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我們常見以下
案例(對話)
B主管: 上禮拜和品管部門開會檢討產品不良率, 發現有段製程是我們負責而且良率不穩定, 於是接下改善的任務。没想到這週在內部討論時, 引起工程師抱怨說: 這個問題已向品管部門反映, 採購新增一家價格較便宜的原料供應商, 我們發現其品質不穩定, 請品管在進料時多採檢甚至退回, 為什麼是我們該解決(憤)?
A主管: 記得你剛進公司, 遇到問題會立馬請教有經驗的人幫忙解決; 當別人求助你, 你會找相關的人討論合適的方案, 所以看得出你的好人緣也很快升至主管。在接下改善產品良率這件事, 因為現在是主管, 建議要多聽團隊的意見, 以前是一言九鼎, 現在如果反應快過思考, 接下許多任務, 只怕在內部討論也會一言九”頂”, 你一個人說話, 九個反對意見頂回來(笑)。
建議
藉由觀察他人及了解自己性格,有助於提升工作及生活品質。內向與外向型性格的動力源頭不同,所以行為特質明顯容易分辨:
外向型: 動力來自於人群, 擅長表達,喜歡群體活動, 所以呼朋引伴招集下班後的活動(吃飯﹑唱歌﹑運動)或揪團採購大多是外向型者。遇到問題的第一時間, 會找相關人員討論,其先說後想的特質, 常因不假思索說出不適合的話, 而懊悔不已(殘念…)
內向型: 動力根源來自獨自思考, 擅長傾聽,喜歡在自己熟悉的環境工作與思考。遇到問題的第一時間, 會先回答「讓我想一想」,直到思緒梳理通透才回覆, 給人比較靦腆的感覺。
如果以打靶的程序為例,一般情形為預備->瞄準->射擊。對外向型者為預備->”射擊->瞄準”, 因為他們習慣先說後想, 當聽到預備射擊的訊息, 會不自主地開啟射擊模式。內向型者不同為預備->”瞄準->瞄準…”->射擊, 因為他們習慣「三思而後行」, 充份準備才會行動。
團隊裏有不同性格的人,主管適當地發掘其優點,更能促進其化學反應。記得有次部門旅遊, 主管特別找幾位性格內向的部屬參與規劃,他們注意到部門成員多已結婚且有小孩, 所以選擇渡假村並參加其內部的親子活動,增加家庭間的交流;另一方面,為年輕的同仁安排刺激的體能活動, 更準備有當地特色的伴手禮。所以整個活動下來,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即使多年後回顧照片, 仍歷歷在目。
分享
外向型的人習慣說, 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 所以有較多的表現機會, 內向型的人也不需因此而自怨自艾。根據最新2022年富比士全球富豪排行榜前五名有三位屬於內向性格(馬斯克/特斯拉,比爾蓋茨/微軟, 袓克伯/Meta或臉書),尤其馬斯克思考: 燃油車的動力輸出不若電動車簡單, 其能耗較高; 在高油價與低電價的趨勢下, 使得電動車和燃油車行駛相同的公里數,能省三分之二以上的費用; 加上其維修保護的費用也比燃油車便宜許多, …等,在他深層研究及堅持努力下, 改變汽車設計及產業的發展。所以內向型者的影響力, 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