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和父母做 “交易” 的孩子,只會越來越不懂 “愛”!

“兒子,你去幫媽媽照顧一下弟弟。”
“有什麼好處嗎?有我就去。”
面對孩子這樣的回答,你是火冒三丈?還是用 “我生你養你,你給我什麼好處了嗎” 這樣類似的話懟回去?或者,你會有這樣的疑問 : 這頑皮的孩子是跟誰學會了 “討價還價” “做交易”,我沒教過他呀?

一言一行,皆教育。
還真別不信,其實是我們這些跟孩子朝夕相處的大人,把這種 “交易法”,不知不覺地 “教” 給了他們。

孩子的 “威脅” 能換來我們的 “妥協”
孩子: 媽媽,我想吃麵!
媽媽: 好,那給你點一碗麵。
(孩子看到別人點的菜先上來了。)
孩子: 媽媽,我想吃那個。
媽媽: 但你已經點了麵呀。
孩子: 我不想吃麪,我要吃炒飯。
媽媽: 那我們換換,你吃我的蓋飯?
孩子; 我不要蓋飯,我就想吃炒飯。
媽媽: 你不能這樣。
孩子: 那我不吃了。
媽媽: 已經點了,你不能不吃!
孩子: 我不吃!
媽媽: 哎呀,好啦好啦,那再給你點一份炒飯。……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對話。面對孩子的 “任性” 、 “淘氣”,總會有父母會缺少些耐心。他們不願給孩子講道理,頭腦中想到的方法,就是妥協,好讓孩子迅速變回那個聽話的孩子。如果我們給予的教育是這樣的,那孩子心中會出現這樣一個公式: 哭鬧/尖叫/耍脾氣=願望實現。

當孩子的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會使用這一方法,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這種行爲習慣一旦形成,每次想要什麼,他們都能想辦法得到。那些被慣壞的孩子身上,就有這樣的特質。

孩子的 “聽話” 能換來我們的 “獎勵”

“如果把這碗飯吃完,媽媽給你看卡通. ”

“如果你聽話,這週末就帶你去看電影。”

“如果你下次考試90分以上,我就給你買個墊子。” ……

用承諾的好處,去換取孩子聽話或努力,這是大人們常用的另一種交換辦法。“如果……那麼” 的條件設定,可能偶爾會激勵孩子,爲了眼前的目標努力,但很少會鼓勵孩子一直努力下去。因爲這些話,傳達給孩子的,是我們對他/她能力的懷疑。“如果你下次考到90分”, 意思就是說 “我們不確定你能”.

爲了得到獎賞,有些孩子還會故意犯錯,好讓父母獎勵自己。爲了讓你跟他的 “好的” 行爲交換,他/她對獎賞的要求會日益增長。最後會變成一個 “永不滿足” “不懂感恩” 的 “怪小孩”.

我們常見的 “積分獎勵表” 、 “家務獎勵表” 也同屬這種獎勵經濟,它讓所有行爲都成爲一種交易。而 “平等交易” 本是市場規則,如果進入到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就會變成商業性的 “交易關係”.

當孩子學會了之後,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跟父母談條件: “媽媽,如果我吃完了飯,就可以看電視了吧?”如果聽之任之,孩子會習慣無論做任何事,都有即時回報; 會期望良好行爲能得到獎勵; 也會對 “免費提供幫助” 猶豫不決; 這不僅破壞了孩子做事情的內在驅動力,更會誤導他對人際關係的思考。

“獎勵“ 或者 ”誇獎”,本應該是對孩子付出努力的肯定。而當我們想要制止孩子的某種行爲,讓他聽話,就需另闢蹊徑,從傾聽並瞭解孩子的需求開始。

我們的 “威脅” 能換來孩子的 “聽話”

“你要再鬧,今天晚上就不准你玩遊戲。”

“如果你再把球扔到窗戶上,小心你的屁股。不信你試試看。”

“你再哭,媽媽就不愛你了。” ……

在這場交易中,大人看似獲得了片刻安寧。但同時,“威脅” 也成爲一種達到目的的方法,被教授給了孩子。有一天,我們會吃驚地發現,孩子竟然 “威脅” 起父母來: “你不給我買,我就不走了”,“你不讓我看動畫片,我就把電視關了” ……

威脅和警告,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如果他有一點點自尊,就會再次違紀,以此展示他不懼挑戰的決心。此外,對 “懲罰” 的恐懼,也會讓孩子難以體會到父母的愛,彼此產生隔閡。

當我們經常用 “暴力” 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時,有沒有想過孩子爲什麼會這樣?每個行爲背後,都是在試圖滿足某種需要,如果我們的話裏沒有批評、責備或者挑剔,那孩子就有可能敞開心扉,談談他的需要。

對孩子內在需要的倉促滿足,讓我們失去了爲他樹立規則、進行施教的機會; “獎賞” 本應是一個驚喜,用以傳達認可和感激,卻變成父母和孩子間的 “等價交換” ; 而 “威脅”,雖然可以贏得 “順從”,但也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傷害了父母親情。

教育,不應成爲一場交易。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對孩子的諸多期望,也應該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這是榜樣的力量。

當你願意坦承地說出感受,描述自己的需求,那孩子就會學會體諒、感激和給予; 當你信守承諾,履行諾言,那孩子就會懂得信任和尊重……

習慣和父母做 “交易” 的孩子,只會越來越不懂 “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