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幼稚園採訪黃秋蓉老師記錄
兒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就是所謂的“量(0~3歲)、質(3~6歲)、位(6~12歲)、向(12歲以上)”。我們都知道『家庭』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有著最大的影響力。從孩子出生開始,也就是0到3歲的階段,父母及主要照顧者需要給孩子大量的文化營養刺激,以積累孩子的背景知識。很多時候孩子情緒不好愛哭鬧,往往是因為他不知道事情該怎麼做,當他自覺能力不夠的時候,他的情緒就會有變化,這個時候就是孩子最需要鼓勵和支援的時候;當他發現自己有能力做時,就會變得越來越開心,越來越喜歡做。所以要培養孩子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只要孩子做到了父母就要給予鼓勵與肯定,但是在肯定鼓勵孩子時一定要記得:“讚美要適度,鼓勵不嫌多”這個原則,你不能只說“寶寶你好棒!你真的好棒!”棒在哪裡不知道,這樣的讚美方式會讓孩子變得自大與自傲,久而久之在沒有聽到別人說好棒的情況下,心裡就不高興,負向情緒就來了。那麼讚美與鼓勵的區別在哪裡呢?簡單的說:『具體的讚美就叫做鼓勵』。比如:“你今天這麼早就起床了,衣服都穿好了,你真的做的很棒!”這個過程讓孩子清楚知道只要準時起床,把衣服穿好這個行為就會受到鼓勵,父母親也認同這個行為,這個行為就會反復出現形成習慣,變成孩子的能力。當孩子已經學會自己打理自己及其他處理身邊事物的能力時,他將來想要做什麼事都能輕而易舉,這個時候情緒就會很好。所以父母須學習放手,讓孩子有自行操作的機會,不要因為保護過度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在沒有能力處理事情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孩子情緒不穩定,這些部分都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此外,孩子的表達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也是21世紀很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父母可以在與孩子談話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持續跟你對話,只要有一個轉折,父母就要說“喔!這樣子啊!然後呢?然後呢?”利用這些轉折語讓孩子能持續發表他的意見,因為當你這樣講,孩子情緒就很高昂了,感覺有人願意聽他說話,有人瞭解他。父母若能瞭解這個的重要性,知道怎樣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製造機會持續與孩子對話,讓孩子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將來孩子就能夠擁有更多的能力,站在競爭力的頂端。請記住在與孩子對話過程中,一定要看著孩子眼睛,並且只要說“這樣子,然後呢?我知道。”這三個詞就夠了。為什麼要說“我知道”,因為“我知道”是一個中性名詞,並不代表我同意,有時候孩子胡亂說話,他說錯了的時候,你不用急著糾正他,因為糾正會容易產生了防衛心理。接下來你再跟他說的任何東西他都聽不進去,可是當你說“我知道”並認真聽他把話說完的時候他的情緒會莫名其妙的受到鼓舞,心情會自然放鬆而感到愉快。在與孩子說話過程中,若發現孩子有某些觀念是不正確的,父母一定要給他正確的引導。導正的時機點很重要:一定要先讓他說完,然後和他說媽媽小時候也是跟你有著一樣的想法,後來外婆跟我說…….,或是老師跟我說……,利用第三者的話語去糾正孩子的觀念,也就是所謂的『他山之石』,不是由聽話者直接告訴你這個觀念或行為不對,而是說自己以前也跟他一樣,表示媽媽以前也這樣,那個時候外婆跟我說了什麼,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樣的方式是讓孩子在沒有任何防衛與抗拒的情況下接受新觀念。孩子會發現有更好的選擇而放棄它原來的想法,這個過程叫循序漸進的原則。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同意他,情緒穩定,再把他的觀點做導正,而不是急著說你不對。很多父母親有這樣的一份愛:很怕孩子的觀念錯,其實孩子的觀念錯一定要導正,什麼時候導正最重要,而不是在孩子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導正。假如說我是一個很急躁的父母親,恨不得你什麼都要是對的,你越是這樣孩子越反抗,當情緒來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為反對而反對的逆反心理。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孩子,知道父母的期待,只有在父母面前裝得很乖,可是轉身整個人就不一樣了。我們希望孩子的外在表現跟內心的想法比較合一,為什麼呢?因為父母親都愛孩子,假如說孩子的公眾我跟他內在的我是比較合一的,無論走在哪邊都是舒服的、平穩的,我們希望孩子快樂,就是希望他不管在人前人後,都能夠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在人前要表現乖乖的樣子,在人後開始搗蛋,為什麼搗蛋?因為孩子受不了了。所以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孩子在人的面前表現這麼好,在後面卻是完全不同,這往往是因為被壓抑的關係,情緒的壓抑會造成孩子內在和外在不合一,這樣的話孩子將來不會快樂的,尤其是遇到比較大的問題或困難的時候,容易發生憂鬱或焦慮的傾向。所以爸爸媽媽愛孩子,一定要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個性,孩子是什麼樣的個性。比如:內向的孩子不太說話,他都是用眼睛看的,所以爸爸媽媽要更有敏銳的觀察力,而且常常跟孩子談心,談心的開始就是聽他說話的開始,情緒教育就是從傾聽開始,願意聽他說話,聽的過程中眼神要看著他,孩子會願意說,還知道這樣說爸爸媽媽不會生氣,而且你說了之後爸爸媽媽高興,所以會一直說。尤其是對一個外向孩子而言,談話的過程就是整理他思考的過程,父母親要藉由互動的機會用問問題的方式刺激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對於內向的孩子,則是藉由互動過程中訓練他的表達,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啟發。
中國人•幼稚園:您這裡講到瞭解孩子要認識自己,剛剛的例子也說到,如果孩子想跟家長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關注他。但是現在的家長也有體會,他們工作壓力也很大的,有的時候在單位忙完工作,回來還要做家務,尤其是女性,白天上完班晚上回家,還要做飯洗衣服照顧孩子,大人會把自己的生活進行一個統籌,因為單位和家庭的事情都很多,她的精神壓力也是很大的,這個時候讓他隨時來關注孩子,這不等於加大了她的壓力?
