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a世界地理歷史

开窗看果敢

开窗看果敢

    这两天比较关注果敢。那里出事儿了。

    果敢是一个地名。一个特区,缅甸的。

    多年前,我曾经向往过那个地方,觉得那里充满传奇和梦想,随着年龄渐长,这种向往慢慢就淡泊了。

    早前写过一个关于果敢的帖子,关注山西等地人口被缅甸特区黑势力绑架勒索的案子,后来那帖子不见了。

    可惜由于内陆消息闭塞的关系,大陆人对果敢的了解很少,甚至好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

    果敢特区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为什么这次果敢发生“战事”后,中国政府要专门声明说我们不会出兵

    我不好拿捏——在内陆究竟哪些问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对这次的果敢事件,我也不便多说什么,但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昔日果敢的图片和视频,大家看看,或许会发现一些特别的地方,如果还有更多的兴趣去了解果敢的历史和现状,就自己到网上搜吧。

    果敢人,那些亚细亚孤儿。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老街全景】

【上:老街街景。下:果敢地区少数民族姑娘】

 

【在后面的图片和视频里,会看见越来越多和明显的“中国特色”与血脉渊源】

 

 

【上图:果敢特区文工团演出】

 

【视频】

来自缅甸果敢的歌声:两首,第一首之后自动翻页,是男人的,第二首一定要听一下

 

 

 

果敢3.11和平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实录  (可惜是剪辑版的

果敢邦建国檄文

果敢邦建国檄文

    1,“血泪斑斑,亡国之痛” 的汉人历史――果敢人三次被祖国遗弃

   周朝华夏灭亡之后,自信的华夏人走上了备受种族迫害与屠杀的道路。君不见,汉人女子被胡人当作“双脚羊”晚上强奸泄欲,白天杀掉做军粮。君不见,满清对汉人剃发易服,《逃人法》直接投充汉人做奴。君不见,胡人杀汉人只要赔烧埋钱。君不见,“两少一宽政策”至今还在延续满蒙之策,迫害汉人同胞?

   观夫两千年汉人史,即是我们汉人血泪斑斑的亡国史。两千年来的历史,就是我们汉人备受种族屠杀奴役和奸淫“血泪史”,是我们死难同胞血泪写成。

   共和2485年(西元1644年),满清入关汉人又一次走上了备受奴役和种族迫害的亡国奴的道路。不屈于满清淫威的明朝汉人,效法摩西走出埃及,从沦丧的文明之邦走入花外蛮荒之地。此即是果敢人之由来,亦是果敢汉人第一次远离祖国,于蛮荒之上建立家园。

   50多年前,满清灭亡,民国流亡孤岛,本以为迫害远去归国心切的果敢汉人,短暂的热情被一盆冷水浇灭,缅北地区包含江心坡果敢等地的国土,被一纸协议割让给了缅甸。如果说满清的迫害是汉人的无奈,那么缅北国土的割让,出卖了果敢人民,断绝了果敢人第二次回归家园的希望。

   国门近在咫尺,却有家难回!果敢汉人被迫与缅甸的各族人民签订了《banglong agreement》(邦龙协议),根据协议各民族成立一个高度民族自治的国家。但是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大缅族政府撕毁协议,开始对包含汉人在内的各少数民族进行了种族迫害,邦龙协议的条件和义务皆已丧失了,缅甸陷入了长期的种族战争。

   爱好和平的汉人不愿意参与种族战争,委屈求全割让大量的肥沃土地给缅族政府,苟活于生存环境极为苛刻的贫瘠山峦之间,忍受饥渴与贫困的磨难,得以“用土地换和平”。

   共和2850年(西元2009年)8月8日的“88事变”,缅族军队突袭果敢,生灵涂炭难民流沛。“土地换和平”计划终遭流产,苟活于一隅却委屈不能求全,终遭此大劫。国门近在咫尺,而祖国无动于衷。果敢的汉人第三次被祖国遗弃。

   不甘受异族奴役的果敢汉人,不得不再次流亡于山野蛮荒之间,风餐露宿,寒食采薇。

   2,“旧邦新命,重造华夏” ――果敢人的目标:建立一个“汉本位国家”《华夏共和国(果敢邦)》

   缅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克钦族,佤邦,等诸多的少数民族领地。果敢汉人经过“土地换和平”之后,留下的是最小的最贫瘠无用的一片高寒山地,连粮食都种不活,日子苦得不得了。缅北深山里面富含宝藏:有铜矿,翡翠宝石,名贵木料等。令人惊讶的是,果敢偏偏这些地区中“极为罕见”的资源贫乏地区,既无名贵树木,又无矿石翡翠。金三角是世界上有名的毒品泛滥区。资源贫乏,粮食歉收的果敢汉人,却不愿意用毒品去祸害自己的同胞,眼见毒品的暴利却力行禁毒,励精图治几年后,居然成为金三角罕见的“无毒区”。然而,汉人的退让与善治,“土地换和平”,换来的只有缅族军阀的入侵。

   吃够了种族迫害之苦的汉人,痛定思痛,在华夏复国主义召唤下,终知汉人亡国之苦是因为我们汉人没有自己的祖国。如同犹太人,两千年流亡期间,备受种族迫害,却没有一个国家为他们站出来主持公道。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千辛万苦要在沙漠上建立以色列,就是为了有一天再次受到迫害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国家站出来庇护他们。

   果敢汉人之所以备受种族迫害,三次流亡,就是因为我们汉人没有自己的“国”,如果有一个汉本位的国家可以站出来支持公道,那么显然果敢人是受到庇护的,但是近在咫尺的“祖国”却无动于衷的默许自己的同胞被屠杀。甚至在“祖国”的街头,汉人自己也被胡人砍杀;臭名昭著的“一胎制”计划生育只针对汉民族;两少一宽政策续满蒙之弊政,持续迫害汉族同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胡人国”。

   《诗经》有云: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其言:文王在天上为上帝降下其造命,华夏国虽然是旧邦国,但是其要接受新的天命。我想:文王降天命于华夏受迫害的子孙后代,其天命定然不会降在那些已经被阉割了血性,唯唯是诺的“祖国”头上。

   文王上帝的造命,其必降在那些三次亡国,寒食采薇的流亡果敢汉人身上。果敢的汉人三次被遗弃流亡饱尝亡国之苦,虽委屈而不得求全,无受祖国一恩一惠,却被历史天命所选择。

   果敢人要用自己的苦难,去换得全天下汉人的救赎。果敢人要用自己的鲜血,去惊醒浑噩的同胞。历史将记住此刻,那些在深山寒食,孤军奋战的地方。果敢人接受文王的新命,要建立第一个“汉本位的国家”――《华夏共和国》,以庇护全球汉人免受种族迫害之苦。

   3,“亚洲的以色列” ――《华夏共和国》的目标:负有对全球汉人庇护的义务

   汉人要有自己的“国”,才可以不受欺负。天命,并不是落在网络发达精英云集灯红酒绿浑浑噩噩的中国。天命,落在三次亡国饱受种族迫害之苦的果敢汉人头上。近日果敢汉人与缅族之间烽烟又起。受上天降命的照料,孤军奋战,虽寡不敌众,却胜券在握,略有小胜。

   只有经历过苦难,才知道“国家”之宝贵。汉人今天没有自己的祖国,那么《华夏共和国》就是汉人要建立的“自己的祖国”。今天汉人的生存都很不易,即便是在我们自己的“祖国”也会受到迫害。

   如果有一天,你希望受到迫害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可以站出来帮你主持公道,那么请资助果敢人的华夏复国运动。

   如果有一天,你的子孙后代受到迫害的时候,有一个“国家”无条件的接受他为公民,那么请资助果敢人的华夏复国运动。

   我们汉人只有拥有“自己的国”,才可不受欺负。华夏共和国的建国历程,必将艰辛曲折,然我汉人亦将凤凰涅磐,百折不挠之精英,实现复国之目标,建立“亚洲的以色列”,以负担无条件庇护全球华人免遭迫害之义务。

廣體客機與窄體客機

廣體客機與窄體客機

廣體飛機

1.廣體飛機,又稱寬體飛機,指的是機身直徑有5至6公尺以上的飛機。
2.對於客機而言,至少會有兩條走道,在經濟艙的座位一排會有7至10個
3.廣體客機通常可搭載200至800人
4.寬體客機的單排座位佈局方式較多,有幾下幾種:
A.(2,4,2)式,這是最窄的寬體客機,採用這種佈局方式的飛機有:

麥道10系列(DC10-10/30/40,其中DC10-40是專門為日本市場設計),

A300(A300B2、A300B4、A300-600、A300-600R),

A310(A310-200/300,縮寫為A312、A313),

A330( A330-200 /300,縮寫為A332、A333),

A340 (A340-200/300/500/600,縮寫為A342、A343、A345、A346)
B.(2,5,2)式或(3,3,3)式,

其中波音777 (B777-200/300,縮寫為B772、B773)採用(3,3,3)式,

而麥道11 (MD11)既採用(3,3,3)式,也採用(2,5,2)式;

夢想客機波音787,以及尚未投入使用的空客A350也都採用(3,3,3)佈局。
C.(3,4,3)式,這是迄今為止最寬的寬體客機,

僅波音747(B747-100/SP/200/300/400/400D,縮寫為B741、B74S、B742、B743、 B744、B74D,其中B747D是為日本航空市場設計)採用。

 

簡史
1.第一架廣體飛機為波音747,發布於1969年。
2.之後三發動機的廣體飛機如DC-10及L-1011陸續問世。
3.波音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空中巴士於1974年發布了第一架雙發動機的廣體飛機A300。
4.因油價高漲,航空公司為求營運成本降低,所以除了較大型的747-8、A340及A380以外,已逐漸改為操作雙發動機的廣體飛機為主。

商用廣體飛機列表
1.波音747(1969年)
2.DC-10(1970年)
3.L-1011(1972年)
4.A300(1974年)
5.伊留申Il-86(1980年)
6.A310(1982年)
7.波音767(1982年)
8.MD-11(1986年)
9.伊留申Il-96(1992年)
10.A330/A340(1993年)
11.波音777(1995年)
12.A380(2007年)
13.波音787(2011年)
14.A350(2014年)

窄體客機

1.窄體式客機(英語:Narrow-body aircraft),又常稱為單走道客機(Single Aisle Aircraft),一般指飛機機身直徑在3到4公尺(10到13英尺)之間的飛機。
2.此類客機機艙每排座位一般能乘坐2到6名乘客,並只配置一條走道,因而得名。
3.另外,由於此類客機的航程較短大都無法進行跨大西洋或洲際航線,因此又常被稱為支線客機
4.在目前被廣泛使用的窄體客機中,載運量最大的波音757-300也只能搭載大約250名的乘客。

 

常見的中短程窄體飛機
1.空中巴士A320系列 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噴氣式客機。外直徑4公尺
2.波音717 道格拉斯DC-9最後的衍生型,外直徑3.4公尺
3.波音727 曾經的被生產最多的商用客機,外直徑3.8公尺
4.波音737 超越波音727,成為歷史上最暢銷的商用客機機型,外直徑3.8公尺
5.波音757 現役窄體式客機中體型最大的,外直徑3.8公尺
6.道格拉斯DC-9 外直徑3.4公尺
7.麥道80系列 DC-9的發展型,外直徑3.4公尺
8.BAe 146 一款大型的,69座布局的支線客機
9.ERJ-170系列 外直徑2.7公尺
10.福克F28 外直徑3.3公尺
11.福克F70 支線客機
12.福克F100 支線客機,外直徑3.3公尺
13.Tu-134 外直徑2.9公尺
14.Tu-154
15.Tu-204
16.Tu-334

