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CSR)通常泛指企業以超越道德、法律與一般公眾認知的標準對自身建立規範,在從事與事業體相關的商業活動時,將所有相關的利害關係者列入考量,評估自身可能對其造成的影響,關係者向內可包括員工、向外則有社會文化與自然環境……等等。

塑造良好的社會責任文化,不僅是打造幸福企業、凝聚員工向心力的核心,更是邁向驅動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關於企業社會責任,有許多相關內涵與指標,例如 SRI(社會責任投資)、ESG 原則、GRI 永續報告綱領,以及道瓊永續指數(DJSI)。

ESG 原則或 ESG 因素意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可視作評估企業健全狀態與穩定程度的指標。

過去,企業多是以財務表現進行評估,而在環境意識高漲的今日,人們對於經濟發展與資本主義的反思,也使得企業經營者開始關注公司經營上不同層面的問題,並將其納入考量——包括環境、社會文化與公司內部治理等各個面向,ESG 原則也愈來愈受重視。

現在,ESG 原則不僅對於企業經營的聲譽有一定的影響,更是投資者在判斷企業穩定程度以及選擇投資對象時的重要參考,期許企業在參與公益與慈善活動之外,更能在投資之始就將其對於環境的衝擊、員工與利害關係人的福祉以及可能對社會帶來的外部成本納入評估。

一直以来,台灣上市櫃公司,必須提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由會計師與財務部處理。政府主管單位為金管會,以報告書為核心,真正落實CSR所強調的各項落實KPI反而不受重視。

ESG強調CSR的落實指標 ,未來企業只提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將不能滿足ESG的指標。

隨著ESG議題在全球發燒,台灣企業主的意識也愈來愈高。去年,更有多家國內企業遭外資機構以ESG之名列為投資黑名單。

「現在沒什麼人在問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怎麼寫了,更多企業主現在想要了解的,是ESG策略如何擬定、如何去做具體KPI(關鍵績效指標)的設定,以及如何與財務的績效結合等。」

為了因應ESG的投資浪潮,许多公司已經著手進行組織調整,如設立專門負責的部門。在這張快速擴張的包圍網內,別以為只有枱面上的上市櫃企業會受衝擊。在今周刊针对11家國內大型企業的調查當中,有10家業者異口同聲表示,目前已經對「所有與公司有關的合作廠商」,都要求必須注重ESG的績效與管理表現,至於剩下的一家企業,則表示「已對超過半數的合作廠商」做此要求。

這場以「良心」出發的投資革命,已快速從全球金融市場的舞台邊緣,走向中央鎂光燈前。

當CSR擴大為ESG以後 以往CSR所強調的KPI變成真正必須落實的KPI:

包含員工,勞安,職安;包含社區關懷,環境改善等等。

對目前企業對CSR的執行主軸會有很大的改變。

目前透过全益全球的CSR 2.0平台,可协助企业落實的EGS 的KPI方案如下:

我們對員工、員工家庭、伙伴、廠商、客戶等所提供的協助或是支持,簡要的作自我記錄,提醒自己明天可以比今天做的更好………

2021

5/27銷售技能提升

5/28行政成長學習

5/31業務成長學習

6/2業務成長學習

6/3銷售技能提升

6/8家庭關懷與解茫

16x9

6/10家庭關懷與解茫

16x9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