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常見的問題集

資料來源:網路文章分享

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光著身子來到這個世界,只會哇哇地大哭,不會說話、不會寫字、不會在法庭與人辯論、也不會拿著手術刀做手術。可當孩子漸漸地長大了,他們有的人會成為律師、醫生、商人;有的人卻會成為流浪漢、窮鬼、流氓。

不是因為這些孩子或聰明或笨,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家境或富裕或貧窮,而是後天的教育環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們以後的人生觀。

英國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提到過,家庭教育一定要慎重又慎重,不可以掉以輕心,他說:“教育上的錯誤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生清洗不掉的。”有可能說得有一點誇張,但是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之前確實是有必要知道一些常識的東西,至少這樣犯的錯誤更少,錯誤的影響也會更小。

錯誤一: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玩具
中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說:“摩登夫婦,教三四歲小孩識字,客來則表演一番,是以兒童為玩物,而忘了兒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長也。

錯誤二:期待孩子的感謝
很多母親都認為:我養育了你,我有特權去指使你。這些母親在為孩子奉獻的時候,其實也在內心對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能夠按照自己所預想的方式去成長。如果孩子並不如其所願,她們就會深深地失望,並用這種失望去傷害孩子。

錯誤三:和孩子沒有親密接觸
著名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提過:,對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來說,除了需要被細心地照料之外,還需要和母親有溫柔的身體接觸。不要以為這是一件小事情,美國紐約大學的曾做了一個觸摸心理實驗,實驗的結果表明,缺乏和父母身體接觸的兒童,長大後普遍缺乏溫情和體貼,而且也往往沒有自信,自我評價偏低,這樣的孩子總是不懂得想別人傳達自己的快樂情緒,對周圍的人也冷漠沒有親和力。

錯誤四:不理會孩子的哭鬧
哭,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家長做溝通

錯誤五:習慣責備孩子淘氣
孩子淘氣並非全是壞事情,那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探索,並且能從淘氣的過程中學會不少東西。

錯誤六:對孩子缺少耐心
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個家長要耐心地期待著孩子的進步,不要試圖超越自然規律對孩子的成長抱焦急的心態。

錯誤七:喜歡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
世界上沒有兩個孩子的完全一樣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相應的優點和缺點,能力和特長也各不相同,但是很多家長卻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然後一味地抬高別人,貶低自己的孩子。

錯誤八:忽略孩子的自尊
孩子的心是稚嫩的,需要格外的呵護,尤其在自尊心上。只要是有自尊心和愛心的父母都會注意到這一點。但是很多父母經常在不經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錯誤九:打擾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的一些行為看成是在胡鬧,如果不加阻止就是對孩子的縱容,而事實是當孩子淘氣的時候,也是他最聚精會神的時刻,他把所有的注意都放在了自己渴望知道的東西上,家長過在這個時候干涉孩子,孩子專注的情緒會被打擾,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很不利的,孩子正是在專注的行為裏培養自己的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現在一些孩子常見的“感統失調症”,往往就是因為缺少行動的自由造成的。

錯誤十:總是做壞的示範
當孩子還沒有與外界有更多的接觸以前,父母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一個權威,父母的一切言行在他們看來都應該是正確的,很少有孩子會在童年的時候懷疑自己父母的正確性。所以孩子會把父母的言行當成是自己行為的一個範本,因為父母既然如此那自己這樣錯肯定也不會錯。在孩子有正確是是非觀念前,是否符合家長的做法是他們內心評價是非的唯一尺度,即便是家長的錯誤他們也會盲目模仿,而且這些行為一旦重複下去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即使後來孩子意識到這是錯誤的,形成的習慣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改掉。

錯誤十一:不給孩子做夢的機會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美好的夢想,正是這些夢想為我們未來種下了成功的種子。夢想是行動的前奏,需要經營。經營夢想,就是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把看似遙遠甚至有些荒唐的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孩子也許會在成長的時候忘卻一些夢想並有一些新的夢想,但正是因為夢想的存在孩子才有了努力的衝動和渴望。

錯誤十二:孩子的心事無處訴說
傾訴是一個很好的發洩方式。孩子內心的苦悶若是無人知曉,只會讓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心理學家們一直提倡合理地釋放心中的情緒,讓孩子大聲地說就是一種釋放的方式,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苦惱,而且他們因為心智的薄弱,承受能力更脆弱,一些在成人世界根本不能稱為問題的問題都會成為他們承重的精神負擔。家長如果認真傾聽孩子,哪怕是對孩子的苦惱不能給予任何實際的幫助,至少也會在精神上讓孩子感覺父母是在支持自己鼓勵自己,而不是和自己在相反的立場。

