:成为缅甸人就是成为佛教徒。因此,Myamnar一词本身不包括后来签署“彬龙协议”而成为联邦成员的少数民族。

在这种情况下,缅北“民地武”对政府要求放下武器的要求的立场可想而知,克钦邦当地社区现在对和平谈判持怀疑态度,克钦邦当地一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说:“如果我们现在来告诉克钦人我们致力于和平事业,他们会说我们是反克钦族的,并会把我们视为叛徒”,而一名克钦青年领袖甚至表示,“如果仅有停火,没有少数民族权力,还不如没有停火!”所以,战争还在继续。

主席 您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果敢泪流满面!

说三道四(五十八)——果敢 你不在七子之列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8/21/1362580_458805472.shtml

主席 您泉下有知,一定会为果敢泪流满面!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30/10/257553_289169775.shtml

朱学渊:果敢的历史和缅甸的麻烦

朱学渊:果敢的历史和缅甸的麻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06/00/49267_6845755.shtml

果敢究竟在什么地方?

 

大概是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的毒品泛滥,世界各国的缉毒行动也聚焦到中国云南地区,毒源是在与云南省镇康县毗邻的缅甸果敢地区,那是金三角最北的一角。近日“果敢”又开始扬名。缅甸政府军把“果敢民主民族同盟军”和它的领袖彭家声赶出了果敢,数万民众逃进中国。果敢是讲中国话、用人民币的地方,因此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果敢究竟在什么地方?

 

果敢面积两千七百平方公里,成东西宽二十五公里、南北长五十公里的矩形,怒江的下游萨尔温江是它的北界和西界,江北是中国德洪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江西是缅甸掸邦,身为“掸邦第一特区”的果敢东边与云南镇康县相连,南边与“掸邦第二特区”佤邦隔南定河相望。那里交通闭塞、山峦叠嶂,人口大约十五万,是一个人口密度不高的地方。

 

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掸族”就是中国的傣族,次大的“克钦族”就是景颇族,因此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是缅甸的两个重要的邦,它们不仅有自己的武装,而且还有独立的倾向。果敢的居民大多是汉人,在缅甸也叫“果敢族”。果敢在掸邦的东北角,果敢族还是掸邦中的少数民族,仰光政府的管辖能力鞭长莫及,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都非常複杂.

 

云南汉族常说祖先是明朝开国时从南京去戌边的,果敢汉族则说祖先是随一个明朝皇帝逃到那里去的。“果敢”本是当地的一个山名Kokang,本义已无人知晓,当地人按“水果勇敢”把它译成英文的Fruit Daring,就像说英国是“英雄的国家”、法国是“法律的国家”一样,实在非常荒谬。

 

周恩来卖国的铁证

 

十九世纪英属印度并吞缅甸前,缅甸王朝和中国云南行省之间有一大堆归属不甚确定的土邦,他们既向满清政府,可能也向缅甸王朝贡献方物,果敢就是一个扬姓土司的地盘.根据这些朝贡的记载,就把亲疏有别、甚至几面朝贡的土邦统统说成是中国的领土,当然会发生谬误,但中国封建皇朝历来是这样认为的。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英属印度当局藉口保护一个英商木材公司,出兵佔领缅甸王城曼德拉,俘虏了缅王锡保。一八八六年元旦,英印当局照会清政府,宣佈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同年七月二十四日,中英两国在北京签订《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英国在缅甸的主权,双方承诺派员勘定中缅边界。

 

中缅勘界工作进行了几十年,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仍然存在北段、中段和南段三大争议,北段是克钦邦北部的归属,南段即萨尔温江以东的佤邦的归属。当时周恩来主事划界,他口头上是“互惠互利”,实际上是“予取予求”,基本上全盘接受了英国人的边界主张,即便中国人民解放军佔领的佤邦地区,亦於一九五六年自动放弃,而缅甸军队至今也进不去,以致那里成了世界毒瘤“金三角”的一部分。

 