常見的中長程窄體飛機
1.波音707 第一款獲得了商業成功的噴氣式客機,外直徑3.8公尺
2.波音757 現役窄體式客機中體型最大的,外直徑3.8公尺
3.康維爾 880
4.康維爾 990
5.道格拉斯DC-8 DC-8 60系列是歷史上最大的窄體亞音速客機,外徑4.1公尺
6.維克斯VC-10
7.Tu-204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鑒於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受到各種自然與人為破壞的威脅,於1972年11月16日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將世界上具有傑出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的自然或文化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向世界各國呼籲其重要性,進而推動國際合作保護世界遺產。
登錄世界遺產,須由簽署《世界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提出,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轄下之「世界遺產委員會」討論,凡符合傑出普世價值、真實性(Authenticity)、完整性(Integrity)標準,並具備適切經營管理法規體制的實體資產,才有機會獲選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問世後,1978年公布第一批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14年6月為止,世界遺產名錄中共有1007項世界遺產,其中包括779項文化遺產、197項自然遺產以及31項複合遺產,皆屬實體有形之遺產,不包括無形遺產。
1.文化遺產:包括文化紀念物(monuments)、建築群(groups of buildings)和歷史場所(sites)
2.自然遺產: ◦在美學或科學上具備傑出普世價值,由自然與生物成因或多種成因構成的自然現象。
◦地質或地文成因構成可明確描繪的區域,此區域就科學或保育角度而言為具有傑出普世價值、受威脅之動植物物種的棲地。
◦自然景點或可明確描繪的自然區域,在科學、保育或天然美景上具有傑出的普世價值。
3.複合遺產:部分或全部符合上述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條件者,可視為複合遺產。

北美的宴会或舞会,请贴上一般都会注明着装要求(Dress Code)

北美的宴会或舞会,请贴上一般都会注明着装要求(Dress Code),分以下几种情况:

http://songzihou.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1382645

一,White Tie或者说是Ultra-formal :
这是最最正式的场合,什么授勋仪式、宫廷晚宴之类的,我们平常百姓大概一辈子也碰不上一次。男士要穿燕尾服(tailcoat),配套的是白色马甲,白色衬衫,白色领结。裤子两侧有两道笔直的竖条。裤子不用皮带用吊带。

 

女士要穿大裙摆的长晚礼服。

 

二,Black Tie或者说是Formal :
这是最常见的正规着装要求,男士要穿晚礼服(Tuxedo),前襟领子是黑缎面的,配白衬衫,黑领结,黑腰带,黑袜子,黑鞋。裤子两侧夹缝有和领子同面料的黑缎夹条。如果一年赶上那么一次半次的,可以去租全套设备回来用,省心省力。

 

女士穿晚礼服(Evening gown),低胸露肩的那种,相配的小包和鞋子。项链、耳环等首饰的真假无所谓,但是要闪亮,戴手镯而不是手表。

 

妆要浓一些,俺看到许多知识分子同胞在宴会场所化淡妆或者根本不化妆,那脸在灯光下惨淡的没法看,而且不化妆是十分失礼的一件事,比穿了不合适服装还要让人不舒服。

 

中国女士可用面料好的剪裁得体的旗袍或改良旗袍代替晚礼服,穿旗袍时,头发挽起来配上头饰效果会比清汤挂面好很多。

 

三,Black Tie Optional 或者是Creative Black Tie,
男士可以穿Tuxedo或正式的深色圆摆西装,可以不打领结换成打领带,衬衫最好是白色的,

 

女士可以是晚礼服、不拖地的四分之三长礼服或者是考究的晚宴两件套(dressy separates),配备参考Formal。

 

四,Semi-formal
男士:深色西服

 

女士:短礼服、考究的套装

 

五,Cocktail
鸡尾酒会一般在下午4点到7点举行,属于半正式着装,(Semi-formal)男士穿深色西装,女士穿短裙或套装,长度和白天服装相同,但用料要讲究,天鹅绒、丝绸缎子之类的,颜色要比白天的服装明亮,华贵,配上闪亮的首饰,可搭配围巾。要穿高跟鞋。

 

妆比白天要浓。

 

六,Dressy Casual
男士:比较讲究一点的便装,像西装上衣配休闲裤,衬衣休闲西裤等。
女士:连衣裙,漂亮上衣配裤子,毛衣配裙子等可以自由发挥。

七,Business Casual
比Dressy Casual 再随便一些,但是不能穿牛仔裤。

 

八,Casual 或Informal
这种说法意味着可以随便穿,但是短裤、凉鞋还是要避免,当然你也不要西装革履的。

 

有时越随便的穿着,越能看出人的品味,不能掉以轻心。女士穿一件质地普通的连衣裙肯定比穿牛仔裤雅致。化淡妆。

 

总的原则,你比别人穿的相对正式一点比穿的随便要好。

酒精強化系兩大明星 雪莉&波特

酒精強化系兩大明星 雪莉&波特

2012 年 02 月 25 日 By 

談到雪莉酒與波特酒,稍有了解的人會知道,這是西班牙與葡萄牙最具特色的葡萄酒款,也了解這類添加白蘭地的酒精強化酒,是以甜味著稱。更多人會拿雪莉酒與波特酒相提並論,因為他們認為這兩種酒只是因為生產國不同,因此被賦予不同的稱呼,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同樣是甜的酒精強化酒,但雪莉與波特卻擁有截然不同的本質與風格。
隨著國內葡萄酒市場漸趨成熟,消費者在各種不同型態的酒之間也有了更多選擇與嘗試的機會。許多具備充足品酒知識和國外生活經驗的進階級愛酒者,都能在不同的場合和用餐過程當中相當游刃有餘的運用同屬於葡萄家族的香檳、白酒、粉紅酒、紅酒,以及加烈酒如波特酒、雪莉酒,蒸餾酒如Grappa、白蘭地等,為生活增添許多樂趣。
同樣加烈酒 特色大不同
其中,國人較陌生,也未曾在台灣大紅大紫過的就屬波特、雪莉這兩種酒精強化酒了。

很少人喝過這兩種酒精強化酒,因此一般人對於這兩種極為相似的酒,只知道這兩種酒在釀造時有添加白蘭地來提高酒精度,卻不知差別在哪裡?其實添加白蘭地加強酒精度,只是這兩種酒的唯一相同處,在製程與風格上,這兩種酒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從製作過程來看,產自葡萄牙的波特酒比較單純,波特酒在葡萄採收破皮榨汁發酵過程中,不待糖份完全轉化成酒精便加入白蘭地,使其酒精度提昇到20%以上。由於酵母無法在酒精度這麼高的環境生存,因此發酵隨即中斷,酒中也會殘留糖份,這也是波特酒之所以甜的原因。
而來自西班牙的雪莉酒,除了顏色從淺黃到深咖啡色都有,味道也是有不甜到極甜多種型態,相形之下較為多元化。甜的雪莉酒,與波特酒一樣是因為加入白蘭地中斷發酵而留下糖份;不甜的雪莉酒則是等發酵完成之後才加入白蘭地,所以沒有糖份留在酒中。
要比較雪莉酒與波特酒最關鍵的不同之處,第一便是「酒花」Flor,其二則是氧化的過程。
氧化造成的顏色差異
Flor是西班牙雪莉酒產區Jerez獨特氣候的產物,當Palomino, Pedro Ximénez或Moscatel等白葡萄榨汁發酵時,酒的表層會逐漸生成一層由酵母構成的白色酒花,酵母與葡萄汁一方面持續著發酵作用,酒花則隔絕了酒與空氣的接觸,防止酒的氧化。
到了大約11-12.5%酒精度,酒農便會根據想要釀造的型態,用白蘭地添入酒中,將酒精度升高到15度或17度以上。此地特殊的酵母,在酒精度15度的環境中依然可以生存,因此酒花可以持續覆蓋在酒的表面上,隔絕空氣並繼續讓酒增添特殊的酵母風味。因為氧化作用少,像Manzanilla, Fino這兩種不甜型態的雪莉酒,顏色就相當的淡,跟一般白酒的顏色差不多。
如果酒精度提高到17以上,酵母就無法生存,酒花也會消失不見。沒有酒花的保護,酒液直接與空氣產生氧化作用,有如蘋果氧化一般顏色逐漸變深,這也就是為什麼白葡萄釀成的雪莉酒會有從淺黃色到琥珀色到深咖啡色那麼多不同層次,以及不同程度氧化味、酵母味的原因。
獨特Solera混調陳年系統
就混調、陳年的方式來看,波特酒和雪莉酒也有明顯的不同之處。波特酒除了可用不同年份、不同莊園的原酒來混調,在好年份時也會製作單一年份的Vintage Port,也有LBV(遲裝瓶年份波特)和Single Quinta Vintage Port(單一莊園年份波特)等不同的分級。至於雪莉酒,則是不講單一年份的,反之它是使用一套相當特殊的Solera陳年系統,所有裝瓶的雪莉酒當中都會含有許多不同年份的新舊酒。
所謂的Solera系統,是在屋頂相當高、通風良好,地上鋪著白堊土的酒窖裡,由堆疊了數層高的木桶所組成。每年釀好的新酒,首先會被裝入最高層的木桶裡,只裝三分之二滿,留下與空氣接觸的空間。而前一年的酒,則抽出一部份補到第二層的桶中,依次類推越下面桶裡的酒就越老,也混有越多不同年份的原酒。
最下方的酒,風味最為豐富,每年也只能抽出一部份來裝瓶,其餘得繼續留著與未來的酒做混和,讓酒莊產出的雪莉酒可以一直維持著一貫的風格,同時具備老酒神秘複雜的味道和年輕酒的新鮮感與活力。而以最底層老酒單獨裝瓶的雪莉酒,就叫做Solera,是相當稀有珍貴的雪莉酒款。
雪莉酒與中式料理
以餐酒搭配的場合來看,波特酒適合搭配餐後甜點或是雪茄。而型態較多元的雪莉酒則可從餐前酒、前菜、主菜、到餐後甜點,以不甜的Manzanilla, Fino,略甜Amontillad和微甜Oloroso到極甜的Pedro Ximénez等不同型態全部包辦,相當厲害!

世界地理歷史

 

 

「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省區包括:

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新疆、青海、西藏、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11個省區1個直轄市。

此外,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1]

東部 海西計劃
西部 西部大開發
東北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中部 中部崛起計劃

 

 

 

西電東送
南水北調
西氣東輸
青藏鐵路

 

外三关(wài sān ɡuān),指 明代以今山西境内沿外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

阳关道(yáng guān dào ),近义词“艳阳天”,英文翻译:Perfectly normal paths。
也作“阳关大道”。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古代通西域的必经关口。后来泛指通行便利的大路,比喻宽阔的道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阳关道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宋以后因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
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看今日尚存的宽约36丈的阳关大道,可知当初的车水马龙。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谚语。
中国有句俗话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意思是你和我各干各的事情,互相不要干扰对方。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建在一座三層漢白玉台基上,合稱「三大殿」。

「三大殿」和東面的文華殿、西面的武英殿等建築合稱「外朝」。

三大殿位於紫禁城中軸線暨北京中軸線上。

 

三山五嶽分別指中國內的名山。現今一般認為「三山」是指旅遊勝地聞名的黃山、廬山、雁蕩山。同時,「三山」也指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山,五嶽則是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

 

五嶽
北嶽恆山
西嶽華山 中嶽嵩山 東嶽泰山
南嶽衡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特區列表[編輯]
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一開始全部位在東南邊廣東省區域裡及廈門市區域裡、後來漸漸擴大到全國各地。

中國現有的下列6個經濟特區:

廣東省的深圳市:與香港毗鄰。
廣東省的珠海市:與澳門毗鄰。
廣東省的汕頭市:華僑眾多地區。
福建省的廈門市:最為靠近台灣(金門縣),期望能吸引台資入駐。
海南省的海南島:吸引東南亞華僑外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什(包括喀什市40平方公里左右、伊爾克什坦口岸10平方公里左右)、霍爾果斯(包括霍爾果斯口岸30平方公里左右、伊寧市35平方公里左右、清水河配套產業園區8平方公里左右)[6]:響應西部大開發,從事礦產、原油進出口貿易。
此外深圳、珠海、廈門三地,由於接近港澳台,故三地口岸擁有出入境控管的機能,並實施港澳個人遊、小三通等跨境觀光與交通活動。

