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海柏梅爾 著,勝淑芬 譯
一般來說,音樂對人類的學習、腦部發育、組織和整個神經系統的精細程度衝擊最大。加州大學和威斯康新大學的科學家葛登・蕭(Gordon Shaw)博士和法蘭西斯・洛斯薛(Frances Rauscher)博士,以及其它研究腦部發展的研究員都認為,音樂有助於魚學習和腦部發育。聽古典音樂能強化記憶力和注意力,學樂器有助於對空間的理解力。(p.32)
當各種形式的音樂成為家中環境的背景音樂,會形成正面氛圍,對兒童早期語言能力有益。入學後,如果持續深入學習音樂,孩子的數學、科學、閱讀、歷史和高中入學測驗成績都會進步。學樂器可以培養想像力、發明、創意思考、溝通、以及增進團體協調的技巧。(p.32)
音樂和藝術都嘿利用到皮層和大腦邊緣系統。(p.34)
柏拉圖說:『音樂的潛力無窮,對教育的作用勝過任何工具。』(p.35)
科學家發現,音樂能訓練腦部達到較高層次的思考,這種思考能力有助解決問題、推論、獲得結論、比較兩種以上事物的異同、分析、歸納和評估資訊。此外,音樂能增強空間、時間理解力,有助於正確體會視覺世界。(p.35)
一九九四年,加州大學的葛登?蕭博士和洛斯薛博士做了一項實驗,證明空間理解力和音樂有因果關係。他們把七十九名大學生分成三組,每一組分別進行分割再重組的測試。測試時一組聽十分鐘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四八八號);一組聽十分鐘菲力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極檢抽象音樂(minialist)作品,和旋律重複的音樂;最後的控制組什麼也不聽。後兩組沒有明顯反應,但是聽莫札特音樂的學生,十分鐘之內,他們的空間智商分數增加了八到十分。雖然這只是短暫反應,但科學家相信,音樂的特殊要素增強了空間時間理解力。這種現象稱之為「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p.36)
研究人員在洛杉磯的一所幼稚園,找來33位三歲大的兒童。三歲兒童的腦部皮曾還在發育。他們把兒童分成兩組,其中19位兒童上了八個月的鍵盤和歌唱課,另外14為控制組、不接受任何(音樂)訓練。訓練課程包括每週十到十五分鐘的個人鍵盤樂器課,每天都有一段練習時間,以及每天三十分鐘的唱歌時間。八個月後測驗發現:控制組的空間時間理解力增加了百分之六,而實驗組的兒童則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六。(p.36)
此外,研究人員又另外找來78位幼稚園幼童,將其分為四組。第一組有34人,每天接受個人鋼琴課程;第二組20人,每天上十分鐘的個人電腦課;另外24人再分成只唱歌的第三組和完全不接受任何課程的控制組。經過六個月的訓練後施測發現,上鋼琴課的兒童空間時間理解力的進步最明顯,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四。(.37)
1998A.D.,科學家開發了一項稱為「空間時間動畫理解力」(Spatial-Temporal Anmation Reasoning, STAR)的電腦數學遊戲。在為期四個月的研究中,找來住在洛杉磯的170位小學二年級學生,一組學鋼琴、數學電玩;一組學英文、數學電玩;另一組為控制組。四個月後,前兩組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增加了百分之百。第一組的學生在回答有關分數和比例的數學問題時,表現得比接受第二組好百分之二十七。第一組的老師也表示,第一組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和專心。(p.37)
大腦的模式很像音樂。研究人員用測量大腦電子活動的「超導體量子干擾設計」得到的資料,瞭解到大腦聽覺皮層裡的「音調主題地圖」分佈,就像鋼琴琴鍵的排列,每個音階的距離都一樣。音調主題地圖是大腦的通道,並定義鋼琴上音符的高低音。研究顯示,音樂家腦中的「地圖」,比非音樂家大25%,說明了兒童時期的音樂經驗會影響聽覺皮層的發育。(p.38-39)