“世界毒枭的摇篮”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远征军九十三师曾在果敢滞留,一些有黄埔背景的军人在土司办的“新城进修班”授过徒,一九四八年该班毕业生中有罗星汉和彭家声等人,罗星汉后来是世界级大毒枭,彭家声则是货真价实的果敢王,另一个世界级大毒枭坤沙(张奇夫)也从掸邦赶来新城留学,果敢真不愧为“世界毒枭的摇篮”。

 

十九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就开始利用果敢人种植鸦片,这就是祸害世界的“金三角”之始。果敢人有中国人的谋略,黑社会的义气,还有在“果敢黄埔”里学来的武术,出几个罗星汉、张奇夫之类的毒品社会魁首,是不足为怪的。

 

罗星汉开始是靠一连缅甸军队的帮助,取代国民党军残部,控制了“金三角”的毒品交易。六十年代初,缅甸军人奈温赶走文人吴努,罗星汉又夥同军政府,赶走了反抗军政府的土司杨振声。

 

彭家声一九三一年生,祖父是落户在果敢的四川人,他十八岁就在杨土司的自卫队里当分队长,后来当上副大队长,在地方上颇有声望。土司杨振声出走后,彭家声赋闲在家,但罗星汉引来的缅军军风极坏,果敢地方盗贼蜂起,於是彭家声组织了一支几十人的“人民革命军”来维持秩序。

 

缅共临死前的“南泥湾”

 

一九六五年,罗星汉把彭家声的武装赶出果敢。彭家声避入中国后,曾三度去北京见到缅共领袖德钦巴登顶,中共要他接受缅共的领导,起初他坚决拒绝,后来在“逐客令”下不得不就范。一九六八年彭家声就任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属下改编成缅共人民军四○四部队,缅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阳光担任该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临沧军分区派一百名干部管训这支部队,是年就把缅甸政府军赶过萨尔温江。

 

缅共在缅甸完全没有群众基础,原因是土改镇反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民众大量外逃,因此缅甸人民对共产党如闻虎而色变。缅共东北军区收容了大批中国知识青年,干部大多又在重庆受过五十四军的训练,中国方面不仅供应军械后勤,而且还派有军事顾问参与指挥.一九六八年初该部在中国境内练成后,於瑞丽、潞西附近进入缅甸,后有果敢军和佤族军加入,遂成缅共最有战力的单位。

 

毛泽东死后,中国国内经济几近崩溃,邓小平带头破灭了“共产主义理想”。一九七八年柬共失败,邓小平决定“惩罚越南”,为了获得东南亚各国政府的支持,他承诺停止对各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支持。一九八○年中共要人乔石会见缅共中央代表团,宣佈将逐步减少并於一九八五年全部停止对缅共的支援。这个消息传到缅共内部,士气顿时瓦解,东北军区大批干部开始贩毒,果敢和佤邦就成了缅共临死前的“南泥湾”。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一日,“以毒养军”的彭家声率部脱离缅共,成立“果敢民主民族同盟军”,并与缅甸政府实现和解,实行自治,那时他已经在世界十大毒枭榜上有名。同年四月十七日,佤邦赵尼来、鲍有祥响应彭家声,率部队脱离缅共,还将缅共中央机关礼送中国,不予加害。缅甸共产主义运动从此结束。

 

邻邦的“统一大业”触神经

 

一九九二年,彭家声在果敢的权力曾经被部属杨茂良、杨茂安兄弟篡夺,二杨是来自云南临沧地区的知青,担任过缅共东北军区的干部,在二杨掌握果敢的几年中,自果敢向云南渗透的毒品,佔云南缉获的毒品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因此中国政府为之震怒,而二杨的亲属也参与贩毒,弟弟杨茂贤被云南警方拿获处决.