 

台灣[編輯]
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於1966年12月,面積達68.36公頃,為台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於1980年12月15日,高科技保稅區。
潭子加工出口區

西安市,古稱長安

西安是中國六大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能源、金融、文化、商貿中心,新亞歐大陸橋及黃河流域第一大城市和經濟、科技、教育中心、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關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之一,是陝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10區3縣,總面積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858.81萬人,戶籍人口795.98萬人。

2009年經國務院批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將西安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以及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2013年國務院批覆成立西咸新區,成為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資產保存獎
獎項規定
2003 獎項規定

第一條目標
1.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03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是為肯定個人、組織或公司於保存與修復五十年以上的私人建築物或建築群的成就而設。例如房屋、商業建築、文教建築、宗教建築、工業建築、花園和橋樑皆符合申請資格。主體超過五十年以上的歷史城鎮、都市街區、聚落等政府與民間合作的專案計劃,也符合申請資格。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世界遺產在台灣── 推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努力方向
世界遺產在臺灣:過去、現在與未來
浯江揚帆 邁向申遺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金門島與烈嶼
突破風景美學瓶頸──太魯閣國家公園申遺之路
跨越萬水千山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桃園台地埤塘 申遺之路

 

自從幾年前文化部(原行政院建設委員會)推動台灣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後,不少地方都展現出高度興趣,而在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建議之下,2003年台灣一共有12處景點被選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包括金門、淡水、金瓜石、苗栗三義舊山線、卑南史前文化遺址、蘭嶼、阿里山森林鐵路、陽明山國家公園、棲蘭山檜木林、太魯閣國家公園、澎湖玄武岩與玉山國家公園;2005年後,這個運動暫緩,12處潛力點並沒有更進一步的作為。2009年,文化部
(原文建會)再啟世界遺產潛力點計畫,除了整體考量馬祖與金門戰地文化景觀外,也增加了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桃園台地埤塘、樂生療養院、屏東排灣族石板聚落,以及吉貝石滬群五處潛力點。這17個景點在台灣都極具代表性,有的以文化出線,有的具有特殊意義,有的強調自然景觀,有的則兼具文化、自然兩種條件。

綠島朝日溫泉, 海底溫泉, 義大利西西里島,  日本九州, 一定程度, 地熱

台灣阿里山森林鐵路與

日本大井川登山鐵路,以及

瑞士的阿爾卑斯山登山鐵路,合稱「世界三大登山鐵路」

 

土耳其無法加入歐盟的原因 只能意會 不可言傳

土耳其早期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並於一九六零年代 申請加入歐盟的前身 歐洲共同市場

你只要去過歐洲 同時去過土耳其 你就能馬上了解 土耳其無法加入歐盟的真正原因

就算在歐洲最落後 最窮的國家 你會發現 人民大部分安居樂業 政府有法治 百姓手法 教育平等 人有人權 注重文化 傳統

你到了土耳其 你會發現 貧富差距 上下交征利 人民生活民不聊生 物價高昂 政治腐敗 官僚

萬一土耳其進入了歐盟 廉價並且低素質的土耳其勞工大量湧入歐洲各國 被壓迫爭取人權的土耳其人進入歐盟 對於歐盟絕對沒有好處 只會造成大量的社會問題

同時 土耳其人雖然使用拉丁文母 但是和歐洲非同文 更非同種 土耳其是西亞的圖厥族後裔 混雜了波斯文化 阿拉伯文化 中心思想價值和西方完全不同
如果我是歐盟的主事者 我絕對不會容許這樣一個不同價值觀的 不守法的 無法治觀念 無文化的 和我共同生活

土耳其於1999 2004兩次 重新在歐洲議會 重申了進入歐盟的門票
並且預計於2014年 成為歐盟的正式會員國

在這裡我敢打包票 門都沒有
土耳其根本不具有加入歐盟的資格

世界最大難民營=肯亞

黑色大陸

褐色大陸=澳洲

3.04.35

 

3.06.58

is

3.08.43

穆斯林五件事

念拜齋課朝

3.11.44 3.14.55

 

3.22.15

青函隧道:目前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全長53.9公里,海底長度23.3公里。此隧道跨越津輕海峽連接日本的北海道和本州。

隧道[編輯]

台北捷運新莊線行車隧道。

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築或土石結構中挖出來的通道,供交通立體化、穿山越嶺、地下通道、越江、過海、管道運輸電纜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隧道不一定全是地下通道,僅位於地面下稱作地下隧道,在台灣有時以地下道稱之。

 

 

隧道的種類

依建造工程分類[編輯]

建造隧道有數種方式。

依隧道功能分類[編輯]

日本青函海底隧道,還設有吉岡海底車站

朝鮮挖掘通過非軍事區的滲透隧道遺跡

2002年尚在施工中的台灣雪山隧道

隧道大部分的功能,為提供行人腳踏車自行車)、一般道路交通、機動車鐵路交通、或運河使用,而部份隧道只運送石油或其他特定服務,包括軍事商業物流等。

依隧道所在位置[編輯]

隧道的流體力學[編輯]

本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這篇條目。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條目討論頁。您可以關注您所擅長領域的專家關注分類。

隧道的流體力學主要以隧道內所包含的流體分為兩種:液體之隧道及氣體之隧道。

液體之隧道又以液體是否填充滿整個隧道而其流體的物理現象有所不同:若隧道內液體上方充滿著空氣,例如一般下水道,其物理現象與明渠水道相同。

若隧道內僅單純輸送氣體或液體,並且充滿整個隧道,其物理現象主要為受到閥門、抽水或風機之影響,主要為水錘作用;若充滿隧道之液體或氣體受到高速物體在隧道內移動之影響(例如:公路隧道內之汽車、鐵路隧道內之列車),其物理現象主要為活塞效應

著名隧道舉例[編輯]

歐洲[編輯]

亞洲[編輯]

中國大陸[編輯]

台灣[編輯]

香港[編輯]

日本[編輯]

馬來西亞[編輯]

  • 精明隧道:(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Road Tunnel簡稱SMART Tunnel)是馬來西亞吉隆坡一項巨型防洪計劃工程。隧道全長達9.7公里,是東南亞最長以及亞洲第二長的隧道。隧道主要用途是舒緩市區交通擁堵以及在發生閃電水災時排水。

美洲[編輯]

相關[編輯]

中國各地[編輯]

 

亞道爾夫橋Pont Adolf
圍繞盧森堡市區的貝特流斯河上最動人的一座橋,這座石造的高架橋建於十九世紀末期,橋高 46公尺、長84公尺造型優美的拱形橋墩左右對稱,橋的兩岸連接了新、舊市區,橋下則可俯瞰 在山谷森林中悠緩流過的貝特流斯河。

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位於布魯塞爾,另一個機構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也有分處(全體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歐洲首都」的美譽。另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總部也設在布魯塞爾。

羅曼斯語[編輯]
列托-羅曼斯語
雷蒂亞語
地理分佈: 義大利、瑞士
譜系學分類: 印歐
義大利語族
羅曼語族
西羅曼語支
高盧-羅曼語
列托-羅曼斯語
分支:

《民族語》代碼: 17-1708
Rhaeto-Romance languages.png

列托—羅曼斯語
列托—羅曼斯語 (Rhaeto-Romance languages) 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通行於瑞士東南部及義大利東北部。

列托—羅曼斯語包含三種語言:

弗留利語(Friulano):又名東拉迪恩語,在義大利的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區通行;
拉迪恩語(Ladin):在義大利特倫蒂諾-上阿迪傑的多羅米堤(義大利語:Dolomiti;英語:Dolomites)山區常用的語言;
羅曼什語(Rumantsch):在瑞士的格勞賓登州通行;

 

歐洲聯盟成員國[編輯]

歐洲聯盟成員國
芬蘭 瑞典 愛沙尼亞 Latvia 立陶宛 波蘭 斯洛伐克 匈牙利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希臘 賽普勒斯 捷克 奧地利 斯洛維尼亞 義大利 馬爾他 葡萄牙 西班牙 法國 德國 盧森堡 比利時 荷蘭 丹麥 英國 愛爾蘭

歐洲聯盟成員國一覽圖(可點擊)

關於該圖像
所屬類型 主權國家
所在區域 歐盟
首次使用 1952年/1958年
數量 28 (2013年7月1日)
應用範圍 21個共和國
7個君主立憲制國家
人口 504,979,439
面積 4,381,376 km²
政府 24個議會制 政府
1個總統制 政府
3個半總統制 政府

歐洲聯盟成員國是根據歐洲聯盟條約,自願加入歐洲聯盟的國家,和一般的國際組織不同,作為歐盟的成員國,要遵守共同指定的同意法律,但和聯邦制的國家(如美國)又不同,每個成員國有相對的獨立性,如自行決定外交政策,有自己的軍隊等。

截至2013年7月1日,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1957年創立歐盟的核心成員有6個國家,其他國家是先後加入的,要加入歐盟,必須達到哥本哈根標準所要求的政治經濟條件,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民主、自由市場的政府,有相應的自由制度,成文的法律,申請國還必須承認歐盟已經存在的法律,並得到已經存在的成員國同意。

成員國的大小、富裕程度、政治體系都不盡相同,但都享有同等的權利,但在有些問題的投票過程,人口多的大國可能享有較多的投票權。到2013年為止,還沒有一個成員國退出歐盟。

 

 

成員國[編輯]

國旗 國家 全稱 入盟日期 人口 面積
(km²)
GDP
(PPP$)
基尼係數 人類發展指數 首都 官方語言 例外領地
奧地利 奧地利 奧地利共和國


die Republik Österreich

1995年1月1日 8,372,930[1] 83,871 38,838[2] 29.1[3] 0.955[4] 維也納 德語
比利時 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


het Koninkrijk België


le Royaume de Belgique


das Königreich Belgien

創始國 10,827,519[1] 30,528 35,421[2] 33.0[3] 0.953[4] 布魯塞爾 荷蘭語
法語
德語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和國


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

2007年1月1日 7,576,751[1] 110,910 11,900[2] 29.2[3] 0.840[4] 索非亞 保加利亞語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Republika Hrvatska

2013年7月1日 4,398,150[1] 56,594 17,703[2] 29[3] 0.805[4] 薩格勒布 克羅埃西亞語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國


η Κυπρια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


Kıbrıs Cumhuriyeti

2004年5月1日 801,851[1] 9,251 28,544[2] 31.2[3] 0.914[4] 尼科西亞 希臘語
土耳其語
捷克 捷克 捷克共和國


Česká republika

2004年5月1日 10,512,397[1] 78,866 24,093[2] 25.8[3] 0.903[4] 布拉格 捷克語
丹麥 丹麥 丹麥王國


Kongeriget Danmark

1973年1月1日 5,547,088[1] 43,094 35,757[2] 24.7[3] 0.955[4] 哥本哈根 丹麥語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共和國


Eesti Vabariik

2004年5月1日 1,340,274[1] 45,226 17,908[2] 36.0[3] 0.883[4] 塔林 愛沙尼亞語
芬蘭 芬蘭 芬蘭共和國


Suomen tasavalta


Republiken Finland

1995年1月1日 5,350,475[1] 338,145 33,555.[2] 26.9[3] 0.959[4] 赫爾辛基 芬蘭
瑞典語
法國 法國 法蘭西共和國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創始國 64,709,480[1] 674,843 33,678[2] 32.7[3] 0.961[4] 巴黎 法語
德國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創始國[t 5] 81,757,595[1] 357,050 34,212[2] 28.3[3] 0.947[4] 柏林 德語
希臘 希臘 希臘共和國


