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籽》-成長的路上,我們都不一樣

文 / 阿孚0501

 

 

 

 

 

第一次在書店讀《一粒種籽》這本書時,只覺得這是一篇可愛又樸實的小品,沒想到讀了第二次、第三次,愈讀愈有深意、愈讀愈喜歡,故事描述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上的挫折,探討每個個體成長的速度與長大後的樣貌,劉旭恭老師透過一顆小小種籽的故事,僅僅17個跨頁,就讓讀者從中體悟成長的真諦,發現「成長的路上,我們都不一樣」。

0502

 

 

 

 

 

《一粒種籽》的主角就是一粒小種籽,每年春天是新芽萌發的季節,小種籽每年都期盼著春天到來,期待可以發芽長大。

0503

 

 

 

 

 

他的朋友都長大了,變成高大的樹或美麗的花,他與大家見面時總是很開心,但只有小種籽一個人始終沒有發芽。

0504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頁,小小的種籽在家裡看著鏡子想,為什麼只有自己沒有發芽長大?牆上的相片暗示著歲月的痕跡,朋友們當年也都是一粒小種籽,卻都逐漸發芽茁壯,只剩下自己,永遠與別人不一樣。

0505

 

 

 

 

 

小種籽很煩惱、也很努力,他喝很多水、曬很多太陽、做很多運動,他甚至偷偷去看醫生,醫生說他只是長得比較慢。但小種籽還是很擔心,擔心自己會不會永遠都無法長大。直到有一天,小種籽突然變得好大好大……

0506

 

 

 

 

 

大到撐爆了他的房子,他變成了一粒大種籽!

種籽非常開心,因為他也長大了。

0507

 

 

 

 

 

最後這一幕,小種籽與大夥兒和樂融融地遊戲,令我想起了堀内誠一的《古倫巴幼稚園》結局,小種籽與大象古倫巴多麼相像,都是經歷「了解自我、處理挫折、建立自信」等過程,才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出口。

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看,也適合成人閱讀。童年時,我們擔心自己長得不夠高、煩惱課業或才藝不夠優秀,為了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或差異憂慮不已,一直渴望成長。成年以後,我們依然為相似的事情煩惱著,地位、事業、外貌、能力……總是忍不住將自己與他人比較,希望能被貼上「人生勝利組」的標籤。我不禁懷疑,年齡的增加,真的就是「長大」的證據嗎?「成長」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什麼時刻我會突然感覺自己「長大」了?我真的「長大」了嗎?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自己也是一粒小種籽,在「成長」的路上跌跌撞撞,一步步努力摸索,直到成為現在的模樣。而上述問題的答案,也許就藏在旭恭老師所寫的作者序、以及這本書當中吧!

「我們每個人生長的過程都不一樣,所以長大的速度不盡相同,之後也成為完全相異的個體。有些人似乎很順利自然就長大了,有的人卻發展比較緩慢,可能要花很多力氣才能長大一點點;當然,也有人看似永遠都不會長大,或許他們其實是很慢很慢的長大,甚至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

「對我而言,長大是件很美好的事,不管變成何種面貌,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樣子,開始對自我負責,而不是去成為他人期望中的自己。」  

本文轉載自 繪本.小日子

https://ehonnohi.wordpress.com/2015/04/22/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