 

一九九五年彭家声夺回权力,但是缅甸政府军在杨茂良、杨茂安的帮助下,乘机渡过萨尔温江,佔领了果敢的交通要冲和军事要地。一九九五年十二月,有缅甸政府代表参与的“果敢临时政府”成立,从那时侯开始缅甸政府军就没有从果敢撤走过,不过双方相安无事。

 

自一九九六年以来,世界十大毒枭之一的彭家声,一心积极想改变果敢的毒窟恶名,联合国粮食署和中国方面都给予大力帮助,但至今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计划无一顺利,相反发展赌业却颇有成绩,处於穷山僻壤间的果敢似乎永远没有正道可行,惟“烟赌”二字可作可为。

 

这次缅甸政府军剿除人数仅两千的“果敢民主民族同盟军”,没有化雷霆万钧的力气,也没有罗织什么“禁烟禁赌”理由,因为这是缅甸政府的主权;而今日之中共已非昔日之中共,彭家声亦非往日之缅共,同盟军逃进中国当然是可以的,但要想打回果敢老家却不是那么方便的事情了。

 

近日,又听说缅甸政府军出动二十几辆坦克,要讨伐另一个使用人民币的“国中之国”──佤邦。这是在果敢尝到了甜头的缅甸政府军,要在佤邦“宜将剩勇追穷寇”了。如果它能消灭强大的两万佤邦联军,亲美的克钦邦武装恐怕也指日可亡了。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统一大业”,我们都乐观其成,只怕它力有不逮。

 

反观五十多年前,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将至今还“归属未定”的大片领土无争地赠予他人,实在是真真正正的卖国慷慨了。

 

