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一堂課]Maker=創客?當一個Maker一定要創業嗎?

[創業一堂課]Maker=創客?當一個Maker一定要創業嗎?

撰文者:曾靉 發表日期:2016/01/19

rticle共同創辦人蘇帕拉(Zach Supalla)近日訪台一周,與台灣的Maker以及創業社群對談,針對自造者(Maker)運動與東西方的Maker精神做剖析。自造者要如何從社群分享精神,發展到突破傳統製造的限制?自造者一定等於創業家嗎?這兩種身分的差別又是什麼?

什麼是Maker與自造者運動?蘇帕拉說,核心意義來自工具的轉變,隨著新的工具出現,讓那些有興趣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即使沒有背景、沒有工程學學位的都可以進來做,消弭業餘跟專業間的分野,因為他們用的工具是一樣的、講的也是相同的語言。隨著像Particle這樣提供新工具的公司出現,也能帶來更多機會。

「Maker不是一個新的東西,是自古以來人類存在就開始有的事情,概念很簡單:企圖自己動手解決一件事。」紀錄片《自造世代》製作人楊育修說,而自造者空間(Makerspace)在美國是原生概念,讓maker movement是由下而上的改變;但在亞洲國家,比較變成像是由上到下的過程。

美鈦國際總經理游明熏也說,Maker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過去的傳統工藝跟現在的Maker也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Maker是跨領域的、每個人要做的東西都不一樣,Maker也融入了社群的概念,上了社群就有人告訴你怎麼做,可以共同解決問題。

圖說明
(圖說:美國物聯網公司Particle共同創辦人Zach Supalla來台一週,與台灣Maker、創業社群交流。照片來源:郭涵羚攝影。)

Maker=創客?Maker一定要創業?

Maker就等於創業家?身為Maker又一定要創業嗎?Openlab Taipei創辦人鄭鴻旗認為,中國把Maker翻譯成創客,習慣直接跟創業賺錢包在一起,但其實自造者跟創客仍有一定差距。他說,Maker的詞彙也許會隨著世代改變,但精神會被傳承下去,所以現在他自己在經營社群的想法,是希望可以讓Maker文化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從邊緣文化變成強壯文化。

楊育修則提出未來產房的一個案例,有一個小女生入駐了6個月,花了一萬八千元上課程,從頭學習怎麼用雷射切割機等,後來他自己開發產品、接到大訂單,就可以自己買機器在家開始創業了。這不全然代表Maker一定會走上創業的道路,但Makerspace就很像Kickstarter,能讓好的想法變成好的創業,它讓Maker有更多想法,就算失敗了,代價或許只要一萬八。

不過,Maker文化也確實激盪出了更多新形態商業的可能。中國最早的創客空間「新車間」創辦人李大維便笑說,當初他成立新車間只有一個期許,「我投了10萬元不要再叫我投錢。」的確,早期第一代的創客空間,是由一群有錢有閒的人所創立的,這些人不一定會想要商業化;但一直到2012年後,整個創客的重點已經轉到對於創業創新、對製造經濟的能力。

「創客到底代表的是什麼?它讓什麼樣的人可以有新機會?」李大維舉中國的淘寶第一村為例,原本大家都務農,但他們發現可以自己做東西拿到網上去賣後,生活形態就產生轉變了,現在整個村子共有6萬人投入、產值高達27億人民幣。

「Maker帶來新的時代的機會,它不只是有錢有閒的人拿去做玩具,重點是它帶來什麼樣的新經濟,它又讓什麼人什麼族群,有什麼新的機會?」李大維說,在中國,真正新一代maker的主流,就是這些創新創業的公司。

Maker生態圈日益蓬勃,但Maker不一定要跟創業劃上等號,可以單純for fun當然也可以進入市場。南星創速器創辦人朱宜振便總結,就像有人喜歡業餘,有人專注職業聯盟,這整個世界其實是不衝突的。

圖說明
(圖說:由左至右分別為南星創速器創辦人朱宜振、Zach Supalla、紀錄片製作人楊育修、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美鈦國際總經理游明熏、Openlab Taipei創辦人鄭鴻旗、創新快製媒合中心副執行長陳立偉。照片來源:郭涵羚攝影。)

本文取自:數位時代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