黃秋蓉:首先,我們可以從認識壓力著手,一個研究五十年有關情緒與壓力的著名心理學家賽利耶博士提出:『壓力是生活的調味料,沒有壓力代表生命的終結』,而壓力的影響因素包含遺傳、認知風格及壓力因應技巧等。所有的人每天都會面臨著或大或小的壓力,重要的不是壓力本身,而是我怎麼樣在這個過程中轉換我的心態!因為心態決定你對事情的看法與判斷。比如當你自己跟自己說“我的壓力很大”,事實上你是在自我催眠,越這麼說越覺得壓力大;如果當你走出辦公室時心裡覺得很悶,帶著這樣的心情回家,在面對孩子時,只要他稍微不聽話或搗蛋,就容易引發你強烈的情緒,所以平常在辦公室裡很有修養的主管,在孩子面前就變得沒有耐心了。我們換一個方式,如果你在辦公室感覺到自身壓力很大,當走出辦公室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做個深呼吸,然後慢慢吐氣,再做深呼吸、慢慢吐氣,將自己的心情做個轉換,比如我現在要去接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前依著剛才的方法將心情做個轉換,看到孩子的時候要記得揚起嘴角,父母的笑容永遠是孩子最溫暖的陽光。有了燦爛的笑容,接下來就要談到技巧面,很多父母親到幼稚園接孩子,一看到孩子便拉著他的小手,邊跑邊催促:“快走,快走!還有好多事情等著做呢!”深怕浪費了趕車及做家事的時間,其實這樣的催促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失落感及挫折感;孩子在學校一整天,好不容易等到父母下班,他是多麼期盼爸媽能在看到他的當下給他一個深深的擁抱,並在耳邊輕輕的告訴他『寶貝,媽媽﹝爸爸﹞好想你』。這樣的擁抱最多花不了三分鐘,可是這三分鐘卻能夠換來孩子的好心情。假如你只是拉著孩子的小手往回家的路走,孩子會覺得他等了你一整天,換來只是媽媽一直這樣催促著,這表示我一點都不重要,於是失落感油然而生,負面情緒就會開始蔓延,回到家裡一個晚上都黏著父母親,導致大人無法安心做家事,小孩也無心學習,一個晚上弄得雞飛狗跳,好不容易將小孩哄睡,大人此刻已然精疲力竭,這樣周而復始,我們一直希望能避免孩子負面情緒的興起,孩子只是需要一個擁抱,擁抱讓他覺得有安全感,這樣的感覺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只要他滿足了心理基本需求,他就會乖乖的跟著你跑,哪怕是讓他跟你一起追公車他都願意,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是愛他的。很多父母用了這個方法之後都給我回饋說:『黃老師,我的兒子﹝女兒﹞終於從小惡魔變身為小天使了,原來方法很簡單,只要抱抱就行了』,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你們一定要試試看喔,效果可是百分百的。還有,千萬要記得持之以恆。
還有更重要的一個點,也是我常跟父母親開玩笑的話:『碗筷不會長腳跑掉,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很多父母回到家裡把大部分的時間拿來做家事,總覺得家事沒有打點好就會全身不對勁,可是等家事做完了,孩子也該上床睡覺了。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孩子需藉由與父母的互動過程中學會更多的溝通表達技巧與心理基本需求的滿足,這樣被愛與被關懷的感覺,讓孩子產生安全感與自信心,這是孩子學習成功的基石。隨著社會趨勢的改變,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因此父母雙方更要互助合作,共同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只要是孩子在家的時間,父親或母親一定要有一個人去陪伴孩子,和他一起看書、說故事、聽音樂、玩遊戲…….等等,絕對不是只有陪他看電視,孩子看電視時間不能太長,隨著孩子年齡成長,選擇適合觀賞的節目內容,太暴力的影片對孩子來說是影響他情緒發展的負面教材,所以父母選擇電視節目時,盡可能選比較溫馨的,有教育意義的,而且陪伴他看,陪伴過程中可以討論,經由討論的過程去瞭解孩子到底懂了哪些?孩子的觀念對不對?很多時候,孩子不說,你不知道他的觀念不對。因此通過這樣一個事情的觸發讓我們有和孩子共同討論的機會,也可藉由彼此的溝通,讓孩子的情緒保持在平衡與穩定的狀態。