葛登?蕭博士指出,神經細胞會組織成有型式的柱索(類似柱狀的解剖學結構),並藉著發出電流脈衝和對方「說話」。把音樂音符指定給每一個柱索,結果大腦就像音樂主題一樣有組織。然後從電腦模型中選出一段最像這段音樂旋律的音樂,在這個實驗中,就是Mozart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如果照著腦中專司空間理解的路徑來演練音樂,空間理解力就會增強。由於音樂和大腦的形式、主題近似,因此能增強空間時間理解力。如果學生持續接受鍵盤樂器的課程,效果會更顯著。(p.39)
葛登?蕭博士說:『音樂牽涉到形式的結構脈絡。』結論是,音樂能強化腦部功能。上音樂課程會逐步強化幼兒的空間感,這表示音樂和空間感這兩種能力,都在同樣的腦部路徑作用。兒童學樂器時,同時救用上學習演奏樂器、增進空間時間理解力這兩種能力。而空間時間理解力是一種用於高層次數學、科學的理解能力。(p.39)
強化空間時間理解力,只是音樂訓練影響腦部發育的正面效果之一。音樂家腦部的某些領域,如顳平面和胼胝體,比非音樂家大;而七歲之前就開始學音樂的音樂家於此更加明顯。(顳平面在語言和幼年時期的聽覺處理能力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p.42)
男演奏家的小腦比一般人大百分之五,而小腦容納了70%的腦神經。舊金山加州大學醫學院神經科臨床助理教授法蘭克?威爾森(Frank Wilson)的研究指出,學習彈奏樂器能讓腦部和整個神經系統發育更細緻,也可以啟動並發展腦部的運動神經系統,其他活動就沒有這種作用。「智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員金?休士頓(Jean Houston)也認為,沒有接觸音樂藝術教育的孩子,腦部就像受了傷,因為這種非語言的邏輯能增進閱讀、寫作和數學能力。(p.43-44)
聽古典音樂的小孩,右腦半球會加速反應,但學樂器的小孩,左右腦都「亮了」。值得注意的是,加速反應的腦部區域正是分析和數學思考力的區域。學音樂所運用到的左右腦功能,比其他活動都多。旋律能影響左右腦,和聲、節奏能加速左腦反應。(p.44)
喬治?洛查諾夫(Georgi Lozanov)發現:聆聽有特定旋律的特定音樂,尤其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能讓身體的節奏例如心跳、腦波等和音樂旋律同步。當心跳變慢,智力會更有效率地運作。雖然音樂讓身體放鬆,但因為心智仍處於警戒狀態,因此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費心的工作上。心跳減緩而心智仍處於警戒狀態時,腦部的電磁頻率就會變成每秒只有7.5個循環,此頻率稱為「舒曼共鳴(Schumann Resonance)」、「阿爾發模式(Alpha mode)」。(p.44)
讀書或做功課時,也可以嘗試播放古典音樂當背景音樂。根據研究,學生會比較專心、注意力比較集中,更容易記住讀書的內容。(p.45)
科學家都同意,孩子的音樂發育早在出生前就已經開始。(p.53)
研究發現,四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辨認出旋律中不成調的音符和變化。(p.60)
加州大學艾文分校教授羅伯特?加飛亞斯(Robert Garfias)相信,音樂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他發現,音樂、語言能力是腦部無法分割的單一系統。此外,對孩子唱歌,能左右他學數學、語言的速度。(p.60)
由「大學學會(College Board)」出版的<大學入門>談到:『不管想攻讀什麼領域,藝術訓練對準大學生非常寶貴。藝術演練可以豐富想像力,培養彈性思考、規律努力和建立自信心。』(p.69)
