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寫作天地

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

112 閱讀長跑 / 二讓 蔡思宇《百年孤寂》112.02

112 閱讀長跑 / 二讓 蔡思宇《百年孤寂》112.02

 

從《百年孤寂》看人生

 

 整個故事圍繞在邦迪亞家族的百年共七代的變遷,敘述一個家族的興衰,這讓我想到了中國經典名著〈紅樓夢〉,都是在講一個家族的興衰,佐以情愛敘事,都證明了一件事:滔天的權勢仍然無法抵抗驕奢淫佚帶來的嚴重後果,最後這些曾經的情愛與慾望只剩虛幻,因為每個人各用自己的方式經過了幾番掙扎,卻仍然抵抗不了命運的安排,最終只剩下了濃濃的孤寂之感。

  因為這本書的角色、時間線以及涉及的方面很複雜,因此我就單從人生方面來看這本書。

 

慾望的可笑

  我覺得慾望的書寫在本書是很重要的一部份,有情愛的慾望,有思想的慾望,也有權力的慾望,每個部分都寫得很精彩。

  從情愛方面來看,可以克制慾望的人如易家蘭,她應該是整本書中除了麥魁迪以外最清醒的人物了,她能克制自己不與丈夫做愛,她不被太多事物影響,因此只有他能夠維持馬康多的秩序,甚至連阿克迪亞都有點怕她。但不能克制慾望的人如第五代的亞瑪蘭塔,一開始她能維持馬康多的秩序,但後來她沉淪於與倭良諾的情愛,結果身邊一切都毀了。

  從思想方面來看,老邦迪亞是最好的例子了,一開始的他把馬康多的秩序整理得井井有條,結果沉溺於狂亂的思考後,他變得亂糟糟,最終發狂。

  從權力的慾望來看,暴君阿克迪亞是很好的例子,他採獨裁統治,任何的權力都要收歸於自己,結果最後仍被軍法審判而槍斃。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慾望有一定的虛幻性,如果人們沉淪於各種慾望,只會招來毀滅,因為慾望代表的是感性思考,它會讓人趨向自己能獲得快樂的地方。慾望並不是完全不好,可是如果不合時宜、不多加節制,最終只會讓自己失去秩序。

  這或許也可以對應到中南美洲的現況,儘管這本書已經接近六十年前出版,但現在的中南美洲還是充滿慾望帶來的破壞待解決。

 

注定的結局

  故事中的邦迪亞家族被詛咒,每個人都孤寂,儘管曾經轟轟烈烈,最終仍然無法抵抗命運中「孤寂」的安排,也都對應到麥魁迪遺稿上所寫的故事。

  比如老邦迪亞總是奇幻的思考,然而在他在現實卻總不被認同,最終他發狂,被綁在樹上度過了餘生,他是思想的孤寂,在馬康多還沒被開發的時代,思想過於進步的他不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科學家,只會被當成瘋子。

  而易家蘭,這位馬康多裡最實際的人,但在性格魔幻的邦迪亞家族哩,她注定是個異類,但她是貫穿全文的重要人物,推動了邦迪亞家族六代的劇情,只有性格實際的她才制得住家族各種奇特的人,她的出現才能讓讀者發現其他人的行為有多不符合現代的眼光。

  再說說第二代的亞瑪蘭塔,她是孤獨的孤寂,因為她總是得到了愛情,卻又不敢接受愛,最終仍回到孑然一身,卻因此傷害了許多人,她的心中也沒有多好過。

  作者馬奎斯這樣的安排,或許是在暗示中南美洲也與邦迪亞家族一樣,看似充滿著現代化的美好,但其中的腐敗與舊傳統的消逝總讓許多人感到孤寂,獲得了許多,卻也失去了許多。

  不過人生就是如此吧,如果把我們縮小成書中的角色來看,不管我們有沒有命運的影響,或者是慾望的影響,我們和馬康多居民都是要照常過生活的,好好生活即可,生活中總是有轟轟烈烈的時候,也有遺憾的時候,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活著,那就很好了,孤寂又如何呢?

 

魔幻與現實

  儘管這本書是魔幻文學,內容有許多超現實的事物,但我認為這些魔幻的事物比現實中會出現的東西還現實,作者用魔幻的手法直接反映人類的心理,誇張的手法使各事件變得更加立體,也讓文章情節增添了一種宿命感,比如邦迪亞上校對於死亡的直覺,或是「美女瑞米迪娥」的至清至純使她解脫升空,又或許是易家蘭漸漸萎縮的存在,也代表曾經盛極一時的家族逐漸毀滅,這些或許就是人生悲歡的具體化吧。

  也許人生就是一場虛幻,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個隨時平衡會被破壞的地方,但因為我們太渺小了,像馬康多的居民一樣,無法看出身處環境是否虛幻,無法探知外在的危險(或許邦迪亞家族的人們才能看出來,因為他們總是孤寂,而虛幻的方面就是他們感到孤寂之處),因此只能更認真的生活。

 

  慾望沒錯,孤寂沒錯,幻想沒錯,這些都只是人生的本質罷了,只是我們未能參透。

112 閱讀長跑 / 二讓 蔡思宇《百年孤寂》112.02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