η 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

1981年1月1日 11,125,179[1] 131,990 29,881[2] 34.3[3] 0.942[4] 雅典 希臘語
匈牙利 匈牙利 匈牙利[t 6]


Magyarország[t 7]

2004年5月1日 10,013,628[1] 93,030 18,566[2] 30.0[3] 0.879[4] 布達佩斯 匈牙利語
愛爾蘭共和國 愛爾蘭 愛爾蘭[t 8]


Éire[t 9]


Ireland[t 10]

1973年1月1日 4,450,878[1] 70,273 39,468[2] 34.3[3] 0.965[4] 都柏林 愛爾蘭語
英語
義大利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


la Repubblica italiana

創始國 60,397,353[1] 301,318 29,109[2] 36.0[3] 0.951[4] 羅馬 義大利語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共和國


Latvijas Republika

2004年5月1日 2,248,961[1] 64,589 14,254[2] 35.7[3] 0.866[4] 里加 拉脫維亞語
立陶宛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


Lietuvos Respublika

2004年5月1日 3,329,227[1] 65,303 16,542[2] 35.8[3] 0.870[4] 維爾紐斯 立陶宛語
盧森堡 盧森堡 盧森堡大公國


le 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


das Großherzogtum Luxemburg


d’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

創始國 502,207[1] 2,586 78,395[2] 30.8[3] 0.960[4] 盧森堡 法語
德語
盧森堡語
馬爾他 馬爾他 馬爾他共和國


ir-Repubblika ta’ Malta


Republic of Malta

2004年5月1日 416,333[1] 316 23,583[2] 25.8[3] 0.902[4] 瓦萊塔 馬爾他語
英語
荷蘭 荷蘭 荷蘭[t 11]


Nederland[t 12]

創始國 16,576,800[1] 41,526 39,937[2] 30.9[3] 0.964[4] 阿姆斯特丹[t 13] 荷蘭語
波蘭 波蘭 波蘭共和國


Rzeczpospolita Polska

2004年5月1日 38,163,895[1] 312,683 18,072[2] 34.9[3] 0.880[4] 華沙 波蘭語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國


a República Portuguesa

1986年1月1日 10,636,888[1] 92,391 21,858[2] 38.5[3] 0.909[4] 里斯本 葡萄牙語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t 14]


România[t 15]

2007年1月1日 21,466,174[1] 238,391 11,917[2] 31.5[3] 0.837[4] 布加勒斯特 羅馬尼亞語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國


Slovenská republika

2004年5月1日 5,424,057[1] 49,037 21,244[2] 25.8[3] 0.880[4] 布拉迪斯拉發 斯洛伐克語
斯洛維尼亞 斯洛維尼亞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


Republika Slovenija

2004年5月1日 2,054,119[1] 20,273 27,654[2] 31.2[3] 0.929[4] 盧布爾雅那 斯洛維尼亞語
西班牙 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


el Reino de España

1986年1月1日 46,087,170[1] 506,030 29,689[2] 34.7[3] 0.955[4] 馬德里 西班牙語
瑞典 瑞典 瑞典王國


Konungariket Sverige

1995年1月1日 9,347,899[1] 449,964 35,964[2] 25.0[3] 0.963[4] 斯德哥爾摩 瑞典語
英國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1973年1月1日 62,041,708[1] 244,820 34,618[2] 36.0[3] 0.947[4] 倫敦 英語
附註
  1. ^ 歐盟不承認北賽普勒斯獨立,但目前事實上賽普勒斯政府無法管轄此地。
  2. ^ 法律上屬於賽普勒斯領土,但實際賽普勒斯政府無法管轄,由聯合國管轄。
  3. ^ 1985年格陵蘭單獨退出歐盟。
  4. 4.0 4.1 參見歐盟條約第355條(1)款。 [1]
  5. ^ 根據1990年的條約,前東德和西德合併統一後,自動成為歐盟成員。
  6. ^ 「匈牙利」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匈牙利共和國」。
  7. ^ 「匈牙利」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匈牙利共和國」。
  8. ^ 愛爾蘭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為「愛爾蘭共和國」,但一般只用於在強調和北愛爾蘭區別時。
  9. ^ 愛爾蘭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為「愛爾蘭共和國」,但一般只用於在強調和北愛爾蘭區別時。
  10. ^ 愛爾蘭憲法規定的正式名稱為「愛爾蘭共和國」,但一般只用於在強調和北愛爾蘭區別時。
  11. ^ 雖然正式名稱為「荷蘭王國」,但根據歐盟法可以只使用「荷蘭」作為國名。
  12. ^ 雖然正式名稱為「荷蘭王國」,但根據歐盟法可以只使用「荷蘭」作為國名。
  13. ^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憲法規定的首都,但實際上政府設在海牙
  14. ^ 「羅馬尼亞」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羅馬尼亞共和國」。
  15. ^ 「羅馬尼亞」即全稱,不使用中文環境常見的「羅馬尼亞共和國」。

擴張[編輯]

歐盟成員國大陸領土的擴張動畫

歐盟最早是由6個核心國家組建起來的,僅僅過了不到十年,其他的歐洲國家就也有想加入的,以後一直在持續的擴大成員範圍。當時法國總統戴高樂懷疑英國申請加入是想作為美國特洛伊木馬,所以投了反對票,直到戴高勒離任後,新總統蓬皮杜在和英國首相希思經過長達12小時的談判後,才在英國第三次申請後,於1970年獲得批准加入。[5][6][7]

1969年有四個國家申請加入:英國愛爾蘭丹麥挪威,但挪威沒有獲得批准,[8] [9] 只批准了三個國家。[5] 雖然格陵蘭在1985年不理會宗主國而單獨退出歐盟,[10] 可是冷戰後仍然有三個國家加入。[5]1987年,摩洛哥申請加入,但由於不是歐洲國家而沒有被批准。[11]

1990年,東西德合併,以前中立的國家奧地利芬蘭瑞典也被接納,[5] 2002年,瑞士申請但被否決[12] 挪威再一次申請,又被否決。[13] 2004年,東歐國家也申請,接納了10個國家。[14]

2007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被接納。克羅埃西亞馬其頓土耳其也在正式申請。 [15] 土耳其從1980年代就開始申請,但一直引起爭議,到2004年才開始談判。[16] 歐盟到現在也沒有停止擴大,只要是歐洲國家,根據哥本哈根標準,政局穩定、具有自由市場、民主、尊重法律、人權,並且同意遵守歐盟170,000頁的公共法,都可以申請加入歐盟,並進入歐元區。[17]

代表[編輯]

每個成員國在歐盟的各個機構都有代表,在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中都有席位,但投票權並不平等,人口多的大國享有較多的投票權,但小國也具有相比他的人口更多的投票權,歐盟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任期為6個月,主要任務是負責日常事務。

每個成員國在歐洲議會中根據自己的人口佔有一定的席位,小國按人口比例的議員數目要比大國多,雖然絕對數少,議員以前是由各國議會推薦,但自1979年後,則由普選選出。

各成員國政府指定一名歐盟委員會委員,一名歐洲法院法官,一名歐洲審計院委員,以前大國可以多派委員,但後來隨著成員國增加,目前各國同等只能委派一名,但在歐洲法院中最大的國家可以委任一名總法務官。歐洲中央銀行是由各國中央銀行行長組成,不由各國政府決定。

大國通常在談判中具有更多的發言權,小國在大國之間發生爭持時,起到關鍵的調節人作用,他們的投票也能舉足輕重,但一般情況下還是大國在發揮決定性作用,尤其是當法國和德國意見一致時。

主權[編輯]

第四章
  • 1. 根據歐盟條約第五條,歐盟對成員國沒有管轄權。
  • 2. 歐盟要尊重成員國的平等權利、保持自己國民特性、政治和憲法的基本結構、包括區域和地方的自治權利。要尊重他們基本的國家功能,包括保證領土完整、法律和法規不變、保障國民安全,尤其國民安全是成員國自己的內部事務。
  • 3. 依據真誠合作的原則,歐盟和成員國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完成條約規定的任務。成員國要採取適當的方式,通用的或特殊的,保證履行條約規定的義務或歐盟共同商定的行動。成員國要幫助促進歐盟事業的進展,並防止採取任何對歐盟事業有害的措施。

基本條約規定所有成員國都具有相等的、不可分割的主權,但實際歐盟幾乎在所有方面都像一個「超級聯邦」。由每個成員的代表組成的機構形成一個聯合主權,所以經常被成為「聯營主權」。[18] 這些機構具有制定共同法和在歐盟內執行法律的權力。如果一個成員國違反了歐盟法,會面臨被罰款或撤消基金的處罰,更嚴重的可能會被暫停投票資格。

和其他國際組織不同,歐盟系統已經「變成一個正在互相干涉其他國家內部事務的系統」。[19] 不過在軍事和外交政策方面,主權被干涉的還不多,都是互相合作和經過一直同意的。

由於各國還具有主權,假如某個成員國對某項一直同意的法律不滿,他可以選擇退出歐盟以避開這個法律,因此大家都避免制定可能有危害的法律,所以目前這種情況還從沒有發生過。不過,現實政治、政治妥協和政治壓力會導致一個國家可能會同意接受對自己並沒有利益的措施,以便改善關係,導致將來通過對自己有利益的措施時會更容易些。

對於歐盟法是否應該凌駕於本國法律之上,一直有爭議,條約並沒有規定,可是法院在具體執行時是以歐盟法為主,而且里斯本條約也是這樣規定的,有的國家的法律系統,例如法國和義大利,也是照此辦理,但另外一些國家,如波蘭、德國就認為本國的憲法是最權威的。

政治體制[編輯]

歐盟的加入條件只要求成員國的政治體制是自由民主的,對每個國家的具體體制沒有約束,可以維持自己的傳統,其中有7個國家是君主立憲制,賽普勒斯是總統制,有3個國家為半總統制,即總統和總統總理分享行政權,其他成員國都是議會制,總統或君主都只是名義元首,由議會選舉的總理掌握行政權。

地方政府的形式也不相同,德國和比利時是聯邦制,波蘭和馬爾他是中央集權,英國和西班牙是地方自治,法國則有海外領地,有的海外領地屬於歐盟,如法屬蓋亞那,但有的則不屬於歐盟,如馬爾維納斯群島

退出和暫停成員資格

格陵蘭曾經不顧宗主國而自行退出歐盟,里斯本條約首先制定成員可以通過談判程序自行退出歐盟的條款,退出程序載在歐盟條約第50條中「任何成員國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退出聯盟」。

歐盟條約第7條提出暫停成員資格的規定,如果某個成員經常違反歐盟在歐盟條約第2條規定的基本原則,如自由、民主、人權等,經過除當事國以外的簡單多數投票通過,即可暫停其成員資格,但決定其是否違反基本原則則需全體一致投票通過。 [20]

 

 

尼加拉瓜運河中資承建

復活節島

(西班牙語:Isla de Pascua),或根據當地的語言稱拉帕努伊島(Rapa Nui),另有依照英語音譯為伊斯特島(Easter Island),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位於智利以西外海約3600到3700公里處,坐標為27°09′S 109°27′W,約與智利港口卡爾德拉在同一緯度,較聖地亞哥偏北,為智利的特殊領地。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開恩群島也有2,075公里距離。為瓦爾帕萊索大區瓦爾帕萊索省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域。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面積為163.6平方公里。與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並為智利在南太平洋的兩個屬地。

白色大陸=南極

春節版主

=9

15=10

645

 

民眾應盡量避免前往

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疫區,民眾自疫區返國後21天內,應自主健康管理,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並協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醫師如發現疑似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人應立即收治於隔離病房,並至遲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機關。照護人員應做適當防護,並進行健康監測,注意是否出現相關症狀,直至接觸後21天為止。

 

 

 

 

 

 

