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遇到藝術-創客精神 應落實於常民生活

2016年01月05日 04:10
邱誌勇
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根基,自造者空間(Makerspace)更急速地在世界各城市設立,成為創新社群的重要場域。據統計,台灣在創客空間(FabLab)的設置上快速成長,從早期較知名的5大據點(Openlab Taipei、Fablab Taipei、Fablab Dynamic、FabCafe Taipei、Fablab Tainan),到近年有9大基地(增加Taipei Hackerspace、Makerbar Taipei、享實做樂、FutureWard)。行政院更在空總閒置空間創立「TAF空總創新基地」,展現台灣跨世代創新想像的無限可能。

2014年開始,行政院便宣布相關科技創新想像的政策,試圖在台灣培養百萬名3D列印應用與文創人才,跟上全球創客文化。

這樣的政策思維或許是體落實於今年推出的「vMaker行動計畫」,透過三階段的策略活動,達成國家發展願景。

然而,我們必須思考,自造者運動最重要的精神是在於「社群連結」、「資源開放」與「分享交流」,重點是「觀念的推行」以及「日常生活的實踐」,透過動手實作的精神,促成新世代的創新思維的開展。

而官方在講求KPI量化指標(掌握30%的3D列印產能,以及培養百萬名相關人才)的行動策略下,似與創客原始的「車庫文化」明顯違背。

「vMaker行動計畫」的「創客胖卡」(Fab Truck),透過自造卡車,目標巡迴(Fab Truck Roadmap)全台497所高中職,由校園扎根,培育下一代創客人才。但,令人質疑的是,每一站創客胖卡駐足的校園,能夠帶動多少人參與與深入探究,當胖卡離開駐足點,其精神是否還遺留在「什麼基礎建設都沒有」的校園。還是,巡迴點的數量累積又是政府追求「數字績效」的盲點,而忽略創客原始的落地精神與文化。

「vMaker行動計畫」的第二階段是舉辦創客競賽,讓台灣成為創客基地。但縱觀先進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目標是成為創客基地。創客的數位製造精神之所以被稱為當代經濟革命的重大力量,是在於改變了「製造」的本質,落實「工具民主」的想像,並具體實踐「美學化」的日常生活。政府政策的宗旨應是著重「刺激想像」、「支持創新」與「提供機會」,讓國民了解生產工具民主化過程中,透過自身實踐的動能,解決生活問題。

由政府提供的保障空間與建置-「TAF空總創新基地」,匯聚創新人才。儘管提供空間建置的行動策略是重要的,但也不得不狐疑民間已有眾多知名自造者空間,是否有必要由政府設立一個創客空間。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腳步緩慢,總是無法即時追隨國際潮流,當國際間已意識到以「tinker」與「maker」相互連結,為年輕世代提供真正的工具,解決實際問題之際,台灣仍以舊思維考量「設立幾個創客基地」的問題。

總體而言,政府應該體認,自造者運動的創客精神重點,並非在能成功提供工業化生產的可能,而是在於生活實踐中不斷嘗試錯誤而前進,並且發現新的可能性。(本文作者為臺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文化與創意學院署理院長)

本文取自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105000348-2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