錯誤十三:把拳頭作為唯一的工具
在一些歐美國家,打孩子會被認為是虐待,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要想讓孩子有一個清楚明白的是非觀,拳頭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僅僅憑藉暴力就讓孩子一直屈服。

錯誤十四:缺少對金錢的教育
有很多父母在為工作忙碌的時候陪伴孩子的時間日益減少,於是忙碌的他們喜歡用金錢來表示對孩子的關愛,其實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一是金錢不能替代父愛和母愛,此外,他也會讓孩子對金錢產生不正確的認識。孩子對金錢于財富的認識也是需要教育的,而且這種教育主要依靠家庭的力量來進行教育。

錯誤十五:不原諒孩子的錯誤
如果孩子是真心懊悔,就不要一直重複地把他的錯誤重提。

錯誤十六:家不是孩子情感的歸宿
很多家長不懂得家對孩子的情感發育有多麼重要的重要作用,他們總是以為給孩子足夠的物質關心就足夠了,常常無意識地給孩子帶來很多壓力,不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這樣的孩子,很難健康快樂地生活。

錯誤十七:以為成長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
孟子說過,“未有學養而後嫁”,沒有人能在生兒育女之前就學會如何教育孩子,也沒有人能不需要學習就無師自通。也許在國小,會有老師教我們識字數數;到了國中,會有老師教我們什麼是化學方程式;到了大學,我們會學會很多和我們將來的職業有關的學位,但是對於如何去養育一個孩子,卻沒有人來教我們,家庭教育是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的。

錯誤十八:不懂得如何懲罰孩子
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正確的做法是在懲罰的同時讓孩子學會補救,而不是做無意義的處罰,因為當錯誤已經形成,再加上另一個錯誤也不會是正確,只有補救才是最好的教育。

錯誤十九:不懂得道德的教育
急功近利的教育常常讓家長們只重視孩子知識的積累,卻忽略了對其道德品質的培養。道德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發明了激光排字技術,被人稱為“現代畢升”的著名計算機專家王選先生就很重視人格的培養,作為一個科技團隊的領導人,高尚的人格是團結所有同事,提高團隊效率的重要保證。

錯誤二十:習慣堅持自己的錯誤
家長如果犯了錯誤,最忌諱的就是礙于自己家長的權威而不肯輕易承認錯誤,讓錯誤一再重複。

錯誤二十一:給孩子錯誤的飲食
食補不是越多越好,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美國人越來越笨了,因為他們越吃越好了。吃得好了還會笨嗎?原來是因為若是一直處於飽食狀態,胃會過於疲勞,並且傷害到大腦。

錯誤二十二:不肯讚美孩子
日本有一兒童教育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經常受到家長誇獎和很少受到家長誇獎的,成才率前者比後者高五倍。其實,中國偉大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個世紀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學會誇獎孩子。沒有誇獎就沒有教育。

錯誤二十三:缺少有效的溝通
孩子們發怒或是調皮搗蛋往往都是有極其隱秘的心理原因的。當他表現出煩躁、故意頂撞家長或者說粗話等不良好行為的石斛,許多父母往往並沒有注意到他這種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深層心理意義。而只是厲聲批評孩子,這種批評就不能對症下藥。

錯誤二十四:家庭教育思想不一致
如果你的你的配偶之間意見不一致,就為孩子逃避責任提供了最好的機會。

錯誤二十五:輕視對孩子心理的教育
健康的定義在今天的涵義顯然已經是遠遠地不只是身體健康那麼簡單了。孩子如果生了病,我們會看他的病是否嚴重,如果只是感冒頭疼這樣的常見病,家長用家裏常備的簡單的藥物就可以解決了,而不用專門去醫院掛個號。同樣的,孩子面臨的心理問題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到了需要請教心理醫生的地步的,一般情況下,這些問題就像感冒一樣,家長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處理。但是問題不嚴重不表示就沒有問題,感冒頭疼如果不及時治療都有可能要人命,心理問題如果積累多了也會形成嚴重的心理疾病,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巨大的危害。

錯誤二十六:希望孩子循規蹈矩
什麼樣的孩子才會聽話?家長稍加注意就會發現,聽話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常見膽小、怯懦,壓抑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與長輩爭議的孩子。這些孩子看上去是個特別聽話、特別守紀律的好孩子,也不會和父母頂撞,因此常常被誇獎,其實他們的心理最脆弱。

錯誤二十七:埋怨孩子的怯懦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害怕的東西,不僅僅是孩子,當然孩子害怕的東西會比大人更多一點,遇到一些特別膽小的孩子,他們可能會什麼都怕,怕打雷,怕去醫院,怕小動物,家長要讓孩子面對恐懼,並和孩子一起戰勝恐懼的心理。