 

 

 

高速鐵路





高速鐵路

 
 

 

日本新幹線E5系

 

法國AGV

 

ETR600-610義大利

 

山梨實驗線上的磁懸浮列車

高速鐵路英語:High Speed Rail),通常簡稱為高鐵,是一種比普通鐵路速度更快(一般而言時速約為普速鐵路的兩至三倍)的鐵路系統。

廣義的高速鐵路指使用固定軌道或管道的高速運輸系統,所以諸如磁懸浮等也是高速鐵路的一種。

除非特別說明,一般專指其中的高速輪軌運輸系統。

高速鐵路是綜合概念,既指路軌和供電網也包括高速列車和通信等等。

列車最高速度大於200公里/小時的鐵路稱為標準高速鐵路(High speed rail line),其使用的列車稱為高速列車或高速動車組。

平均速度在160公里/小時至200公里/小時的鐵路一般稱為準高速鐵路或快速鐵路。

 

 

定義

對於「高速鐵路」一詞,現時世界上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所以不同的組織或國家均對「高速鐵路」有各異的標準。但近年各地的標準均趨於接近,國際鐵路聯盟的建議是指透過改造原有線路使其設計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或新建線路的設計速度達到250公里/小時以上。

不過,由於許多國家的傳統鐵路,也進行高速化,一旦速度提升達到200公里/小時的範圍,會使得高速鐵路的定義趨於模糊。

「狹義」上的高速鐵路,是指傳統的輪軌式高速鐵路,這也是最普遍的一種理解;而「廣義」上的高速鐵路則包含使用磁懸浮技術的高速軌道運輸系統。

於1964年開通的日本東海道新幹線,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營運速度達到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系統。

歐盟

為了組織建立泛歐高速鐵路網英文:Trans-European high-speed rail network,簡稱TEN-R)體系,歐盟在1996年宣布對「高速鐵路」提出新的定義,並發布了「96/48/EC號指令」(DIRECTIVE 96/48/EC),給出「高速鐵路」和「高速鐵道機車車輛」兩方面的標準。此標準現在普遍適用於歐盟成員國。

高速鐵路

  • 新建高速鐵路的容許速度達到250公里/小時或以上。
  • 經升級改造的高速鐵路,其容許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

高速鐵道機車車輛

  • 在新建高速鐵路上,運行速度最少達到250公里/小時,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達到300公里/小時。
  • 在既有鐵路上,運行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

根據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運輸統計工作組織,和歐盟一樣分別為「高速鐵路」和「高速鐵道機車車輛」兩方面設立了標準。

高速鐵路

  • 高速鐵路專線在主要路段的容許速度達到250公里/小時或以上。
  • 經升級改造的高速鐵路,在主要路段的容許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

高速鐵道機車車輛

  • 在高速鐵路專線上的設計運營速度最少達到250公里/小時。
  • 在經升級改造的高速鐵路上,設計運營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的高速擺式列車
  • 最高運營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的傳統高速鐵道機車車輛。

國際鐵路聯盟

國際鐵路聯盟也對「高速鐵路」和「高速鐵道機車車輛」兩方面的標準提供了建議。

高速鐵路[1]

  • 新建高速鐵路的設計速度達到250公里/小時以上。
  • 經升級改造(直線化、軌距標準化)的高速鐵路,其設計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甚至達到220公里/小時。

高速鐵道機車車輛[2]

  • 商業營運速度最少達到250公里/小時的高速動車組列車。
  • 商業營運速度較低(200公里/小時),但服務品質較高的列車,例如擺式列車
  • 商業營運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的傳統機輛模式(鐵路機車牽引鐵路車輛鐵路列車

但國際鐵路聯盟僅為提供建議,對「高速鐵路」並無固定的定義。

國際鐵路聯盟認為,各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本國「高速鐵路」的概念,例如在既有線上提速改造而最高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以上;或者在一些鐵路運輸比較落後的國家,即使列車最高營運速度僅達到160公里/小時,但同時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也可稱為「高速鐵路」,因為這被視為成為真正「高速鐵路」的起點。

各國定義

  •  日本:作為世界上最早開始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
  • 日本政府在1970年發布第71號法令,為制定全國新幹線鐵路發展的法律時,對高速鐵路的定義是,凡一條鐵路的主要區段,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達到200公里/小時或以上者,可以稱為高速鐵路。
  •  
  •  美國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對「高速鐵路」的官方定義為最高營運速度高於145公里/小時(90 mph)的鐵路[3]
  • 但從社會大眾的角度,「高速鐵路」一詞在美國通常會被用來指營運速度高於160公里/小時的鐵路服務,這是因為在當地除了阿西樂快線(最高速度240公里/小時)以外並沒有其他營運速度高於128公里/小時(80mph)的鐵路客運服務。
  •  
  •  中國:中國中國鐵路總公司對「高速鐵路」的定義分為四部分:運行時速達到200~250公里/小時的客運專用線路、運行時速達到300~350公里/小時的客運專用線路、改造後運行時速達200公里既有線路。
  • 對高速鐵路的命名,目前也比較混亂。
  • 歸納下來,基本有三種。
  • 一種是跟既有線路走向平行的,且在2009年12月後開通,就以「XX高速鐵路」命名;另一種是沒有既有線路,就以「XX線」命名;在2009年12月前開通,且有既有線路走向平行的,則以「XX客運專線」、「XX城際鐵路」命名。
  • 2009年12月1日,鐵道部發布《高速鐵路設計規範》,全面使用「高速鐵路」取代「客運專線」這一稱謂[4]
  • 一些設計時速達到高鐵標準但規劃為客貨混跑的線路,自此被定義為高鐵。
  • 目前除秦瀋客專、膠濟客專、石太客專和高速鐵路走廊還在使用客運專線這一名稱外,其餘建設線路只以XX線,XX城際,XX高鐵命名。
  • 在2011年8月28日全國鐵路大降速之後,由於在既有線運行的動車組列車運營時速已經全部降至160公里,所以第四種高速鐵路目前在中國已經不存在。
  • 在2013年2月1日新實行的《鐵路主要技術政策》中,既有線提速線路從高速鐵路中移除,高速鐵路僅僅指新建設計開行250km/h(含預留)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初期運營速度不小於200km/h的客運專線鐵路。[5]

歷史[編輯]

火車是人類發明的首項公共運輸工具,在19世紀初期便在英國出現。

直至20世紀初發明汽車,火車一向是陸上運輸的主力。

二次大戰以後,汽車技術得到改進、高速公路亦大量建成,加上民航的普及,使鐵路運輸慢慢走向下坡。

特別在美國,由於地廣人稀、政府的投資主要放在公路建設上,不少城市內的公共運輸曾一度被遺棄。

如此的思維也影響不少地區,例如二次大戰後的台灣美佔時期沖繩

 

世界上首條投入商業運作的高速鐵路是日本東海道新幹線,於1964年東京奧運前夕正式營運。

第一代新幹線列車0系主要由川崎重工業建造,行駛在東京名古屋京都新大阪東海道新幹線,營運速度超過每小時200公里。

特點及影響

無論是高速公路機場車站都得面對交通堵塞的問題。高速鐵路的優點是載客量非常高,因此得以大量運輸乘客。

倘若旅程非以特大城市中心或過於偏遠地方為出發及目的地的話,使用高速鐵路加上轉乘的時間可能只跟駕駛汽車相若。

但高速鐵路毋須自行駕車會較為舒適。且高速鐵路班次可以較為頻密,並沿路過站停車, 總載客量亦高於民航,只有夜間住宅區的噪音可能會影響行車班次。

 

另一方面,雖然高速鐵路的速度比不上飛機,但在搭乘時間少(3小時以內)或距離稍短的旅程(500-1000公里以下),高速鐵路因無需到一般較為遙遠的機場登機,亦減省了提早劃位、安檢、等待登機之程序,因而仍較為方便省時。

此外,高速鐵路與航空等運輸方式相比,較不易受到當地大雨、濃霧等氣候因素影響,與之相反,沿路地形、土質與環境反而成為考量。

日本、韓國歐洲台灣都出現高速鐵路取代部分短程航班的現象。

而在運輸需求龐大的中國大陸,短程航班在高速鐵路的出現後紛紛減價,與高速鐵路成競爭形勢。

對於長途客車而言有更強烈的打擊。

還有對於搭乘者來說,人數密集的火車有可能會發生恐怖襲擊或意外,所以還是有簡單的安檢並要多加堤坊自身安全。

 

高速鐵路以電力推動,廢氣排放集中在發電廠,污染控制相對容易,所以比其他交通工具環保。

然而運作所花費的能量較大,票價也比較昂貴。

 

世界各國的高速鐵路發展都是連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例如日本新幹線東京大阪東海道新幹線);

台灣的台北高雄左營台灣高速鐵路);

韓國的KTX首爾釜山京釜高速線);

中國大陸的CRH北京天津京津城際鐵路)、北京至上海京滬高速鐵路);

德國ICE科隆法蘭克福科隆-法蘭克福高速鐵路);

西班牙AVE馬德里塞維亞馬德里-塞維亞高速鐵路)、馬德里巴塞隆納馬德里-巴塞隆納高速鐵路);

法國TGV巴黎里昂東南線

美國波士頓紐約華盛頓阿西樂特快)。

這樣可以減少投資,需要時亦可以將原有的路軌改良後使用。

高速鐵路的顧客對象多數以商務旅客為主。

旅遊遊客是第二主要客戶。

以法國高速鐵路為例,它連接了海岸的度假區,並且在長程路線上減價並設置商務艙以跟飛機競爭。

因為高速鐵路的出現,不少以離巴黎現在低於一小時車程的地區開始成為通勤的住宅區。

 

不少高速鐵路的興建,本來是使偏遠的地區亦得到較快的發展。

臺灣、韓國、西班牙及荷蘭的高速鐵路亦是希望得到這種效果。

 

不過規劃鐵路線的過程中也引起了周邊住民的異音。

建造國家或地區

 日本 (1964)

日本是全世界首個發展高鐵的國家。日本首條也是全球首條高鐵路線東海道新幹線在1959年動工,並於1964年通車。

0系列車亦於1964年投入服務。

經過近50年的發展,可高速行駛網路已經擴展至2387.7公里,從1964年起至2009年左右為止是全球高鐵里程最長的國家,現時排列第三,僅次於中國及西班牙,並以50年來零事故的名義推廣新幹線予其他國家。

 

在磁浮列車上也取得顯著成果,在2003年山梨磁浮實驗線上駛出極速每小時581公里,為現時地面交通工具中最快者。但仍沒有正式商業營運的磁浮列車。

 

 法國 (1981)

法國是全世界第二個擁有完整高鐵系統的國家。

法國亦是歐洲首條高鐵東南線於1981年部分通車,TGV-PSE亦於1981年投入服務法國亦屢次刷新高鐵速度紀錄,

在2007年4月3日經過改裝的TGV-V150列車在東線駛出輪軌高鐵極速每小時574.8公里,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輪軌列車在路線上打破此紀錄。

 

 義大利 (1988)

義大利是歐洲首個進行鐵路高速化的國家,但其採用傾斜列車模式提速。

雖然義大利首條高鐵羅馬-佛羅倫薩高速鐵路在1970年動工,1977年首段通車,但是全線卻在1992年才通車。其首種高鐵列車為ETR450型,目前已退出高鐵路線,改行城際鐵路。

 德國 (1991)

德國的高鐵路線建設始於1979年,路線為漢諾威-維爾茨堡。 由於德國對高鐵上採用磁浮或輪軌的爭議,加上德國於1990年末才告統一,因此德國的高鐵起步較慢。

在1991年,德國推出ICE-1列車,是德國第一代高鐵。

在1998年6月,發生艾雪德列車出軌事故,令德國高鐵信譽蒙受打擊。

在2000年,推出ICE-3列車,時速可達320公里,成為多國高鐵的樣版,如中國的CRH3、西班牙的AVE S/103及俄羅斯的Velaro RUS等。

 

