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道簡介

台灣古道簡介
各地區古道簡介

就目前仍保留或部分保古道中較著名的,依其地區和交通作用加以分類簡介。
橫斷中央山脈

沿中央山脈由南至北主要的古道包括:
比亞豪山道,東起宜蘭南澳鄉至大同鄉接北宜公路,為早期泰雅族遷移的道路,根據碧候社區老一輩的口述

埤亞南越嶺道:台中和平區至宜蘭大同鄉,為今日中部橫貫公路宜蘭支線的前身。

合歡越嶺道:從合歡群峰石門山東稜至花蓮的太魯閣,為今日中部橫貫公路東段的前身,西段僅關原遺址人跡可至,目前中段卡拉寶至天祥仍有留存,其東段即為著名之錐麓古道。

錐麓古道 http://wwilliam.pixnet.net/…/26851487-%E9%8C%90%E9%BA%93%E5…
能高越嶺道 由霧社廬山至花蓮秀林鄉銅門村,為戰後台灣最早東西電線貫通所經之路。
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Rt/RT_2_1.aspx?TR_ID=064

八通關越嶺道,由南投信義鄉東埔穿越八通關草原和達芬尖山至花蓮玉里,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道之一,經過日本時代的經營,是一條充滿古蹟和自然景觀的路線。

八通關清朝古道: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mtravel/root/root1.asp
現今古道東、西段入口附近,都已破壞,故古道多埋沒在大自然中。
八通關越嶺古道:
西段部分:東埔-觀高-八通關-大水窟。
東段部分:山風登山口-瓦拉米-大分-大水窟。

 

浸水營古道,由屏東縣枋寮到台東縣大武,是清代南部的開山撫番道路之一,早期稱作三條崙道,路況良好,可以二日往返屏東台東。
清時期「她」是官路,叫「三條崙道」,日據時期「她」是理蕃道路,改叫「浸水營越嶺道」……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mtravel/root/root13.asp

大屯火山群及周圍地區

由大屯山區北方開始依順時針排列,主要古道有:
竹子山古道:北由石門鄉至竹子山,以採竹為主要功能。

挑硫古道,由陽金公路至大油坑,為開採硫磺而開闢的古道。

魚路古道:又稱作金包里大路,由士林經擎天崗至金山,以運漁貨為主要功能,目前除部分路段成為陽金公路,其他路段成為天母古道、絹絲瀑布古道等等。

鹿窟坪古道:由萬里鹿窟坪至磺嘴山鞍部的翠翠谷。
富士古道:又稱作富士坪古道,由萬里富士坪至石梯嶺,以牧牛為要主的功能。
台北宜蘭地區

順雪山山脈由東北至西南排列有:
淡蘭古道:由基隆暖暖經瑞芳、雙溪、貢寮至宜蘭頭城,為清代中期最重要的淡蘭孔道,目前仍保存的段落又可分為金字碑古道(又稱三貂嶺古道)、隆嶺古道和草嶺古道。

糶米古道,位於台北市信義區泰和里吳興街600巷100弄底,建於清道光年間,是早年當地農民往返南港、深坑、木柵賣米所走的道路。
北宜古道和淡蘭便道:較淡蘭古道晚開闢,但在清代中後期已成為交通要道,從台北分成兩路,一是由台北經深坑石碇往坪林,另一路由新店往坪林,最後越雪山山脈至宜蘭礁溪。成為現今北宜公路的基礎,宜蘭境內的跑馬古道即這條古道所遺留的部分。
桶後越嶺古道,為早期泰雅族人的移動路線,由新北市烏來區孝義,至宜蘭礁溪鄉的小礁溪。
哈盆越嶺古道,亦為早期泰維族人的移動路線,由烏來福山經哈盆,到宜蘭員山鄉

橫斷雪山山脈南段及其支脈

較著名的古道有:
巴福越嶺古道(或稱福巴越嶺道):由到台北烏來福山到桃園復興鄉巴陵,因拉拉山神木的開發而成為熱門登山路線。
角板山三星警備道,由桃園復興到宜蘭大同鄉,大部分成為今天北橫公路。

