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dadaochen.ylps.tp.edu.tw/content.php?titlename=art
根據記載,早在荷蘭時代,臺灣就已經有野生茶樹的存在,不過直到西元1860年代臺灣開港之前,臺灣的茶都只有零星的種植。等到西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外國富商在李春生的協助下,從福建安溪引進茶種在臺灣獲得成功之後,大量的茶樹才開始在臺灣種植,此時的茶葉與糖、樟腦並稱為清末臺灣的三大出口商品。其中臺北的大稻埕,就是清末因從事茶加工及買賣而興起的一個大聚落。換句話說,大稻埕的興盛與李春生有直接的關係。 | |
李春生肖像 | |
當時,臺灣南北二巨賈,南部是指陳福謙,北部指的就是李春生,他的財富可與板橋林本源匹敵。從此他一言九鼎,時常扮演外商與本地住民的糾紛協調者。在劉銘傳推動現代化建設時,他亦有極大的貢獻,協助清政府推展各項工業建設,不惜投下巨資,積極推動各項公共工程,如臺北城的建造、鐵路的興建、大稻埕港岸堤防的興建、大稻埕新市街的營造工程,以及擔任蠶桑局副總辦等,後因功獲朝廷頒給五品同知,賞戴藍翎功名。 西元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李春生與板橋林家的林維源共同建造千秋、建昌二街(今貴德街),並出租給洋商,從事茶葉的買賣,帶動大稻埕初期的繁榮。而得「番勢─李仔春」封號,因此在大稻埕的聲望極高。 |
另外,李春生於13歲時在廈門受浸成為基督徒,他認為西方的力量和成功來自基督教,日本的富強也是因為對基督教的支持,而得到上帝的福佑。所以從日本回來之後,李春生便更積極地宣傳基督教義,推動基督教事務。後代子孫為了感念他的作為,在現在貴德街建了一座教堂來感念李春生的教誨,因此定名為李春生紀念教會。而在中山南路的濟南長老教會,李春生也是主要的奉獻者之一。 | |
李春生紀念教會 | |
西元1901年,李春生出任大龍峒教會(今臺北市大橋長老教會)長老一職。除了自己的教會之外,對於其他教會的各項硬體建設、宣教工作,更是不遺餘力地加以支援,現今坐落於臺北市甘州街的長老教會禮拜堂,就是他一手奉獻的。經商致富的李春生,並沒有一般商人的市儈銅臭味,而有著深邃透徹的思想內涵。除對宗教問題提出獨到的見解之外,李春生也關懷各種社會、文化現象。那時候,由於西方文化的勢力強大,有許多知識份子主張全面西化,並全盤否定傳統文化。李春生對此提出反駁,認為「文化不是全盤都不好,將好的精神保留,不好的現象斬除,而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將它們連根拔起」。這樣的想法,在那個全盤否定傳統的年代裡,更顯得理性,可看出李春生雖然接觸很多西方文化,卻不會因此完全「崇洋媚外」,在思想見解上展現了哲學家的風範。
引用文獻:玉山社/星月書房(www.tipi.com.tw),維基百科、臺北市大同區公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