 西班牙 (1992)[

西班牙高鐵首條路線馬德里-塞維亞高速鐵路於1992年通車,採用法國TGV技術開發S/100列車,另外又從德國及義大利引入技術,再開發自主Talgo品牌,與中國類似。

西班牙高鐵已可連接法國,計劃建設超過10000公里高鐵,屆時全國各地來往馬德里只需4小時。

然而,西班牙高鐵在2013年8月發生脫軌事故,令西班牙高鐵建設速度減緩。

 

 英國 (1994)[

英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擁有鐵路的國家,也曾進行許多鐵路高速化試驗。

英國於1970年代起進行APT計劃,同時研發出IC125列車。

然而因為APT多次事故,英國放棄了APT計劃。

 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通車令英國出現了歐洲之星列車,2007年1號高速鐵路通車後英國才有高鐵在陸上高速行駛。

現在英國政府推動2號高速鐵路的建設計劃,從倫敦至曼徹斯特及利茲等地,但當地有許多反對聲音。

 

 比利時 荷蘭 (1997)[

比利時的高速鐵路路線共有4條,分別是HSL 1至4。HSL 1於1997年通車,由大力士高速列車及歐洲之星行駛。

然而直至2012年V-250上路前,比利時和荷蘭一直沒有自行研發的高鐵列車。

荷蘭高速鐵路路線只有一條,就是荷蘭高速鐵路南線,連接至比利時邊境。荷蘭曾經考慮建設荷蘭高速鐵路東線,連接至德國邊境,但因各種原因作罷。

 

 美國 (2000)[

美國的高鐵比起其他發達國家發展得較遲。

美國現時唯一的高鐵阿西樂特快在2000年才開始上路,採用改良自TGV的傾斜式列車,營運時速可達240公里,而且是改善路線軌道而非新建路線,因此按較嚴格的標準而言美國並沒有高鐵。

正在商議中的加利福尼亞高速鐵路舊金山洛杉磯)及佛羅里達高速鐵路坦帕奧蘭多)都遇上不少反對聲音,但如果建設完成將為美國首條嚴格定義下的高鐵。

 

大韓民國 韓國 (2004)[

韓國高鐵KTX-I列車於2004年推出,配合京釜高速線部分通車。現時韓國可高速行駛網路達346.4公里,另在建湖南高速線

臺灣 臺灣 (2007)[

台灣高鐵從2000年開工,並在2007年通車,全長345公里(實際營運里程為339公里)。

台灣計劃將台灣高鐵從現時8站(台北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左營

增加至12站(再增加南港苗栗彰化雲林),大致在2015年年中完成。

使用列車為700T列車,是JR西日本設計的新幹線700系列車改良而成,由日本川崎重工引進技術。

 

 中國大陸 (2007)[

中國大陸於1998年從瑞典引入一列時速200公里的X2000運營於廣深線,並在之後的數年裡先後研製出藍箭中華之星、先鋒號、奧星、天梭和長白山等用於探索高速鐵路技術的列車,

其中藍箭中華之星分別於2001年和2005年在廣深線秦沈客運專線上投入試驗性商業運營。

秦沈客運專線於1999年開工建設,2003年通車,設計時速200km/h,運營時速160km/h,基礎設施預留了提速至250km/h的條件[6]

2007年鐵道部第六次列車大提速,可大規模實用化的和諧號動車組開始正式投入運營。

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專用線路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經過10多年的高速鐵路新線建設和對既有鐵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國大陸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約12500公里)高速鐵路網,另有既有線提速近3,000公里。

中國大陸的高鐵控制及供電系統皆以國際標準建設,因此在中國大陸可以看到不同國家的高鐵列車。

中國大陸的第一代和諧號列車為CRH2,由日本引進E2系1000番台的技術。

中國大陸正在興建和即將興建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城際鐵路里程達到17,000公里。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方案,至2012年年底將會建成42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

基本上建成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全國快速客運網,

總里程達13,000公里;到2020年中國大陸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里程將會達到50,000公里。

 

在2007年和諧號動車組剛上路時有350及250 km/h兩種速度運行,

初期開通的京津城際鐵路滬寧城際鐵路滬杭客運專線鄭西客運專線等均為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路線,

另有時速250公里的列車在同一路線上行駛;合寧鐵路合武鐵路甬台溫鐵路溫福鐵路等均為設計時速250公里的鐵路。

此外有部分既有線經高速化改造,部分路段可達時速200公里以上。

 

在2011年7月發生溫州高鐵追撞意外,意外的新聞發佈會和救援等工作都被外界質疑,

例如假消息和比還有生還的乘客的車廂活埋在土內以令意外不會被人發現,因此中國大陸以低價向外國推銷高鐵時頗為困難。

 

溫州高鐵追撞意外的影響和新任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的保守政策的影響下,全數鐵路大降速,既有線降回至時速160公里,

新建路線降至300公里(G字頭、C字頭列車)或200公里(D字頭列車,部分為250公里)。

在此之前,中國大陸高速鐵路的速度已達世界級水平。

CRH380BL型經改裝開出時速487公里的極速。

 

在磁浮列車上,上海磁浮示範運營線引入德國技術Transrapid08,於2003年通車,以時速430公里運送乘客來往浦東機場和龍陽路,極速可達505公里。

 

 土耳其 (2009)[

土耳其首條高鐵路線為安卡拉-伊斯坦堡高速鐵路。

2009年首段通車,預計2014年全線通車,全長533公里,採用HT65000列車,由西班牙引進。另有新一代高鐵列車研製中,與韓國合資企業研發。

 

 俄羅斯 (2009)[

俄羅斯在前蘇聯時代就已開始進行列車高速化試驗。

莫斯科-聖彼得堡走廊是俄國的人口集中地,因此鐵路高速化亦主要該處進行。

1984年,俄羅斯推出ER200列車,最高時速達200公里。

2009年,俄羅斯引入德國Velaro技術,開行Velaro RUS列車,名為Sapsan(即游隼),以時速250公里穿梭兩地

俄羅斯更計劃建設第二條莫斯科-聖彼得堡高速鐵路,時速達400公里。然而兩者皆使用俄羅斯寛軌,難以與國際接軌。

 

 香港 (預計2017)[

香港的高速鐵路規劃由1990年代開始。

當時此路線被稱為區域快線,列車可迅速地來往市區及邊境。

到2000年代,香港向中國中央政府提出建設區域快線,中央政府於是將其改變為廣深港高速鐵路。

此路線於2009年末被提出時引起香港社會廣大迴響。

香港立法會在2010年通過廣深港高鐵的撥款,原預計2015年通車。

然而後來因超支、地質、管理不善等問題延後預計至2017年末通車。

 

建造技術[

與車輛一樣,高速鐵路路線的建造也有特定的要求。

一般的列車路軌會使用道砟去把枕木固定,當列車以高速通過,所引起的氣流有機會把石子濺起(也就是飛砟現象),有機會對列車構成危險,因此也出現了供高速鐵路使用的無碴軌道。這類軌道除了比有砟軌道安全及耐用外,還有數十年免維護等優點。

其缺點是無砟軌道不可維護,一旦結構被破壞,輕則降低等級使用,重則無法通行。

無砟技術源於德國,但德國的高速鐵路過去以有砟軌道為主,直到近幾年幾條新開通的線路才開始使用無砟技術,日本的新幹線情況相同使用了有砟及無砟軌道,而法國則通過精心安排道砟的鋪設層次和堆高解決道砟飛濺的問題,而在東線上有一段2公里的無砟試驗段。

中國高鐵300km/h以上級別使用全部無砟軌道。

 

最高速度[

線上試驗之最高速度[

營業最高速度(現時)[編輯]

鋼輪式[編輯]

速度
(km/h)
國家/地區 車種 備註
330  德國 ICE-3 法國東線
320  法國 TGV-POS 東線地中海線南段、萊茵河-隆河線
 日本 E5系
E6系
東北新幹線
 西班牙 AVE 馬德里-巴塞隆納高速鐵路
310  中國大陸 CRH2C
CRH380A
CRH380B
CRH3C
CRH380C
 
300  日本 N700系 山陽新幹線
 法國 TGV-PSE
TGV-A
TGV-R
TGV-D
所有路線除萊茵河-隆河線東線地中海線南段外
 西班牙 AVE  
 義大利 TAV 羅馬-佛羅倫薩高速鐵路除外
 韓國 KTX  
臺灣 臺灣 700T 台灣高速鐵路
 英國
 法國
 比利時
歐洲之星 海底隧道段限速160km/h
 法國
 比利時
 荷蘭
 德國
Thalys 德國境內限速200km/h
285  日本 700系 山陽新幹線
500系(8輛編成)
270  日本 N700系700系 東海道新幹線
260  日本 E2系 北陸新幹線
800系N700系 九州新幹線
250  俄羅斯 俄羅斯高速鐵路Sapsan  
 土耳其 土耳其高速鐵路  
 義大利 TAV 羅馬-佛羅倫薩高速鐵路
 德國 ICE-1列車
ICE-2列車
誤點時可達280 km/h
 中國大陸 CRH1
CRH2A、CRH2B、CRH2E
CRH5
 
240  美國 Acela特快  
210  瑞典 X2000列車  
200 歐洲 Intercity(IC
EuroCity(EU
 

世界高速列車技術[

目前世界上高速列車技術僅為少數系統集成商掌握,

主要有中國南車中國北車西門子龐巴迪阿爾斯通百瑞達Talgo現代Rotem、以及日立川崎重工

輪軌高速系統[

動力集中式[

動力分散式[

磁浮列車[

電磁懸浮[

電動懸浮[

世界各地的高鐵路線[

歐洲營運中高速鐵路
東亞營運中高速鐵路
  時速高於300公里   時速低於300公里   時速低於260公里
  時速低於240公里   建設中路線   其他鐵路

營運中(新建路線)[

亞洲[編輯]

歐洲[

既有線改造(營運中)[編輯]

擴建路網路線(建設中)

計劃中[

亞洲

美洲

圖片集[

磁浮式[

鋼輪式高速鐵路[編輯]

亞洲[

日本[
台灣[編輯]
韓國[編輯]
中國大陸

歐洲

重大事故

德國艾雪德高速列車出軌事故

 

 

在艾雪德(Eschede)發生的嚴重事故,照片是事故之後的ICE 884

在艾雪德發生的艾雪德列車出軌事故是德國乃至世界高速鐵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在1998年6月3日,一列時速約200公里的ICE-1列車下薩克森州脫軌,並撞擊橋樑且前段車廂完全解體,造成101個人死亡,88重傷。事故原因在於設計不良的車輪,ICE-1列車的車輪原本均以單鑄鐵製造一體成型,但因車身震動與噪音問題,所以後來在車輪外層包覆20毫米厚的橡膠,外面再套上一層相對較薄的金屬車輪。然而在高速行駛下外層金屬車輪產生金屬疲勞並在肇事地點前6公里發生斷裂並出軌,後面的車廂被300噸重的慣性力拋出軌道並徹底毀壞,最終整列列車翻車並扭曲變形。

中國甬溫線列車追尾事故

 

2011年7月23日,中國浙江省溫州市甬台溫鐵路發生了一次高速列車追尾事故。一列從北京南站前往福州站的D301次高速動車CRH2-139E與一列從杭州站始發前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高速動車CRH1-046B,行至浙江省溫州市方向雙嶼路段下嶴路時,D3115次因號誌系統遭雷擊故障而減速進入時速20公里目視駕駛模式,其後方D301次列車駕駛因號誌系統故障獲得錯誤信息下接近D3115次列車,雖然D301次列車駕駛採取了緊急制動措施緊急減速,但撞擊時時速仍有99公里,造成追撞事故。事故造成D3115次動車第15同第16節兩車廂脫軌,D301次動車第1到第4節車廂脫軌墜橋。此次事故導致40人死亡,210人受傷,是全球高速鐵路自運營以來第二起嚴重之死亡事故。