大學入學學會發現,接觸藝術的學生,入學考試成績比較高。學會表示:『根據一九九五年的統計,上過音樂表演課的學生,入學成績中的字彙部分比沒上過任何藝術課程的學生高五十一,數學成績也高出三十九分。上過音樂欣賞課的學生,字彙成績高出六十一分,數學高出四十六分。學習藝術的時間越長,入學成績越高。一九九六年,學藝術超過四年的學生,議會成績比沒上過任何藝術課的學生高出五十九分,數學則高出四十四分。』(p.69-70)
學習樂器剛開始學習基礎時很簡單,後來越來越有挑戰性,便可能因此失去興趣。發生這種狀況時,絕對不要舉手投降讓孩子放棄,不管他有多少抱怨、牢騷不休、哀求多久。堅持原來的約定,記住,日後你會很慶幸自己的決定,他也會。不讓孩子放棄,也是教育他生命中重要的一課,就是毅力。(p.104)
孩子學樂器時,他也正在鍛鍊堅忍不拔的毅力。這種毅力和做完學校作業、完成工作計畫大不相同,因為這些工作只要幾天、幾星期就能做完。從日復一日、年付一年練習樂器學到的毅力,只有靠每天練習和耐心才能實現,而結果絕對值得。(p.107)
許多經驗證明,從練樂器學到的毅力可以轉換到生活其它領域。(p.119)
毅力要靠時間磨練,若能做到每天練樂器,也就學到了自律。(p.121)
一九九二年三月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音樂教育全研討會」上,自律和學習樂器之間的關係不斷被強調。『一旦孩子瞭解數小時的練習和演奏品質的關係後,自律也成了自我強化的動力。領會自律和表演技巧的關係,只有一步之遙。』(p.122)
樂團中的每一位表演者都要為自己的演出負責,但也需要團隊合作。合奏讓演出者學到合作、團隊精神,以及一起努力為團體奉獻所展現的力量。(p.124)
學樂器可以培養並強化孩子的創造力。學音樂會用到整個大腦,學音樂時就是在開發人類擁有創造力的腦部區域。(p.127)
挪威科學人文研究中心發現,學樂器、參與藝術活動的人,在校的表現比較好,因為他們自信程度較高。(p.128)學樂器的孩子的自信心,可以由在學校及未來工作上表現較好得到證明。(p.129)
會演奏樂器的學生其思考能力比沒有學過樂器的人強。因為學樂器過程中必然會用到批判思考能力……要讓樂曲演出有音樂性,就涉及批判。……貝爾南方公司的蘇珊?得格斯(Susan Driggers)在納許維爾音樂論壇上說:『音樂和藝術教育在這個時候更重要了,除了具體的好處外,音樂藝術能培養批判思考家、制訂決策的人。』(p.130)
匈牙利教育學者間信,音樂、數學和科學有直接的相關性。他們認為,音樂能增進孩子邏輯、理性批判的思考能力,學音樂可以培養人格,栽培出「全人」。(p.140)
在嘉納(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中,音樂智能的力量很強,只要學習樂器、藝術,也能同時培育出另外七種智能(案:當時「性靈」智能尚未提出)。嘉納的研究顯示,音樂幫助孩子輕而易舉地學會更多東西,超越了音樂才能一般被運用的有限範圍。(p.149)
一九九五年,美國教育部公布一項<學校、社區和藝術>報告,其中發現:『善用藝術傳授學業的結果,不只讓學生更瞭解學業內容,學生自我約束行為的能力也大有進步。』(p.162)
在一項研究中發現,設經地位低的學生在升上八年級後開始選修音樂課,一直持續到十二年級,結果數學考試成績大有進步,比沒有選音樂課、社經地位低的學生高出許多。不只如此,他們的閱讀、歷史、地理和公民知識的成績,也比沒有修音樂課、背景近似的學生高。舉例來說,學樂器、社經地位低學生的數學成績,是其他人的兩倍高;歷史、地理成績則高出百分之四十。(p.164)
比尼史密斯集團前任總裁古林說:『長久身在商業界,我越來越關心美國職場的基本問題,不是利率、通貨膨脹、也不是企業景氣循環起起伏伏。更深層的問題是……創造力危機。靈感……是美國企業的根基。藝術能激發靈感,豐富成長心靈。藝術教育可以補救美國教育的缺失,為培養二十一世紀員工做好準備。』(p.174)
<學音樂,孩子更聰明>書籍購買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15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