二○○九年九月三日

生活在缅甸的汉族人——果敢族与果敢地区

生活在缅甸的汉族人——果敢族与果敢地区
英文名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27/23/1933648_73012116.shtml
果敢:kokango ;果敢人:kokango chinese
果敢(Kokang),全名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位于缅甸东北部比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为主体的自治区。首府老街市,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同时流通缅元以及人民币。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向中国效忠。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既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果敢,即包括杨氏土司所控制的区域,也特指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族简介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 万。
300多年前明朝灭亡之际,明朝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永历帝朱由榔并押解回昆明,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其中包括张献忠手下的名将李定国,他沿路护卫朱由榔进入缅甸,此后又长期在边境地区与清军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杀后不久他即病故在现中老边境勐腊县;通过300 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最终发展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和这一区域其他称谓的汉民族。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缅甸耐温排华的年代,缅甸国内一律取消汉语和汉字,更不允许教授汉文,为了保存自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汉字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 年果敢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成立“掸邦第一特区”。该辖区于2002 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罂粟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的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果敢地区简介
果敢是一块狭长的土地,位于掸邦东北部的顶端。地理座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它的东边有中国的镇康、耿马及孟定,北边有中国的龙陵(注:缺潞西),南边有佤邦。除勐汞和长箐山外,西边以怒江为界,但是,自从1989年,果敢的领土已经向西扩张(注:1995年之后,不再领有西岸勐古地区)。
果敢很大一部份,被西藏高原所包围。它的北部多为崇山峻岭,平均海拔1200米,约4000英尺,最高是2400多米,(注:应为2552米)即8000英尺
特别注意的是,中国用户手机漫游至果敢地区时,是没有国际漫游费的。千万不要申请国际漫游功能。(仅限移动用户)
[编辑本段]果敢的历史
明代以前
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多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有效控制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在杨氏土司之前,果敢地区未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该地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白族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元代,其地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在明代,该地邻近镇康州以及孟定府。
杨氏土司时期
17世纪中叶中国明朝末年,南明政权明昭宗向西南方败退,许多汉人随着明军移入云南和今日的上缅甸区域而没有回到家乡。从清朝初期开始,果敢地区汉族增多,其中有一户杨姓人家迁入了科干山,成为地方势力,并效仿附近土司的作法,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1840年,杨国华因为捍卫中国边防有功,受封为世袭果敢县令,成为中国认可的汉人土司政权,保持世袭领导权近250年。
很长一段时期,果敢的杨氏土司同时向中国以及木邦进贡。1886年,大英帝国并缅甸贡榜王朝,同时将缅甸北方臣服于缅甸的土司也纳入英属印度。英国与中国清朝签订条约,界定了中缅两国边境传统上没有稳定归属的土司,一些被分为中国所有,一些则属于英属缅甸。经过多年谈判,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划入英属印度的范围。
果敢最后一任土司于1959年被缅甸所废除
战乱时期
缅甸政府取消了世袭的土司权力,数年后将原土司杨振材逮捕。土司家族成员杨振声起兵反抗,缅族政府军施行“以果制果”的政策,策动罗星汉击溃果敢的反缅甸部队,土司家族的军队败逃。杨振声部队退入泰国,彭家声则退入中国。政府军进占果敢,指派亲缅族的罗星汉管理果敢,经营毒品生意。果敢始被异族统治,华校被收归国有,果敢华人被迫更名为果敢族,华文改称果敢文。
1960年代缅甸共产党失去位于缅甸中部的根据地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下在缅甸东北部重新建立。彭家声率领缅共军队重新占领果敢,败退的罗星汉采行坚壁清野策略,将市街烧毁,居民迁出,果敢人民四处流亡。
1980年代国际情势改变,缅甸共产党内部严重分歧,包含果敢的少数民族的当地武装势力遂脱离缅共,将缅共的领导人遣送中国,与缅甸政府军停战展开和平谈判。
掸邦第一特区
1989年,彭家声与政府军达成协议,果敢成为自治的特区。果敢可保有自己的军力,中央政府派驻少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至果敢,包含医务人员,小学教师,学校以果敢语教学。1992年内战再起,果敢军官杨茂良联合南方的佤邦驱逐特区主席彭家声,1995年彭家声与佤邦合作,重回果敢掌政局。
在国际反毒的压力下以及多次禁毒挫败之后,2003年终于全面推行停止种植罂粟的政策,引入农业生产技术并发展博弈业。产业转型对果敢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替代种植在果敢高冷干的环境推行困难重重,农民陷入贫困。由于缺乏粮食等原因而在山村地区爆发大规模的疟疾,死亡279人。国际展开人道救援,中国派遣巡回医疗团,并提供药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救济粮。日本2005年5月开始总合性的山地农民的生活重建项目。
[编辑本段]果敢的地理与人口
果敢位于缅甸东北端的掸邦高原,地势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间,山与山之间的坝子海拔约1100米,是果敢的精华地带。西临萨尔温江与木邦相峙,东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接壤,北面是龙陵县、潞西市,南以南定河与佤邦相对。老街和镇康新县城南伞镇仅相距7公里。
2003年果敢人口约14万人,缅甸籍约10万,其中缅籍华人约占百分之九十,其余则有掸族、崩龙族、苗族、佤族、傈僳族、白族等。缅甸籍以外的人口多为华侨。
而缅族人多为缅甸中央政府派遣的军人和家属以及行政官、小学教师、技术人员、医务等公共服务人员。果敢地区架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网络。
[编辑本段]果敢的文化及教育
果敢的主要人口为中国移民后裔、华侨,数百年来传承著中华文化以及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今日的果敢文化与临近的云南省镇康县相似。主要人口信仰道教和佛教,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此外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主要的信仰中心为老街的果敢大庙。
[编辑本段]果敢地区的军事
第一特区军事力量由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以及缅甸中央政府派驻于滚弄的军队所构成。果敢同盟军由第一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所控制,负责特区的治安以及面对中国边境的国防,而中央政府的军队则驻守在果敢南部重要的据点滚弄,负责特区对掸邦其他方面的军事控制,不负责特区内部事务。
特区政府的掌握的边防警力规模由缅甸中央政府规定,但武装配备由特区政府负责,特区政府拥有很高的自主权。

缅甸华人特区的前世今生

缅甸华人特区的前世今生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830/15/45804_5403925.shtml
果敢:从来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由于果敢局势趋紧,大批民众迅速涌入了中缅边境进入中国,难民队伍最长时曾绵延9公里。

果敢居民:我们外国人没中国人技术好

一次少见的缅甸境内的武装对峙正在给中国云南南伞口岸的边境贸易带来重创。

汉人土司专政的“独立王国”

果敢即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位于萨尔温江(怒江)东岸,与云南临沧和保山地区接壤,共同边界长达250公里。这里人口90%为果敢族(缅甸汉族),尚有掸(中国称傣)、佤等民族。

果敢地区先秦属哀牢百濮地,东汉光武帝时随哀牢内属,据说诸葛亮南征曾到此地。唐代属南诏,后为大理国永昌府孟缠甸,元灭大理,置云南省孟定路孟缠甸,明代则分别为镇康土州、孟定土府的一部分,约18世纪,汉族人杨献才成为该地世袭土司,1840年其第四世杨国华被道光皇帝封为世袭果敢土县令。

