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通鑑】 鑒古知今-發展組織必學的歷史智慧 借力使力不費力的明佐 張良

文/馬文彬

直銷從業者若能學習張良的智慧,運用「商山四皓」的超凡境界來借力使力,一定也能讓組織的發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上個月的「君臣佐使」稿件遲遲無法動筆,除了因為正在籌拍一部關於直銷產業的電影,抽不出時間來寫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回要寫的歷史「明佐」並不是一般人,本期的主角在「謀士」界中根本就是一位偉人,為表達尊敬之意,基本上要齋戒沐浴之後才能動筆;講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猜到是誰了,沒錯,就是世人尊稱為「謀聖」、高居中國歷史「明佐」排行榜第一名的「張良」張子房先生。

最佳學習典範與人生導師

大部分的人一定都聽過張良的幾項風光事蹟,比如說,他年輕時曾散盡家財,求得一大力士相助,用120斤的大鐵鎚伏擊秦始皇於博浪沙,可惜後來僅擊中副車,未能成功刺殺秦始皇,但張良仍是當年所有行刺秦始皇的人之中,唯一逃過秦軍追捕、並在最後獲得勝利的人。跟荊軻或高漸離那些有勇無謀的刺客,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上,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屬於高度智慧型的嫌犯,策劃犯罪的決斷力與執行力超乎一般人想像。

而張良與黃石公相遇的「圯橋三敬履」與「孺子可教」等故事,更是生動有趣,饒富教育意義,尤其是黃石公贈與張良的那篇「素書」,更是筆者的最愛,每天早上都要誦讀其中幾段才出門工作。

我相信對許多直銷事業的領導人來說,張良不但是一個學習的典範,更是一位人生導師。但由於這些故事,大家都已耳熟能詳,再佔用這個珍貴的版面來談,實在有點浪費,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上網查詢,不管是文章還是影視作品,各個版本都相當精彩好看。

那我們若不談「博浪沙刺秦王」,也不談「圯上老人」,這張良還有什麼重要的事蹟呢?俗話說「項羽打了一百個勝仗,也頂不住張良一個主意」,由此可知,張良運籌帷幄的能力不僅具有軍事上的實用性,對於整個漢代更有著深遠的影響。

若我們把時間軸拉長一點,張良影響漢代後世最深的一件事,大概就是他與「商山四皓」的故事了。

「商山四皓」智辭高祖禮聘

這個「商山四皓」可不是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要是說商山四皓的出現,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這話一點兒也不誇張,這4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分別是東園公唐秉、綺里季公吳實、甪里公周術、夏黃公崔廣,他們是秦始皇時70名博士官中的4位,職掌包括:通古今、辨然否、典教職,相當於現在總統府資政的角色。

但 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由於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漢滅秦後,高祖劉邦久聞「四皓」德髙望眾,曾請他們4人出山為官,輔佐朝政,命張良致書四皓,而這4位賢者寧願在山裡過著清貧安樂的生活,拒絕接受劉邦的禮聘。

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劉如意為趙王。 後來,劉邦覺得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劉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改立如意,縱使 滿朝文武百官都前來勸阻,但劉邦似乎已經下定決心。劉盈的母親呂后聽聞後非常著急,便找了自己的妹婿,也是劉邦的拜把兄弟樊噲來商量,樊噲說:「俺只是個殺狗的,這要動腦筋的事,俺沒辦法,夫人還是去找蕭何蕭大人吧!」

於是呂后直奔蕭何家中,要蕭大人幫忙,但蕭何這個人,大家也知道,是個不沾鍋來著,蕭何笑著說:「夫人這件事,茲事體大,下官能力有限,還是得找別人幫忙。」呂后哭著說:「放眼整個朝廷,要是連蕭大人都幫不了忙,還有誰能做到呢?」蕭何回:「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夫人這下子只能找天幫忙了!」呂后氣道:「你這老傢伙是擺明著要呼攏我嗎?」蕭何急忙地說:「我說的這個天,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不是別人,正是張良,張大人的神機妙算,比天還神,夫人快去找他,這事兒肯定能成。」

於是呂后派出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去請張良出面。 呂釋之對張良說:「您是皇上的親信謀臣,現在皇上想要更換太子,您豈能高枕而臥 ?」張良推辭道:「當初皇上數次處於危急之中,才不得已採用了我的計策。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況現在是皇上出於偏愛想要更換太子,這是人家骨肉之間的事情,關我啥事啊!就算有100個張良出面,又能起什麼作用呢?」

張良智請「商山四皓」改變歷史

呂釋之誠實以告,說蕭何大人極力推崇,懇求張良務必出個主意,張良心裡想:又被這個老蕭給擺了一道,雖然一肚子不高興,但回過頭來又想到,當年周幽王為了褒姒廢嫡立幼,晉獻公為了驪姬廢嫡立庶,都造成天下大亂、烽火四起、民不聊生,現在劉邦要是也為了戚夫人,廢掉太子改立次子,難免會造成歷史重演,生靈塗炭,不得已只好出個計策:「這件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難以奏效。我看不如這樣吧!我知道有4個人,皇上一直想要邀請他們入朝為官,但遲遲未能如願。如果請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配備舒適的車輛,派幾個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然後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只要讓皇上看到他們,太子的地位就會穩固了。」

於是呂氏兄妹和太子真的按照張良的指示,把這4位老人請來了,安頓在建成侯的府邸。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4個老人跟隨在太子身後,劉邦突然見到這些人,鬍鬚雪白,衣冠不凡,問起他們的來歷,4人道出自己的姓名。 劉邦聽了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何自己來追隨我的兒子呢?」4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 ,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

劉邦說:「那就有勞諸位今後輔佐太子了。」4人向劉邦敬酒祝壽之後就彬彬有禮地告辭而去。劉邦見太子有4位大賢輔佐,打消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劉盈果然順利繼位,是為漢惠帝 。雖然後來呂后干政,殘害戚夫人、趙王如意,也是一場人倫悲劇。但自古廢立太子視為動搖國本之事,張良評估當下的時空背景而出此奇計,不但確實奏效,把政權之爭留在宮廷裡,更避免了一場因為奪嫡爭位而給人民帶來的浩劫。

商山四皓過世迄今超過兩千多年,如今,四皓的墓塚(現存於陝西省丹鳳縣)依然保存完整, 歷代過往商山之文人騷客對於4位老先生高風亮節、淡泊名利讚譽有加,歌詠四皓的詩文就高達300餘篇,其中許多詩詞被刻成碑文,供遊人品評。

《四皓廟碑》刻著:「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惟聖人乎。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劉,知存也;應孝惠之聘,知進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俱備,而正在其中矣,先生非聖而孰為聖乎!」各位直銷業界的先進與夥伴,若是也能學習張良的智慧,運用「商山四皓」的超凡境界來借力使力,一定也能讓組織的發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原刊載於2016年6月【直銷世紀】282期,收藏紙本雜誌請至直銷世紀市集購買紙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