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醫療在台灣:守護高齡社會的寧靜革命
今年四月,內政部公布,台灣老年人口比例突破14%,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再過短短8年,台灣將達到老年人口比例20%的「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18年,平均每5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但22年後的2040年,將變為每2個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年人口。
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疲於奔命的家庭。因衰老、失能而無法走出家門看病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有的家屬得把長輩從沒電梯的老公寓揹下樓就醫、有住在偏鄉的長輩坐一趟計程車到醫院看診,就得花超過千元車資、有的長輩長期依賴家屬(甚至計程車司機)領藥,直到釀成重症才送急診…。若台灣沒有找出解方,醫療不平等只會隨著高齡化越來越嚴重。
為了扭轉高齡化帶來的醫療崩壞、照顧危機,日本發展了30多年的「在宅醫療」(台灣稱「居家醫療」),近年在台灣各地開始萌芽、發展。
在台灣剛起步的居家醫療,能夠如何守護越來越老的台灣?北海道夕張市的案例,可供借鏡。
高齡化 + 醫療崩壞
北海道出現「夕張奇蹟」
講到夕張,很多人會想到哈密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5年的夕張,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高達47%,相當於每兩個市民就有一個是老年人,高齡化程度居日本之冠。
雪上加霜的是,產業衰退加上人口外流,造成市政府財政破產,夕張唯一的市立醫院在2007年倒閉。然而,高齡化加上醫療崩壞,不僅沒有影響夕張市民的健康,每位老人每年的醫療照護支出,更是比預期減少10萬日圓。這樣的「夕張奇蹟」,是怎麼辦到的?
森田洋之醫師研究夕張的案例後,在TED演講分享夕張市健康幸福的秘密。他發現夕張奇蹟有三大關鍵:完善的居家醫療照顧、民眾就醫和臨終觀念改變、以及社區互助精神。
市立醫院倒閉後,夕張市的病床數頓時減少九成,24小時接電話的「居家護理所」、「在宅療養支援診所」取而代之,藥師、牙醫也提供居家醫療服務和送藥。除非是骨折或急重症會由直升機送到鄰近的大醫院治療,否則市民盡量不進醫院。
例如,在夕張的老人如果得了肺炎,優先由醫師到府提供抗生素治療,非必要不會送急診。漸漸地,市民開始改變「生病去醫院就好」的觀念,改為注意飲食、多運動,從生活中「自主改善健康」。牙醫、老人養護機構也積極推廣口腔衛生、肺炎鏈球菌疫苗,幫助市民預防疾病。
有了來自居家醫療和社區鄰里的關心和支持,即使是80歲的失智症阿嬤,不但可以在家生活自理、還可以幫鄰居剷雪。森田醫師發現,在降低無效醫療後,夕張市整體健康照顧花費比北海道其他地方低,而且老年人活得健康有尊嚴。
「居家醫療不只是到病人家中看病」,台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說,「我們是『介入生活,守護生命』」由醫護人員到需要的病人家中看診、開藥、並提供健康諮詢,讓年邁、失能的病患也能擁有平等的就醫權益,能夠在家有尊嚴地生活、終老。
宜蘭醫師公會理事長王維昌舉例,有102歲的糖尿病患,長期由家屬領降血糖藥,一直沒有後續追蹤檢查。直到該病人的主治醫師加入居家醫療團隊後,帶護理師到病人家中量血糖「嚇一跳,居然是低血糖,所以趕快把降血糖藥停掉了。」與病人生活脫鉤的醫療,反而可能造成健康傷害。
醫護走入病人的家庭和生活,建立互信關係,能夠成為一股安心的力量。宜蘭的誼華居家護理所護理長陳靜宜舉例,「有一個住礁溪的阿嬤,每次身體出了大小狀況,即使是一個小傷口,家屬就急急忙忙把她送到到醫院,過去一週平均往返醫院三次。」
而自從居家醫療團隊介入之後,與家屬建立信任關係,當阿嬤出現狀況,家屬就先詢問家庭醫師。慢慢地,家屬也學著自行處理,減少舟車勞頓送醫次數,也大幅降低醫療時間和金錢成本。
居家醫療,被視為扭轉醫療崩壞的寧靜革命,是每個邁入高齡化的國家,都須面對的課題。
認識台灣的居家醫療
全民健保自84年開辦以來,陸續推動行動不便患者一般居家照護、一般居家照護、慢性精神病患居家治療、呼吸器依賴患者居家照護、末期病患安寧療護等7項居家醫療照護。自105年起,健保署將各項居家療護計畫整合為「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醫院、診所、居家護理所等醫療機構,可以依健保署規定,組成居家醫療照護團隊,就近服務附近的民眾。
資料來源:健保署「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如何找到家附近的居家醫療團隊?
