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通鑑】主攬南宋相權19年,是忠良還是奸佞?~秦檜

272-ma

 

秦檜雖然做了千古罪人,但他卻成功的保全了南宋豐富的人文資產,否則我們今日哪有陸游、辛棄疾、李清照這些人的文學著作可以欣賞呢?

文◎馬文彬

連續幾期的「君、臣、佐、使」系列,我們從清代的范文程、明代的姚廣孝,一路往上聊到元代的耶律楚材,這幾位都屬於歷史上的明佐,影響後世甚鉅,這期按表操課該輪到南宋上場。

其實大多數的漢人都不願意深入討論南宋,為什麼呢?這個既脆弱又繁華的朝代,不但讓前朝的兩個皇帝徽宗、欽宗被女真族給拽走了,成了有名的「靖康之恥」,開朝的皇帝趙構更被金兵嚇出「萎腐」之疾(今陽萎),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儘管中間幾任皇帝踉踉蹌蹌的維持住偏安一隅的政權,但南宋皇朝最後還是淪落到海上漂泊,崖山海戰之後,8歲小皇帝趙昺哭哭啼啼的投海,悲慘地結束了他的小朝廷,可謂漢人主政最丟臉的一個朝代。

這樣的時空背景,不要說找出一個「明佐」,連找出一個「明臣」都很難,就像是要從一家業績很低的直銷公司裡,找出一位卓越的領袖或是總經理一樣。如果大家有興趣,再提供一個有趣的數字分享,南宋152年歷經9個皇帝,任命過78任宰相,當時的名嘴們用輿論治國,一下子主戰、一下子主和,中央政策也隨之搖擺不定,造成平均不到2年便消耗掉一任宰相的亂象,若不算中華民國政府更換行政院長的頻率,南宋算是中國歷史上,宰相用量最大的一個朝代。反觀我們直銷產業,一家頻頻更換經營團隊的直銷公司,或是一位頻頻更換公司的直銷領袖,也是很難創造出亮麗的成績。 

千載難逢的負面教材

當我正為找不到南宋「明佐」陷入苦思之際,一位業界前輩提醒我,做直銷的教育訓練時,若能用一些負面的歷史人物當作教材,反而能帶給夥伴們更深刻的反思,此話一出,恍然大悟,有個萬中選一的負面教材就在眼前,不是史彌遠、賈似道,更不可能是陸秀夫、文天祥,而是鼎鼎大名的壞蛋「秦檜」。

說到這個秦檜,只要稍微讀過宋史的應該都認識,先不講紹興和議時他是如何的喪權辱國,也不提他如何用12道金牌害死岳飛,光在維基百科裡,關於秦檜的生平撰述,就整整超過2萬個字,已經超過一篇碩士論文的字數,其記載的詳細程度不但是中國宰相之首,更超越了不少皇帝在維基百科裡所佔的版面,然而,這樣一個偉大的負面教材,能帶給我們直銷夥伴們什麼學習與警惕呢?

建炎四年(1130年)10月,秦檜和妻子王氏及僕從一行人,從金軍脫逃返回臨安。秦檜回來後,自稱「殺監己者奔舟而歸」也就是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才逃回的,但宋朝朝中大多不相信這種說法;因為從燕州到楚地相距2800里,一路跨河越海,怎能沒有金兵查問,又怎能殺了看守士兵,歷經數月的逃亡而不被發現?再說,金兵若真的放回他,一定會以他的妻小為人質,他怎能與王氏同歸?因此朝中大多認為秦檜其實就是金人派來的臥底,根本不是自行脫逃而回,但因當時的宰相范宗尹與秦檜是多年好友,在皇帝面前盡釋群疑,竭力保薦他的忠心,秦檜才得以回朝任官,之後秦檜便認宰相范宗尹為他的直屬上線。 

用人於不正者殆,決策於不仁者險

紹興元年(1131年)2月,秦檜以自身的才幹,迅速晉升為參知政事。7月范宗尹建議宋高宗討論崇寧、大觀以來的濫封、濫賞之事,秦檜原本也極力贊成范宗尹,畢竟是自己上線的論點嘛!但後來秦檜見宋高宗堅決反對,他立刻見風轉舵,180度急轉彎,直接向著總上線宋高宗靠攏,並藉機排擠范宗尹,不久,范宗尹遂遭罷相。

你看看這個秦檜,前一年范宗尹才幫他說好話,讓他回到朝中獲得一官半職,不到1年,他就為了拍總上線的馬屁,在人家的背後下毒手,這給我們直銷領袖們很好的警惕「人在做,歷史在看」這種忘恩負義的做法,不論是古今中外,終究會遭世人所唾棄的。

