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素質及學習能力是最高的,如果不從零歲起就給予有計劃的教育,到八歲時,這能力就會因得不到適當的栽培而枯萎。這種情形是一種學習能力遞減的法則,蘇俄的兒童心理學家艾爾內伊.柴何伕撕產在幾年前就已有了學術性的事實證明來證實這法則的存在。

過去的觀念認為,嬰兒剛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其能力為零,唯有當他日漸長大,父母及旁人跟他講話,他的智慧才逐漸發達,知識也慢慢增加。從知識方面來說,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亦即知識是隨年齡而增加。但是就兒童本身的學習能力與效果而言,應該是年齡愈大,能力就越低。

嬰兒是具有無限豐富的吸收能力的,這種吸收能力若能有良好的環境來使之發揮無遺,他就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若是不能有適合的環境來配合他的豐富吸收力,這個能力就會慢慢地退化消失,到了八歲就變成零。

教育的主要目的並不只在於累積知識而已,而應在於啟發及誘導孩子本身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使其內存優秀的素質得以完全發揮出來,所以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就要先了解孩子的內在能力是隨年齡而遞減的,必須把握住應該教育的時期,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習能力遞減的法則不僅適用於人類,對其他動物也一樣,動物學家C.M蘭姆保在一篇「類人猿的學習能力」的論文中如此寫道 :「那些年幼時有優異學習能力的動物,若是到八歲時,或超過八歲時,仍繼續給予訓練的話,它們就能維持這種優秀的學習能力,這是屢見不鮮的事實 !」(也就是說,對動物的訓練必須繼續到八歲,否則優秀的學習能力就會消失。因此,從學習能力遞減的法則來看,大家就可以明白,兒童的教育應該從何時開始才是最有效的。很多人都以為學前教育是進幼兒園以後才開始,其實根據這個才能遞減的法則來看,三歲再開始教育,已徑慢了一點,應該從零歲中也就是出生那一天開始,這才是真正的學前教育。

美國「人類能力開發研究所」所長杜曼博士(Glenn Doman)在其著作「幼兒開發法」中如此寫道 :「我自十幾歲起便開始學法語,學了四年,又去法國兩次,可是還不大會講法語。但是住在法國的六歲以下之低能兒,却能講得很好。原因就是成人的我是住在法國以外的地力,而這些兒童却是生長在法國,才有這種差別。

有一位駐西德的美國少校,三十歲,大學畢業,智商一百十五,每週三天到德語學校學德文,由於這和他的升官有關,他非常認真地學習。但是學了一年後,他耍上街購物,每次都需他五歲的孩子陪伴,而且德文會話全由這五歲小孩負責,因為他講得比他父親流利。

為什麼會這樣呢?少校是在美軍所辦最優秀的德語教師那兒學德文,學了一年,還不大會講,五歲的小孩子沒有去學德文,却講得比父親流利,究竟是誰教他的呢?並沒有人教他,他只是天天跟一位德國女傭在一起,並沒有學德文。少校夫人雖然每天也跟這位女傭人在一起,可是她的德語比少校還差,因為少校有學了一年,自然比沒有學的夫人好一點,可是比起小孩就顯得差太遠了。由此可見小孩的學習能力比大人強。假設少校赴德國上任時,多帶幾個小孩隨行,那麼一定是三歲的小孩德文進步最快,其次是五歲的孩子,再其次是十歲的小孩,十五歲的孩子也許會學一點,可是會很快忘掉,而最可憐的是少校夫婦,他們想學好德語實在要下一番苦功才行。

以上的情形並不是只有少校這一家人而已,因為兒童先天上就有強烈的語言學習能力,這種能力是成人望塵莫及的。因此為了要教那些不會外國語的青年人,美國的高中、大學每年都浪費幾百萬美金在做這些效果很小的工作‥‥。」   杜曼博士又說 :「在父母親會講三國語言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到六歲時就已能學好三種語言;在會講四國語言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是如此。我最近在巴西遇到一位九歲的小男孩,他不是天才,只是普通資質,可是會講也會讀、寫九國語言;法語、阿拉伯語、英語是在開羅出生時常聽到的,而且和祖父 (土耳其血統) 住在一起;四歲時全家遷至以色列,和祖母 (西班牙血統) 住在一起,在以色列時又學會了希伯來文、德文,和伊第諸語(猶太人所使用的一種語言),到了六歲又搬到講葡萄牙語的巴西。他的父親也會講其中五種語言,所以這孩子講得比其他成人還流利,只有葡萄牙語是六歲以後才學的,所以講得比較差。」 美國有位女教育家嘶侈挪夫人在一本「自然教育」(一九一四年出版) 書裏描述她教育自己孩子的情形,結果她的孩子在五歲生日前,就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八種語言了。 以上幾個例子都是符合學習能力遞減的法則,不但是語言,其他方面的學習也是一樣。 日本石陣勵教授是研究了四十幾年的漢字教育家,從其多次的實驗結果發現,最容易記憶漢字的時期是三、四歲,過了這時期就會逐漸減退。若從六、七歲才開始教文字,是跟生理上的能力發展順序相違背,效果不如三、四歲的幼兒期。

「假如三、四歲就開始學文字,會比自小學一年級學到六年級的字數更多、更快,因為幼兒的記憶比小學生強。

幼兒從一歲半就會對文字發生與趣,若從這時期開始教,到了進小學後,有許多兒童的智商已經達到了一百九十或兩百,可見文字教育是越早越好。」以上是石井教授的研究結果。 此外,加拿大的腦外科醫生飛碌對於語言學習與年齡的闢係也做了研究,因為加拿大是使用兩種語言的國家,西部講法語,東部講英語,可是在中央地帶就必須同時使用兩種語言,學校與機關團體也都使用兩種語言。因此卡飛祿醫生就與其他心理學家及生理學家對剛出生的嬰兒做了研究,結果得到了以下的結論:

(一)出生至九歲這段時期,使用直接教學法 (如母親教小孩一樣,一邊看實物一邊講解),如此即使學習兩種語言也不會混雜。

(二)年齡超過九歲後,採用直接教學法得不到效果,因此需要以他平常所使用的語言為主,一面翻譯,一面學習,因此需要同時教文法 (間接教學法)。

(三)出生後就使用直接教學法的話,至八歲時就能夠學好三國語言,不僅容易學而且不會混亂;可是十二歲以後,使用間接教學法,不僅不易學,且易混混亂。

由以上的實例可知,兒童的學習能力確實是隨年齡增長而遞減,因此必須善加把握住學習能力的顛峰時期開始教育,如此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學習能力遞減法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