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告訴我們他被打時,父母要陪孩子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傾聽孩子內心話,並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當事件再發生,才懂得保護自己。

常年與父母接觸經驗中,發現一些父母對於孩子被同儕打時,除了可能會先了解一下有否受傷,最後給一番告誡或教導外,通常會有一些即時的不同反應,例如:

一、責備型:
先罵孩子:「一定是你做了什麼事,不然人家為什麼會打你?」
想法:培養孩子自我反省。或因孩子常惹禍,想刺激他檢討自己。

二、過度保護型:
問孩子:「是誰欺負你?告訴我。」或直接就找對方理論。
想法:因為曾經有過不被善待的經驗,所以認為這次一定也是不被善待的結果。或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是弱勢,別人一定會欺負他。

三、忽視型:
回應孩子:「喔!」或「受那點小傷不會怎樣啦!」
想法:小孩子打打鬧鬧,很正常,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孩子自然會學習經驗。

四、先了解狀況型:
問問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
想法:先了解狀況再作處理。

五、討回公道型:
問孩子:「你有沒有告訴老師?」「你有沒有打回去?」
想法:孩子如果有保護自己,就可以了。

六、贖罪+忽視型:
跟孩子說:「你總算也知道被打的滋味了吧!」
想法:因為他常被告狀打人,好不容易輪到我們是被打的一方,更可以讓他體會被打的心情,所以沒關係,讓他受點教訓。

七、矛盾型:
在家裡罵孩子;對外則呈現保護狀態,都是別人的錯。
想法:不信任外面的人,想保護孩子,但又認為孩子應該要教導。

聽到孩子被打,父母保護孩子的天性通常會油然而生,這是很正常的。雖然方法不同,目的也只是希望這類事件不要再發生,且能幫助孩子保護自己。當然打人的孩子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解決問題或表達憤怒,但假使我們不能先了解真相,只是主觀的以個人經驗及情緒做判斷,處理這類事件,是否能協助他真正達到上述目的會令人產生疑慮。

有些做法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被了解,因為他可能是委屈的一方,或只知道自己做錯事了,但還是不知道以後怎麼做才對。例如責備型、矛盾型、贖罪型。

有些則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無能力保護自己的小孩,接下來還是不知如何保護自己。例如過保護型、矛盾型、討回公道型。

有的呢?則讓孩子擔心父母把事情擴大了,把事情弄得更複雜,讓他成為眾矢之的。處在此種焦慮下,他更不知如何面對及解決問題,例如過保護型、矛盾型、討回公道型。

還有一種做法,則讓孩子覺得他不被關心,不知如何尋求協助。或許有些孩子因此真能悟出如何保身,但也有孩子從此生活在焦慮恐懼中,因他真不知該怎麼辦,例如忽視型。

其實孩子所謂「被打」,有各種可能,例如玩或走路時不小心被碰撞、或因彼此言語表達不佳造成誤會引起衝突、或因自己先言語攻擊對方、或以肢體攻擊對方造成對方反擊、或被捉弄、或被欺壓等等。到底怎麼一回事呢?不先聽聽,還真難處理。

例如曾經有一個平時脾氣不是很好的孩子告訴我,說他在學校被打了。原來因為他是風紀股長,有一個小朋友講話,他對對方說:「你再講話給我試試看。」後來對方就給他一拳。在講這個事件時,其實他很希望被了解他的委屈。

於是我表達我的關心,及專注的聽完他的說法後,他了解了自己在這個事件裡可扮演的角色後,我們也共同找到了下次他可學習的目標。

面對孩子被同儕打時,可以怎麼做,達到幫忙他保護自己,避免又發生同樣事件的目的呢?

以上述這個孩子為例:

一、關心他的傷勢:
問問他:「有沒有受傷呢?是否很痛?需不需要擦藥?有沒有好點?」

二、先聽聽他自認的委屈,讓他覺得你了解他的心情:
先不評斷他做了什麼,因為委屈的感覺是真實的。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願意說出事情的真相。例如告訴他:「你只是在執行任務,卻被打一拳,真倒楣。」

三、了解事情來龍去脈,也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跟環境的互相影響:
例如「他講話時,你當時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呢?」「你覺得你說了那句話後,他為什麼會打你呢?」

四、幫助他想想自己希望什麼結果:
問問他「你當初說那句話的目的是什麼?結果呢?」例如這個小朋友說他希望對方不要再講話,結果卻變成被打。

五、陪他思考可以怎麼做會達到他要的結果,同時也培養保護自己的能力:
例如問他「下次可以說什麼,對方不會再講話,然後你也不會被打。」然後陪他選擇了一句有效的話,鼓勵他下次試試看。

孩子是父母的掌心肉,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平平順順長大。偏偏人與人相處,總是會產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從另一個角度,這些火花,也就是衝突,其實不也是孩子學習人際相處的契機嗎?

當孩子告訴我們他被打時,只要記得目的是陪孩子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及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面對這類事件時,或許就較不會亂了方寸了。

本文由友緣基金會授權親子天下刊登

孩子被打怎麼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