錯誤二十八:不讓孩子享受遊戲
亞里士多德曾經也說過,人是最早的功課就是通過模仿來學習,孩子的遊戲就是一種早期的功課。遊戲是對智力的開發,能夠幫助孩子社會化,使孩子擁有健康的情緒。

錯誤二十九:限制孩子的想像
一味地限制是造成當今中國孩子想像力貧乏的根本原因。

錯誤三十:在孩子面前爭吵
在心裏留下長久的陰影。因為父母在吵架的時候,總是會把孩子放在一邊不管不顧,任由情緒失去控制,孩子會在這種恐怖的場景中發現自己的父母具有攻擊性的一面,他們隨時都會擔心自己是否會受到父母的攻擊。一方面,他看到父母的情緒都失去控制,把自己澤在一邊,他會感到自己隨時都可能受到攻擊。孩子也非常擔心如果父母感情不和會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影響,因為對所有的小孩子而言,快樂的家庭就意味著父母之間的和諧和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錯誤三十一:忽略愛與性的教育
當孩子漸漸長大了以後,他會開始學著去愛,也開始對性好奇。很多家長認為這些事情就讓孩子順其自然地去發展,卻不知道孩子需要在愛和性方面也被教育。

錯誤三十二:把自己的意願變成孩子的意願
孩子是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個體,但是家長常常忽略這一點。

錯誤三十三:不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在家庭裏,父母不讓孩子做家務其實是給孩子的溫柔一刀,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家長限制了他們利用發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當孩子對自己產生好奇的時候,家長的保護其實是在向他們的積極性潑冷水,孩子無法體驗到自己的能力。

錯誤三十四:把孩子的消極理解為懶惰
孩子不是超人,成人也會有狀態低迷的時候孩子就更不可能隨時鬥志昂揚了,不要總是對孩子被動的行為表示指責,如果他不是一個天生懶惰的孩子,他的突然混亂和拖遝可能是他真的累了,他的積極性已經受到了打擊。

錯誤三十五:把成績看得太重要
家長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當孩子還在學校的時候,家長總是把學習成績當成了是評價一個孩子的唯一指標,而當孩子走出了學校之後,卻發現沒有了分數這有一參考,自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因此變得十分地迷茫。

錯誤三十六:不讓孩子體驗挫折
家長總是渴望給孩子一個安寧的成長環境,因此不願意讓孩子在童年的時候吃太多的苦,但是這樣的孩子因為在童年時期很少遭受挫折,長大後就會因為不適應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

錯誤三十七: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會不斷地高漲,孩子們都會開始萌生出獨立的願望。在這個時候,偏偏很多父母卻不願意讓孩子獨立,甚至對孩子的獨立精神有很大的恐懼。限制孩子的獨立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反作用,也不利於維護親子之間的良好關係。

錯誤三十八:挑剔孩子的朋友
家長實不應該去干涉孩子的交友,沒有一個家長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朋友,當你替孩子篩選朋友的時候,實是在替孩子選擇孤獨。

錯誤三十九:不做一個獨立的家長
因為有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獨立,而是家長不獨立。孩子長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而然會產生獨立的念頭.想離開父母去外面的世界闖蕩一番,在一些家庭,尤其是做媽媽的,當有了孩子以後她生活的一切的重心都變成了孩子,孩子似乎成了她的唯一寄託,她可能會傾心於研究如何教育孩子,也把孩子教育得很成功,但是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需要獨立的時候,她卻會以孩子還不具備獨立能力的藉口不讓孩子離開。這個時候並不是孩子過於依戀父母,而是父母過於依戀孩子。

錯誤四十:讓孩子只關注自己
孩子的自私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對孩子的嬌慣溺愛,把孩子視為家庭中心,一切都只關注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他只會關注自己,想不到關心別人。

錯誤四十一:不與孩子分享
當孩子能和家人一起分享成長過程,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教育。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都應該學習如何去正確、適當地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擁有和家長分享的權利,家庭生活裏一切責任、榮譽、悲傷、喜悅家長都可以和孩子分享。

