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大數據在說話

文◎常子蘭

當電腦走進生活之後,我們開始進入資訊化時代;而當幾乎人手一支智慧手機之後,各種智慧型裝備,裝載著形形色色的功能,不斷地產生大量資料,又把我們從資訊時代推向大數據時代。

最近有則新聞指出,超商店員在結帳時,除了刷條碼,手指還在收銀機上按來按去,原來收銀機的功能不只是結帳,還肩負著幫業者做秘密民調的任務。報導說,超商店員透露,結帳時會依性別和年齡層,進行簡單分類,再加上發票所顯示的交易內容,做為店裡進貨的參考。消費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已經默默地參與了業者的銷售民調。

用大數據找出影響銷售的因素

超商龍頭多年前從日本引進這套做銷售民調的POS(Point of Sales)銷售時點系統,主要是用來處理分析顧客的購物行為,做為展售商品的判斷。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氣象經濟」,將商品類別套上溫度、晴雨和溼度這3個因素,經過POS系統分析,就和銷售發生密切關係。

舉例來說,日本超商對於「753感冒指數」就很敏感,他們根據POS系統分析發現,如果一天當中溫度相差7度、今天和昨天的溫度差到5度、且溼度差大於30%的話,代表感冒的人會增加,就要考慮把感冒藥、溫度計和口罩之類的用品擺上貨架,甚至放在顯眼的地方,方便顧客拿取。也就是說,在這個氣象經濟的時代,掌握溫度變化就等於掌握了商機。

POS系統所累積的龐大樣本數,更可以就時間、地點、消費者和商品等特性,分析出更精確的資料,修正原先擬定的行銷廣告策略,不論是樣本數的取得成本和最終效果,都是一般市場調查工具比不上的。

還有一個有名的例子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百貨﹝WAL-MART﹞,就因為善用「購物籃分析」(Market Basket Analysis),讓毫不起眼的資訊立馬變黃金。沃爾瑪百貨在一次分析客戶資料庫時發現,跟尿布一起購買最多的商品竟然是啤酒,後來透過市場調查才得知,原來美國的太太常叮嚀丈夫在下班前幫嬰兒買尿布,而40%的先生在買完尿布後,又會隨手拎兩罐啤酒。既然尿布和啤酒一起購買的情形特別多,賣場乾脆就把啤酒和尿布擺在一起,結果尿布和啤酒的銷售量雙雙增加3成。

這些幫助業者更認識消費者的統計分析,運用的元素就是「大數據」。 

數位足跡讓個人無所遁形

當電腦走進生活之後,我們開始進入資訊化時代;而當幾乎人手一支智慧手機之後,各種智慧型裝備,裝載著形形色色的功能,不斷地產生大量資料,又把我們從資訊時代推向大數據時代。

對企業來說,大數據猶如一座大金礦,金礦的製造者就是這大數據時代裡的每個個體,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已參與其中。在強大的科技面前,渺小的個人幾乎是沒有秘密的,你在什麼時候、到哪個地方、買了哪些東西,智慧裝置清清楚楚地記錄著,所以即使彼端的商家沒見過你本人,但透過你留下的數位足跡,對你也算不陌生了。

相對地,不僅企業透過大數據對消費者更加瞭解,消費者也可以透過大數據對企業更加認識。以前買個東西,貨比三家已經夠謹慎仔細的了,現在滑鼠輕輕一點,別說三家,貨比千家萬家都有可能,而且可以從過往的信用評價、銷售排行等多個面向來進行評比。

大數據需要大分析

隨著科技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資料,這些資料在統計分析之前,就像一堆亂碼,不具意義,唯有經過合理的利用與解讀,才能看出它的價值。因此,企業假使掌握了龐大資料,而沒有對其進行資料分析,這些大數據反而會變成一個大負擔,因為光是採集和儲存這些資料就耗費不少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忙了半天,卻沒能為企業帶來紅利,相當可惜。

美兆集團成立30年來,藉由健康檢查與健康問卷,建置了累積227萬筆、以健康或亞健康人居多的健康管理資料庫,除了提供學術醫療單位做為特定議題分析研究的基礎,分析大數據,也讓美兆生活事業可以據此重新定義目標市場,擬定更能打動消費者的行銷策略,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幫助會員進行個人化的健康管理,提出量身訂做的健康對策。

擁有30多年產品研發經驗的NU SKIN,本身已透過全球龐大的會員數量,掌握了各地區消費者的需求,自2011年開始,又與擁有超過30年基因資料庫的美國生命基因科技公司Life Gen合作,透過龐大數據資料分析,進一步提供每位消費者更適合自己的產品選擇。

賀寶芙透過市場調查,深入了解大眾對於運動營養與日常保健的觀念、消費習慣與需求,每一項調查數據,除了可以做為直銷商了解健康趨勢的參考,也成為公司在產品研發與行銷活動上的重要依據。

大數據改寫了競爭規則,邁入新時代,企業比的不是統計技術,也不是規模大小,而是解讀數據資料的能力,如何從同樣的數字中,看出不一樣的排列組合,是經營致勝的關鍵。大數據成為大熱門,大數據也帶來大挑戰,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掌握愈多的大數據,愈能找出看不見的競爭力,精準地描繪自己的新未來。

 

1分鐘認識大數據

Q:大數據是什麼?

A:大數據(Big Data)又稱為巨量資料,概念其實就是過去10年廣泛用於企業內部的資料分析、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和統計應用的總和。一般而言,大數據的定義是Volume(容量)、Velocity(速度)和Variety(多樣性),也有人加上Veracity(真實性)和Value(價值)兩個V。但不論有幾個V,大數據和傳統資料最大的不同是,資料來源多元、種類繁多,大多是非結構化的,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導致資料量大增。

Q:為什麼需要大數據?

A:大數據現在不只是資料處理工具,更是一種企業思維與商業模式,有助於提升服務品質、增加管理效率、做為決策依據。由於資料量急速成長、儲存設備成本下降、軟體技術進化和雲端環境成熟等種種客觀條件,讓資料分析從過去的洞悉歷史進化到預測未來,甚至開創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式。

Q:大數據一定要很大嗎?

A:資料量其實只是大數據的一個面向,大數據揭示的是一種「資料經濟」的精神,而不只是「大」。只要能從看似毫無意義的數據礦坑中挖掘出金礦,誰會在意那座礦坑原本是大得像山,還是小得像丘呢?

Q:大數據一定是對的嗎?

A:大數據的資料量龐大,大到很難一一核實,因此難免存有錯誤的資料,只不過這些微量的錯誤資料,藏在海量的資料庫裡,不容易被揪出來,且對最後分析的結果並不會產生翻轉性的影響,所以是被容許的,就像一滴墨水滴在大海裡,大海並不會因此而變色。

(原刊載於2016年6月【直銷世紀】282期,收藏紙本雜誌請至直銷世紀市集購買紙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