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鹏股份新老交替 70后接棒民营上市公司

导报原创  加入时间:2013-11-17 23:09:17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宗晓

  在创一代身后渐渐成长起来的创二代们,正逐步摆脱其父辈们的庇护,走上台前。
13日,丽鹏股份(002374)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出了新一届的管理团队,其中除公司总裁张本杰外,其余均为“70后”,董事长孙鲲鹏年仅36岁,为原董事长孙世尧之子。
股份制改革已经将近30年,当年意气风发的企业家们垂垂老矣,上市公司掌门人年轻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北京大学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黄俊立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其掌门人位子更愿意交给家族继承人。

“70后”持续发力

  在13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丽鹏股份3名创业元老董事长孙世尧、总裁曲维强、监事会主席霍文菊退出,一批“70后”高管走上了主要领导岗位,实现了公司管理团队的新老交替。
其中,董事长孙鲲鹏36岁,副董事长兼董秘李海霞37岁,总裁张本杰44岁,常务副总裁王国柱37岁,副总裁刘宗江37岁,副总裁王德泰42岁,财务总监张国平36岁。
丽鹏股份新任董事长孙鲲鹏表示,新一届董事会、管理层成员更加年轻化,在企业工作时间均在10年以上,经验丰富,具有更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公司改变经营机制和经营思路,快速应对市场的新变化,带领公司实现二次创业。
“70后”高管在民营企业中已经悄悄成为主力。2011年,“70后”就已经渗透进入兴民钢圈(002355)高管行列,在当年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决议上,时年30岁的高赫男成为副董事长,同时,原来的5个副总保留了“60后”崔积旺、邹志强、王兵三人,刘云利和张波两“50后”退下来了,张文峰、张涛两“70后”登台坐上副总经理的交椅。
导报记者注意到,张文峰和张涛虽为“70后”,却都是在公司1999年12月创立时进入公司的。张文峰,1974年生人,大专学历,此前为兴民钢圈技术总监,持有公司60万股股份。张涛则是1972年生人,高中学历,此前担任兴民钢圈北厂区技术科科长,持有公司50万股股份。
企业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包明华认为,企业家个人的职业寿命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老的企业家必然有一天会退出商界舞台,这是历史规律。
不可否认的是,中青年比老一代企业家有更为广阔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视野,但是在其他方面也许令人担忧。
黄俊立表示,与前些年相比,中国的改革开放程度更高,经济环境更加适应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生长,“但是企业生存讲人情、讲关系的现状并没有改变,继任者也许并不能很快适应。”

“世袭”成民企接班主流

  在掌门人的选择上,家族企业仍然以“世袭”为主。丽鹏股份新任董事长孙鲲鹏为孙世尧之子,与新聘董事李波为表兄弟,现任监事于善晓为其表妹夫。
导报记者统计发现,近年来山东省民营上市公司新老交替大潮中,大部分都是“子承父业”,比如科达股份(600986)董事长刘峰杰和、西王食品(000639)董事长王棣,兴民钢圈董事长高赫男则是“婿承岳父。
黄俊立表示,家族企业创一代之所以让子女继承主要是出于信任。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同时也有保护家族隐私的考虑。他表示,“几乎每个家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有不规范的行为,属于家族内部隐私,因此也不太敢交给外人。还有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考虑。”
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世袭”也许是最好的,但是对企业而言,家族内部人才有限,可选空间较小,似乎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对民营企业来说,领导者能力几乎能决定企业成败,继任者能力是企业的最大挑战。“创业者披荆斩棘,大多非常强势,在此情况下不利于其子女能力的提高。”黄俊立认为。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于鹏认为,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生命力,应该学会在动态的传承中对制度进行不断锤炼、提升。只有形成一整套明晰高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在传承中得到更好发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