范宗尹被罷後,相位久虛。秦檜揚言:「我有二策,可聳動天下。」有人問他是哪二策?怎麼不直接說,秦檜回:「現在沒有宰相,不能執行,所以乾脆不說。」於是宋高宗聽到這件事,便修改為二相制,效仿當年越王句踐讓文種、范蠡那樣內外分職,由呂頤浩專管軍事,而讓秦檜專管政務。秦檜就順利地幫自己從一個小小的「參知政事」一路升到「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

這時,更妙的事來了。紹興二年(1132年),秦檜奏請高宗設置「修政局」,自己提拔自己為主參事,他又說:「當年周宣王修內政,是修其所謂外攘之政。」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國家其實只要把內政修好就可以,其他軍事外務的單位根本就不需要,通通都可以由內政單位統一管理,所以短短1年不到,宋高宗又把「內相外相」制改回「單一宰相」制,秦檜藉此成功地打擊呂頤浩的相權,最後僅留他一人當宰相。

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秦檜的政治手腕,短短3年,他讓自己從一個回鍋小吏,一路做到了朝廷大員,雖然紹興三年(1133年)時,秦檜曾短暫被高宗罷除相權,但不到2年,他又重回相位,宋史記載「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也就是說,秦檜擔任2次宰相,前後19年,不但害慘了國家,更把所有的忠臣良將全給殺光。

各位領導人,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心裡毛毛的呢?你的公司裡或是組織中有沒有這種「隻手遮天」的角色呢?魏徵曾對唐太宗說:「天下之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各位直銷領導人以及公司內部的主管,千萬記得要常常到第一線聽聽夥伴的心聲,而且「用人於不正者殆,決策於不仁者險」,正直誠信以及忠義仁愛,絕對是招募夥伴以及錄用員工的首要考量,若是任命「有才無德」的人來領導跟決策,遲早會讓組織與公司陷入困境。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二句標題是白居易的詩,主要是形容周公跟王莽之間的差異,但若拿來套用在秦檜身上,其實更有意思,為什麼呢?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當初沒有秦檜與金人的「和議」政策,南宋有沒有可能直接亡國呢?

我沒有要為秦檜平反的意思,但康熙皇帝曾對秦檜「偏安社稷」的政策給了高度的肯定,康熙在他的《御製文集》中提到:「兵破之後,兵已滿萬,人強將猛,非之所敵,明矣。備責不能臥薪嘗膽,以雪父兄母后之仇,則高宗何辭?若論李綱之忠言不聽,岳飛之丹誠不用,設使諫行言聽,則必勝金兵於朱仙,生還二帝於汴京,朕實不信也。」翻成白話就是說,康熙認為金強宋弱的整體情勢已經很明顯,大家老是罵趙構不願雪恥復仇,實在沒什麼必要,要是靠岳飛打的那幾場勝仗就能迎回徽宗、欽宗二位皇帝,我是完全不相信的。

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康熙皇帝的論點也相當具有戰略參考價值,當時岳飛雖大敗金兵於朱仙鎮,嚇得完顏宗弼準備棄汴梁城(今開封)逃跑,似乎有一舉北伐成功之勢,但一場勝利就能完全扭轉南宋積弱多年的國力,實在有點牽強。就像是1938年對日抗戰時,山東的臺兒莊大捷,李宗仁、湯恩伯聯合了15個師,約10萬國軍的主力部隊,打贏了日軍不到3萬人的偏旅,拿這樣的故事來做政戰思想工作、激勵民心士氣確實可行,但妄想這樣就能逆轉戰事,實在有點異想天開。

反觀當時,秦檜若沒有力主議和,而是鼓勵宋高宗以匹夫之勇、必死之心去為父兄報仇雪恨,不知南宋還能偏安150年嗎?

明朝崇禎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不願意議和、不願意偏安,於是傾天下兵力迎戰滿清,結果不僅讓中原的百萬雄兵全數沒於東海,最後還被四處流竄的農民軍攻進京城,導致文武百官逃散,百姓社稷毀於一旦,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若從這個角度看,秦檜的論點也未嘗不是一個保全之計,當時重文輕武的南宋要抵抗金兵,非不為也、實不能也!秦檜雖然做了千古罪人,但他卻成功的保全了南宋豐富的人文資產,否則我們今日哪有陸游、辛棄疾、李清照這些人的文學著作可以欣賞呢?話說回來,夥伴們經營直銷事業也是一樣,許多爭得面紅耳赤的是非對錯,許多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爭議,要是把時間軸拉長了,也許都不再重要,惟有遵行正道,聆聽內心的初衷,才能給我們這獨一無二的直銷人生創造更高的價值。

(原刊載於2015年8月【直銷世紀】272期,收藏紙本雜誌,請至直銷世紀市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