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熊、安全毯和回憶三者間有何共同點?

康乃狄克州馬里登的一名精神醫學家荷頓說:「它們都是安慰物,是可以給我們舒適和寧靜,也能安慰我們的東西;我認為,它們就是生命本身的精髓。」

它們喚回我們童年的本質──我們年輕時深刻感受到的安慰感。在五年的探索、臨床觀察、和個案研究後,荷頓在「慰藉:精神醫學失落的層面」一書中,針對這一點提出了他的見解:「嬰兒期時,我們和母親之間有十分親密並且在情緒上也令人滿意的關係;我們的需要獲得了滿足,我們被一個似乎只屬於我們自己的人所餵養、關愛,我們也學會了期待母親的聲音、相貌、和撫摸與擁抱。由於這種與母親所維繫的特殊關係,我們發展出一種對他人和周遭世界的基本信任;因為起初的那種關係非常令人滿足,以致事實上它已變成了我們永久性的一部分。」

每一個人的安全毯

此時,玩具熊和安全毯因應而生。隨著年齡的增長 ── 約二到六歲 ── 他們被迫放棄了「母親是我們獨有的」之幻想;而根據荷頓醫生所說的:我們常挑選一種彩色填充玩具動物、一條柔軟的毯子、或某種類似的東西來安慰自己,並提醒自己我們曾擁有過的初次關係。

有趣的是,我們有時會挑選「凶猛」的填充動物 ── 如獅子或老虎 ── 當我們的特殊朋友;有時候,甚至會假想出一個我們可以不停地對他說話的朋友。

荷頓說:「但是,不管我們選的是什麼,它都是一種代表早期母親關愛的簡易偽裝,也都有助於將『母親是我們的全部』轉變成生活在整個大千世界裡。」再年長些的小孩可能會挑選超級英雄玩偶為伴,大約七到十三歲的小孩則可能收集飛機模型、啤酒罐、玩具兵、和洋娃娃做為安慰物。當我們害怕或困擾時,這些東西會讓我們覺得舒適許多。

荷頓表示:「情緒上最困難、最混亂的時候是在青春期 ── 約在十五到二十五歲之間,主要的原因是:很難找到可靠的安慰物。小孩子可能會沮喪和焦慮;他們試著長大成人並設法脫離父母親,但是他們還不夠成熟,因此無法建立起成熟的關係。」

「事實上,青少年都迫切的在尋找慰藉,他們年輕時所使用的安慰物如今也被他們自己視為小孩子的玩意兒。因此,他們有時會轉向危險的物品 ── 如藥物、酒精等,這些都有自我毀滅性。也有人會轉向音樂尋找慰藉,我有一名年輕病患幾乎無法把自己的話串連成完整的句子,常語無倫次、語焉不詳,很難表達他的思想;但是,一提到他喜歡的搖滾樂隊,他就會興高采烈、天南地北的說個不停。」

奇妙的情緒療法—安慰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