錯誤四十二:給孩子製造焦慮
越來越多的孩子因心理壓力過大而受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而孩子的這種焦慮很多時候就往往來自自己的父母,若任由沉重的壓力加在學生心頭,長期得不到釋放,則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錯誤四十三:把孩子當作比較炫耀的東西
有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炫耀的資本,尤其是有些不得志的家長,他們總是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寄託在了孩子的身上,渴望孩子來替自己圓夢;自己沒有讀過大學,就希望孩子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自己喜歡琴書畫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系統地學習,就讓孩子去學習並指望孩子可以學出一點成績;自己不擅長體育,就要求兒子勤學苦練跑得比誰都快……當孩子有了一些成績的時候家長似乎就可以把孩子的成績當作自己的驕傲,家長為孩子自豪是一件正常的事,但不能因為自己的過度誇耀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錯誤四十四:使用語言的暴力
有不少父母都已經意識到使用暴力對孩子產生的良影響,但是卻很少有父母注意到,語言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父母的言語暴力對孩子也是一種虐待,尤其是當暴力的家長越來越少的時候,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的卻是越來越多,通過粗暴的、羞辱性的、威脅性的語言來謾駡、詆毀、蔑視、嘲笑孩子。

錯誤四十五:不給孩子放鬆的機會
很多家長本來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卻常常讓孩子在家裏感受到壓力和焦慮,因為父母總是忽略孩子精神層面的需求,對孩子有太多的管束,壓抑的家庭氛圍讀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

錯誤四十六:窺視孩子的秘密
確實有很多家長都以為小孩對父母不應該有隱瞞,他們希望瞭解孩子達的一切,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敞開心扉對自己沒有隱瞞。但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不可能對家長什麼都說的。在這個問題上,家長應該把孩子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不是一直把孩子當作是孩子。

錯誤四十七:缺乏個性化的教育
作家龍應台說過,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求同的,就是想要製造出一些一模一樣的孩子,我們給每個孩子都準備有個大框框,然後把孩子放進去,凡是超出框的東西都通通給孩子“喀嚓”一聲全部剪去,於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模一樣,像方方正正地機器人,沒有一點自己的個性。

錯誤四十八: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樂趣
一個孩子,從他出生的時候開始,他就在以驚人的速度學習著,對於周圍的一切,孩子都是充滿著好奇地想要去瞭解。可以不誇張地說,學習應該是孩子的本能,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積極地渴望著學習的,可是當這些孩子一但進入了學校,這樣的渴望就消失了,他們開始厭倦學校的生活,開始把學習當做是一種負擔,一種枯燥但是必須要完成的活動。是什麼讓孩子不願意在學習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家長和學校,把原本快樂地學習變成了機械地教育,讓孩子失去了學習了的樂趣,不是孩子不愛學習,而是學習的方式無法讓他保持積極性。

錯誤四十九:急於下結論
孩子的想法和我們總是有天壤之別,家長總是習慣了用自己的方式去推測孩子的動機,結果讓孩子的刑法被誤解。

錯誤五十:不和孩子做朋友
每一個人當了有了心事,無論是喜或憂傷都渴望找人分享或分擔,他們最想傾訴的人,總最瞭解自己的和自己最親密的朋友。父母總是渴望自己能讀懂孩子的心事,但是孩子最想傾訴的對象,很少是的父母。要想讓讀懂孩子的心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主動告訴你,怎樣才能讓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的心事呢?就需要父母把孩子培養他成為自己無所不談的朋友。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傾向,首先父母及主要照顧者須先瞭解孩子的天生氣質,瞭解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因為氣質使然,並非故意如此,而給予更多的理解與諒解,千萬不要強迫他說或拿他與別的孩子比較,避免孩子在不被瞭解的情況下,表現出越來越趨避的行為。

以下就針對趨避型孩子的行為特徵及帶養方式做些描述:

1. 趨避的孩子特徵是在接觸新的人、事、物、情況及環境時,會較為退縮,也不易主動與他人打招呼,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可以採取『事前策略』,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及語言來說明,讓孩子縮短融入的時間。

2. 趨避的孩子在與人互動或溝通表達上,通常話不多,尤其是面對陌生的環境或不熟悉的事物時;但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會全神貫注,堅持度及注意力集中度亦較高;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當看見孩子在專注某一事物時,請不要干擾他,讓他能依自己的想法盡情發揮;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可以徵求他的意見,輕聲地問她:『需要我幫忙嗎?』,除非孩子主動請求幫忙,大人只需要做到陪伴與欣賞即可。

3. 與趨避的孩子打招呼時,避免太過熱情,因為他需要自己先觀察外在的情境,等他認為安全了,他才會主動融入,父母及主要照顧者需要耐心的等待,並循序漸進的引導。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進行瞭解:

一、 瞭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如堅持度高、反應強度強的孩子,較容易在不如意時,出現較強烈的行為反應。

二、 瞭解兒童的生理及認知能力的發展,例如:

1. 孩子的語言發展還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孩子處於手部敏感期,喜歡拍打、搬運、或丟擲東西
3. 做一件他目前能力所不及的事自己的東西被別的孩子搶走
4. 想要他人的東西卻不知如何表達……等等,情急之下容易出現打人、咬人這些行為。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的這些行為,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怒斥孩子或以同樣的方式反擊,這些方法或許一時可以起到喝止的效果,但孩子亦學會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後會在其他的情境中,用同樣的方式與其他的孩子互動。

