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文彬
俗話說:「春雷一響,大地春回」,前幾天清晨的隆隆春雷,不但提醒農夫們插秧播種的時刻又到了,彷彿也在告訴所有的直銷夥伴,新的一年開始,大家應該要為組織的永續發展做好深耕的準備。
既然是「新」的開始,咱們這期的「君、臣、佐、使」系列也來應應景,用「新朝」的老闆——王莽,做為開春的第一位男主角,看看這位極大爭議的「佐」,有哪些值得我們直銷領袖學習或是反省的地方。
一般人聽到王莽,第一印象大概就是「哦~那個篡漢的傢伙」,但是,不可否認的,王莽是中國歷史上從「家貧」、「求學」、「做官」而變成「皇帝」的第一人,若以西漢末年腐化的封建社會來看,王莽更可說是一個「清廉簡樸、公私分明」的政治明星,他自24歲擔任黃門侍郎起(相當於現代的總統府侍從官),就以博學多聞、禮賢下士聞名,加上王莽從不留餘財,全部的俸祿都拿來贍養門客、救濟窮人,深受民眾的愛戴。
清廉簡樸、公私分明
根據史書記載,綏和二年,王莽隱居新野期間,其子殺死家奴,王莽痛斥後便令自己的兒子自殺,真正做到公私分明、大義滅親。元始二年,全國大旱,王莽斷葷,以示與百姓同甘共苦,當時他捐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交給大司農救濟災民,王莽的做法讓百官紛紛仿效,因此很快解決了百姓缺糧的危機。
歷經30年的公職生涯,清廉又公正的王莽,聲望如日中天,終於在54歲那年獲得朝野的廣泛支持,登上了最高的權位,開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禪讓成為皇帝的先河。清代史家趙翼記載「頌(王莽)功德者八千餘人,吏民上書(勸進)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要是以西漢當時識字的人口比例,再結合現代的民主政治,光這些選票,就算讓王莽選上3次總統都不算過分,可見「得民心者得天下」是自古至今不變的定律。
至於王莽推行的改革措施,不能不承認大多切中時弊,而且是有進步意義的。然而,然而,然而(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他創立的「新朝」前面是西漢,後面是東漢(都是他們劉家的人),有這樣的時空背景,王莽在漢代史官的筆下,自然不會留下什麼好聽的話,加上新朝的末期,天下大亂,王莽在長安被亂軍所殺,16年王莽政權就草草地下台一鞠躬。歷史是殘酷的,所謂成王敗寇,所有亡國君主難免會被繼任者醜化,因此,王莽人格上的其他優點也隨著新朝的滅亡而一併被歷史所遺忘。
以客觀的角度來看,也許王莽推行新政過於激進而導致失敗,但王莽本身的個性,卻值得我們直銷領袖深入探討與學習。試想;在那個沒有大眾媒體的年代,王莽竟然可以用口碑與輿論,讓朝野上下擁戴他登基稱帝,就十分不簡單;加上王莽雖然位高權重,但清廉簡樸與禮賢下士這兩點卻做得十分徹底,當他地位越高時,反而對人越謙虛,而且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始終接近清貧,甚至王莽的妻子曾因穿著樸素出門迎客,而被誤認為是家裡的傭人。誠然很多史學家說王莽的一切清廉形象都是假裝出來的,但王莽篡漢稱帝後卻無任何改變,直至兵敗身亡,一生仍簡樸如初,又如何能稱他為偽君子?
醫學與科學的創新者
反觀西漢末年,接連出現四個昏君,就算王莽不篡位,民間也勢必會造反,換句話說,若王莽當年沒有「托古改制」,仿照堯舜受禪稱帝,和平地結束掉西漢的政權,西漢帝國最後的結局可能是更多的戰爭以及更多的百姓受苦,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後來東漢的光武中興,因此,從根本上來說,王莽的「篡漢」恰恰是拯救了病入膏肓的西漢王朝。
當然,我們這個專欄並沒有打算幫2000年前的王莽翻案,也沒有資格評斷這位王老先生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但王莽確實是歷史上十分熱衷於科學的一個皇帝,他的創新思想與變革精神,就算放到當今社會來看,還是蠻值得領導人學習的。
舉幾個例子:根據漢書記載,公元16年,有個叫王孫慶的人被處死後,王莽命令宮廷醫生進行解剖,量度其五臟的位置,做為醫學研究,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記載的醫學人體解剖,比西方醫學的解剖學之父——維薩里(Andreas Vesalius)早了1500多年。再比如,公元18年,王莽為了攻打匈奴,他把大鳥的羽毛做成翅膀,然後裝在人身上,據說可飛行百步之遙,王莽為此親自做了實驗並編組飛行步兵,這個飛行實驗可是比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設計的撲翼機(Ornithopter)還要早10幾個世紀。
除此之外,王莽還是人工食品的最早研究者,他在位晚期,由於連年災荒,糧食短缺,王莽派人到各地調查可以食用的植物,進行了人造乳酪的實驗,這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食品實驗。
整體來說,王莽的領導與管理的模式,不僅創新且實事求是,更為當時的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恢復井田以杜絕土地炒作,民生物資收歸國有以維持物價穩定,遍濟鰥寡孤獨的社會保險制度等做法,每一項改革都是從黎民百姓的福祉出發。
所以王莽「篡漢」這種平和式的政權轉移,若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不僅保障了大多數人民的安居樂業,更呼應了當時人心思變的潮流,雖然其中許多改革在執行時,因為操之過急或是缺乏溝通,而導致政權的終極失敗,但他追求創新與變革的勇氣,也許可以為所有直銷領袖們在新的一年帶來不同的思維。
(原刊載於2016年4月【直銷世紀】280期,收藏紙本雜誌請至直銷世紀市集購買紙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