1. 健保署「居家醫療整合照護特約醫事機構查詢」
2.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網站
不能只靠熱血醫護
台灣居家醫療還有哪些關卡要過?
在日本,限定200床以下的醫院才能做居家醫療,符合分級醫療的精神,而在台灣,目前是開放給各級醫院。黃勝堅說,診所常因人手有限而卻步,因此他常鼓勵診所,從附近最弱勢的個案開始照顧,即使只收5個個案也沒關係,從中熟悉居家醫療的運作,「希望更多診所加入。」
為了鼓勵更多醫療院所加入居家醫療,是否應調高健保給付受到關注。黃勝堅建議「論品質計酬」,如果只是把給付調高,卻沒有控管品質,反而會影響民眾對居家醫療的信任。他認為健保署可以定KPI(關鍵績效指標),以健保點數獎勵高照顧品質、讓病人不用到處逛醫院領藥的居家醫療團隊。
另外,許多居家醫療的個案,同時也有長照需求,反之亦然。余尚儒建議,居家醫療和長照中心應該要有特殊窗口聯繫,彼此資訊互通。當居家醫療團隊轉介個案給長照中心,長照中心也要回報個案狀況,而不是醫療、長照各做各的。
他舉例,「如果今天醫師教家屬如何為病人換藥,但沒有跟居服員聯繫上,居服員不知道怎麼換藥,萬一出問題誰負責?」而如今,並不是每個縣市的長照中心都會銜接居家醫療,長照端和醫療端的整合依然有待加強。
居家安寧 讓家成為生命最終的避風港
「居家醫療不可能取代醫院,而是提供多一個選擇。」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在台東深耕居家醫療的余尚儒醫師指出:「一個地方的在宅醫療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指標,是看被照顧者是否能夠在家過世。」
黃勝堅指出,各國的善終意願調查顯示,大約有7成的老人希望能夠在家善終。2013年,台灣在死亡診斷書上寫「在宅死亡」的比例是43%,而其中90%都是在醫院留一口氣送回家。根據他的臨床經驗,很多末期病人送回家照顧後,因為安心了、放鬆了,需要的嗎啡用量比在住院時大幅減少。
「有個病人生前常常誇讚自己的4個博士子女、都在美國當教授,卻忽略了最『沒出息』的小兒子,一路以來不離不棄地照顧、陪伴著他。」黃勝堅回憶,當醫護團隊瞭解病人的家庭後,提醒他記得向孝順的小兒子道謝、道別。
在生命的最後,老父親向小兒子道謝,那一刻,過往人生所有的遺憾被圓滿了、心結被解開了。
黃勝堅說,「死亡是有價值的,而居家安寧就是賦予生命價值」,在死亡前很重要的,就是要和家人親友好好地「道愛、道謝、道歉、道別」。但在醫院,大家只看見要控制疾病,往往忽略了生命臨終最需要的關懷。
藉由居家醫療團隊和照護者的支持,讓被照顧者在生命的最後時光,有權利在家度過,是各國居家醫療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今周刊 (http://t.cn/RuG7g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