因此,針對孩子出現負向行為時,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可以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父母可以問孩子:『怎麼了?發生甚麼事了』﹞,耐心的引導孩子如何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再進一步說明當下一次有類似的狀況發生時,我們可以怎麼做,而不是一昧的責備、威脅或處罰。

如果孩子的不當行為已經傷害到他人時,讓孩子知道行為的後果及適度的管教是必須的,從中建立行為的準則規範。

如果孩子正處於拍打敏感期,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可以提供孩子滿足其生理需求的物品,如:球、鼓,以滿足其拍打的需求,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協助做垃圾分類、丟垃圾,把髒衣服丟進洗衣機裡……等等,讓孩子透過正向的行為充分滿足生理發展的需求,藉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然,父母在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時,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與態度,明白要處罰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孩子本身,千萬不要用威嚇的方式,而造成孩子心理的傷害。這裡提供一個管教原則供大家參考:『處罰是一個教育的過程,處罰宜輕不宜重』。

 

SI寶寶實例分享:

我的寶寶是個男孩子,和小朋友拍拍打打的機率比較高,他尤其喜歡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他的喜悅,所以有時候會有小朋友告狀。通常,我需要區分:

1. 確實是因為很喜歡對方,想引起對方注意或者想和對方玩所以故意用手拍打對方;
2. 因為爭搶同一個玩具發生衝突所以打人。

如果是第一種,我會首先向被拍打的小朋友道歉,然後跟寶寶說:我知道你很喜歡他,想要和他一起玩是嗎?寶寶通常會點頭,或者故意嬉笑不答。我接著說:媽媽明白你的需要,但是小朋友不明白,所以你要告訴他你很喜歡他,也可以問問他:我們一起玩好嗎?這樣的練習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了,需要很多次,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但媽媽的接納和正面的建議會慢慢被孩子內化,最終被孩子掌握並成為習慣。

如果是第二種原因,我會跟他說:打人是不對的!我知道,這個玩具你們兩個都很喜歡,那是誰先拿到的呢?如果是寶寶,那麼我們可以跟對方說“這是我先拿到的,請你等待!”如果不是寶寶,那麼我們需要等待,等對方不玩了我們再玩,在你等的過程中媽媽可以帶你去玩其他的,過會兒我們再來找他。

對孩子而言,當他對一個物品有興趣時,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如敲打、丟、扔,然後去觀察這些行為所創造出的結果,對於孩子這些看似負向的行為,往往是孩子學習與認識物品及周遭環境的方式。

父母及主要照顧者不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孩子就是故意搗蛋,而是想辦法將孩子探索的欲望與精力引導到正確的地方,用正確的方式滿求其欲求。父母可以儘量利用時間帶孩子到戶外玩丟接球、飛盤等促進手部大小肌肉的活動;或在家裡為孩子佈置一個可以滿足孩子『扔』的欲望的場地,如:大籃子、小籃球框、保齡球瓶或將毛氈掛在牆上,讓孩子盡情的丟擲,這些不但都能讓孩子的精力充分發揮,更可以讓孩子的大肢體動作得到滿足,促進肩頸張力的發展。

亦請孩子於每次活動結束後,將物品歸回原處,趁機培養孩子物有定位,物歸原處的良好觀念及習慣。

一、    大人的收拾習慣
教導小孩之前,大人先檢討自己是否做到?因為小孩的習慣是在家裡耳濡目染中學到的,他就像個影印機,會把家人的言行一項項的複印出來。

(一)檢視我們的家(環境):

家裡平時是經常處於亂七八糟,每樣物品都不在他們應該在的位置的狀態下,或是整整齊齊的?有人認為家裡亂亂的、隨意一些才有家的樣子,有人認為窗明几淨的才舒適,請各位抬頭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你滿意你現在所看到的情形嗎?

