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地理背景】

1

就地理位而言,大稻埕的範圍指的是: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重慶北路。往北是大龍峒;往南經北城門進入城中區,出南門後到艋舺。

十七世紀以前,大稻埕仍是人跡罕至,僅有少數的平埔族人漁獵於此,番社名曰圭母卒社。康熙48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取得大加臘堡墾照,准許開墾的範圍涵蓋整個大台北區盆地,之後始有漢人在這裡耕種,以布匹米酒等物與平埔族人交易鹿皮。

當時有個很大的曬稻穀場子,為大稻埕名稱之由來。

 

 

【大稻埕文化】

[河街文化]

河流是文明的起源、都市的命脈。淡水河匯集了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貫穿台北盆地,河岸的渡船碼頭帶來商業生機,可說是台北市的生命起源。

[番漢交易]

雍正年間(西元1723-1735年),板橋新莊民居已稠,紛紛移往對岸艋舺發展。當時番人靠山稱社,漢人則倚河聚莊,番漢交易漸行,艋舺位於新店溪與大漢溪匯集處,番人以獨木舟載來山產與漢人交易,而番人稱獨木舟音為Monga,是為艋舺地名的由來。當時艋舺居民主要以泉州同安人與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為主,此外還有部分漳州人。當地的移民歷經乾隆年代(西元1736-1795年)與嘉慶年間(西元1796-1821年)的辛勤耕耘,到了道光初期,艋舺民居舖戶已達四、五千家,成為台灣第三大城,當時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日治時改名萬華)之稱。此時大稻埕仍是人煙稀少。

[農漁轉商]

論開發,大稻埕的起步不但晚於艋舺,甚至比北邊的大龍峒還慢了許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基隆商人林藍田遷徙大稻埕後,始有店舖營業,兩年後艋舺泉漳移民發生「頂下郊拼」,下郊人(泉州同安與漳州人)被頂郊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之三邑人)打敗之後,同安人隨大老林佑藻往北遷徙至大稻埕,其後又續有艋舺與新莊的同安人前來,商業街道逐漸成形。

[取代艋舺]

孰料數年後艋舺河沙淤積益重,商船多停靠下游的大稻埕碼頭,使得艋舺市況漸衰,大稻埕反而日益興盛,艋舺因新莊河床淤積商船難以停靠,而取代新莊成為商業中心,卻也因為河沙淤積而把大好商機讓給下游的大稻埕。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淡水廳誌分圖,已經赫見大稻埕的地名出現在大龍峒與艋舺之間。

[稻埕碼頭]

大稻埕碼頭位於淡水河畔,今五號水門處,在環河北路、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的發展歷史,與稻埕碼頭有著密切的關係,昔人以稻埕緊鄰淡江,而稱稻埕為稻江。咸豐10年(西元1860年),淡水開港通商,外商洋行紛紛到此開設商號,風雲際會使大稻埕充滿了濃郁的異國情調,與繁華景象。而今由於碼頭功能逐漸被鐵路取代,貨品也從基隆輸出,於是這個曾為大稻埕創造財富的稻江碼頭,逐漸被吾人遺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