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高速列車出軌事故

2013年7月24日,一列從西班牙馬德里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西班牙高速鐵道AVE Talgo 250動車組(編號Alvia 151),在當地時間20:41,將要進入加利西亞自治區首府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車站之前,在一個限速80公里的彎道因超速發生出軌事故。該列車載有222人,包括218位乘客與4名組員,許多人被困在車廂內。該列車的司機向警方表示,火車通過彎道時的時速達190公里。該處彎道是在經過了80公里長將近筆直的路線後的第一個彎道。事故發生後,在現場找到73具屍體,另有7人在醫院死亡。這是西班牙1944年以來最嚴重的鐵路事故和第一起高鐵事故,全球高速鐵路第三起嚴重死亡事故。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編輯]

  1. ^ General definitions of highspeed, UIC, 2008-6-5
  2. ^ About High Speed: In view of rolling stock, UIC, 2008-6-5
  3. ^ High-Speed Rail美國聯邦鐵路管理局. [2007年5月2日].
  4. ^ GB/T 10621-2009《高速鐵路設計規範》 "高速鐵路:新建鐵路旅客列車設計最高行車速度達到250km/h及以上的鐵路。
  5. ^ 鐵路主要技術政策(鐵道部令第34號)
  6. ^ 中華之星緣何成流星 高鐵技術關鍵時刻掉鏈子
  7. ^ 法定路線為高崎-大阪,敦賀-大阪路線未定,因此未能確定何時全線通車。
  8. ^ 此處以通車至南港為準。
  9. ^ 此處以大田大邱市區部通車為準。
  10. ^ 此處以合肥南站啟用為準。
  11. ^ 濟南-濟南西段只屬聯絡線性質,故不計入路線。
  12. ^ 以新石家莊站啟用為準。
  13. ^ 以路線開通為準,而非高速列車開行為準。
  14. ^ 此處以通車至廣州南站為準
  15. ^ 此處以通車至鄭州東站為準。
  16. ^ 此處以通車至杭州東站為準。
  17. ^ 此處以通車至菲格雷斯為準。

外部連結[編輯]

 

員工幫您賺千萬要多少時間?

一個員工職安花費超過千萬!

 

企業懂職安,現金省億萬!

勞基&職安法規專業顧問團隊

 

勞保勞基30年團隊

 明殷老師關心您

電話:0910172638

傳真: 035801631

email: my141559@gmail.com

http://si.secda.info/my/

網址: http://ppt.cc/NrwQ

台灣李老师的空间

http://539277727.qzone.qq.com

營利事業統一編號:27510337

註冊法人:玹昌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尊重您的個資,不同意交流資訊寄送,請回覆當即調整)


古希臘文明





 

古希臘文明

 

前言

1.古希臘是指從希臘歷史上公元前8世紀的古風時期開始到公元前146年

被羅馬共和國征服之前的這段時間的希臘文明。

2.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3.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4.在雅典的領導下,在兩次的希波戰爭取勝之後,並在前5世紀到前4世紀之間,也就是在波希戰爭結束後至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期達到鼎盛,被稱作「黃金時期」。

5.在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希臘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亞的大片地區擴散。

6.古希臘人在文學、戲劇、雕塑、建築、哲學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7.由於古希臘文明對羅馬帝國有過重大影響,後者將前者的文明吸收並帶到環地中海和歐洲的許多地區。

8.因此一般認為古希臘文明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礎。

 

歷史

1.一般相信希臘人自公元前三千年開始開始有幾波移民潮南向巴爾幹半島定居,

最後一次的移居始於多利安人的入侵,原始的希臘被認為開始於公元前23至公元前17世紀之間。

2.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這段時期一般史稱麥錫尼時期,

以阿伽門農王的統治以及特洛伊戰爭而被人所知,也是《荷馬史詩》的年代。

3.從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八世紀被稱為黑暗時代,

這一時代少有文字留存,只有為數不多的考古學證據留存。

一些二手乃至三手的文字資料,例如希羅多德的《歷史》、保薩尼亞斯的《希臘志》、

狄奧多羅斯的《歷史叢書》以及哲羅姆的《編年史》中對這個時期的簡要歷史和國王名單有所記載。

古希臘的歷史通常都以亞歷山大大帝(其為菲力二世之子)的征服作結尾,

也就是公元前336年,之後的歷史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1.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

2.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3.因為對邁錫尼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

4.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

5.海上貿易也再次興盛,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

6.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

7.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誌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

8.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成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

9.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

10.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波希戰爭

1.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

2.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

3.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波希戰爭的勝利。

4.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2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

5.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

6.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

7.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

8.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波希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1.波希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

2.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

3.波希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

4.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

5.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

6.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

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

7.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

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

8.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

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

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1.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

2.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

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幹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

菲利普大力推動馬其頓歷史發展,使馬其頓的歷史從此長期與希臘的歷史融為一體。

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

3.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

4.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

5.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

6.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庫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

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

7.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美拉戰役爆發。

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

8.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

此時,亞歷山大的希臘軍實質是以馬其頓人為主的馬其頓軍。

9.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希臘化時代

1.亞歷山大的部下,經過一系列的爭鬥後,僅存的安提柯王朝、塞琉古帝國和托勒密王國,便成為希臘化時代主要的三個國家。

2.雖然這三個彼此之間偶有戰爭,不過文化活動卻有大幅度的發展,因為早在亞歷力大征討亞洲、非洲各國後,他派遣許多學者與人民,到各國進行通婚、學術研究、商業貿易等種種行動,造成希臘、埃及和西亞文化開始互相影響,加上希臘化時代各王國的君王的推廣與資助,造成這三者文化緊密的融合與交流,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

3.除此之外,波斯帝國所遺留下龐大的黃金,這些財富的流通,也擴大貿易和商業的發展,不過到了從前二世紀開始,在古希臘西方崛起一個新興強大的勢力——古羅馬共和國,其用武力先後征服三大王國,於是希臘化時代宣告結束。

 

地理

自然環境

1.古希臘大致上包括馬其頓以南的希臘半島,以及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中的各島嶼。

2.古希臘的自然環境並不豐富,從氣候上來看,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冬雨夏熱,

土地並不肥沃,只能生產耐乾旱的水果,如橄欖、葡萄等,糧食不能自給。

3.穀物主要有大麥,此外則有蜂蜜和酒。

4.希臘半島是一個多山,平原少的地區地勢崎嶇不平,僅有的小塊平原又被難以逾越的山脈阻隔,不適耕作。

5.雖也有河川,不過都水淺流急,不利航運。雨季會氾濫成災,乾季又常乾涸,因此灌溉不易,很難發展農業。而畜牧業也只適合綿羊和山羊,所以不甚發達。

6.希臘半島,東接愛琴海,西鄰愛奧尼亞海和亞得里亞海,北連巴爾幹半島,海岸線曲折,島嶼密布,多良港。

7.從半島東部的港口出發,經由愛琴海,

向東可航行到小亞細亞西岸;

從東北可到達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而抵達黑海;

往南經過克里島可到達埃及;

向西經過愛奧尼亞海可到達義大利和西西里島。這樣的地理環境,對於古希臘航海業的發展大有幫助。

8.希臘半島依地勢分為北、中、南三部分。

(1)北希臘由伊庇魯斯山和狄薩利亞平原組成。

(2)由北希臘到中希臘,要經過一條險要的關卡—溫泉關。

中希臘由於群山眾多,平原狹小,其中以著名城邦—阿提卡最為重要。

從中希臘到南希臘,則要經過科林斯地峽,地峽附近的科林斯最為重要的城邦。

(3)南希臘別名為「伯羅奔尼撒半島」,最重要的城邦為斯巴達。

9.如此錯綜複雜的地理環境、不便的陸路交通和地區分割,是造成古希臘城邦林立、不易統一的重要原因。

10.城邦的狹小使古希臘人經常向海外殖民。

發達的商品經濟,頻繁的海外貿易與殖民活動,使希臘人一開始就不同與古代東方的農業民族。

 

殖民地

1.在古風時期,希臘的人口增長超出了耕地的負載力。

為了解決人口成長過快的問題,以及古希臘人固有的探險精神,大約從公元前750年起,希臘人在之後250年向外開拓殖民地。

2.向東,鄰近愛琴海沿岸的小亞細亞是首先建立殖民地的地方,其次是今賽普勒斯島和色雷斯的海岸,今馬爾馬拉海和黑海的南部海岸。

3.希臘的殖民範圍,東北可達到今天黑海北岸低地和克里米亞半島。

4.西邊可到達伊利里亞,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南部,再遠一些可到達高盧南部,科西嘉島,甚至是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

5.希臘也曾經在今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亞建立殖民地。

6.現代錫拉庫薩,那不勒斯,馬賽和伊斯坦堡等等城市,都曾是希臘人的殖民地。

7.這些殖民地是傳播希臘文化的重要角色,影響了整個歐洲,也有助於建立在希臘城邦之間長途貿易網路,帶動古希臘經濟發展。

 

政治制度

1.古希臘是一個城邦林立的地區,因此許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區獲得實踐和發展

2.有些古希臘城邦如斯巴達一樣奉行君主制,將統治權集中在國王手中。

3.有些城邦則如雅典一樣實行民主政治。

4.還有一些城邦則是由貴族統治或由少數人控制的議會(councils)進行統治。

5.雖然古希臘所處地域狹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廣泛的時間上獲得了豐富多彩的發展。

僅就政體來分古希臘就經歷了貴族制、民主制、寡頭制和僭主制的演變。

6.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類對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嘗試之一,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7.希臘化時代政治思想被專制政體所取代,君主通常以神權或半神權作為號召。

8.亞歷山大大帝在埃及以上帝之子的身分統治,在希臘被美化為神來崇拜。

他身故之後,希臘化各國皆是仿效他的做法。

這種情況以塞流卡斯王國和托勒密王朝更為明顯,塞流卡斯王朝君主安條克四世統治敘利亞用「上帝顯現」(Epiphanes)的銜號;

托勒密王朝君主在簽署詔命時用「上帝」(Theos)的名義,惟獨馬其頓的情況不像前述兩者如此明顯。

 

教育

1.教育在古希臘生活中,自從創建城邦直到希臘化時期和羅馬統治時期,教育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2.古希臘教育起源於荷馬時代的貴族化傳統,在公元前5世紀受到詭辯家、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影響,大大地民主化。

3.在希臘化時期,體育館的教育被認為是分享希臘文化的先決條件。

古希臘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個一直持續到羅馬時期的城邦——斯巴達,

男孩和女孩同樣要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的斯巴達教育訓練制度(始於公元前6世紀)。

4.希臘化時代,教育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許多私人所經營的學校,後來都陸續得到政府的贊助。

有心想要進一步深造的學生,除了前往亞歷山卓和雅典的高級學術中心之外,另有伊比鳩魯所興辦的學府可以選擇就讀。

 

農業

1.農業上,農業技術大有進展,開發出三種農作物輪種法,使耕地有限的各個希臘城邦,能夠將作物產量發揮到最大。

2.當時古希臘人懂得利用綠肥(禾莖、草和菜根)和人工肥料(灰燼、石灰石)等方法,來為農作物施肥。

3.此外,園藝業(橄欖、葡萄)的發展在雅典、米利都等城邦相當興盛,葡萄酒是日常生活的飲料,橄欖油可作為飲食、化妝品和照明等用途,園藝作物發展到了商品化階段,成為城邦貿易的出口商品。

 

