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阿里巴巴針對加班員工有一項福利,可以在公司免費吃晚飯。問題是,你怎麼知道這個員工是真的需要加班,還是只想蹭一頓免費晚餐呢?
這事只有他的上級主管清楚,因此,員工想要吃加班晚餐,就得向上級主管提出申請:基於什麼項目、什麼理由加班。主管批准後給他撕一張晚餐券,他就可以拿著去吃飯。

這個制度挺合理吧?但你發現沒有,這個制度只是考慮了,怎麼節省「非加班人員免費蹭晚餐」的顯性成本,而沒有考慮「執行這個制度」需要付出的隱性成本:加班員工需要額外花時間寫申請,他們的主管需要額外花時間去審批,更甚至,還有會計單位的稽核。
但沒有人去計算過,花掉的這些額外的時間是多大的成本。

後來阿里巴巴進行了改革:加班員工可以直接去食堂吃飯,不用寫申請。同時,公司給大家講明:「加班晚餐是給加班員工吃的,你不加班最好不要吃。不過,如果你今天確實覺得很累,回去不想做飯,想吃完以後再回去,也沒關係。」

改革之後發現,並沒有出現想像中的大批非加班員工蹭晚飯的現象。新增的加班餐費其實沒有多少,之前一年的加班餐費在1400萬元左右,取消申請制以後,多了約100萬,變成1500萬元。相比來說,一年200多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有四五千人為了加班晚餐提申請文件,主管還要審批,這中間耗費的成本何止100萬元。這個改革才是真正的「降本增效」。

事實上,流媒體巨頭Netflix早就發現了這個降本增效的秘密:不是嚴格規章制度,而是砍掉一切不必要的規章制度,從而節省下巨額的管理費用。比如,Netflix員工出差,能不能坐飛機商務艙,每晚的住宿標準是多少,請客戶吃飯的招待費是多少,這些統統沒有規定。它只是給員工一個指導原則,叫「組織利益至上」。

至於什麼是「組織利益至上」涉及的情況太複雜,沒辦法一一規定,即使規定清楚了,公司要進行管理監督的成本也太高,不划算,不如交給員工自己決定。

比如員工出差,如果是大白天坐短途飛機,那他可以選擇經濟艙;如果是大晚上趕飛機,第二天還要做一個重要演講,那他最好選擇商務艙,保證在飛機上休息好,第二天才有充沛的精力來完成任務。有時候還會涉及更複雜的考慮因素,比如是不是與合作夥伴、客戶同行,對方坐的是什麼艙位等。公司與其費盡心思制定超級複雜的規章制度,不如把決定權交給員工,省下來的管理費會遠遠超過可能的浪費。

我在機關超過20年,每年上級都會把減章減政當成目標,但,從來只有規定越來越多,從來沒有減少過,為什麼?

組織效率下降的最大問題是,公司對員工沒有基本信任。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因為簡單,所以高效。

摘自得到頭條

✴️ 信任也是敏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