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的預測

 

Fisher Effect 費雪效應

由著名的經濟學家費雪第一個揭示了通貨膨脹率預期與利率之間關係的一個發現,它指出當通貨膨脹率預期上升時,名目利率也將上升;名目利率隨著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而變化。

名目利率、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三者之間的關係是:

名目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

在某種經濟制度下,實際利率往往是不變的,因為它代表的是你的實際購買力。於是,當通貨膨脹率變化時,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目利率(公布在銀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會隨之而變化。

在某種經濟制度下,實際利率往往是不變的,因為它代表的是你的實際購買力。名義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貨膨脹率完全相等,這個結論就稱為費雪效應或者費雪假設(Fisher Hypothesis)。

它表明名目利率(包括年通貨膨脹溢價)能夠足以補償貸款人到期收到的貨幣所遭受的預期購買力損失。即貸款人要求的名目利率要足夠高,使他們能夠獲得預期的實際利率,而要求的實際利率就是社會中實物資產的經營報酬加上給予借款人的風險補償。

費雪效應意味著如果預期通貨膨脹率提高1%,名目利率也將提高1%,也就是說,這種效應是一對一的。

費雪效應表明:物價水平上升時,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傾向;物價水平下降時,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傾向

 

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國際費雪效應

國際費雪效應(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所表達的是兩國貨幣的匯率與兩國資本市場利率之間的關係。它認為即期匯率的變動幅度與兩國利率之差相等,但方向相反。

理解國家間名義利率的相對變化對某國貨幣價值的影響,關鍵在於理解購買力平價理論費雪效應的內涵。購買力平價理論告訴我們,匯率的變動將會抵消通貨膨脹差異的影響。因此,本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對外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則意味著本幣貶值,同時也意味著本國的利率相對於外國利率上升。將這兩個條件綜合起來,就得到了國際費雪效應

公式:

(S1-S2)/S2=id-if

其中S1是當前即期匯率,S2是一定時間結束後的即期匯率,id是國內資本市場利率,if為國外利率。

 

Interest Rate Parity 利率平價理論

通過利率和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之間的關係來說明匯率的決定與變動的原因。該學說認為遠期差價是由兩國利差決定的,(遠期匯率的升水、貼水率約等於兩國間的利率差異)並且高利率貨幣在遠期市場上必定貼水,低利率貨幣在遠期市場上必為升水,在沒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情況下,遠期差價等於兩國利差,即利率平價(interest parity)成立。

利率平價理論可分為無拋補利率平價(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UIRP)拋補的利率平價(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CIRP)兩種。此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所做的假定上。

(一)無拋補利率平價

定義:在資本具有充分國際流動性的條件下,投資者的套利行為使得國際金融市場上以不同貨幣計價的相似資產的收益率趨於一致,也就是說,套利資本的跨國流動保證了“一價定律”適用於國際金融市場。

(二) 拋補的利率平價

定義:拋補利率平價,與無拋補利率平價相比,拋補的利率平價並未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做出假定,即套利者在套利的時候,可以在期匯市場上簽訂與套利方向相反的遠期外匯合約(掉期交易),確定在到期日交割時所使用的匯率水平。

通過簽訂遠期外匯合約,按照合約中預先規定的期遠期匯率進行交易,以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由於套利者利用遠期外匯市場固定了未來交易時的匯率,避免了匯率風險的影響,整個套利過程可以順利實現。

利率平價理論的缺陷

  • 利率平價說沒有考慮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卻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各種交易過高,就會影響套利收益,從而影響匯率與利率的關係。如果考慮交易成本,國際間的拋補套利活動在打到利率平價之前就會停止。
  • 利率平價說假定不存在資本流動障礙,假定資金能順利,不受限制地在國際間流動。但實際上,資金在國際間流動會受到外匯管制和外匯市場不發達等因素的阻礙。目前,只有在少數國際金融中心才存在完善的期匯市場,資金流動所受限制也少。
  • 利率平價說假定套利資金規模是無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斷進行拋補套利,直到利率平價成立。但事實上,從事拋補套利的資金並不是無限的。這是因為:與持有國內資產相比較,持有國外資產具有額外的風險。隨著套利資金的遞增,其風險也是遞增的。套利還存在機會成本,由於套利的資金數額越大,則為預防和安全之需而持有的現金就越少。而且這一機會成本也是隨套利資金的增加而遞增的。

基於以上因素,在現實世界中,利率平價往往難以成立。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關於匯率決定的一種理論。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桑頓在1802年提出,其後成為李嘉圖的古典經濟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最後由瑞典經濟學家古斯塔夫·卡塞爾(G·Cassel , 1866~1945)加以發展和充實 ,併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 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作了詳細論述。它已成為當今匯率理論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本國人之所以需要外國貨幣或外國人之所以需要本國貨幣,是因為這兩種貨幣在各發行國均具有對商品的購買力;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就是決定匯率的“首先的最基本的依據”;匯率的變化也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的變化而決定的,即匯率的漲落是貨幣購買力變化的結果。這個理論又分兩部分:       

  • 絕對購買力平價:

是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的均衡匯率等於本國與外國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之間的比率。

公式:

Ra=Pa/Pb 或 Pa=Pb×Ra

Ra:代表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的匯率

Pa:代表本國物價指數

Pb:代表外國物價指數

它說明的是在某一時點上匯率的決定,決定的主要因素即為貨幣購買力或物價水平。

  • 相對購買力平價:

是指不同國家的貨幣購買力之間的相對變化,是匯率變動的決定因素。認為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國家之間貨幣購買力或物價的相對變化;同匯率處於均衡的時期相比,當兩國購買力比率發生變化。則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就必須調整。

公式:

本國貨幣新匯率

=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外國貨幣購買力變化率)

=本國貨幣舊匯率×(本國物價指數/外國物價指數)

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的四種假設前提:

  1. 國際間的貿易必須完全自由
  2. 所有的商品價格均呈同幅度的變動
  3. 物價為影響匯率的唯一因素
  4. 影響購買力的因素只有貨幣數量而已

  

0327國際財務管理自製講義
>>將內容用自己的手機、平版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