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 要「愛」多於「藥」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校園小醫典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篩檢表 |
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徐夏蓮、侯千絹、蔡彰盛、林曉雲、胡清暉、黃忠榮、楊久瑩/調查報導
前言:你不會強迫肢障兒奔跑、不會要求智障兒成為頂尖科學家,但,開學後,卻有上萬個「過動兒」,被師長要求壓抑天生難以控制的衝動,跟其他同學安靜坐滿四十分鐘上課。
他們可能被過度投藥抑制,在校園被不當對待、被視為麻煩精……,真正的需要卻始終沒有被發現。
受不了老師天天打電話、在聯絡簿上數落兒子干擾上課,小西的媽媽決定拜託醫師,讓兒子服用治療過動兒常用的慢性處方藥「利他能」,老師隨之未再抱怨。一年多後,孩子出現嘔吐的副作用,拒絕再吃,停藥幾天後老師又來電了。小西在媽媽的淚水下勉強同意再吃藥,這一回出現失眠症狀,讓媽媽好心疼。
師長求好心切 過度投藥
賽斯身心靈診所許添盛院長指出,國內過動兒有被過度投藥的現象,原因包括老師的要求、家長的求好心切,及醫師診斷過程中未全面針對家庭及學校探究過動原因。門診中有許多家長求助問:「老師明著告訴我,孩子得吃藥,否則沒辦法管,我該怎麼辦?」
許添盛說,有些孩子太聰明,想法超越師長,不愛被命令、不想被無聊的課程或作業綁住,大人應多了解真正原因。雖然服藥後壓制症狀,但臨床上許多孩子吃了利他能成癮,還有嘔吐、失眠的副作用,他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求醫,與老師多溝通,發掘孩子的專長、多給他們表現機會,用藥應是輔助或最後一條路。
學校隔離、處罰 傷孩子心
國內許多過動兒未獲得適當處遇,孩子受到二度傷害。曾經有老師在課堂上宣布、要大家不要隨便接觸、招惹過動同學,導致孩子很受傷。也有老師不滿過動兒愛在班上走來走去,用鍊子把孩子綁起來。有學校則是把過動兒隔離,要孩子坐在講台旁邊,甚至要學生面壁,反倒因為無聊,強化他們的過動行為。
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秘書長蔡美馨指出,赤子心成立十年來,處理不下數百件轉學、休學、退學個案。令她痛心的是,不久前法院以「孩子不知反省、家長疏懈」為由,判處一個推倒同學的小四過動兒家長必須賠償醫療與精神損失十二萬元,她憂心,「過動兒不斷被踢出校園、轉學」,這個判決一開先例,今後不知會如何!
遇到愛心好老師 進步神速
因為有好老師,讓台南市建興國中新生「木魚」比小西幸運許多。校方為迎接木魚,為所有老師開研習課程,關切木魚的需要,還安排了相當有愛心的黃老師擔任導師。
黃老師支持木魚的母親辛小姐「別急著讓孩子吃藥」的作法,主動告知班上科任老師們木魚的病情,邀請木魚的媽媽跟全班同學說明孩子的狀況。
黃老師不僅在開學第一週告訴木魚︰「老師小時候跟你一樣過動喔!但老師現在變得很棒,加油!」每週還給木魚進步計畫,「這一週要學習的是,上課發言要舉手,記得喔!」聯絡簿上寫滿了老師對木魚的讚美,木魚把上學當成最開心的事。
有社工師背景的阿金老師是另一個過動兒的愛心天使。阿金帶的乖乖,合併智力障礙,每次情緒一來連大人都捉不住,下課常跳窗,還會掐其他小朋友的脖子。阿金請學校輔導室協助照顧乖乖,並以繪本教導班上同學,與大家共同討論如何面對或照顧他,還安排幾位體貼的學生坐在他的四周。乖乖除接受治療,加上順利申請到教師助理員,狀況逐漸改善,照顧乖乖的同學們也多了同理與包容心,是很好的機會教育。
「重點是找到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發揮才能。」蔡美馨說,一位家長發現孩子沉迷電腦遊戲,他告訴孩子,有本事就自己設計程式。孩子果真展開了對電腦能力的探索,順利考上五專,家長開學前跟學校溝通、告訴對方說:「我準備了七年的學費,請幫助我的孩子,讓他能畢業。」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充分認識、接納,這個孩子在五專畢業前就被電腦公司挖角,如今年薪千萬。
家有過動兒的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郭馨美舉例,為了協助過動孩子,清晨五點就起床陪孩子跑步、打球、職能治療,把運動變成遊戲,藉以消耗過剩的精力,放學後也讓他先運動,才能靜下來寫功課,但這種做法需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對家長來說,真的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