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布市的過去 【胼手胝足 開基創業】
資料來源 :http://www.ylps.tp.edu.tw/
永樂布市位於臺北市迪化街也就是俗稱的大稻埕附近永樂市場的二、三樓,而大稻埕地名的由來則是因為開發晚於都是竹籬茅舍,先民開拓成一片片的稻田或菜畦,因為種水稻需要有曬穀用的平地,於是把這樣的曬穀場的景像稱為「大稻埕」。而大稻埕地區因為靠近淡水河,常常有船隻停靠,所以又稱為「稻江」。
大稻埕商圈的形成開始於一八五一年由林藍田在大稻埕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建立第一批三幢店鋪開始,當時臺灣北部艋舺(開發始於一七八八年)的商業活動已經很熱絡,居全臺第三名的港口,僅次於一府(安平)二鹿(鹿港) ,而較早期由福建移民到艋舺的晉江、惠安 、南安的「頂郊」與較晚來的同安「下郊」人,發生長達六年的「頂下郊拼」也就是俗稱的「漳泉械鬥」,到了一八五三年居下風的同安族人,帶著守護神「霞海城隍爺」來到平埔族「圭母卒社」就是現在大稻埕北部定居。在同安人林佑藻帶領下開始興建店鋪成為新市街,從事與中國香港、廈門、天津及淡水河沿岸各港口的生意往來,進口各種中藥材及絲綢,並將台灣盛產的油、米、蔗糖、大青染料、茶葉及樟腦出口到中國這些地方。逐漸的大稻埕商圈的人力需求大增,人口增加快速,各種商人在此聯合經營並在此開設各種店鋪,商業活動日益昌盛形成批發兼零售的商業型態。
一八五四年再加上新莊地區的同安人因漳泉械鬥敗退再加入大稻埕商圈,使得人力、財力更彙集,沒多久大稻埕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因淡水河淤積的艋舺,成為北臺灣最繁榮的港口。到了一八五八年的天津條約中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而大稻埕在此時已被當成淡水港的一部分,取代艋舺成為國際性商港,到了一八六O年的北京條約更成為台灣開放通商的四個港口之一,外國商人紛紛在大稻埕設立洋行,從事茶葉買賣,到了一八七七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大事修築道路與公共設施,改善茶葉的品質擴大茶葉市場,出口臺灣茶葉到世界各國爭取臺灣茶業的國際地位,使得大稻埕成為茶葉與樟腦的交易中心。
而永樂布市的成立比大稻埕商圈稍晚,約在西元一九O八年的日治時期,大稻埕這個地區日治時期稱為「永樂町」,與太平町(今延平北路)、港町(今貴德街)並列為大稻埕南北三條主要幹道。因為在一八七七年以後大稻埕商圈已經是商賈雲集,於是日本人在大稻埕碼頭附近成立「公設永樂町食料品小賣市場」,雖然是飲食小吃的小賣市場,但是因為船舶也會帶來民生必需品的棉、麻、綢、緞等布料,加上臺灣本身不產棉花也沒有蠶絲,所以在大稻埕碼頭附近逐漸形成布市,其實布市的範圍不僅在永樂市場裡,還包括向外延伸的迪化街、西寧北路靠民生西路段、塔城街、南京西路和貴德街等,所以此地區也成為北臺灣布料的集中批發和零售市場。
照片來源:臺北市文獻會 |
||
1908年大稻埕河岸的帆船雲集 1930年大稻埕茶商製茶 |
||
1931年大稻埕河岸 1931年大稻埕河岸 |
||
1930年永樂町市場攤販 1914年淡水河堤防工程施工中及遠方船隻 |
||
1914年淡水河堤防工程施工情形 1931年大稻埕新街已有電力設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