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也有過這樣的時刻,看著那些和你同齡的佼佼者,他們早已買房買車,享受著你夢寐以求的生活。而你,還在為房租煩惱。

是因為他們工作比你更努力,比你更拼命嗎?

或許有一部分原因是如此,但並不全是。

他們成功的秘訣在於,除了拼命工作以外,他們還多了一個關鍵要素: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它可以幫助我們洞察問題的本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學習時,為了逃避深入思考,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抄寫上?這樣的「忙碌」往往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在進步,但其實並非如此。

不深入思考,只追求表面的忙碌,最終只能是徒勞無功。所以,別再盲目地忙碌了,要學會深度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一個人什麼時候才會停止成長呢?

答案是當他失去好奇心的時候。

當一個人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無所謂,不再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他的大腦也會逐漸停止思考。這樣的狀態下,一個人就會停止成長,甚至開始退步。

因此,保持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對世界充滿好奇,我們才會去探索、去學習、去思考,從而不斷成長。

好奇心可以激發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發現新事物,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見識。同時,好奇心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年輕的心態,讓我們永遠充滿活力和動力。

想要超越眾人,脫穎而出,就必須持續深度思考!這種能力是你與他人拉開差距的關鍵。在大腦中走得越遠,在現實中也就走得越穩。

深度思考是一種極其寶貴的品質,需要長期的自我訓練才能逐步養成。但是一旦你習慣了深度思考,你會發現它不僅不辛苦,反而會帶來樂趣。

U型思考法

1、少說我覺得 (殺掉偏見)

「我覺得」,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個人認知邊界,不會思考的人,大腦會偏向直線思維,對事情的判定,也更容易受限於直覺、偏見、個人視野和外界輿論。少說我覺得,是你殺掉個人偏見的第一步。

2、多問為什麼 (審視觀點 )

遇到事情,不急於下結論,多問幾個為什麼,用合理的質疑態度,判斷事情真偽與是非。只有全面去追問、思考、解構問題才能減少偏見和認知盲區,擴展思考邊界,逼近事情的本質

3、多聽別人說( 拓寬認識 )

個人的認知是非常有限的,要想對一件事或一個人有更深刻的認識,一定要從多方位去瞭解。比如,詢問身邊朋友的意見、搜索專家的客觀分析等,這樣能提高我們的思維高度。

4、多看另一面 ( 逆向思維)

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就是逆向思維。它最可貴的價值,是它對人們認識的挑戰,是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

5、多想還可以(總結推理)

綜合以上五個步驟的思考,再次整理、消化所帶來的觀點、線索,同時用心智圖去記錄、梳理邏輯順序。這樣能避免只看局部而錯過整體、使結論片面化,便於最終的總結與記憶。

如何訓練深度思考能力?

1、排除干擾,提高專注力

缺乏專注力,是深度思考的大敵,也是影響人在專業領域內成長速度的重要障礙。我們的大腦就像是燈泡一樣,念頭就像是四散開來的光線,東一束西一束。只有保持專注,才能有更強的洞察力,可以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2、閱讀專業思考書籍,累積思考方法論

一套強大的思考方法論,相當於你的GPS導航。要培養深度思考能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量閱讀思考類書籍,學習別人有用的思考方法論,但不要把書中的方法論生搬硬套地拿過來,最好是能把它們總結、精煉成自己的一套思考體系。

3、多讀不同類型的書,接受不同的觀點

一個人的認知決定他思考的邊界,多讀不同類型的書,接收不同觀點,可以拓寬認知範圍,豐富洞察維度;且各個知識點都有觸角,可以盤根錯節、交相呼應,形成高關聯的體系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知識遷移能力,讓你思考問題更全面。

4、用5個why提問法,突破思維定勢

遇到事情,時刻保持好奇心,用5why法去提問,打破思維定勢。5why法,就是任何一種現象,當你朝著一個方向不斷創刨根問底,追問自己5個以上「why」,並給出答案時,你基本都可以獲得一個很→長知識、長見識、長思維的答案。

5、用好紙和筆,讓你的思維可視化

思維可視化,就是把你大腦裡思考的信息和路徑畫出來,使其清晰可見。你只需準備一支筆和紙,讓你的筆跟著你的思維在紙上寫寫畫畫。這個方法我最常用,它可以幫我理清思路,讓我很清晰看到我要思考的幾個要素,以及思考的結果

6、大量的刻意練習

懂再多的理論,都不如一個實踐。能真正幫你養成這個能力的,只有四個字:刻意練習。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時代,我們要麼沒有時間去思考,要麼有時間,但卻在我們的消磨和打發之間,被我們拋棄。

每天至少抽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不受外部干擾,摒棄所有雜念和瑣事,聚焦、專注在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慢慢培養你深度思考的能力,因為如果不思考,你的生活即使再忙再累,也不過是在謀生而已……

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