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過勞之島:每十二天就有一人過勞死
精華簡文
圖片來源:陳德信
瀏覽數
台灣是過勞之島:每十二天就有一人過勞死
作者:林怡廷 Web Only你還在加班嗎?台灣每5天就有1人因過勞發病,每12天則有1人因過勞死亡,儼然成為「過勞之島」。為什麼過勞問題那麼嚴重?又該如何避免悲劇一再重演?
今年1月底,藝人孟庭麗疑因拍戲過勞休克,送醫不治。這個噩耗,讓台灣的過勞議題,再次浮上檯面。
「台灣是過勞之島,」著有《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的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說,「過勞普遍在周圍發生,是台灣民眾的隱形殺手。」
每12天就有一人過勞死
根據勞保局統計,自2010至2014年,五年來受勞保局核定的過勞案件,高達358例,其中還有156人死亡。相當於每5天就有1人因過勞發病,每12天就有1人因過勞死亡(圖一)。
一般來說,「過勞」是指因職業促發的腦心血管疾病,例如,腦中風、腦出血,或心肌梗塞、急性心臟衰竭等。
為什麼過勞和腦心血管這類的循環系統疾病相關?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良豪解釋,因長時間工作、過度體力負荷或熬夜等,易讓心跳加速、血管收縮,並促發腎上腺素(epinephrine)、可體松(cortisol)分泌,血壓易升高,血糖、血脂也易高,這些都是腦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也因此,長工時、需輪班或重度體力消耗的行業,常在過勞名單之列。
勞保局資料顯示,製造業、保全等支援性服務業,以及運輸倉儲業,為台灣前三大過勞行業;而需體力負荷的營造業,或素有「血汗醫護」的醫療與社會服務業,也躋身前六大過勞行業(圖二)。
為什麼台灣成為過勞之島?
台灣年平均工時過高。根據勞動部2014年統計,台灣年平均工時比起南韓、日本或歐美國家來得高;甚至比德國多出近一個月(763.8小時)的工時(圖三)。
黃怡翎說,台灣還有隱藏工時問題。例如,遭濫用的「責任制」,或是通訊軟體加班,都讓實際工時更長。
另外,零碎工時問題嚴重,尤其在運輸倉儲業很常見。黃怡翎舉例,有些公車司機的班表「畸形」,從清晨六點開始值班3小時,接著再從下午兩點值班5小時,看似有休息時間、工時符合8小時規範,卻無法真正休息。
許良豪說,這樣的零碎工時讓勞工休息時仍處於戒備狀態,或休息環境不佳、噪音吵雜等,都無法讓身體好好喘息;也因此,常見司機過勞案例。
如何避免過勞悲劇一再重演?
黃怡翎說,最基本的,必須改革制度面。例如,降低法定工時、加強勞動檢查、廢除責任制、加強高風險族群,如:司機等職業的管理機制。勞工也須站出來捍衛權益,促成改變。
許良豪則提醒,多喝水、起身多動是良方,可增加血液循環;也避免吃高油、高糖分食物,多吃高纖食物。另外,有抽菸、喝酒習慣,體重過重者更需特別注意;一旦工作超出負荷,過勞病症更易找上門。
文章下載
PDF下載付費閱讀下一篇 心靈過勞 漫畫帶你看懂憂鬱症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849#sthash.Z3OBqfdO.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