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見自

因緣際會之下遇到了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希望我去幫忙華梵大學,剛開始第1年需要一些專任老師,因為我是哲學博士,也受過杜威教育,就這樣確定要開始創辦的理念,至今20年,也在今年停招。

我們在幾個部分來講,朝大家比較能夠跟實用性來做一個結合,所以我在接系主任的時候就一直在往這一方面思考,做了很多學程的規劃然後做比較應用性的哲學,很可惜後來的招生量不太夠,但是我們在碩專班的研究所推廣成效來是挺不錯的,那時候研究生都比大學部來的多,其實社會是有這樣的哲學需求的,像是兒童哲學,思辨哲學。

在礁溪開辦書店,哲思書棧 Philosophy Bookstore,顧名思義它本質上會多一些哲學的書籍,我也是哲學系的老師,還是會希望能夠推廣哲學,第二個是整個書店來講,還有一些其它的書,比如教學這類的,也希望能夠有不一樣的空間,礁溪需要有文化的氣息跟風味,第三個就是,真正退休的時候能夠做一些講座,在一個哲學、文化或者是相關的講座。

在這個空間是開放的;裡面大半是我自己的收藏,希望藉這個收藏,相關的電影海報、黑膠、音樂的文化,在現在這樣的虛擬的世界中,再回到這種實體接觸,更有多一點點的感受,開一個實體書店有這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