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迪化街博物館

       207迪化街博物館在這個街角已經矗立58年了,特殊的圓弧形立面建築與周遭的仿巴洛克房屋相比別有一番美感。從1962年至今,它看著人來人往的大稻埕,乘載著曾為台北最繁華的貨物集散中心的記憶,前身為「廣和堂藥舖」的它更傳承著漢藥產業的歷史,見證中華文化的發展。

       推開紅色鑲窗大門,迎面而來的冷氣實為酷熱暑夏的救贖,我們的精神都為之一振,好似活了過來。走進空間不大的一樓展場,穿越歷史的時間軸,探索從前的大稻埕。

       沿路走來從傳統的燭火燈籠,到農家以花生油點亮油燈,後來的進口煤油、方便取得的電土、五十年代的桌燈及吊燈、七十年代的壓克力招牌燈、霓虹燈、工作用燈,童年懷舊檯燈以及藝術創作燈……等,每個都是我從未見過的新奇有趣燈具。這些燈不但是歷史的回顧,也是人們心中的回憶,它們陪伴著百年以來的台灣,為許許多多的人照亮回家的路、營造氛圍,其中,一九八八年的台灣聖誕燈產值極高,更是經濟起飛年代的一大助力。

       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電土燈」。在電力不普及的年代,電土取得容易,透過化學作用即可點燃,加上攜帶方便,有如今日的手電筒一般普及。由於它於礦坑中氧氣不足時便會熄滅,是礦坑作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因此又稱為「救命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政府公告實施燈火管制,電土燈更是重要的避難燈具。

       提供展物的雲林文物收藏家李國隆先生曾說:「不起眼的燈具,卻是伴隨先民們每天度過漫漫長夜的好夥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燈具,也是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好故事。」確實,我在「燈-照亮老台灣」這個特展中看到的不只是造型特殊、具有年代感的燈具,更是整個時代的縮影。

       踏上又陡又窄的樓梯來到三樓的藝廊,眼前一張張泛黃的信紙被表在框裡,一封又一封令人動容的親筆信陳列在粉色的牆上,雖然有的字跡難辨,但一筆劃的文字卻流露濃濃的情意,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憲兵寫給心儀的女孩的一封信「」的筆跡刻劃在紙上,訴說的是情誼、是想念,相比通訊快速的我們,或許早已忘記文字的力量和溫度。在這個網際網絡稱霸的時代,按幾個鍵就可以在數秒內傳達出情感,快速又方便,但是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細細琢磨文字並寫在信紙上的傳情,沒有經歷過盼望收到回信的期待,更不了解一步步拆開信封的珍惜和喜悅。「給我一封小情書」特展讓我了解了信封的各種折法、樣貌,也讓我體會了文字的感動。

       

207迪化街博物館一遊,我看到了曾經的台灣,感受到了情感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