自东汉至清末,这里虽名义羁属中国,并曾有过各种名目的地方建制,但都系“土郡县”,实则徒具头衔,而一直处于土司专政的形势下。明末清初,大批南明军民在永历皇帝和李定国、白文选等人率领下南迁至此,后来南明失败,许多汉人恐惧清廷迫害,留居于此,因此形成了萨尔温江以东的汉族聚居区。

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并趁中国虚弱向东北扩张,1897年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果敢县被划归英属印度,属于木邦土司管辖。然而实际上,不论是号称中国属县,或称为英属印度土司,这里始终是杨姓土司的独立王国。

缅共彭家声的崛起

二战后果敢脱离木邦,成为直属缅甸的大土司;1959年,缅甸吴努政权与果敢签署协议,和平改组果敢土司政府,废除末代土司杨振财的地位,将权力交由“果敢地区议会”,杨氏被吸收入缅甸中央政府做官;1962年,奈温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撕毁协议,逮捕杨氏成员,试图彻底同化果敢,杨氏子弟杨振声潜回掸邦,组织“果敢革命军”反抗,缅甸政府采用“以果制果”手段,扶植果敢人罗星汉组织自卫队,1965年打败杨振声,成为果敢县长,当年,缅甸政府将汉族改称果敢族,在果敢强迫推行缅甸语教育。

1968 年,缅共彭家声部反攻果敢,罗星汉不敌,焚毁果敢新街,劫持大批果敢居民逃亡掸邦腊戎,果敢成为缅共根据地,为缅甸人民军东北军区一部;1989年3月 11日,彭家声发动“3.11起义”,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自任果敢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同盟军总司令,同年5月,亲赴仰光与缅甸政府和谈,成立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彭任主席。该特区虽名义上属掸邦,实际上直接和缅甸联邦政府发生关系,缅甸中央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但基本上仍由果敢人自治。

1990年代以来,三度内讧

1992 年11月,果敢第一次内讧,云南临沧外逃知青,杨茂良、杨茂安四兄弟发动兵变,在佤邦军队的支援下逐走彭家声,夺取果敢政权,由于杨氏任人唯亲,且系外来户,民心不附,加上大肆制毒贩毒,引起中国方面不满(四弟杨茂贤被中方在1994年5.8大扫毒中抓获枪毙),1995年11月22日,彭家声在女婿林明贤的支援下反攻果敢,杨氏逃入缅军控制区。12月20日,缅甸政府和彭家声达成协议,彭重掌政权,但此次内讧,使缅军6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开进果敢,控制了猛固的原杨氏领地和若干制高点,埋下了此后的重大隐患。

此次8.8事件,先系缅甸政府试图利用修宪和大选染指果敢政权,强行接管老街边境口岸,后逐步演变为果敢内讧,果敢联合军副司令白所成、县长米晓庭、执行委员刘国玺、李洱发动“兵谏”,试图抓捕彭家声未遂,白所成自称“主席”、刘国玺称“副主席”,与彭家声对峙。由于果敢官方网站因混乱关闭,信息严重不畅,目前果敢局势尚不明朗,有消息称,佤邦军队已介入干预,而果敢老街等口岸早已门庭冷落,局势有趋于复杂、混乱的迹象。

彭家声:祖籍四川的“果敢王”

长期的华人聚居社会使果敢当地随处可见汉字。

彭家声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谈金三角毒区的生存法则。

“缅北三杰”之一

提到果敢特区就不能不谈谈彭家声。彭家声祖籍中国四川,1933年生于果敢红石区头河村,1946年进入果敢官立小学读书,这所学校系军民合一,教官为黄埔军校毕业生,彭48年毕业后成为自卫队军官,他的同学罗星汉、坤沙日后一个成为他的死敌,一个成为他的挚友和世界著名“毒王”,三人被合称为“缅北三杰”。

