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7日 04:10 主筆室

人民幣即將「入籃」,就是自10月1日起,其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而成為正統的國際準備貨幣。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新紀元。作為大陸重要經貿夥伴的台灣,應如何妥善因應人民幣此次入籃,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上述的SDR,是國際貨幣基金創造發行多年的國際準備資產,其雖是計價單位而非流通貨幣,但背後有個堅強的貨幣籃支撐,所以其價值很穩定,信用度亦無庸置疑;國際貨幣基金會員國隨時可憑手上的SDR,向其他會員國換取流通外幣頭寸,以彌補自身國際收支短差。因而SDR堪稱為超級準備貨幣。

原本SDR背後的貨幣籃,裡面只有4種貨幣,即美元、歐元、日幣、英鎊。自10月1日起,人民幣加入該貨幣籃,形成5種貨幣共同支撐SDR局面,而且人民幣在籃內所占權重不小,達10.92%,居第3位,僅次於美元和歐元。

人民幣這次入籃後,將成為各國外匯存底中不可或缺的幣別成分,即各國央行會將一部份外匯存底換成人民幣,其比例很可能參考人民幣在SDR的權重,即大約1成,但這個比例,需一段時期後才能實際達到。

其次,人民幣這次入籃,也會帶動各國民間擴大運用人民幣,作為其國際交易的支付或清算工具,而將提升人民幣在國際流通的數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後人民幣作為正統的國際準備貨幣,其匯率變動也會更加市場化,甚易受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變動影響,而有劇烈升貶表現,難以再一路升值或一路貶值。換言之,人民幣此次入籃,也表示其匯率波動幅度將相應擴大,使投機者更有「低進高出」的獲利空間,但一般廠商則需加強防範相關的匯兌損失風險。

那麼,台灣方面如何因應人民幣此次入籃呢?首先,我中央銀行需訂定新的「外匯存底幣別比例」,主要是決定人民幣占我外匯存底的合宜比例。雖然我央行多年前已在外匯存底中納列人民幣,即已持有一部份人民幣形式的外匯存底,其比例亦祕而不宣,但無論如何,其在人民幣這次入籃後,實有必要檢視及設定新的比例。

由於兩岸經貿關係非常緊密,加上台灣金融業現有3千億元人民幣的客戶存款,人民幣已是台灣社會慣見貨幣,所以,我外匯存底中的人民幣比例,若略高於1成(人民幣在SDR貨幣籃權重),應是合理安排。也許我央行可以將此訂定為12%,或15%;這尚待央行深入研究及敲定。

其次,我央行另有一項工作,就是爭取早日與大陸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以便以彼此相互約定條件,直接互換一定數量的對方貨幣,並將這些貨幣使用於雙方商貿交易中,來迴避國際金融震盪之衝擊,及表彰雙方密切合作關係。大陸截至目前為止,已與20多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這種協議,而在人民幣這次入籃後,簽署國家會更多;台灣實應早日加入這個行列。

除此之外,台灣方面另需致力擴大人民幣回流機制。如上所述,台灣金融業現有3千億元人民幣的客戶存款,在人民幣這次入籃後,客戶會來存更多人民幣;這筆龐大的人民幣資金,必需有效益地回流大陸市場,來為金融機構創造更多利益。而目前台灣這種人民幣回流機制尚有侷限,大都只是轉存陸資銀行,或貸款給大陸上的中外企業;其中的貸款業務,因不易掌握陸方信用資訊,業務風險較高,過去也確實苦吞了不少呆帳。

於今之計,我財金當局宜督促金融業者,大力改進對陸方企業的徵信手段,以排除浮誇不實的申貸企業,把呆帳發生風險降至最低。徵信手段強化後,金融機構自可穩健地擴大對陸貸款,使手上人民幣資金的收益相應提高。

再者,我方政府應協助金融業,得以早日適用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規定,俾藉此以代客操作模式,對大陸資本市場作人民幣投資。是項規定,已明載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中,惜該協議迄今尚未獲立法院通過,金融業只能苦苦等待。

蔡政府實宜督促立法院民進黨團,早日審查通過兩岸服貿協議,並付諸實行。因這項協議能幫助我金融業深入布局大陸市場,及因應人民幣此次入籃後的新形勢。人民幣對台灣的影響將越來越大,蔡政府能視而不見嗎?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