手工業
1.手工業上,手工業的發展也相當興盛。

科林斯的紡織業,米利都的紡織業、傢具業,雅典的冶金業、造船業、製陶業和建築業的發展規模很大。

2.在當時,雅典所生產的「紅花」瓶遠近馳名,其特色在於色澤亮麗,精緻典雅。

3.雅典還曾製造排水量達220噸的商船,這種船上掛上一張很大布帆以一根牢固的船桅和桃桁作為支撐。

4.另外在採礦業的發展也很大,特別以勞里昂的銀礦、潘給優斯的金礦和賽普勒斯的銅礦最為著名。

 

商業

1.商業上,由於生產力的提昇,商業也頗為發達。

每個城邦皆有集市,各種商品在專門的區域販賣。

2.某些城邦的海外貿易的發展相當篷勃。

雅典曾經主宰愛琴海海域,其海外貿易遠及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區,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港,

輸入的商品包括埃及、西西里、黑海的穀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馬其頓和色雷斯的亞麻衣料和造船木材,另外還有各個地區運送到來的奴隸;

輸出的商品包括橄欖油、葡萄酒、銅、鉛、銀、大理石、金屬製品和陶器。

 

金融業
1.由於商業的發展,以及各國城邦使用的貨幣並不相同,因此在市場上出現貨幣兌換攤,後來慢慢發展成金融業,開始從事借貸、抵押和匯兌等業務。
2.在當時,抵押借款利息是12%,商業借利息是16至18%,海外貿易借款利息是30%。

 

史詩

1.史詩是一種的文學體裁,內容為民間傳說或歌頌英雄功績的長篇敘事詩,《荷馬史詩》是西方文學史上最早的正式的書面文學作品。

2.史詩包括兩部,分別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相傳作者是大致生活於公元前10世紀至8世紀之間的盲人詩人荷馬,不過目前更流行的觀點是《荷馬史詩》是包括荷馬在內的許多人集體創作並反覆修改過的。

3.在這一時期的詩人除荷馬外,赫西俄德也非常著名。

他大致生活於公元前8世紀末至7世紀初。

他的代表作包括教諭詩《工作與時日》和《神譜》。他的創作風格和荷馬非常相似,語言上有模仿《荷馬史詩》的痕迹。

4.希臘化時代的亞歷山大城,聚集了不少著名詩人,卡利馬科斯與阿波羅尼奧斯為該時期敘事詩的代表詩人,但是境界不如古典時期的荷馬。

 

詩歌

1.除了敘事詩之外,古希臘還出現了抒情詩,就是詩人個人主觀的感懷為主題,以里拉樂器為伴奏,發洩詩人自己的思想和聲音。

2.抒情詩包括多種題材,主要分為雙行體詩、諷刺詩、琴歌和牧歌。

3.其中寫雙行體詩的古希臘詩人眾多,最早的詩人據傳是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的卡利努斯,但是最擅長寫此詩體的則是西莫尼德斯(前556-前466)。

4.雅典民主制度的創建者梭倫也寫過不少詩歌。

5.然而古希臘抒情詩中,成就最高的卻是琴歌。琴歌可分為兩種,一是獨唱體,一是合唱體。獨唱體琴歌的代表人物是女詩人薩福,除薩福外,阿爾卡埃烏斯和阿那克里翁也非常擅長寫獨唱體琴歌。至於合唱體琴歌,成就最高的詩人是品達。

6.希臘化時代的亞歷山大城,埃拉托斯特尼與阿拉托斯為該時期抒情詩的代表詩人,他們的作品曾用天文學作為題材來創作,成為這個時代獨有的特色,忒奧克里托斯,他是田園詩的佼佼者,對近代歐洲文學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史學

1.古希臘為西方世界中第一個產生有系統的歷史著作的民族。

2.希羅多德被尊為「歷史之父」,他描述波希戰爭的名著歷史。他以獨特的風格,和豐富的想像力,寫作他的史書。

3.第二位傑出的史家是修昔底德,他的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雖然在他的生前並未完成,不過就他所完成的部分,仍為後世所推崇。他被視為第一位運用科學方法的史家,因他寫史的目的,是要客觀中立報導歷史的事實。

4.第三位著名的史家為色諾芬,著有長征記,被視為歷來最偉大的軍事史書之一。

5.希臘化時代史學家以波里比阿為主,他在歷史研究方面,非常注重真實,並且重視歷史的社會與經濟方面因素。他的著作為《歷史》,主要是記述羅馬共和興起而終成為世界大國的過程。

 

 

哲學

希臘化時代哲學主流是伊比鳩魯學派、斯多亞學派和犬儒學派。

1.伊比鳩魯學派認為人生最高的目的在追求快樂,但要達到快樂的境界,應具備獨立的精神,祛除虛偽、恐懼等意念,養成公平正直的寧靜心態。

2.斯多亞學派主張抑制內心的慾望與外界環境的追求,並主張四海皆兄弟、寬恕待人、重視倫理等。

後來此一學派對後來的羅馬,至於整個西方文化均有深遠的影響。

3.犬儒學派否定社會與文明,提倡回歸自然,清心寡欲。後來對羅馬和基督教苦修主義均有影響。

 

宗教信仰

1.宗教信仰是組成古希臘文化的重要部份。

2.古希臘人大多熱愛宗教,因此他們崇拜很多天神,每個城邦都供奉有各自的天神。這些神祇擬人性相當明顯,而且就像常人一樣表現出喜怒哀樂,這種宗教信仰與希臘人的文化活動息息相關。

3.每四年一度希臘人在奧林匹亞所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其基本目的在於尊敬神明,運動反而是另外目的。除了運動競技之外,還有音樂和詩歌比賽。

4.在希臘化時代中,中東的神秘宗教,如埃及女神艾西斯、波斯的祅教,以及猶太教和基督教,也隨著猶太人的移入在下層階級傳播,而傳統宗教信仰影響力則慢慢減弱。

 

建築
1.古希臘建築,早期曾受埃及影響,後來則自成風格。最大成就在於利用紀念性建築物展現出藝術形式,應用在公共建築上,如神廟、劇場、競技場。
2.古希臘最常用的四種詞彙,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
3.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和諧、完美、崇高。

而神廟建築為就是這些特徴最為顯眼的標誌,同時也是對古希臘甚至全歐洲影響最深的建築形式。

代表建築物為帕特農神廟、帕加馬祭壇,為世界留下了珍貴的藝術遺產,也對世界建築藝術留下極為深遠的影響。

4.希臘人重視公共建築,盡其所能要蓋得美輪美奐,但一般人的住宅卻很簡單,他們熱衷參與公共事務,而不肯建造精美的私人住處。

可是希臘人的公共工程:如運動場、噴水池、法院、城牆等:往往要比炫耀私人財富的住宅受到人們更多的重視。

5.希臘化時代,建築多採科林斯式和愛奧尼亞式,不再顯露人文主義、均衡和雕刻,而以奢華宏偉的宮殿為主。

 

科技
1.古希臘人在科學,特別在理論科學方面成就斐然。

2.在天文學方面能算出日蝕和月蝕,也了解月亮反射太陽的光。

3.至於在曆法方面,各個城邦則不盡相同,大致上陰曆為每年354日,陽曆為365日,為了配合季節,用閏月來調整。

4.在數學方面,泰里斯和畢達哥拉斯的幾何學有相當程度的進展。

5.在醫學方面,希波克拉底醫術高明,認為生病必定有其原因,據說有七十部以上的醫書,均是他的著作。

另外他對古希臘之醫學發展貢獻良多,故今人多尊稱之為「醫學之父」。

 

社會
1.希臘時代各城邦情況雖各不相同,但人民均認同其城邦,對於自己城邦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意識。
2.一般希臘人的飲食非常單純,每天大都吃兩餐,午餐通常只有一盤豆或豌豆,再加一片生洋蔥或烤蕪菁(蘿蔔);在太陽下山時吃晚餐,這時就是主食,有麵包、乳酪、無花果、橄欖,偶爾會有魚或肉。

3.希臘人穿著也很單純,上衣常是到膝蓋或踝骨,腰間用繩或毛織的帶子為腰帶,不穿襪子,鞋子多為草鞋。

4.希臘人的住宅系用石塊或日曬磚蓋成的房舍,上面塗以灰泥。希臘人工作相當辛勞,大都為日出而作和日入而息。

5.各城邦間相互交戰常造成生命與財產很大的損傷。

6.前404年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以後,斯巴達一度取得領導地位,每個希臘城邦都分裂為窮人與富人、寡頭派與民主派的衝突,不再有團結一致的愛國精神。

7.希臘化時代各國長年戰亂,導致人民出現無家可歸的情況。

 

人口結構

1.古希臘的居民構成複雜,有農民、商人、政府人員、手工業者、藝人、奴隸等。
2.居住在古希臘城邦的人大多是農民。他們主要種植小麥、葡萄和橄欖等農作物。
3.部份古希臘人是商人,他們以買賣陶器、酒、毛衣和其他貨品維生。
4.除農民和商人外,還有些是工匠。這些工匠技術精湛,能在陶器上繪畫美麗的圖案。
5.除農民、商人和工匠外,古希臘還有很多從戰俘或其他管道而來的奴隸,他們的生活極為困苦。

 

婦女地位

1.婦女在古希臘社會的地位甚低,她們沒有接受教育,只能留在家中料理家務。

2.在藝術上,女性甚少成為藝術作品的創作,後來在前四世紀後,才有出現女性美的概念的裸體女像。

3.不論在希臘或希臘化時代,女人在法律上和經濟上的權利相當有限。

4.不過也有些例外的情形,如埃及托勒密二世的王后阿西諾伊二世曾使她的肖像與國王的肖像均鑄在錢幣上,

而且在埃及與塞流卡斯王朝的戰爭,展現出色的軍事能力,為埃及獲勝的功臣,因此她和她的母親均有權利戴著王冠。

5.斯多亞和伊比鴆魯兩個哲學學派,都容許女性入學,並且沒有任何性別歧視,

希臘化時代末期,在亞歷山大城與雅典甚至有了婦女的俱樂部或聯誼會的組織。

 

體育競技及娛樂

1.古希臘人熱愛體育運動。他們認為健全的心靈育於健全的身體中。

2.此外,他們都十分重視祭神活動,所以經常舉行運動競賽來向天神致敬;

從公元前776年起,古希臘人每隔四年便在希臘半島西南部的奧林匹亞舉行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

 

影響
1.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2.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所寫的歷史看作是絕對正確的,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

3.1870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希臘特洛伊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

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員工幫您賺千萬要多少時間?

一個員工職安花費超過千萬!

 

企業懂職安,現金省億萬!

勞基&職安法規專業顧問團隊

 

勞保勞基30年團隊

 明殷老師關心您

電話:0910172638

傳真: 035801631

email: my141559@gmail.com

顧問團隊

網址: http://ppt.cc/NrwQ

台灣李老师的空间

http://539277727.qzone.qq.com

營利事業統一編號:27510337

註冊法人:玹昌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尊重您的個資,不同意交流資訊寄送,請回覆當即調整)


世界上幾個拍電影的景點~ The Nice Views of Points which took Some Movies in the World~

atrium亞特蘭大馬瑞奧特侯爵賓館 美國喬治亞 飢餓遊戲 星火燎原

bellagio-fountains百樂宮噴泉-美國內華達州-瞞天過海

 

devil-s-tower-national惡魔塔國家紀念區 美國懷俄明州 第三類接觸

filename-img-1746-jpg馬塔馬塔 紐西蘭希努埃拉 魔戒三部曲

 

gloucester-cathedral格洛斯特大教堂 英國格洛斯特 哈利波特 消失的密室

 

sky-bar-bangkok 泰國曼谷 酒後大丈夫2

 
ta-prohm塔布蘢寺-柬埔寨暹粒-古墓奇兵拍攝場

 
the-beach-movie-beach批批島 泰國批批島 海灘

 
tyoph-p023-0401-nyb01東京柏悅酒店 日本東京都 愛情 不用翻譯

 
varda-alman-koprusu 土耳其阿達納 007 空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