1962 年,彭家声追随杨振声起兵,1965年被缅军收编,但随即因不满种族歧视而再度起兵(称“第二次起义”),被罗星汉击败,退入中国,后加入缅共,任东北军区司令。1968年,彭家声率东北军区反攻果敢,逐走罗星汉,成为“果敢王”,1989年发动“3.11起义”脱离缅共,成立掸邦第一特区,彭成为第一个脱离缅共和政府和谈的缅共人民军重要将领。

政权几度易手

彭主政后深感鸦片危害,开始着手禁烟,但由于果敢经济严重依赖贩毒,禁烟受到内部许多领导人的抵制,加上一些人对彭大量任用子弟亲信不满,遂在1992年 11月爆发杨氏兵变,彭军主力912、893两师在杨氏和893师长魏超仁率领下哗变,和彭军混战,杨氏游说佤军助拳,彭不支,解散军队后逃往女婿林明贤控制的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前缅共王牌军“815军区”)。

1995年,彭家声利用杨氏众叛亲离、内部刚刚发生混战,以及佤军转趋中立、中国政府对杨氏不满的大好时机,在林明贤的帮助下反攻果敢,夺回政权。

全面禁绝鸦片

彭家声重新执政后于2003年全面禁绝鸦片,并在中国云南地方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帮助下发展替代经济,积极开展与中国的边贸往来,但由于幅员狭小、基础薄弱,使果敢地区经济水平不升反降,此次“8.8”事件,固然有缅甸联邦试图集权的因素,但经济矛盾、权力争斗导致的内讧则是根本因素。

由于彭家声在缅北有深厚根基,又是缅北四个地方割据政权所成立的“缅甸和平民主阵线”盟主,因此不论缅甸政府或白所成等都很难得手,据传闻,白所成等已与杨氏联手,暂时后撤待机,而缅军则在与彭部沟通后保持观望态度。

果敢的盟友们:“中国特色”也十分明显
果敢的盟友,即缅甸和平民主阵线的另外3个成员,它们中也有大量果敢人甚至外迁汉人,控制区内“中国特色”十分明显。

掸邦第一特区首府老街。

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战士,配新的56式冲锋枪。

佤邦第二特区:面积最大,兵力最多

佤邦第二特区,前身是缅共中部军区,主席鲍有祥为佤族人,但该部创始人、已故的副总司令李自如为云南知青,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60万,其中70%为佤族,成立有佤邦联合党和联合军,其中鲍有祥部兵力1.5万,辖214、417、418、420、525师,两个独立团和一个中央警卫团,加上游杂,总兵力超过两万,是四个地方政权中面积最大、兵力最多的,在果敢历史上,佤军的向背往往成为局势的关键。

克钦第三特区:文化程度高,生活富裕

克钦第三特区为原缅共101军区所在地,司令丁英系克钦族,所部仅3个营、1个教导大队,约600人,但克钦族骁勇善战,自殖民时代起就桀骜不驯。由于占据红木、玉石产地,克钦第三特区十分富裕,而克钦族人文化程度高,“海归”众多,和中国贸易频繁,关系密切,且是4个特区中唯一基本和鸦片贸易无关的一个。

掸邦第四特区:最为骁勇善战

掸邦第四特区为原缅共815军区,面积4952平方公里,人口74022人,辖9个行政区、500个自然村,是4特区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主席林明贤系原籍海南的广州知青,也是彭家声女婿,所部原为缅共人民军683、768旅,现改编为369、911师,3000余人,各级军官几乎都是中国本土出生的华侨,秘书长蒋志明曾任中国东北军区旅长、副参谋长,参谋长罗长保系昆明知青,曾在缅共人民军中任“精锐之精锐”中央警卫旅政委,因此该部被认为是4特区中最骁勇善战的,该特区在4特区中鸦片替代经济发展最快,境内秩序也最安定,林明贤被认为是彭家声最可靠的臂助。

从目前情势看,4特区囿于唇亡齿寒的道理,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团结,“8.8”事件后,4特区以和平民主阵线名义发出通告,迫使缅军让步。

由于缅北华人特区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犬牙交换,特别是“主角”果敢在历史上便多次发生内讧,这块“酷似中国的外国地方”未来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