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至三歲寶寶的學習特徵
1.用感官學習
二歲以前的孩子,只能用感官去研判眼前的狀況,沒有辦法進行抽象思考、邏輯推理等高級的心理活動。因此,顯而易見的,味覺、嗅覺、視覺、聽覺、觸覺等,是他們認識環境的主要途徑。他們用舌頭來感覺食物的酸、甜、苦、辣;用鼻子聞出食物的味道;用眼睛觀察物體的顏色、人的臉孔,家裏的東西,乃至光影的變化;
用耳朶來聽人聲、鳥叫聲、車聲、音樂聲:用手來摸、敲、打玩各種物品。
他們一天到晚利用這些感官來和生活中的人或物做直接的接觸,以獲得一些基本經驗,並進一步結合這些經驗,形成一些複雜而完整的概念,做爲將來想像、思考、創造的基礎。我們常看到孩子好像漫不經心的在那兒玩來玩去,跑來跑去,實際上,他正不斷運用自己的感覺和運動能力,在做探索的工作;這些活動都是順應孩子心智
成長的需求而自然演生的,大人如果不刻意加以干擾的話,他們大多能發展得很好。
綜觀古今中外,任何地方、任何年代,幾乎每一個零到兩歲孩子都是利用他的感官和肢體在進行學習,並沒有因爲時代或社會的變遷而有任何改變。認知心理學派的開山祖師皮亞傑在觀察過數以千計的孩子後,也得到同樣的結論,他特別把零到兩歲這個階段稱為「感覺運動時期」。
所以,想要調敎零到兩歲的孩子,一定要把重點放在「感覺」和「運動」上,讓孩子實際的去看、去聽、去摸、去操作,以便得到實際的經驗。任何人若想跳過「感官學習」這個階段,勉強孩子去做抽象的學習,不但會徒勞無功,還會減低孩子的學習熱忱。
部分家長有一種誤解,以爲學習就是要孩子正正經經的坐在那裏,然後由大人一樣一樣的去教導。看到孩子嘻嘻哈哈的不安分模樣,總以爲他們是在「打混」,學不到什麼。我們若不能放棄這種成見,讓孩子的學習自然化、生活化,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2.會主動學習
嬰幼兒的學習是自主的,他們從一出生便能在沒有人逼迫、沒有人主導的情況下,主動的進行各種學習活動。如果用心觀察,就可以發現他們這種主動學習的過程 :一個三個月大的寶寶,表面看起來是安安靜靜的躺在那兒,實際上他正豎起耳朶,專心的在聽周遭的聲音。這些聲音包括人的談話聲、走路聲,東西互相碰撞的聲音,洗臉、洗澡、刷牙、沖馬桶的流水聲,還有電話聲、炒菜聲、狗叫聲、汽機車的引擎聲、喇叭聲……凡是在他的聽力範圍內,他都會很專注的、一次又一次的聽。等聲音聽多、聽熟了以後,他又開始學會區分那些是人的聲音、那些不是人的聲音;在人的聲音中再繼續去辨認那些是媽媽的,那些不是。這種分辨聲音的過程並沒有人刻意敎導,他們卻在有意無意中學會了。
學習語言更是如此,不管在使用那一種語言的家庭中,孩子大多在一歲時就能聽懂爸媽的話,兩歲時能講一些片語、短句,三歲時就能順暢的表達出來,他們會仔細地盯著大人說話的嘴巴,用心的從大人的腔調、表情、動作去了解語意,並且嘗試著去振動自己的舌頭、喉嚨、嘴唇,努力練習說話的技巧。
再看看他們學爬的樣子。孩子通常不喜歡老躺在同一個地方,他們的內心一直有一種向外移動的渴望。他們會先練習把身子蠕動一下,在床面上努力的向前蹬或向後退。這時他如果不是在狹窄的嬰兒床上,也沒有被緊抱在手上,而是在寬闊鬆軟的彈簧墊上,那麼他便可隨心所欲的練習這些動作。慢慢的,他學會了翻動自己的
身子,接著又能抬起腹部,一步一步的向前爬去。
仔細觀察孩子這些學習行爲的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日常生活中,大人的一些例行動作,譬如拿碗、舀湯、抓筷子、持杯、套衣服、穿鈕扣、用掃把掃地等等,他們都會很仔細的觀看整個過程,等肌肉發展成熟了,他們就會跟著做同樣的動作,許多事我們並沒有特意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但他們卻能自動自發地學會了。當孩子會爬、會走時,他們學習的範圍就更加廣泛了。他們會像一個忠於勤務的搜索兵一樣,積極地遊走於各個房間的各個角落,展開一連串的探索行動,摸一下沙發,推一下桌椅什麼的。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潛藏著神祕的心理本能,靠著這種本能,孩子會在所接觸的環境中,主動的展開學習工作,並努力的發展自己的智能,以適應人類生活。在整個過程中,主導者並非大人,而是孩子自己。
3.剎那間的專注力
0到3歲的孩子在學習上還有一個特質:他們的注意力是專注而短暫的。他們時常在左顧右盼中,瞄一兩眼、聽一兩下。別以爲他們不專心,這是他們這個時期的學習特徵。爲配合這個天性,我們給孩子看圖畫書、圖片、文字等,也應用一晃而過的方式,在刹那間完成。
不只是看圖畫書,任何事物他們都是用這種曇花一現的習性在進行學習。他們的大腦好像一塊強而有力的磁鐵,一遇見鐵質的東西,就能立刻吸取過來一樣;也正因爲他們能夠「快而無量」的吸收新資訊,所以才能很快的適應生活。
4.反覆學習
一到三歲孩子最需要做的潛意識學習活動,是大量的看圖畫書、圖片、文字、數點、聽大量的名曲、兒歌等,這些活動要每天規律的做,就好像三餐進食一樣,讓孩子形成習慣性的接收;他的大腦也會配合這種規律自動調適,時間一到就會準備學習。

反覆練習也是這個階段的學習特徵之一。0到2歲孩子沒有什麼創造性的活動,他會針對自己中意的題材,不斷的重複學習。這種重複學習可能會使大人生厭,但對孩子而言卻是一種樂趣;同一首歌他們喜歡一遍又一遍的聽,同一本書也是喜歡一遍又一遍的看。
不明就裡的父母總認爲這樣做會妨礙他們的學習,因此一味的拿新材料給他們,但孩子卻總是採取排斥的舉動。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實驗便可以發現這個事實:你擺兩本書在孩子面前,一本是唸過好幾遍的,一本是全新的,讓他自由選擇一本的話,他十之八九都會選很熟悉的那一本。
這種對舊有經驗做重複反應的行爲,正是他們的本性之一。透過多次的重複反應,他們才能建立良好的神經通路,就像一個籃球選手必須常常練習投籃,一個棒球選手必須時時練習揮棒一樣。
我們對嬰幼兒做智能提昇活動,是爲他未來的學習作儲存各種資訊的準備工作,家長別期望孩子在0到3歲期間就能表現得超人等。這就跟農夫種田一樣,農夫大多在初春的時候深耕土地,以便能提供作物一個肥沃的生長環境,在這個時候是看不到任何成果的;但等到播下種子,就會因爲有良好的滋養,而迅速成長起來。相反的,有些父母不知道趁孩子還小的時候用心誘導,等孩子大了才發現他的學習能力很差,學科樣樣不如人,那時才忙著爲他找家教、送他上補習班,但孩子沒有堅實的學習能力做後盾,不論怎麼加強終究是很吃力的。與其如此,倒不如未雨綢繆,及早爲孩子的將來作好準備。

零至三歲寶寶的學習特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