司馬庫斯古道:由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部落到宜蘭大同鄉棲蘭附近,高山湖泊鴛鴦湖為中途重要景點。

霞喀羅古道:又稱作石鹿古道,最早為泰維族人往來的通道,由新竹縣尖石鄉到五峰鄉,穿越雪山山脈支脈的霞喀羅大山。
出雲稍來警備線,為日本時代所建道路,北起苗栗泰安鄉,至台中和平區白冷,穿越雪山山脈尾稜,聯絡大安溪、大甲溪二河谷。
北坑溪古道:北起新竹五峰鄉觀霧附近,南至泰安鄉梅園與出雲稍來警備線相連,穿越雪山支棱,為日本時代為鎮壓泰維族喀霞羅部而開的路線。

大溪地區
清代以降,大溪成為鄰近山區農產轉運到淡水河系的集中地點,樟腦的開採使得往復興鄉山區的交通更加頻繁。較著名的古道有:
4條航運古道
齋明寺古道
蟠龍崎古道
碼頭石板古道
御成路古道

3條聯絡道
月眉古道
尾寮崎古道
小角仔古道

4條越嶺古道
白石山古道( 又名打鐵寮古道 )
金面山登山古道
百吉林蔭步道
大艽芎古道

苗栗丘陵地區
苗栗西半部地區山勢由南而北並排,雖山勢不高,但各溪谷和海岸之間的來往受到阻隔,也因此在各山脈間形成許多往來的道路。其中較著名的有:
挑鹽古道,由銅鑼鄉至三義鄉為清代漢人由海線運鹽至內陸而開發的道路,

鳴鳳古道,由頭屋鄉至獅潭鄉,穿越鳴鳳山故得名,早期為賽夏族的來往通道,後由當地的客家人進一步開發。

虎頭崁古道,由銅鑼鄉至通霄鎮和苑裡鎮,為清代商旅往來的通道。
南投地區

南投除東面倚中央山脈之外,中部有許多山脈丘陵縱橫,濁水溪及巫溪的上游流貫其間,形成許多大小盆地谷地,各盆地之間以及與西部縣市間逐漸形成各種道路,現因縣內現代公路的開發,大多早期古道已不存,僅剩下少數山區片斷。
水沙連古道:分南北兩路,北路起南投草屯,南路起於集集,兩路最後都到埔里,支線甚多,現大多成為台21線以及台14線(中潭公路)。僅少數路段保留成為登山路線。水沙連為南投中部地區地區的古稱,該山道為早期邵族、布農族所踩踏出的山徑。

八幡崎越嶺古道:由台中東勢到南投埔里,為清中葉漢人移入埔里盆地一帶的道路,現大多為後現今的台21線取代,只剩下小部分山路保留。
埤亞南警備線,由仁愛鄉惠蓀林場一帶至霧社,為日本時代為統治當地泰雅族人所築道路。

橫越海岸山脈
海岸山脈雖然高度最高只有一千餘公尺,寬度僅十餘公里至二十餘公里,但綿延於東部花東海岸和花東縱谷之間,仍成為交通的阻礙,早期住在當地的阿美族人及卑南族人沿著其中的河谷來往,形成一條條通路,其後晚清吳光亮開闢山道穿越中央山脈至花東縱谷後,也曾進一步開闢貫通海岸山脈的道路。(即安通越嶺古道)
海岸山脈由北至南主要的古道包括:

磯崎越嶺步道,由花蓮豐濱磯崎,到光復鄉東富村,為阿美族人來往要道。

奇美古道,由花蓮豐濱的大港口至瑞穗鄉,為沿秀姑巒溪下游峽谷形成的古道。

安通越嶺古道:由台東長濱至花蓮玉里,從原住民時代到日本時代一直是重要來往孔道,現成為觀光景點之一。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