(二)父母親的自我檢視(行為):

自己的生活習慣中有無收拾的習慣?如看完報紙、雜誌順手就往旁一扔,丟的一桌一地,或是能在看完後就疊好、放好?衣物、鞋襪是否也是走到哪、脫到哪、丟到哪?甚至有時放眼房間內無一塊淨土、無下腳之地?很多人會說,我也想保持整潔啊!可是啊…就提出各種理由,如工作了一天太累啦(身體疲倦)、小孩一下子又會弄亂啦、誰誰的東西喜歡亂丟、亂放(怪別人)等,或等我有空再整理。「有空」往往就只是個名詞,而不是動詞,因此也不知會拖到何時了。
所以從自我檢視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能否「知行合一」?要求他人之前,先從自己做起,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也不易會學到好的習慣。

二、如何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合的環境-有否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

家中的書櫃空出較低的一格或一層給孩子,再指給他看:「這格是放爸爸的書,這格是放媽媽的書,這格呢!就放你的書,以後你看完書就要放回這個格子。」讓他覺得受重視,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使用空間。
利用家中現成較大的紙盒、塑膠盒收納玩具、積木、圖書等,就像每個人都有家一樣,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地方。為了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增加一些趣味性(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 1-2歲:可由父母親花點巧思幫他做。
  • 3-4歲:因自己會畫畫、會使用剪刀了,可以自己剪貼圖片或畫圖。
  • 5歲:因知道、認識的東西更多、更廣,可按顏色、形狀、大小分門別類裝盒,亦可以國字配合圖片貼上。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層次的做法,不但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的習慣,同時知道積木是放在這個盒子裡或車子是放在那個盒子內,學習分類的概念,亦可培養他辨認形狀、認字、讀寫、小肌肉技巧(畫、寫、剪、貼)的運用等能力,一舉數得。

2、做子女的榜樣(正確的示範):
幼兒是看著學、聽著學、做著學。大人要時時表現「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的小動作。

  • 1-2歲: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一起做,小孩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如掃地,再逐漸鼓勵他自己做。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他回家!」(一路嘟-嘟-嘟的回到盒子內。)
  • 3歲以上:語言及理解能力較好,可再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知道因果關係),例如:如果玩具亂丟,沒有收拾好,下次則不易找到,或誰不小心踩到會摔跤,或因為到處都是玩具,就沒有地方做其他的活動。

3、多讚美鼓勵、少批評:「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激發他學習的動機,養成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也要容忍他做的不好或動作慢,給他機會多學習、練習,熟能生巧,成為自動自發的習慣。
當他不願意做時,怎麼辦?

(1)鼓勵他,給他戴戴高帽子:「我知道你的小手好能幹,一定會把玩具收拾的很乾淨。」
(2)和他一起做:我們一起來收(或哥哥弟弟),你放一個、我放一個;或來比賽,看誰收的比較快。 
(3)暫停他下一個活動:(要收拾好了,我們才能看卡通,或出去騎腳踏車,或……)。
(4)如果他仍未去收,先不要動怒、發脾氣。問問、聽聽他的理由:可能是玩興正濃,或想明天再玩,問問看他可以怎麼做就可以繼續玩,又不會使別人不方便,房間雜亂?商量一下,找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式。
(5)對從小未曾培養照顧自己或收拾習慣的孩子(或青少年)來說,要再改進並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方法上和教導幼兒是不一樣的:首先找個你們都合適的時間,心平氣和的方式表達你對他放學回來隨地亂丟書包、衣物的感覺(破壞家中原有的整潔、媽媽要跟在後面收很辛苦),然後再討論如何一起來改進他的生活習慣:

 A.他可以怎麼做?如書包放到書桌上或椅子上、脫下或需換洗的衣物丟到一個籃子內。
 B.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困難?如回來已經好累了,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不想動;或不知道怎麼收(方法)、收到哪裡去,因為以前都有媽媽代勞,他不用操心。
 C.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是什麼?如他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去做、在他的房間內放一個衣架或洗衣籃,方便他放置脫下的衣物。
 D.為了幫助他確實做到,家人可以互相提醒。有改進就多鼓勵他,並告知他如此做,你的感覺是什麼,以及對家中的整潔有什麼貢獻;未有進步時則再討論並找出可行之道,或暫時停止他的一些活動或權利。

三、養成收拾習慣後的優點:

1、培養幼兒生活自理的能力:
    除了玩具,讓他做些簡單的工作(整理自己的東西、衣物、鞋子等),使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培養他獨立的開始。

2、分擔家事,有責任感:
家是大家的,家中每一份子都應盡力,家事要大家一起來做,如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碗筷、殘渣,擦擦桌椅、掃地、擦地、收疊家人的衣物,再放到各個人的抽屜內等。

四、最後的提醒:

以愛、關懷、尊重的態度來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不但孩子從小就奠定了良好習慣的基礎,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1. 首先必須了解天生氣質對孩子的影響,要內向的孩子大方表達,天生上就有 一些瓶頸,因此要以更寬容的心態、更敏銳的觀察力,只要他有些許的進步,就要給予肯定與鼓勵,建立他對你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一但有好的依附關係,他就會產生安全感,在慢慢引導他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期待他會像外向的孩子表現的一樣好)。

2. 評估孩子的實際能力,是否了解妳問話的內容。

3. 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千萬不要說『我聽不懂,再說一遍』,取而代之的是跟他說『你是不是說……,對話結束時,不要忘記說聲『謝謝妳告訴我』,因為引導的初期『成功經驗值』很重要。

從生理及心理兩個層面分析:

 1. 請先評估孩子能力,瞭解『慢』的原因,是因為做不到,還是想逃避而故意拖拖拉拉?請注意孩子生理上的發展上,檢視其視覺、聽覺、動覺及本體覺有無問題?

