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方法論】 亢龍有悔 神龍擺尾

文/張在心

很多人都在做直銷,但重點不在於「做過」,而在於「做起來」和「做出成長」;也就是在事業歷程中一切發生的,從「想到」、「知道」,必須化為實際的「做到」。

當事業期待有所「成長」或「突破瓶頸」的當下,一定得展現「改變」以及「超越」的力量,才能夠在事業生涯「轉型升級」。

吸引貴人相助,需要磁場頻率的惺惺相惜

不管在銷售或推薦上,是否有所謂的對或不對的人、好或不好的客人,只要在直銷路上少了情義、少了相挺、少了相信,這樣的人即使同在一條直銷路上,通常也走不了很久,業績和團隊也持續不了多久。

我們無法靠自己「一個人」成功,當我們越成功,幫助過我們的人一定越多;當我們越成功,要感恩的人也將越多。

如何吸引這樣的貴人相助相挺?檢視一下我們彼此吧:

  1. 做人做事的積極態度值得人激賞,想要提拔你。
  2. 工作的敬業表現讓人讚歎,想要栽培你。
  3. 正面思考的力量與眾不同,想要倚靠你。
  4. 事業分享的學習成效被人發現奇貨可居,想要挺你。
  5. 柔軟尊重的身段使人溫暖,想要靠攏你……等等。

古人說:「親賢人、遠小人」;俗話又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都希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最後終於貴人相助,重點在於審視自己,是否和你所想要的貴人「同頻共振」,抑或者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訴說著「懷才不遇」、「生不逢時」感歎。

成就別人,既需能力技巧,也得心念心量

 直銷人常說:「幫助別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其中的問題是,別人相不相信我們能夠幫?以及我們如何幫?而不是想幫卻無人可幫、或者想幫卻不知怎麼幫,真是值得玩味省思。提供以下幾點參考:

  1. 必先栽培自己

想要幫助別人,先要經營自己;有持續的學習,才有持續的成功。所謂:失去學習成長和改變,人就開始老了。這和身分證的年紀一點關係也沒有。

經典上說:「謙卑是智慧的開端」,表示我們還有可能性與可塑性。哲人托爾斯泰又說:「人們都在考慮如何改變世界,卻沒有人正在考慮如何改變自己。」既然我們無法察覺和證明能使自己變得更好,那又如何取信別人、讓他相信我們能協助改善他的生命狀態呢?因為我們連自己的都改不了。

  1. 讓別人喜歡

比方說,人一旦自覺有能力和天份,自然難免有優越感,請問:人們喜歡和這樣的人生活相處嗎?又譬如,臉上表情出現拒人千里的冷漠孤傲時,就算你再有才能,誰又喜歡靠近呢?所以最後發現,能夠再次的成長,必須創造一個更大、有愛的心量環境,才能夠聚眾和服眾。

愛是什麼?怎麼做到呢?只要是人,都還要學。不如先從沃爾瑪企業的微笑8顆牙理論做起,再力行宗教大師所說的:「一個人心地再好,如果嘴巴不好、脾氣不好,就不能算是善良。」

  1. 人的相處要修練包容和成全

直銷是做人的事業,偏偏人跟人在一起,總有不對勁、不對牌、或不合理的時候。其中關鍵是:合誰的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大道理,誰願意讓一下、先退一點,事情往往會有所轉機,不致關係弄僵;再透過集體成全的文化,才會出現曙光。

否則,在人的世界裡,一旦有了情緒性的對話,什麼目標、團隊、共識、合作等,都不會存在了!到頭來你將發現,其實直銷是:終身學習如何放大別人、縮小自己、和如何與他人合作共贏的事業型態。

  1. 承擔才有成就

大家都想功成名就,領到大組織千軍萬馬的收入,但吊詭的是:常常連一點小組織、小聚會、小功能任務的角色都不能承擔,那又如何有所成就呢?

值得思考的地方是,一直不能承擔的原因,長久以來到底是:不適合?不能夠?不願意?不敢?或者不操練呢?缺乏擔當的人,希望組織當中人人挑戰自我、改變過去慣性,自己卻做不到,然後再埋怨推薦不到有擔當的夥伴。這樣對嗎?

  1. 轉變與感化。

人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糾正與教訓,嘴巴說服終究不能感染感動,讓別人從內心去相信。與其如此,幫助別人改變,不如用我們自己的改變去做榜樣。所謂「言教不如身教」,所以直銷人不能心態觀念大道理的拼命說,我們講的「修行」,可不是「拼命修理別人的行為」。拿信任為名片,用改變當證據,以甘心在一起。

團隊再次升級、自我超越

 1.打造學習型組織

管理大師彼得聖吉在其經典巨著《第五項修練》中,提出所謂學習型組織的關鍵:建立共同願景、改善心智模式、系統思考、團隊學習、和自我超越等重點,的確是面對變化環境必要的競爭條件檢視指標。

事實上,學習除了談怎麼學,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再學什麼?並使成員處在一個持續學習的狀態。建議領導人可以省視,集體學習不能單以自己為學習目標的至高點,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座橋樑,接軌到比自己更高層次的境界,包含二大層面:一是傳與銷的效能面向,二是人我生命狀態的面向。

否則的話,邏輯上會出現問題,就是所有人都被要求要學習成長,而一群上層領導的人卻不學習成長。另外客觀環境來看,暫停學習與不肯更新自己的作業系統、技能和論述,優勢也比較容易被對手取代,出現價值折舊。

  1. 成為目標型組織

目標設定是業務組織和直銷團隊的老生常談。要談目標容易,難在於組織的進階熱度,和集體多數人相信能跨越障礙。讓多數成員願意設定和挑戰目標,這是一種行銷成果的總展現和組織經營成果的總驗收;相對來說,一個老化、存在信心危機的組織,目標設定和達成的挑戰動力,一定是搖搖欲墜。

在目標這件事情上,有一些事前鋪陳的參考點,例如:市場行銷競爭的訴求差異與領先性、經營者的品格人緣心量、會場和教育訓練系統的執行動能、領導者的成交和推薦成功眼見為憑……等,才有辦法激發集體沖聘和挑戰目標的熱情,進一步擴大影響與發酵。

所以,目標型的組織氛圍,才能帶動有品質的進擊行動和成長軌跡。當您發現組織進入了目標倦怠期或恐懼期,要小心,它正在提出一個明顯的警訊!

(原刊載於2016年6月【直銷世紀】282期,收藏紙本雜誌請至直銷世紀市集購買紙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