中國人•幼稚園:您講起道德品質,也講到打孩子也是家長不道德的行為,可能有一句話,老祖宗傳了幾百輩,叫“棍棒下麵出孝子”。
黃秋蓉:不是全然不可以處罰孩子﹝處罰孩子必須遵守一個原則:處罰是一種教育的過程,處罰宜輕不宜重﹞,或說打孩子就一定是不道德的行為,而是大人必須清楚自己處罰孩子的動機為何?很多父母處罰孩子並非孩子的行為不可原諒,而是因為自己壓抑在內心的壓力無法得到適度的紓解,在情緒無法掌控的情況下,無形中放大了孩子的負向行為而不自知,往往在處罰孩子之後才又後悔自己的行為,但這種處罰孩子的行為不會因為自己感到後悔而停止,甚至不斷重複上演。如果為人父母的有這種行為傾向,就必須重視並覺察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否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亦或找專業的諮詢機構協助找到真正的原因,以解除心理的障礙;否則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中成長是非常辛苦的。父母要很清楚的分辨今天孩子的行為跟我本身的情緒有沒有關係?假如這個錯誤大到必須要通過“打”來解決,那麼一定要分清原因:第一,是因為他的行為不對我打他,還是我的情緒壓力來了我打他?第二,孩子為什麼有這樣的行為出現?第三,要關注到是因為誰的問題造孩子的問題行為?這個過程當中,不是說孩子不能打,如果孩子今天真的做錯事,把他小手拿過來大人手打孩子手心可以,不要用棍子打,因為處罰是一個教育的過程,是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媽媽會打自己,處罰宜輕不宜重。比如今天因為孩子不守信用,所以今天的電視不能看,你不可以說這個禮拜都不能看電視,這個太嚴重了,因為孩子不能等那麼久﹝太嚴重的處罰會造成孩子的反抗情緒,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逆反心理﹞,我們大人一個禮拜不能看電視已經很慘了,何況是孩子。我們的處罰要依據孩子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你可以說因為你今天不守信用,你回來沒有先把功課寫完,所以今天的電視不能看,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人•幼稚園:您建議的獎勵與處罰的方式是什麼樣的?能給家長點建議嗎?
黃秋蓉:處罰孩子可以說是一門藝術,除需遵守處罰的原則﹝處罰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處罰宜輕不宜重外;在處罰孩子之前必須先制定一個親子雙方都清楚的規則,稱之為『事前策略』。(注:規則必須是符合孩子的能力,並以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之,千萬不可以制定一個孩子達不到的標準,讓孩子產生焦慮及挫敗感)。這個規則明訂獎懲方式,而且是雙方都同意的;一旦訂定就必須嚴格執行(父母及主要照顧者都必須共同遵守),這樣孩子才知道你是玩真的,而且無法鑽漏洞,以此規範孩子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再談到獎勵,獎勵可以分為有形的獎勵﹝如禮物、玩具、食品…)及無形的獎勵(如口頭的讚賞、擁抱、堅定的眼神、微笑、豎大拇指……),根據研究調查發現父母對孩子最持久及有效的獎勵是擁抱,擁抱讓孩子感到無比的溫暖與安定,滿足了心理基本需求,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穩定,發揮學習潛能。有形的獎勵必須符合孩子的年齡而設計,可以和孩子商量遊戲規則,比如說買一個貼紙,做一個笑臉貼上去,給獎品的目的是讓他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慢慢他做到又得到父母的肯定,他就會不斷重複這個好行為。父母可以進一步作社會化增強,讓他的行為從學得→穩固到一般化,能隨時展現在生活當中。從小小的細節動作開始,父母親要捨得花這樣的時間和用心在孩子的教育上,這段時間花下去之後,接下來孩子只要習慣養成,他的正確觀念有了,你就會是個輕鬆又快樂的父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