2. 教養態度是否一致性?是否因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從小就過度的照顧,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及處理事情的能力,進而養成依賴的習慣。

3.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是否有正確的步驟示範,如何做才能更節省時間,而不是一昧的催促﹝須從少量到多量從簡單到複雜﹞。

4. 不要只注意到負面行為,要強化他的正向行為,只要孩子出現正向行為就要給予鼓勵和肯定,建立自信。唯有帶給孩子成功的經驗值,才能引起想做的意願。

1.找到以情感教育的故事書說給孩子聽。

2. 忽略孩子不良行為,鼓勵正向行為。例如:孩子們吵架的時候不予理會﹝如果她們來告狀,只要跟他們說:『我知道了,相信你們會自行處理。』千萬不要加入戰場,甚至說些『大的要讓小的』這種話語,這只會製造兄弟姊妹間更多的衝突。當兄弟姊妹玩在一起時,要強化這種行為,說『看到你們相親相愛,爸媽真的好高興,有你們真好』。事後再給予個別增強,對大的說:『謝謝你那麼愛護弟弟﹝或妹妹﹞,有你們真好』;對小的說:『看到你那麼愛哥哥﹝或姊姊﹞,媽真的好高興,有你們真好』。

3. 維繫家庭的和諧氣氛: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現出好的身教及言教。

玩是孩子的天性,透過各種感官的刺激,在不斷的探索與重複練習的過程中,滿足其活動的需求,更進一步強化自我的能力,建立生理的自信。因此,當孩子玩興正濃的時候,要將他帶離現場,真正考驗父母的智慧與耐心。

如果孩子常常出現這種狀況,父母及主要照顧者可以:

1. 依孩子的活動需求,對於活動量大的孩子,需預留好充足的時間,讓孩子能夠玩的盡興,不要來去匆匆。

2. 使用事前策略:事先跟孩子約定好,我們能玩多久,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時間快到時,提前提醒孩子。

3. 給予孩子一次選擇的機會:如果孩子不願意離開,家長可以心平氣和地問孩子『你孩要多玩五分鐘,還是十分鐘』?假若孩子選擇後還想繼續玩,家長不需動怒或恐嚇孩子,態度上只要做到『溫柔而堅定』,從中建立行為準則。

4. 父母及主要照顧者的以身作則,對答應孩子的事情或該遵守的時間,需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做孩子最好的榜樣。

 

SI寶寶實例分享:

我的寶寶是偏內向一點的孩子,凡事需要事先約定,所以出去玩之前我會跟他約好回家的大致時間,征得他同意後再出發。當距離回家的時間還有十分鐘時提醒他一次,並和他一起收拾玩具或者歸還小朋友彼此分享的物品,還有五分鐘時再提醒一次,然後到了時間寶寶基本都可以很配合。有時候如果他不同意,我會說:那你希望再玩五分鐘還是十分鐘,他當然選擇十分鐘,我再問:十分鐘到了確定可以回家嗎?他回答:是的!我就說:那好吧,我們再玩十分鐘,十分鐘後我們就要回家了,媽媽知道你會遵守承諾的!很多時候剛過五分鐘,他就會跑來問:媽媽,時間到了嗎?如果沒到,過一兩分鐘他又會問一次,如果真的十分鐘到了,他會歡呼:太好了,要回家了!我想,大概是給他做選擇和做決定的機會,讓他覺得被尊重是使他願意順服和配合的關鍵。

孩子不好好吃飯,很大的因素是來自于家長擔心孩子吃不好,營養不夠,或吃得太慢,怕飯菜涼掉;抑或由於孩子無法正確使用餐具,而弄得到處髒兮兮的,增添收拾上的困擾……,尤其是面對規律性不好,胃口不佳的孩子,就更加重了父母的擔憂,而遲遲無法放手。

