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高一知性題:「人與器」佳作
問題(一)
君子不器的器是指器具、器物、器皿等,表明「物化」方向。大器晚成的器則指器識、器宇、器質等,從物化轉向「生命」。即大器晚成指「活體『器』」;君子不器指「非活體『器』」。
問題(二)
甲文中提及《論語》有言「君子不器」,意指「君子不是器具」。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十分貼近我們現在的生活。倘若一個人如固定不變的器物一般無法有所增進,那麼他終將被取代。而老子所說的「大器晚成」則比喻「偉人需等待」。一個人需要時間優化自身,才可能成為大材。孔子與老子皆提倡「活體」的重要性。
現今,聊天機器人蔚為風潮。它不僅能寫自傳、編出讀物,更能程式除錯。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由人變器」越來越明顯。已有專家評估,未來有許多工作將被取代,包括程式設計師、媒體工作者等等。為了「不器」,我們應該培養自身的器識,讓自己成為「活體」。人與器之間應該是人使用器物,而非遭器物吞噬。為此,我們應強化自身能力,使自己具有器物所缺乏的特質。器物取代人不會在轉瞬間發生,但這種「慢性中毒」似的過程才是最令人恐懼的。
「君子不器」。為了不被器具替代,我們應成為可以慢慢優化的活體。增進自身,以求生存。(一射20張芳瑜)
問題(二)
我認為我們應該成為「大器晚成」的器。即使現在「以器代人」已成為必然的趨勢,但人工智能終究也只是「工具」。俗話說「科技來自人性」,人工智慧身為被創造者,受到人類的監管,無論再怎麼強大,恐怕也敵不過我們躍動的思維,但我們仍要找到自己的優勢,成為「活動的器」。
人工智慧的能力來自「學習」,但學的畢竟是「過去」,而我們呢?我們是「未來」。在聊天機器人出世後,我們便看到許多文章在探討「未來的新工作」——也就是如何利用它。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進行太空探險,或是透過它完整的分析能力來做更快速的救災行動。人類已經想到未來了,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保持自己的創新能力,在腦中時時刻刻描繪出新點子、新藍圖,我們還保有想像力的一天,我們就是「活器」,是工具無法取代的存在。
人與器,人必定勝過器,因為我們握有「未來」,這是只有「學習」的工具無法達成的。保持創新思維,我們終將成大器。(一忠26曾寗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