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國際經營策略

 

Strategy策略

策略是指,幫助達成目標的手段與行動。

公司的策略,主要的目標是幫助公司創造價值(Value Creation),而企業的價值,可以從獲利力(Profitability)和獲利成長(Profit Growth)來看,獲利力可以透過1.Cost Down降低成本和2.Add Value and Raise Price增加附加價值(差異化)來達成,而獲利成長,則有Sell more in Existing Markets(在現有市場賣更多、創造忠誠)跟Enter New Market(進入新市場或是新的市場區隔)來達成。

 

Value Creation價值創造

企業的價值創造,可以由V(消費者認定價值)以及C(生產成本)來衡量,要創造價值,就必須讓V-C越大,Michael Porter認為,可透過降低成本或是增加顧客認定的價值(創造差異化)來達到。

Strategic Positioning策略性定位

Porter認為企業必須清楚自己的策略性定位,在於價值創造(差異化)以及低成本之間做出選擇,在效率曲線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是要做高度差異化相對成本較高的選擇,還是較低成本卻也較少差異化的組合。

Operations: Value Chain 企業的營運-價值鏈

企業的營運是指透過價值鏈當中一系列活動創造價值。

企業的價值鏈包括核心活動Primary Activities以及支援性活動Supportive Activities

核心活動包括1.研發、2.生產(零售業的選擇產品)、3.市場營銷銷售以及4.客戶服務核心活動中的研發、營銷、服務可以增加價值(V),生產則可以降低成本(C)

而相應的支援性活動是要促成核心活動執行的投入包括:1.資訊系統、2.基礎建設物流、3.及人力資源管理

Organization: The Implement of Strategy 策略執行

ROIC 投入資本金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公司的策略是透過組織來達成的,對於高ROIC的公司,組織必須支持他的策略以及執行。

組織建構organization architecture包括組織架構、控制(績效-修正)、誘因、組織文化(共享的價值體系)、歷程以及人。

 

organization structure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的形成包括三個面相,1.組織部門的劃分,可能是透過產品、區域或是功能來分部門。2.組織決策責任decision-making responsibility的的責任配置3.整合產品和組織跨部門以及跨區域的合作。

Process 歷程,是指組織中做決定以及執行活動的過程。

Strategic Fit 策略契合度

組織建構、執行策略與策略相互支持,當市場條件Market Condition(科技、政策、社會流行等)發生變化時,公司必須調整其策略,讓他與市場條件契合。

 

Global Expansion, Profitability, and Profit Growth全球拓展、獲利以及獲利成長

 

1.Expanding the Market

廠商透過進入全球市場,來增加獲利,公司的Core Competence核心競爭力是當中的一個關鍵,核心競爭力是指,一個公司賴以生存、特別厲害、別的競爭者無法輕易趕上的東西,可以帶來創造差異化以及降低成本的效果。

 

2.Location Economics

區位經濟是說,經過政治、經濟文化等等的考量,在某個區域能夠最有效率地完成。效果同樣可以帶來降低成本以及創造差異。

建立Global Web – 透過區位經濟,價值鏈當中不同階段散佈在全球,將地成本以及最大化收益。

進入全球化市場須考量→交通成本、政治因素

 

3.Experience Effects經驗效果

經驗效果是在說,當累積產出增加、單位成本會跟著降低。

學習效果Learning Effect – 做中學可以增加效率,降低成本

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 – 大量時能分擔固定成本、大量時能更有採購議價力

策略上的意義Strategic Significance – 若在市場上能成為先進者,可以搶先達到足量、成為進入障礙。

4.Enter a Great Return by Leveraging Subsidiary Skills

跨國企業可以透過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分支來做學習,將各地的經驗帶到全球網絡當中,創造出更有效率過程或更有吸引力的手法。

Cost Pressure and Pressure for Local Responsiveness成本壓力與當地回應壓力

這邊探討降低成本壓力以及當地回應的取捨

成本壓力:當產品的雷同性高的時候,競爭壓力就大,而各個公司都會有行動去降低成本,例如客服外包等等。

當地回應的壓力:當地回應的壓力主要有四個面相1.各地消費者喜好不同,需求不同2.各地的基礎建設程度不一樣,舉例來說,可口可樂進入落後國家,當地可能商店不一定配置冰箱3.配銷通路:每個國家的配銷通路情況不同,有些比較排外的國家可能就不能直接用原來的品牌進入4.政府要求不同5.區域主義的興起,以前可的壓力可能來自於不同國家的差異,現在可能轉化為不同區域體的差異

Choosing a Strategy

根據成本壓力以及當地回應壓力,可以有四個選擇

全球標準化、當地化策略、跨國策略,國際策略

 

Global standardization:當成本壓力大,當地回應壓力較小時適用,低成本策略,透過規模經濟、學習效果和區位優勢來達到。

Localization strategy:當地化策略是用成本壓力較小,當地回應壓力大時,此時產品差異化才是重點,價格則還好。

Transnational strategy:成本壓力以及當地化壓力都大時,跨國策略講求發揮“模組”化的概念,將可以標準化的部分標準化以外,也可以透過自己的不同組合,創造差異。

International strategy:市場期初的做法,在本國生產製造出口,不是一個持久的策略,需要的條件是產品屬於全球需求,並且沒有太大的競爭。

策略的歷程如下

Strategic Alliances策略聯盟

策略聯盟包括異業或是同業的結合,透過1.合資或是2.非正式的聯合參展等。簽訂合作的協定。

策略聯盟的優點:

1.便利進入他國市場、了解當地2.分擔固定成本與開發風險3.將互補技術以及資產做整合4.建立共同的產業標準

策略聯盟的缺點:

1.被擷取技術或市場的風險2.過程中付出與獲得的利益分配

在合作的過程中,要保護自己需要有一定的內部話Internalization

The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國際經營策略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
標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