然而,當我們過於擔心時,自然就會過分干預,也就無法讓孩子在飲食中享受用餐的樂趣,或是自己在吃飯的過程中發展相應的能力,讓『吃』變成親子間的一場戰爭。

其實,孩子對吃有著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可以用手抓的時候,和孩子一起認識午餐材料,認識蔬菜水果的名稱,以真實的食物讓孩子可以用手感受其重量、質感和味道,帶給孩子強烈感官經驗。而且,瞭解食物也能豐富語言發展,透過實體接觸,書本和圖片才對孩子產生意義,看到圖片喚起孩子先前對食物的味覺嗅覺記憶,幫助孩子將物品及名稱連接起來。

尤其是寶寶在五個月大後,需要其他食物的養分,加上孩子開始會坐、長牙,並會將食物塞入口中,對大人的食物產生興趣。此時是培養孩子用餐禮儀和習慣的最佳時機點。可以選擇適合孩子大小的餐桌椅,讓孩子坐在上面,試著抓握湯匙,借著新的食物進食方式,感受用餐樂趣。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在孩子一歲左右幾乎可以自己進食,父母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用餐環境,讓寶寶進食與正向情緒連結,並尊重孩子的喜好,給予選擇機會,讓孩子經驗主動進食而非被喂飽,進一步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

 

SI寶寶實例分享:

寶寶從四個半月開始添加輔食,我覺得孩子的就餐禮儀和習慣的培養很重要。比如,餐前要洗手,就餐時要穿上圍裙,整頓飯結束才可以離開餐桌等,所以從開始加輔食我就如此訓練。而且最重要的是讓吃飯變得很有趣。比如:一歲以後很喜歡自己拿勺子吃飯的時候,我就每次準備兩份飯菜,一份放在他面前供他練習自己吃,另一份由我來喂(他有時會不小心把飯塗到臉,頭髮,衣服上,然後開心的笑)偶爾也能自己塞到嘴巴裡一點,他會特別有成就感。通常一頓飯吃15-20分鐘,之後的清潔要花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但好處是寶寶覺得吃飯很有趣,媽媽一說要吃飯了,就會乖乖坐在餐椅上,很期待的等著吃飯。

另外,我也常讓孩子參與到食物的製作過程,讓他看到食物製作前後食材的變化,他會邊做邊問:『這是甚麼呀』、『為什麼會這樣啊』;或是媽媽你看,這是我柔的麵團、我切的青菜……,這時我會給他大大的認可與擁抱;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很喜歡吃自己親手做的食物。

當然,有時候寶寶也會因為被某個玩具或者故事書吸引,著急去玩不好好吃飯,我會提醒他:你還記得傑克和斑斑因為忙著捉魚錯過了晚餐而餓肚子的故事嗎?如果你現在不吃,等下媽媽吃完了會把飯菜收起來,到下次吃飯前這幾個小時你將會沒有飯吃哦﹝態度溫柔而堅定﹞!通常他會馬上再爬上餐椅說:那我還是吃完了再去吧!

SI寶寶案例分享:

我的寶寶3歲半開始上幼稚園。我想需要讓寶寶在經歷最開始的不適應期的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長,所以我們母子共同完成了一本《入園成長記錄》。就是在入園前和寶寶一起選一個寶寶喜歡的本子,然後從入園第一天開始,在接了寶寶回家後媽媽記錄寶寶今日入園的做的很好的部分,比如:雖然有點緊張,也很捨不得和媽媽分開,但還是跟媽媽揮手說再見;然後由寶寶選一個內容,媽媽協助他用彩筆劃出來(我最初是想讓寶寶有參與感,並通過寶寶選擇的彩筆的顏色瞭解他內心的焦慮程度易變更好的協助他。沒想到之後他很喜歡這個方式,雖然每天提到去上幼稚園會大哭,會很焦慮,甚至夜裡會做惡夢,但是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他每次都會很喜歡寫這個日記。而且每次當他情緒很焦慮時,我把日記拿給他看,請他數數看自己上了幾天了?上面有幾個老師獎勵的小蘋果?有寶寶畫的幾幅圖畫?當無形事物有形化,寶寶看到自己的入園日記,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因為這是寶寶自己真實的經歷。所以,雖然他是個趨避的寶寶,他也很快在第二周結束時順利度過了不適應期,開始逐漸喜歡去上幼稚園。

當然,現在他偶爾也會不願意去,甚至會說今天我肚子疼,我不能去上幼稚園了。我會先確認是否真的是肚子疼,如果不是,我會抱起他跟他說:媽媽知道,今天你不太想去幼稚園,這樣吧,今天我們可以晚十分鐘去,但是只有今天哦!今天是個例外,明天你還是需要按時去幼稚園的!寶寶會很開心的答應,當然,第二天他也會很樂意按時去上幼稚園。説明孩子建立規則很重要,但這個過程不是生硬的,偶爾的例外或變通會更能贏得孩子的心和樂意順服的行為,只要別被孩子的小心思操控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