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书记主政一年 给禅城带来什么?

2015-07-16 08:08:00来源:南方日报作者:孙景锋我有话说(1人参与)
一年前的7月,还差5个月才满40岁的刘东豪“接棒”区邦敏,出任禅城区委书记,成为全市最年轻的区委书记。

一年前的7月,还差5个月才满40岁的刘东豪“接棒”区邦敏,出任禅城区委书记,成为全市最年轻的区委书记。因为年轻,外界也高度关注这个“70后”书记将给这座老城带来哪些新变化?与之相伴随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转眼间,新书记已经履职一年。在过去一年里,他究竟给禅城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南方日报记者通过检索本地媒体过去一年对刘东豪的公开报道情况,还原其过去一年的施政轨迹。梳理发现,从去年7月7日到今年7月13日一年多的时间里,本地媒体主要版面共对刘东豪进行85次公开报道。其中有38次是出席各种会议,占比近45%,而在其余47次活动中,有20次是接待来自省、市乃至全国的考察团。

在上述的报道中,一门式改革和党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涉及“一门式”改革有关报道高达17次,占比达20%,党建工作报道也有15次,频率仅次于“一门式”改革。

施政“首秀”力推“一门式”改革

主政禅城后,刘东豪的第一次公开活动是在2014年7月16日,他对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调研,并与上海“一门式”政务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和交流。

在听取了上海团队赵海然博士介绍人“一门式”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设想后,刘东豪提出“要做好宣传指引,让群众清楚地了解‘一门式’系统的特点,使项目透明化。”,并强调,禅城要预见“一门式”改革的困难,敢于决断推动改革,大胆创新做好“一门式”改革。

把执政后的“首秀”给了“一门式”改革,显示出刘东豪对这项改革的重视。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刘东豪先后出席了17次与“一门式”改革相关活动,平均每5次活动就有一次与“一门式”改革有关。

其中去年9月份刘东豪就参与了5次相关活动,第一次是在9月4日,刘东豪在“一门式”行政服务试运行几天后来到石湾、祖庙两街道和培德、同安两社区的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了解试运行几天来的情况。

随后的9月11日、12日、19日、26日,刘东豪先后迎来了省委第五督导组、佛山市委书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专家、省纪委副书记等人的考察,禅城的“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也获得了省、市、国家部委的专家和负责人的高度肯定。

比如3月17日,国家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在带领全国各地民政系统的220多位学员来到禅城开展培训交流时,就高度肯定了禅城的做法和经验,并认为禅城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在初战告捷后,禅城的“一门式”改革并没有停下脚步,在一个多月后的5月8日举行的“一门式”改革推进动员会上,刘东豪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政府要抢抓机遇,主动做好数据组织,努力实现数据聚集和信息平台的互通共享,从而促进城市发展。禅城宣布在去年成功启动镇街、村居“一门式”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推进法人“一门式”、区级自然人“一门式”和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三大工程,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从严治党狠抓基层党建

除了“一门式”改革外,在刘东豪的工作日程中,党风建设工作是“出镜率”最高的一项工作,总共“出镜”15次。内容大多是围绕着“四风”问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展开。

在去年7月29日举行的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通报会上,刘东豪就向“四风”问题开刀,通报了区委常委班子查找出的“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个人查找出的突出问题,以及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等方面深刻剖析的问题根源,并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整改措施。

半个月后的8月12日,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到全区领导干部,通过举行2014年领导干部纪律教育学习班动员会,刘东豪强调了要力戒漠视、依赖、畏惧、为官不为四种心态,树立公心、民心、勤政廉政之心谋求禅城发展新局面。

从去年9月至11月下旬,省委第十巡视组对禅城区进行了巡视监督工作。从巡视的情况看,巡视组认为2012年以来,禅城区委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推手,积极实施佛山市“强中心”战略、扎实有效推进城市升级;践行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同时巡视组也就禅城的党建工作提出建议,包括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效能;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公资系统和招商项目的管理,加强监督制约,堵塞漏洞;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等。

4月29日,禅城召开党的建设暨群团工作、区域化党建工作会议,刘东豪强调要提高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执牢基层党建“牛鼻子”,以区域化党建工作为抓手,构建大党建格局,建设“堡垒型+服务型”党组织。

以金融为抓手促经济转型创新

2015年1月21日,禅城区召开区委三届八次全会,刘东豪作了首次区委工作报告,系统阐述今年的施政思路。

刘东豪强调,认识新常态,顺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发展的大逻辑。禅城须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改革攻坚。为此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改革创新;提升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层治理三个方面上新的水平;推进依法治区,增强法治保障。

他进一步提出,今年要把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到改革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统筹建立“一门式”综合执法机制,并带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多改革生根发芽结果,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为了实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目标,3月10日,刘东豪带队走访了辖区多家金融机构,与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并为助力禅城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争取更多的金融支持,扩大合作共赢。

半个月后的3月27日,禅城区召开了科技金融创新大会,和省、市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不同,“禅城版”的创新大会加入了金融元素,刘东豪在会议上提出政府还要发挥好桥梁作用,通过搭建公共平台让产业和科技、金融等要素实现更好的对接,“企业家们不仅要找到钱,还要寻求懂企业本身发展而能给予智力支持的机构。”

以金融为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也成为了刘东豪主政经济工作的重要思路。4月14日,禅城区创新性地启动了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下称“融资专项资金”),禅城区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此项资金缓解企业“还旧借新”资金周转难题,帮助中小企业“过桥”。

此外,禅城区还将进一步扩充融资的“资金池”,继续通过设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产业股权式投资基金等多元化的扶持办法,打造“一门式”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工作轨迹直指禅城“软实力”

2014年

■观察

对于禅城来说,过去的365天是一个新的开始,“强中心”战略初显成效。在此背景下,禅城要增强区域竞争力,需要在“内功”上寻求突破,而这正是过去一年多以来刘东豪执政的主要思路,无论是“一门式”改革,党建工作,或者是创文工作,都紧紧围绕着增强城市“软实力”展开。

“自选”和“指定”动作两不误

7月

履职后的刘东豪就以“改革”作为执政思路的突破口,通过“一门式”改革实现“把简单留给群众,把复杂留给政府”的服务理念。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提高了政府服务效率,这样的改革方向一直贯穿在他随后的整个中心工作当中。

8月

刘东豪带领禅城区党政代表团到其他四区学习城市升级经验,并在8月20日,考察了四个镇街的12重点项目。

10月

刘东豪赴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考察扶贫“双到”工作,并出席了泛珠三角浪潮云计算中心、工业自动化应用中心和科力远华南总部项目几大新兴平台落户的签约仪式。

12月

举行创文和管理工作动员会,号召全区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文工作。最终在包括禅城在内的各区共同努力下,佛山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牌子。

通过长达三年的努力,最终禅城区的城市升级工作在五区评比中排名第二位,并得到了市委书记刘悦伦的高度肯定。

2015年

工作重点逐渐转向社会治理

1月份

刘东豪经历了最繁忙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他参加了区委三届八次全会、区人大、政协会议,并与各界人士举行了迎春座谈会。

随后的几个月

“一门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并进入轨道,刘东豪也得以暂时抽身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工作,如布置专项打击整治工作。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孙景锋 AⅢ01—02专题策划:张培发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