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了吳明益老師所著的〈複眼人〉<複眼人>之後,心中不禁對這位作家產生好奇:為什麼他能夠寫出這種我從來沒見過的,讀完後會讓人開始深深思考的小說?但後來心中的疑問也漸漸沉入腦海深處,直到這次的演講前才又被喚起。在演講之前,我其實只讀過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天橋上的魔術師〉兩本小說,但幸好演講前有美桂老師為我們做的介紹,所以對這位作家也算是有基本的認識了。
在演講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吳明益老師所說的「小說感」,並不是一個有創意、篇幅長、且虛構的故事就能稱作是小說,這個故事還必須帶有「小說感」,那什麼是小說感呢?雖然我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但大致上,所謂的小說感即是「探討為何已湮滅的事物會對仍活存的人造成影響」,再將這個「影響」以文字化的語言寫入故事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小說中「體現生命內在意義」。
聽完了這次的演講,我開始對「小說」有了全新的認知:其實小說的目的並不只在激起讀者想知道後續發展的興趣,更是要藉由作者的文筆、情感重建一個不存在的記憶、經驗,讓它繼續對讀者造成更深遠的影響。希望從今而後,我能更用心地去體會生活,讓寫出的文字能夠帶有生命的情感。(一書02王彣珊)
∮老師說:
小說之精彩,在於能使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共鳴,其關鍵在於「情感」。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一點對人對事的「感覺」,就可能會產生「情感」。老師在這場演講中與我們分享他的創作經驗,彣珊不妨也循著如此的思路,經常練習。
-
該主題由 02王 彣珊 於 6 years, 5 months ago 修改。
-
該主題由 SI 平台管理者 於 6 years, 5 months ago 修改。
-
該主題由 SI 平台管理者 於 6 years, 5 months ago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