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期貨概念的價量關係(上)

應用期貨概念的價量關係(上)

在買賣商品的既定印象中,一次買的數量越多,平均單價應該要越便宜,這樣才能吸引一次下單的量。在經銷市場中,所謂「the king of quantity」(數量為王)就是企業採購或經銷合作時,商品的數量多寡往往才是雙方議價談判的重點。

除非是熱銷商品、強勢商品(例如Apple商品),不然每次交易通常都是買賣雙方〝談判〞。對廠商而言,賣越多當然越好,可是單價不便宜一點,經銷商為何要一次買這麼多?單價低,相對的就是在尋求生產的經濟規模,可是一旦經濟規模達到一定門檻後,一次賣越多,單價獲利會越少。對採購或是經銷商而言,職責所在就是進貨成本越低越好,可是進太多貨又擔心賣不出去,或是有庫存折舊的壓力,所以採購是一門學問。實務上,買賣雙方就是各憑本事,看是商品或是通路誰是相對強勢,誰就佔議價的優勢。

早在2002年前後,自己剛好擔任一家上市櫃企業的產品經理,同時扮演「通路」與「廠商」的角色,跟原廠固定上演代理議價的戲碼(要估市場的銷售量,表示一定要想辦法賣出去,不然就等著走人),還要跟旗下各經銷商議價,最好他們不斷的吃貨,但是單價不要越來越低,才能達成部門的業績與獲利目標。所以每個月都在議價、協調,好像是諜對諜一樣。有天在看有關期貨方面的介紹,突然想到可不可能把這樣的概念引到這種「價量關係」的應用上,提供給經銷商另外一種「選擇權」。

這種價量的「選擇權」,可以把價量的決策,交還給經銷商自行依照自己的銷售能力作決定。對經銷商而言,他也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計劃,先〝買〞個「數量的選擇權」,藉以取得最低單價進貨成本的保證,其後不管銷售狀況是否達成比例多少,對自己與廠商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